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12章 液晶电视机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112章 液晶电视机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112章液晶电视机(第1/2页)

1967年1月9日清晨,奉天兵工厂的蒸汽锅炉刚刚开始工作,白色的水汽从烟囱里喷涌而出,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瞬间凝结成细小的冰晶。陈樾裹着厚重的军大衣走进办公室,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成霜,挂在了他的眉毛上。他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指,关节处已经裂开了几道细小的口子。

“把咱们所有用电子管的武器清单整理出来。“陈樾对正在整理文件的秘书说道,声音因为寒冷而有些发颤。他的眼镜片上蒙着一层薄雾,让他不得不反复擦拭。办公室的暖气片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像是老人不满的嘟囔。

秘书小李赶紧放下钢笔,笔尖在纸上留下个墨点,墨水立刻晕染开来:“首长,是要全部吗?“她的笔记本已经记了大半本,纸页边缘因为频繁翻动而卷曲发黄,有几页还沾上了茶水渍。

“全部。“陈樾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镜片,军大衣袖口已经磨得发亮,露出了里面的棉絮,“特别是那些体积大、耗能高的。“他走到暖气片旁,金属管道突然发出“咔嗒“一声巨响,吓得小李差点打翻墨水瓶。

窗外,几个工人正推着满载电子管的推车经过,车轮在积雪上压出深深的痕迹。那些玻璃管在晨光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像是某种古老的宝物。一个年轻学徒不小心碰倒了一箱电子管,清脆的碎裂声在清晨的空气中格外刺耳。

1月20日,小李抱着一摞厚厚的文件走进陈樾的办公室,她的手指因为长时间写字而沾上了墨水,指甲缝里黑乎乎的,右手食指上还缠着一小块胶布——那是被钢笔磨出的茧子。

“首长,统计好了。“她把文件放在桌上,最上面用红笔标注着“绝密“二字,印章的印泥还没完全干透。文件最上面一页被风吹起一角,露出下面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

陈樾接过文件,眉头越皱越紧。他的钢笔在几个项目上画了圈,墨水晕染开来,在“驱逐舰雷达系统“那一栏留下个蓝色的污渍:“这些都得改。“他指着旁边的耗电量数字,那个数字大得吓人,足够点亮半个奉天城。

窗外传来试车场发动机的轰鸣声,震得玻璃窗微微颤动。陈樾抬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电子管原理图,那张图纸已经泛黄,边角用图钉固定着,在震动中轻轻摇晃。

两天后,陈樾站在无人机控制室里,盯着那台老旧的电视机。屏幕上显示着“翼龙2“传回的图像,但雪花噪点多得像是暴风雪天气,重要的侦察目标完全淹没在一片灰白之中。

“这玩意儿该换了。“陈樾拍了拍电视机外壳,厚重的木质箱体发出沉闷的回响,扬起一小片灰尘。他的手掌在光滑的漆面上留下一个清晰的掌印。屏幕上正在传输的侦察图像突然扭曲,变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色块,像是被撕碎的彩色纸片。

技术员小张正在后面调试设备,扳手和螺丝刀在铁皮工具箱里叮当作响:“首长,这已经是所里最好的设备了。“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工作服袖口沾满了机油,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墙角堆着的备用电子管像是一排排等待点燃的灯泡,玻璃外壳上落满了灰尘。

陈樾没说话,只是盯着屏幕上再次出现的图像——这次是一处疑似敌军阵地的航拍画面,但细节全都淹没在噪点中,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观察。控制室里的电子设备发出嗡嗡的响声,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空气中弥漫着绝缘漆和臭氧混合的刺鼻气味。

第二天一早,陈樾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影子,像是监狱的铁栅栏。他的茶杯已经凉了,茶叶沉在杯底,形成一团褐色的沉淀物。桌上摊开着几本外文期刊,都是关于显示技术的论文,有些页边已经被翻得卷曲破损。

“液晶...“他喃喃自语,手指在一篇论文的图表上划过,那是RCA公司威廉斯畴的研究成果。论文上的英文术语被他的钢笔圈了出来,旁边用中文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有些地方因为反复修改而变得模糊不清。窗外传来午饭的铃声,食堂飘来的饭菜香味从门缝里钻进来,但他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文献的海洋中。

2月13日,资料室里静得能听见翻页的声音。陈樾正在用科技系统扫描成堆的学术期刊,这些外文杂志的边角已经卷曲,有些页面上还有前人阅读时留下的咖啡渍和指纹。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像是远处传来的钟声,只有他能听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2章液晶电视机(第2/2页)

“找到了。“他突然出声,吓得正在整理书架的小李差点摔了一摞书。那篇关于液晶显示的论文在系统知识库中闪着微光,各种数据和图表像活物般在他眼前展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技术路线。他抓起钢笔,在笔记本上疯狂记录,墨水溅到了袖口也浑然不觉,蓝色的墨迹在白衬衣上晕染开来,像是绽放的花朵。

两天后,奉天兵工厂的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长条桌上的茶杯冒着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形成白色的雾柱。陈樾站在黑板前,粉笔灰沾满了他的指尖,在黑板上留下一个个清晰的指纹。黑板上画着复杂的分子结构图,已经写满了一半,有些公式被反复擦写,留下了淡淡的痕迹。

“我们需要一百名专家。“他对台下说道,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后排有个年轻的研究员正在拼命记笔记,钢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春蚕啃食桑叶。会议室的老式挂钟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

4月的奉天依然寒冷,但实验室里热火朝天。陈樾和专家组已经连续工作了48小时,桌上堆满了空饭盒和茶杯,烟灰缸里的烟头已经溢了出来。第一块液晶屏正在测试台上闪烁,发出柔和的蓝光,照亮了每个人疲惫却兴奋的脸庞。

“成功了!“年轻的技术员小王激动地喊道,声音因为疲惫而有些嘶哑。他的白大褂上沾满了各种化学试剂的痕迹,红一块绿一块的,像是抽象派的画作。实验室里弥漫着酒精和焊锡的气味,刺激着每个人的鼻腔。

陈樾凑近那块只有巴掌大的屏幕,鼻尖几乎要碰到光滑的表面。屏幕上显示的测试图案清晰锐利,没有任何雪花噪点,每一个像素都完美地呈现出它应有的颜色。实验室的日光灯在液晶表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是星辰的倒影。窗外,春风正吹过兵工厂的老榆树,新生的嫩芽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项突破欢呼。

5月15日,新建的电视机制造厂里机器轰鸣,崭新的生产线像一条巨龙般蜿蜒伸展。赵厂长拿着刚下线的第一台33英寸液晶电视,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朵菊花:“老陈啊,这可比毛熊老大哥的电视机强多了!“他的手掌拍在电视外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在嘈杂的车间里依然清晰可闻。

流水线上的女工们正在组装7英寸小型显示器,她们的手指灵活地舞动,螺丝刀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女工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每一块屏幕,她的围裙口袋里装着家人的照片,照片上的孩子正对着镜头灿烂地笑着。质检员小刘拿着放大镜检查每一块屏幕,他的镜片反射着屏幕发出的蓝光,在脸上投下奇异的光影。

一个月后,广交会的展台上,夏国的液晶电视机引起轰动。一位中东商人摸着42英寸的大屏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金戒指在屏幕表面留下一个模糊的指纹:“这真的是你们自己生产的?“他的英语带着浓重的口音,胡子随着说话一翘一翘的。

展台负责人老张笑而不答,只是按动遥控器切换频道。屏幕上正在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脸部特写清晰得连汗珠都看得见,他眼中的坚毅神情栩栩如生。周围已经围满了外国商人,各种语言的赞叹声此起彼伏,相机的闪光灯像夏夜的萤火虫般闪烁不停。

而在奉天的无人机控制室里,技术员小张正盯着崭新的7英寸液晶显示器,眼睛瞪得溜圆。屏幕上“翼龙2“传回的图像清晰得能数清地面目标的纽扣数量,甚至能看到对方领章上的细微纹路。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光滑的屏幕表面,上面倒映着自己惊讶的脸,还有控制室里明亮的灯光。

“这才叫科技嘛!“小张对旁边的同事说,手指轻轻敲击着轻薄的外壳,发出清脆的“咚咚“声。窗外,初夏的阳光照在兵工厂的老墙上,爬山虎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是也在为这项突破鼓掌。更远处,一架“翼龙2“正从跑道上腾空而起,它的摄像头将把更清晰的图像传回地面,开启一个全新的侦察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