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45章 歼1战机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45章 歼1战机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45章歼1战机(第1/2页)

1951年5月10日凌晨三点,奉天兵工厂的设计室里依旧灯火通明。陈樾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把最后一张米格-15的结构图小心翼翼地卷好。桌面上摊开的图纸几乎占据了整个工作台,左边是毛熊的米格-15全套技术图纸,右边是鹰酱F-86“佩刀“的详细解剖图,中间则是他刚刚完成的初步构思草图。

“老陈,还不休息啊?“老周师傅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碗冒着热气的阳春面,葱花在汤面上轻轻浮动,“炊事班老王特意给你留的,说你这几天都没好好吃饭。“

陈樾接过碗,筷子在面条里搅了搅,热气蒸腾中他的眼镜片蒙上了一层白雾:“睡不着啊。老周,你过来看这个。“他摘下眼镜擦了擦,指着桌上两张机翼截面图,“米格的后掠角大,高速性能好;佩刀的翼型更薄,中低空机动性强。我在想...“

“想把两家的长处都揉到一块儿?“老周吸溜着面条,汤汁溅到了图纸上,他赶紧用袖子擦掉,“你小子胃口不小啊!这可不是做菜,咸了淡了还能调整。“

陈樾嘿嘿一笑,从抽屉里抽出一沓草稿纸,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各种曲线和计算公式:“你看这个新设计,35度后掠角,翼型我重新优化过,这里采用了新的层流设计...“他的手指在纸上快速划着线条,越说越兴奋,“再加上咱们的‘泰山‘发动机,推力比他们现有的型号大了整整15%...“

老周放下碗,拿起草图仔细端详,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精密的线条:“这要是真能飞起来...“

“肯定能!“陈樾拍案而起,不小心碰翻了面碗,汤汁洒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歼1‘!歼击机的歼,第一的一!“

接下来的八天,陈樾几乎住在了设计室。工人们经常看见他蹲在地上画图,有时候画着画着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铅笔。第五天的时候,老周实在看不下去了,叫来两个年轻技术员硬把他架到宿舍休息。结果半夜查岗时,警卫发现设计室的灯又亮了——陈樾披着棉大衣,正趴在绘图板上修改起落架设计。

“陈总工,您这...“警卫欲言又止。

陈樾头也不抬:“马上就好,马上就好...“结果这一“马上“就到了天亮。

5月18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设计室时,陈樾终于直起酸痛的腰,把一摞半人高的图纸小心地捆好。他摇摇晃晃地走到会议室,用沙哑的嗓音对等候多时的技术骨干们说:“同志们,这是歼1的总体设计框架。现在需要大家分工完成细节设计。“

技术员们传阅着图纸,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小李指着机翼设计图:“这个前缘襟翼的设计太巧妙了!完全解决了高速状态下操控迟钝的问题!“老张摸着起落架图纸直咂嘴:“好家伙,这么紧凑的结构,收放机构比毛熊的简单了一半!“

陈樾敲了敲桌子,等议论声平息:“现在分组。老周带一队负责机身结构,要特别注意蒙皮的抗损性;老张带二队搞航电系统,必须兼容我们现有的地面设备;我亲自带三队完善动力系统。“他环视众人,声音虽然嘶哑却充满力量,“前线等不起,我们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全部设计!“

设计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兵工厂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技术人员在激烈讨论:

“这个液压管路要改,太容易受战损了!“

“座舱盖的厚度再加5毫米,飞行员安全第一!“

“武器挂架得重新设计,要能兼容毛熊和咱们自己的弹药...“

陈樾像个陀螺一样在各个组之间来回奔波。常常刚解决完机身的强度问题,又被叫去处理航电系统的兼容性故障。有一天他正蹲在厕所解决个人问题,外面就有人隔着门板请教发动机挂架的设计细节,他只好一边提裤子一边回答问题。

最紧张的是动力系统组。由于“泰山“发动机是全新设计,与机身的匹配需要反复调整。有一天深夜,陈樾带着几个技术员正在计算进气道的气流参数,突然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高速飞行时可能出现进气不足!

“立即重新设计进气道!“陈樾当机立断,“把截面扩大5%,增加这个位置的导流板...“

连续工作了36小时后,问题终于解决。陈樾靠在墙上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计算尺。

5月28日,当最后一张图纸签字确认时,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陈樾看着眼前这一百多位眼睛通红的技术专家——有人头发乱得像鸟窝,有人胡子拉碴,还有人衣服上沾满了油渍——声音有些哽咽:“谢谢大家...这二十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章歼1战机(第2/2页)

话没说完,他就眼前一黑,直接栽倒在图纸堆里。等他在医务室醒来时,发现床边站着空军派来的试飞员王海——这位参加过数十次空战的老飞行员眼中闪着期待的光芒。

“陈总工,“王海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我奉命来接收新战机。“他忍不住问道,“听说比佩刀还厉害?“

陈樾挣扎着坐起来,虽然头还晕得厉害:“走,我带你去看看。“

在装配车间,王海看到了一架造型优美的银色战机。它既有米格-15的流线型机身,又融合了F-86的翼型特点,机头进气口下方喷涂着醒目的“歼1-001“编号。阳光透过车间天窗照在机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乖乖...“王海绕着飞机转了一圈,突然皱眉,“这机炮位置是不是太靠后了?“

陈樾笑了:“特意这么设计的。射击时后坐力不会影响飞行稳定性。“他指着座舱,“上去看看?“

王海敏捷地爬进座舱,立刻发现了不同:“这仪表盘...比毛熊的清楚多了!所有重要数据都在眼前!“

“综合了鹰酱的布局优点,“陈樾趴在舱边解释,“重要数据都在飞行员正前方,次要信息分布在两侧。“他指着操纵杆,“这个设计你可能要适应一下——结合了两种操纵系统的优点。“

6月20日,歼1-001号原型机终于组装完毕。试飞当天,整个兵工厂的人都挤在跑道旁。陈樾的手心全是汗,把笔记本都攥出了褶皱,眼睛死死盯着那架银色战鹰。

“歼1-001请求起飞。“王海的声音从无线电传来,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批准起飞。“塔台回复。

随着“泰山“发动机的轰鸣,歼1如离弦之箭冲上蓝天。陈樾仰着头,看着战机在空中做出各种机动动作:急转弯、大坡度爬升、高速俯冲...

“太灵活了!“无线电里王海兴奋地大叫,“比佩刀反应快多了!这个滚转速率...天哪!“

地面上的技术人员互相拥抱,有人甚至哭了出来。陈樾却紧皱眉头,因为他注意到飞机在高速俯冲时尾部有轻微震颤。他立即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问题。

试飞结束后,陈樾组织团队连夜解决问题。他们在垂直尾翼上加装了小型整流片,并调整了方向舵的传动比。六天后,改进过的歼1再次试飞,所有问题都完美解决。

6月28日,前线突然传来紧急消息:敌军大规模空袭!王海主动请缨驾驶歼1参战。

“可是...“陈樾犹豫道,“还没完成全部测试科目...“

“陈总工,“王海系紧飞行头盔,眼神坚定,“战机最好的测试就是实战!“

那天下午,雷达站报告发现三架F-86正在接近。王海驾驶歼1迎敌,在地面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银色战鹰如闪电般划破长空。

空战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当歼1平稳降落在跑道上时,整个机场都沸腾了——王海成功击落两架F-86,另有一架重伤逃窜!更令人振奋的是,据王海报告,歼1在速度、爬升率和机动性上都完胜对手。

“他们的飞行员肯定吓傻了,“王海爬出座舱,兴奋地比划着,“我一个急转弯就绕到他后面去了!那家伙拼命做摆脱动作,可就是甩不掉我!“他拍着战机蒙皮,“这宝贝比佩刀灵活多了!“

陈樾却第一时间开始检查战机状况。他在右侧机翼发现了一道弹痕,但损伤很轻微。“好样的,“他轻声对战机说,像是在表扬一个表现出色的孩子,“真是好样的。“

6月30日,根据实战数据,陈樾团队对歼1做了最后调整:加强了几处关键部位的装甲,优化了操纵系统的传动比。当天下午,生产线上第一架量产型歼1开始组装。陈樾亲自监督每一个关键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7月15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三架崭新的歼1战机在奉天机场正式交付空军。看着银色战鹰编队起飞,陈樾想起了自己刚穿越时的情景。那时的兔子连像样的汽车都造不好,如今却有了世界一流的战斗机。

“陈总工,“空军首长紧紧握着他的手,“你给咱们插上了钢铁翅膀啊!“

陈樾望着远去的战机,轻声说:“这才刚刚开始。“他的目光追随着那三个银色光点,直到它们消失在远方的云层中。

夕阳下,三架歼1排成整齐的队形,机翼反射着金色的光芒。它们将飞往前线,守护这片饱经战火的天空。而在奉天兵工厂的车间里,更多的歼1正在生产线上诞生,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创造历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