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75章 海军1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75章 海军1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75章海军1(第1/2页)

1955年3月的四九城,春寒料峭。军委大楼的走廊上,三位穿着旧式海军制服的老将军像三尊门神似的堵在会议室门口,引得来往的参谋们纷纷侧目。

“老李,你们这是干什么?“陆军的老张参谋长哭笑不得地看着这几位海军同僚。

“干什么?“为首的李将军一拍大腿,“你们陆军又是新式坦克又是火箭炮,空军连喷气式战斗机都装备上了,我们海军呢?连艘像样的驱逐舰都没有!今天不给个说法,我们仨就睡这儿了!“

会议室里的争吵声一直持续到深夜。第二天一早,陈樾就接到了紧急通知,要他立即前往四九城参加海军发展研讨会。

“海军?“陈樾放下电话,挠了挠头,“我连游泳都不会啊...“

三月的渤海湾风急浪高。陈樾乘坐的军用吉普车沿着海岸线疾驰,远处几艘老旧的护卫舰在海浪中起伏,显得格外单薄。

“那就是咱们的‘主力舰‘。“陪同的海军参谋苦笑道,“最老的那艘还是清末留下来的。“

陈樾眯起眼睛,科技系统已经自动扫描起那几艘军舰的结构。系统界面上立即显示出密密麻麻的红色警告——船体锈蚀严重,动力系统落后,武器系统更是惨不忍睹。

军委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二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航海专家已经吵得面红耳赤。陈樾悄悄找了个角落坐下,听着各方争论。

“应该先发展潜艇!隐蔽性强,威慑力大!“

“胡说!没有水面舰艇掩护,潜艇就是活靶子!“

“要我说,先造几艘驱逐舰练练手...“

“练手?等你练会了,黄花菜都凉了!“

主持会议的军委首长被吵得头疼,突然瞥见角落里的陈樾:“陈樾同志,你有什么建议?“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这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年轻人。

陈樾站起身,走到黑板前:“各位,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巨大的船体轮廓,“我们可以直接建造战列舰。“

“什么?!“会议室炸开了锅。

“你知不知道战列舰要多少钱?“

“咱们连驱逐舰都造不好,还想造战列舰?“

陈樾不慌不忙地擦掉草图,重新画出一个简化的船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列舰,而是结合最新技术的‘轻型战列舰‘。排水量控制在3万吨左右,但火力要达到5万吨级的标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颤巍巍地站起来:“年轻人,你知道造一艘战列舰需要多少技术储备吗?从船体钢材到动力系统,从火控雷达到主炮制造...“

“我知道。“陈樾点点头,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摞图纸,“这是我在鹰酱...呃,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一些资料。“

图纸在会议桌上铺开,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那是完整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结构图,每一处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我的天...“老专家戴上老花镜,手指颤抖地抚过图纸,“这...这太珍贵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四九城西郊的一栋小楼成了不夜城。陈樾和来自全国的100多位专家日夜不停地工作,将科技系统中的海军技术与现实条件相结合,设计属于中国自己的战列舰。

“主炮口径不能太大,406毫米我们暂时造不了...“

“可以用三联装380毫米炮,这个技术咱们能攻克。“

“动力系统怎么办?蒸汽轮机我们没经验啊。“

“可以先从毛熊引进几台,边仿制边改进...“

陈樾像个陀螺一样在各个小组间穿梭,解答技术难题。夜深人静时,他就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将科技系统中的先进技术“翻译“成符合50年代工业水平的设计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5章海军1(第2/2页)

4月中旬,当第一套完整的“泰山号“战列舰设计图纸摆在军委会议桌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全长212米,宽33米,标准排水量3万2千吨...“

“三座三联装380毫米主炮,射程42公里...“

“最高航速30节,续航力15000海里...“

海军司令激动得手都在发抖:“这...这真的能造出来吗?“

陈樾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细节:“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分阶段建造。先完成船体和动力系统,武器装备可以逐步安装。“

“建造地点选在哪里?“工业部的同志问道。

“大连。“陈樾不假思索地回答,“那里有天然良港,而且离钢铁基地近。“

5月的第一天,一纸命令传遍全国:立即在大连筹建10万吨级造船厂,代号“红旗工程“。

陈樾带着设计团队马不停蹄地赶赴大连。当他们站在那片荒凉的海滩上时,随行的年轻工程师们都傻了眼:“这...这什么都没有啊!“

“很快就会有的。“陈樾信心满满地说。他从包里取出一张规划图,铺在一块大石头上:“这里是船坞,这里是装配车间,那边是生活区...“

短短一周内,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队伍就开进了这片海滩。推土机、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海岸的宁静,一车车建材从全国各地运来。陈樾设计的“开路先锋“推土机在这里大显身手,短短半个月就平整出大片土地。

6月18日,当第一根钢桩被打入海底时,一场简朴而隆重的奠基仪式举行了。海军司令亲手将一块刻着“泰山号奠基“的石碑埋入地基,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回到临时指挥部,陈樾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船厂的规划图铺满了整面墙,他每天都要和各个施工小组负责人核对进度。

“陈工,这个船坞的排水系统有问题...“一位工程师急匆匆地跑来报告。

陈樾二话不说,戴上安全帽就赶往现场。经过仔细检查,他发现设计图纸上的一处管道尺寸标错了。

“立即停工!“他当机立断,“按这个图纸施工,将来排水量会不够。“

当晚,陈樾通宵修改了设计图。第二天一早,新的图纸就送到了施工队手中。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陈樾就像个救火队员,到处解决突发问题。

七月初,当第一座巨型龙门吊安装完成时,陈樾却病倒了。连续三个月的超负荷工作,让这个铁打的汉子也撑不住了。

“陈工,您必须休息!“随队医生严肃地说,“再这样下去会出人命的!“

陈樾躺在临时医院的病床上,眼睛却还盯着天花板上的船厂结构图。突然,他猛地坐起来:“我想到了!船体的焊接工艺可以改进!“

医生无奈地摇摇头,只好拿来纸笔。就这样,陈樾在病床上完成了“泰山号“船体焊接新工艺的设计。

当这份图纸送到焊接专家组手中时,老专家们惊讶得合不拢嘴:“这种分段焊接法太巧妙了!能节省30%的工时!“

八月中旬,当陈樾康复回到工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巨大的船坞已经初具规模,钢结构厂房拔地而起,工地上人来人往,一片繁忙景象。

“陈工!“年轻的工程师小王兴奋地跑来,“毛熊答应卖给我们四台蒸汽轮机了!下个月就能到货!“

陈樾长舒一口气,走向海岸边。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几艘渔船正缓缓归航。他仿佛看到了一年后这里将停泊的钢铁巨兽——那艘承载着整个民族希望的“泰山号“战列舰。

身后工地的探照灯陆续亮起,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陈樾知道,在这片灯光下,一个崭新的海军梦想正在变成现实。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