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36章 航母2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136章 航母2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136章航母2(第1/2页)

1980年10月3日清晨,长江入海口飘着细雨。陈樾的吉普车在长兴岛泥泞的土路上颠簸,车轮甩起的泥浆把车门上的“长江航运局“五个红字糊得模糊不清。秘书小王抱着公文包在后座打盹,脑袋随着车身摇晃,不时撞在车窗玻璃上发出“咚“的闷响。雨刮器在挡风玻璃上划出两道半圆形的弧线,发出有节奏的“吱嘎“声。

“到了。“司机老赵突然刹车,小王一头栽在前座椅背上。陈樾推开车门,潮湿的江风夹着柴油味扑面而来,带着长江特有的泥沙气息。眼前是一片芦苇荡,几只白鹭被惊得扑棱棱飞起,雪白的羽毛在灰蒙蒙的天色中格外醒目。远处江面上,几艘拖轮正“突突“地冒着黑烟,拖曳着满载的驳船缓缓前行。

“就这?“小王揉着额头嘟囔,皮鞋刚踩上泥地就陷进去半截,泥水立刻浸透了袜子。陈樾没说话,从兜里掏出个锈迹斑斑的指南针——实则是系统扫描器。指针疯狂旋转三圈后,突然指向东南方一片看似普通的芦苇丛,那里的芦苇明显比周围矮了一截。

三个穿胶鞋的工人不知从哪钻出来,领头的掀开伪装网,露出条刚够吉普车通过的土路。车轮碾过时,陈樾听见芦苇杆折断的“咔嚓“声,像极了那天在实验室掰断的钢样。伪装网上的露珠被震落,滴在车顶上发出细密的“哒哒“声。

转过弯,视野豁然开朗。三十多台挖掘机正在作业,巨大的机械臂起起落落,远看像一群钢铁恐龙在啃食大地。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机油味。陈樾眯起眼,系统界面自动标注出船坞轮廓:长580米,宽120米——正好能塞进一艘改装后的“企业号“。阳光穿过云层,在泥泞的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总!“一个戴安全帽的中年人小跑过来,军绿色雨衣下露出海军制服的蓝裤脚,“按您要求,基坑先挖到负15米...“他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刺耳的哨声,工人们像受惊的蚂蚁般四散奔逃。几只停在挖掘机上的麻雀被惊飞,翅膀拍打的声音淹没在警报声中。

“哑炮!“有人尖叫。陈樾感觉小王猛地拽住他胳膊,指甲隔着呢子外套掐进肉里。三秒寂静后,“轰“的一声闷响,地面像鼓面般震颤,炸起的泥浆雨点般砸在安全帽上。爆炸的气浪掀起陈樾的衣角,带着硝烟味的空气灌入鼻腔。

“第几次了?“陈樾掸着身上的泥点子问,发现自己的声音在爆炸后的耳鸣中显得格外遥远。

“第三次。“安全帽苦笑,摘下帽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鬼地方,明朝时是沉船墓地...“他的声音被又一波余震打断,远处传来碎石滚落的声音。

当天下午的会议上,陈樾用铅笔敲着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图纸:“同志们,这是‘长江货运码头‘的施工方案。“铅笔尖有意无意地点在“船坞滑道“四个字上,在座的技术员们交换着眼色——那分明是核潜艇基地的设计图。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图纸上,将那些线条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

突然,会议室木门被撞开,个满身是泥的小伙子冲进来:“报告!挖到宝...不是,挖到棺材板了!“他手里举着块黑乎乎的木板,边缘还挂着几根水草。木板上的雕花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青光,散发出一股腐朽的霉味。

考古所的专家来得比消防队还快。陈樾蹲在基坑边,看着穿白大褂的老头们像捡豆子似的从泥里扒拉出青花瓷片。瓷片上的花纹在泥水中若隐若现,有经验的老专家立刻辨认出是明代风格。“嘉靖年间的沉船,“领头的专家推推眼镜,镜片上沾着泥点,“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备用船队...“他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发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6章航母2(第2/2页)

“能用吗?“陈樾突然问,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系统扫描器。

“什么?“老专家以为自己听错了,掏出手帕擦拭镜片。

“我是说,“陈樾指着坑里露出半截的船龙骨,那漆黑的木料在泥水中显得格外坚硬,“这木料...“

老专家气得胡子直抖:“这是国家文物!“话音未落,一块瓷片从他指缝滑落,“啪“地碎在陈樾脚边。瓷片底款“大明嘉靖年制“六个字在泥水里格外刺眼,仿佛在无声地抗议。

深夜的工棚里,陈樾用系统扫描着沉船残骸。煤油灯的火苗在江风中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帆布帐篷上,显得格外巨大。蓝光闪过,视网膜上浮现出分子结构图——五百年的浸泡让这些柚木比钢铁还致密。他猛地坐直,撞翻了搪瓷缸,茶水浸湿了桌上那摞从“长江船舶设计院“借调的人员档案。茶水顺着桌腿流到地上,与泥土混合成深色的痕迹。

“妙啊!“他盯着系统分析结果喃喃自语。窗外,夜班的打桩机正“咣咣“地砸着地基,震得煤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工棚的帆布在风中猎猎作响。

三天后,军工局李处长带着调令来找陈樾时,看见他正往基坑里倒一种黑色粉末。粉末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散发出淡淡的松香味。“这啥?“李处长眯起眼,从公文包里掏出一盒香烟。陈樾拍拍手,手上的黑色粉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沉船木料磨的粉,当混凝土添加剂...“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测试员的吼声:“抗压强度超标了!“那声音在空旷的工地上回荡,惊飞了一群在附近觅食的麻雀。

李处长递来的文件上盖着鲜红的“绝密“章:“三百名核潜艇专家,明天到岗。“他突然压低声音,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对外称‘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办公地点在...“话没说完,一阵江风把文件吹进基坑,飘飘荡荡像只红蝴蝶,正好落在沉船的龙骨上。那鲜红的印章在黝黑的木料上格外醒目,像一滴血。

十二月的江风格外刺骨,带着咸腥的水汽。陈樾裹紧棉大衣,看着工人们往混凝土里掺木粉。新调来的核潜艇专家老钱凑过来,哈出的白气在眼镜上结霜:“陈总,这配方...“他忽然噤声,盯着混凝土搅拌车上的俄文铭牌——那是156项工程时毛熊援助的老家伙,油漆已经剥落得差不多了。

“放心,“陈樾跺跺冻僵的脚,靴子上的冰碴子簌簌落下,“比列宁格勒船厂的强。“他说话时,系统正将扫描到的沉船数据与鹰酱诺福克船坞的图纸重叠比对。远处传来汽笛声,一艘挂着“上沪-山城“航线的客轮缓缓驶过,甲板上的乘客好奇地张望着这片“货运码头“,有人举起相机拍照,闪光灯在灰暗的天空下格外刺眼。

元旦前一天,船坞主体终于完工。验收时突然下起雪,雪花落在新浇筑的坞门上,瞬间化成水珠滚落。陈樾伸手摸向混凝土墙面,触感竟带着几分木质的温润。身后有人小声议论:“怪了,这水泥怎么有股檀香味...“那声音在飘雪中显得格外清晰。

“陈总!“小王举着电报跑来,在雪地上留下一串脚印,“鞍钢第一批特种钢出厂了!“陈樾点点头,目光却落在江面漂浮的冰块上。那些冰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极了伏特加酒瓶里的钢样在轻轻碰撞。更远处,一轮红日正从长江口升起,将船坞的轮廓染成金色。雪忽然停了,朝阳下,这座伪装成货运码头的航母摇篮,正静静等待着属于它的钢铁巨兽。江鸥在船坞上空盘旋,发出清脆的鸣叫,仿佛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