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39章 航母5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139章 航母5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139章航母5(第1/2页)

1981年8月3日清晨5时许,渤海湾的海雾还未散尽,陈樾乘坐的吉普车已经停在了092核潜艇基地的大门前。他推开车门时,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将军装下摆吹得猎猎作响。陈樾下意识摸了摸左胸口袋里的牛皮纸笔记本,指腹感受到纸页被晨露浸染后的微妙韧性。

“陈总工程师!这边请!“戴着黑框眼镜的黄教授小跑着迎上来,镜片上凝结的水雾随着他的动作不断变幻形状。他递来一套厚重的防护服,深灰色的橡胶材质在晨光中泛着哑光,“反应堆舱室温度常年保持在35度以上,辐射剂量也比常规区域高些。“

更衣室里,陈樾笨拙地套着连体防护服。橡胶材质相互摩擦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后背的金属拉链卡住了他几根头发,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透过铅玻璃面罩,他看到反应堆舱门上的三叶形辐射警示标志正在泛着诡异的荧光绿,像某种深海生物的眼睛。

“咱们这个压水堆啊,原理上就像老四九城涮羊肉的铜锅。“黄教授拍着反应堆外壳,金属表面传来沉闷的回响,震得他掌心发麻,“现在问题是这锅底的火候总掌握不好...“他突然压低声音,从公文包夹层抽出一沓用红色橡皮筋捆着的资料,橡皮筋因为长期绷紧已经失去弹性,“这是三年来的实验记录,包括三次堆芯熔毁事故的分析报告。“

陈樾接过资料时,老化橡皮筋“啪“地断裂,在安静舱室内格外刺耳。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全是手写数据,有些边角还沾着深褐色的咖啡渍和可疑的油污。他假装整理纸张顺序,实则用系统快速扫描着内容——视网膜上蓝色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最后汇聚成“092型压水反应堆技术档案已完整收录“的提示框。

在基地的十五天里,陈樾的军绿色铝制水壶总是装满浓茶。某天深夜值班时,轮机兵小张好奇地摆弄着他的水壶:“首长,您这壶嘴都被茶垢堵得只剩条缝了,咋不换个新的?“

“小鬼头懂啥?“陈樾晃了晃水壶,里面传来茶叶渣滓与金属内壁摩擦的沙沙声,“这叫养壶,跟老焊工养焊枪、神枪手养枪管一个道理。“他说着拧开壶盖,滚烫的蒸汽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龙井的清香混着舱室里特有的机油味,竟酝酿出某种奇特的和谐。

8月21日回到江南厂时,陈樾的棕色人造革行李箱里塞满了手绘图纸。保卫科长老王例行检查时,从夹层摸出半包受潮的大前门香烟:“陈总,您这烟都长绿毛了。“

“别扔!“陈樾抢过皱巴巴的烟盒,从里面抖出几张被烟丝染黄的纸条,“这里面记着关键参数呢。“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条,上面用HB铅笔写着“冷却剂流量系数0.73±0.05“,字迹已经被汗水晕染得模糊不清。

设计室里,年轻的技术员们围在橡木绘图板前争论得面红耳赤。陈樾抓起半截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锅炉示意图:“咱们的航母堆,得比潜艇堆多个‘备胎‘。“粉笔灰簌簌落下,他打了个响亮的喷嚏,“三回路系统就是给反应堆上双保险,跟自行车前后闸、汽车备用轮胎一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9章航母5(第2/2页)

1981年10月的一个雨夜,陈樾第三次给钱学深教授写信。英雄牌钢笔的铱金笔尖划破了信纸,他懊恼地用橡皮沾唾沫擦拭,结果越擦越花。最后只好把绿色玻璃罩台灯调到最亮,在皱巴巴的信笺纸上写道:“钱老,关于中子通量震荡的问题,能否借鉴您1945年在加州理工研究的湍流模型...“写到一半,钢笔突然漏墨,蓝黑色的墨水在纸上洇开成蛛网状。

三个月后收到的回信里夹着张泛黄的便签,上面用红色铅笔勾勒出简易的流体力学模型,旁边标注着“可参考老式锅炉压力调节原理“。陈樾把便签用图钉钉在床头,每晚睡前都要盯着看到眼睛发酸。有次半夜起夜时撞到铁质办公桌角,才发现那张纸已经被自己的额头蹭出了明显的油渍。

1982年春节前夕,设计室的日光灯管彻夜未熄。陈樾裹着已经掉色的军绿色棉大衣蜷缩在棕红色人造革沙发上,手里还攥着半块硬得像砖头的桃酥。助理小刘推门进来时,看见满地的草稿纸上布满了红蓝铅笔的演算痕迹,十几个印着“劳动光荣“字样的白搪瓷缸零散地摆在各个角落。

“陈总,食堂都开始剁饺子馅了...“小刘话音未落,陈樾突然从沙发上弹起来,桃酥渣撒了一地。“我明白了!三回路系统的阀门应该像永久牌自行车的气门芯!“他抓起红蓝铅笔在图纸上疯狂涂抹,笔尖折断的瞬间,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反应堆设计优化完成,安全系数提升27.6%“。

1984年5月3日的安装现场,印着“核动力工程里程碑“的红色横幅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工人们喊着整齐的号子操作龙门吊,反应堆压力壳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陈樾注意到压力容器焊缝处呈现出均匀的鱼鳞状纹路,在特定角度下会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他伸手抚摸那些细密的纹路,指尖感受到金属特有的冰凉与粗糙,突然想起四年前在鞍钢高炉前,老焊工马师傅那双布满烫伤疤痕的手。

“陈总,试试新功能?“技术员递来一个缠着绝缘胶布的遥控器。陈樾按下红色按钮,三回路系统的指示灯依次亮起,像除夕夜孩子们点燃的鞭炮串。远处海面上,几只银鸥正掠过浪尖,它们的影子投在航母甲板上,与反应堆舱口不锈钢法兰的反光短暂交叠,构成一幅奇妙的画面。

夕阳西下时,陈樾独自靠在船舷边生锈的护栏上。他从兜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大生产“牌香烟盒,里面装着当年从核潜艇基地带出的那张咖啡渍图纸。带着咸味的海风拂过纸面,那些泛黄的手写数据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在暮色中轻轻颤动。更远处,一艘渔船正拖着长长的尾浪归航,甲板上晾晒的渔网在夕阳下如同金色的蛛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