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43章 航母9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143章 航母9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143章航母9(第1/2页)

1987年8月1日清晨,东海某海域笼罩在淡青色的晨雾中,能见度不足五百米。陈樾站在航母舰岛上,核动力装置运转发出的低频震动透过靴底传来,像一头沉睡巨兽平稳的呼吸。海风带着咸腥味灌进他的领口,崭新的海军制服被吹得紧贴在身上,勾勒出他消瘦却精干的身形。他抬手看了看腕表——这是去年访苏时一位苏联将军送的礼物,表盘玻璃上已经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珠,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芒。这是凌晨四点就开始在甲板上忙碌的证明,他的眼白上布满了红血丝,却掩不住眼中的兴奋。

“陈总,渔船编队就位了。“通讯兵小跑过来报告,解放鞋在湿滑的甲板上发出特有的“咯吱“声,鞋底还沾着昨夜暴雨留下的水渍。陈樾举起望远镜,镜片边缘反射着初升的朝阳。他看到十二艘改装过的渔船像牧羊犬般围在航母四周,这些渔船都加装了特制的拖曳装置,船尾拖曳的缆绳在晨光中泛着金属光泽,像一条条银色的尾巴。最前方那艘渔船的桅杆上挂着面褪色的红旗,旗角已经破损,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像是某种古老的战旗在宣告新时代的到来。

“开始抗浪测试!“随着陈樾一声令下,渔船发动机的轰鸣突然加剧,排气管喷出浓黑的烟雾,在海面上形成短暂的黑色云团。缆绳瞬间绷直,在海面上激起细碎的白浪,发出弓弦般的嗡鸣。航母庞大的身躯开始缓缓移动,甲板传来细微的震动,几个螺丝钉在甲板接缝处轻轻跳跃。陈樾蹲下身,手掌贴着冰冷的钢板,能感受到钢铁巨兽苏醒时的脉动,核反应堆的功率正在稳步提升。有个年轻水兵不小心踢到了甲板上的系留环,疼得倒吸一口冷气却硬是没出声,只是把疼痛化作更用力的扳手操作,指节都泛白了。

上午十点,海况突然恶化。乌云像打翻的墨汁般在天际蔓延,转眼间就遮蔽了大半个天空。海浪变得暴躁起来,浪头越来越高,拍打在舰体上发出闷雷般的轰响。陈樾抓着扶手站在舰桥内,透过舷窗看到渔船在浪谷间时隐时现,像一群倔强的海燕在与风暴搏斗。甲板上的渔民们却还在坚守岗位,有个白发苍苍的老水手甚至解开了安全绳,以便更灵活地操作缆绳。一个大浪打来,海水泼洒在航母甲板上,在阳光下形成无数细小的彩虹,转瞬即逝。监测员突然喊道:“左舷3号缆绳张力超标!“声音因为紧张而变调。陈樾转头看去,那根碗口粗的缆绳已经绷得像琴弦,表面纤维开始断裂,发出细微的“啪啪“声,像爆米花炸开的声响。

“立即释放张力!“陈樾的命令刚出口,缆绳就“砰“地断成两截,断裂处像炸开的麻花般飞舞着纤维。断开的缆绳抽在海面上,激起一道白色的水墙,足有三米高。渔船上的老船长却哈哈大笑,用浓重的舟山口音喊道:“够劲!这大家伙比想象的还结实!“他的笑声通过无线电传来,驱散了指挥室内的紧张气氛,几个年轻参谋忍不住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如释重负的颤抖。

下午的舰载机降落测试更令人捏把汗。原轰炸机驾驶员王铁柱坐在歼击机座舱里,额头上的汗珠顺着太阳穴滑下,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反复摸着胸前口袋里的照片——那是他刚满月的儿子,相片边缘已经被摸得起了毛边,塑料膜都磨花了。耳机里传来塔台指令:“风速15节,注意尾流。“声音冷静而专业,却让王铁柱的手心渗出更多汗水。他深吸一口气,闻到座舱里特有的机油和皮革混合的气味,还有自己身上的汗酸味。

飞机接触甲板的瞬间,尾钩在钢板上擦出一串火星,像节日里燃放的烟花。没钩住!王铁柱感觉心脏都要跳出喉咙,血液冲击鼓膜的声音在耳中轰鸣。本能地推满油门,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战机在甲板尽头堪堪拉起,机腹几乎擦到护栏,掀起的狂风吹翻了几顶安全帽。甲板上的地勤人员全都趴下了,有个年轻水兵的帽子被气流掀飞,像片树叶般飘向大海,转眼就被浪花吞没。

第二次尝试时,王铁柱想起了在井冈山模拟甲板上的特训。那条用白灰画出的跑道,两侧摆满废旧轮胎当护栏,战友们在旁边模仿航母摇晃的幅度大声报数。当时觉得滑稽,现在却成了救命稻草。他调整呼吸,让战机以完美的3度下滑角接近,操纵杆上的防滑纹路深深印在掌心。这次尾钩稳稳抓住了第二道阻拦索,飞机在甲板上剧烈减速,安全带深深勒进肩膀,几乎要切断锁骨。当战机终于停住时,王铁柱才发现自己的飞行服已经湿透,紧贴在背上像第二层皮肤,冰凉黏腻。

傍晚的海上补给测试别开生面。陈樾设计的“蓝鲸“系统正在运作,补给舰上的吊臂将燃油管缓缓降下,液压装置发出平稳的嗡嗡声。海面突然掀起大浪,两艘巨舰时近时远,像在跳一支危险的探戈。操作员小赵紧盯着波峰波谷,额头上青筋暴起,在某个恰到好处的瞬间按下按钮。补给管像活物般精准咬合,接口处严丝合缝,连一滴燃油都没漏出来。小赵兴奋地挥拳,却不小心碰翻了咖啡杯,褐色的液体在控制台上肆意流淌,像幅抽象画,渗进了仪表的缝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3章航母9(第2/2页)

夜里,陈樾独自来到飞行甲板。满月将航母的影子投在海面上,像头沉睡的巨鲸。他摸出兜里的怀表——这是父亲留下的老物件,表盖内侧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小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表针指向十一点五十八分,再过两分钟就是新的一天。远处有艘渔船亮着灯,隐约传来渔歌号子,悠扬的曲调在海面上飘荡。陈樾突然想起,今天不仅是建军节,也是那艘渔船老船长的七十大寿。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和粗糙有力的大手浮现在眼前,那是与大海搏斗一生的见证。

第二天清晨,炊事班特意准备了寿面,面条是手工擀的,粗细不一却充满诚意。老船长捧着碗热腾腾的面条,蒸汽模糊了他黝黑的脸庞,却遮不住眼中闪烁的泪光。“我这辈子值了!给航母当过拖船!“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端着碗的手微微发抖。陈樾注意到老人端碗的手——指节粗大变形,掌心布满老茧和疤痕,是六十年海上生涯的见证,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风浪的故事。

海试最后一天,航母进行了全速测试。陈樾站在舰尾,看着核动力装置全力运转时排出的水蒸气在舰岛后方形成一道短暂的白虹。螺旋桨搅起的尾流像条白色的巨龙延伸向远方,在蔚蓝的海面上画出优美的弧线。有群海豚追着尾流嬉戏,时而跃出水面,银灰色的身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仿佛在为这钢铁巨兽护航。监测室传来欢呼:“航速突破30节!“声音通过广播系统传遍全舰。陈樾却盯着仪表盘上那个微微颤动的指针——核燃料消耗比预期高了2%。这个细节像根小刺扎在他心里,让他在欢呼声中皱起了眉头。

返航途中,陈樾召集技术团队开了个舱内会议。昏暗的灯光下,工程师们围着图纸争论不休,有人用铅笔敲着桌子强调观点,有人在图纸上画出一道道急促的线条。争论越来越激烈,铅笔在纸上划出的痕迹越来越重,几乎要戳破纸张。有人不小心碰倒了水杯,大家手忙脚乱地抢救图纸,像群护崽的母鸡,胳膊撞在一起也顾不上疼。陈樾却盯着被水浸湿的图纸边缘——那里显现出一道之前没注意到的应力曲线。水渍沿着图纸纤维蔓延,意外勾勒出一个关键的流体力学特征。这个发现让改进方案突然明朗起来,他猛地拍了下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当航母缓缓驶入军港时,码头上已经站满了迎接的人群,彩旗在风中哗啦啦作响。陈樾却悄悄溜到舰艏,抚摸着那被海水冲刷得发亮的锚链。链环上有些细微的刮痕——是深海那些不为人知的暗流留下的纪念,每一道划痕都是与大海搏斗的勋章。他掏出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001型改进建议12条“,然后郑重地画了个五角星。这个习惯是从棒子战场保留至今的,五角星代表最高优先级,就像当年标记最重要的敌军阵地一样。

晚上庆功宴上,炊事班端出特制的航母造型蛋糕。奶油做的浪花惟妙惟肖,还撒了椰蓉当泡沫,巧克力舰载机歪歪斜斜地摆在“甲板“上,机翼都是用薄脆饼干做的。王铁柱偷偷把自己那架“飞机“塞进口袋,想带回去给儿子当礼物,结果奶油化了满手,黏糊糊地沾满了口袋内衬,惹得战友们哄堂大笑,有人笑得把饭都喷了出来。陈樾举着茶杯(他酒精过敏)环顾四周,把这些笑脸一个个刻进记忆里——年轻的、沧桑的、缺了门牙的、戴着厚镜片的,每一张脸都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夜深人静时,陈樾独自来到空荡荡的机库。月光透过舷窗照进来,在地板上画出一个个银色的圆斑,随着海浪轻轻晃动。他躺在升降机平台上,感受着身下钢铁的冰凉,核动力装置运转的震动透过金属传来,像巨兽安稳的心跳。手机突然震动,是系统发来的消息:“海试数据已分析完毕,优化方案生成中...“绿色的字符在黑暗中格外醒目。陈樾望着头顶纵横交错的管线,仿佛看到了下一代航母的雏形正在黑暗中孕育,那些管线就是未来战舰的血管与神经。

离开前,陈樾在舱壁上发现一行小字:“1987.8.5小王到此一游“,字迹歪歪扭扭却充满朝气,是用钥匙之类的东西刻上去的。他笑着摇摇头,却没有伸手擦掉。让这些年轻的印记留着吧,他想,就像当年那个留在舰岛上的笑脸。这艘钢铁巨兽不仅是武器,也承载着无数普通人的梦想与骄傲。月光下,航母静静地停泊在港湾里,核反应堆维持着最低功率运转,像柄刚刚出鞘的宝剑,散发着幽幽蓝光,等待着真正出海的时刻。远处的灯塔有规律地闪烁着,像是大海在向这艘新生的巨舰眨眼致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