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35章 暗战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35章 暗战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35章暗战(第1/2页)

1950年7月的一个雨夜,陈樾正在办公室研究新型步枪图纸,突然听见窗外传来“咔嚓“一声轻响。他条件反射般吹灭油灯,从抽屉里摸出一把手枪。

“陈总工,是我。“警卫班长王铁柱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逮着个翻墙的。“

陈樾打开门,只见两个战士押着个浑身湿透的中年男子。那人穿着普通工装,但手腕上的瑞士手表在煤油灯下闪闪发亮。

“第几个了?“陈樾皱眉问道。

“这个月第七个。“王铁柱擦了擦脸上的雨水,“都是冲着新式武器来的。“

陈樾走到窗前,望着雨幕中灯火通明的工业园区。三个月前还只有兵工厂孤零零地矗立在这里,现在周围已经扩建出二十多个分厂,像迷宫一样将核心厂区层层包围。

“通知保卫科,明天开始实行新的通行证制度。“陈樾转身说道,“每个分厂用不同颜色的证件,总厂的证件要每天更换暗记。“

第二天一早,工业园区的布告栏前挤满了工人。新出台的《园区安全管理条例》足足有二十多条,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条“非本厂职工严禁跨区活动“。

“老李,你这钳工证是红色的啊?“一个工人好奇地问道。

“那可不,我们五金加工厂都是红证。“老李得意地晃了晃证件,“听说总厂是紫金色的,还有防伪水印呢!“

与此同时,在园区最外围的纺织厂里,一个叫“张师傅“的新来技工正在和工友们闲聊。

“咱们厂这么大,总厂在哪儿啊?“张师傅状似随意地问道。

“谁知道呢!“年轻女工小刘一边接线头一边说,“我表哥在机械分厂干了三个月,连总厂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张师傅眼中闪过一丝焦躁,但很快又堆起笑容:“那总得有人去总厂送材料吧?“

“各分厂之间有专用通道,都是当兵的押运。“老工人头也不抬地说,“小伙子,少打听这些,小心保卫科请你去喝茶。“

这样的对话,在园区各个分厂里不断上演。来自不同势力的间谍们很快发现,这个看似开放的工业园区,实际上是个精心设计的迷宫。每个分厂都像独立的小王国,工人们只熟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7月15日深夜,一队黑衣人悄悄摸到了工业园区西侧。为首的男子掏出怀表看了看,低声对同伙说:“根据情报,兵工厂的核心实验室就在这个方向。“

“老大,这地图不对啊。“一个瘦子疑惑地说,“图上标的是仓库,怎么变成机械厂了?“

黑衣人首领咒骂一声。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扑空了,每次按图索骥找到的地点都和情报不符。

“不管了,去破坏变电站!“首领恶狠狠地说,“没了电,看他们怎么生产!“

这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隐藏在树上的哨兵看得一清二楚。当黑衣人摸到变电站外五十米时,四周突然亮如白昼。

“不许动!“数十支50A突击步枪同时上膛的声音在黑夜中格外清脆。

“撤!“黑衣首领刚喊出口,一串子弹就打在他脚前。

“再动一下,下一枪就打脑袋!“王铁柱举着喇叭喊道。

事后清点,这次行动共抓获特务28人,缴获手枪、炸药若干。最让陈樾在意的是从首领身上搜出的一张园区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他们获取的“机密区域“。

“有意思。“陈樾看着地图笑了,“他们把我们的废料处理站当成导弹研究所了。“

赵厂长匆匆赶来,看到审讯记录后脸色大变:“这些家伙居然混进了三个分厂!“

“别紧张。“陈樾递给他一杯茶,“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原来,这一切都是陈樾设计的“迷雾计划“。他故意让各分厂生产一些似是而非的“机密产品“,还在废料区伪装出高科技研发的假象。真正的核心区域则伪装成普通仓库,连运输都走地下通道。

8月初,又一批特务在试图潜入时被抓获。这次他们携带的竟然是园区食堂的排班表,上面标注着“科学家用餐时间“。

“越来越离谱了。“保卫科长哭笑不得,“他们以为我们的研究员会戴着金丝眼镜在食堂讨论国家机密?“

陈樾却严肃起来:“这说明敌人已经无计可施了。传令下去,所有要害部门实行双岗制,夜间巡逻增加狙击手。“

8月15日,一场更大的危机悄然降临。化工分厂突然发生爆炸,虽然损失不大,但引起了陈樾的高度警觉。

“不是意外。“他检查完现场后断定,“是微型定时炸弹,专业手法。“

当天下午,园区召开紧急会议。陈樾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我们要主动出击,给敌人一份‘大礼‘。“

三天后,园区“意外“丢失了一份“绝密图纸“。很快,各路人马都得到了这份“50A步枪改进型“的设计图。毛熊的专家如获至宝,鹰酱的情报部门连夜分析,秃子的兵工厂甚至开始试制。

然而一个月后,这些按照图纸生产的步枪全部成了废铁——不是炸膛就是卡壳。原来,陈樾故意在几个关键参数上做了手脚,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章暗战(第2/2页)

“这叫技术反间计。“陈樾笑着对赵厂长说,“让他们浪费点资源也好。“

8月25日,一份详实的反间谍报告送到了北京。首长们看完后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个陈樾,不仅会搞发明,反间谍也有一手啊!“

“看看这些数据:破获敌特组织7个,抓获间谍89人,挫败破坏行动12起...“

“最难得的是,核心机密一件都没泄露!“

而在奉天工业园区,陈樾正站在沙盘前,和王铁柱研究新的安保方案。沙盘上,整个园区被划分成红、黄、蓝三个安全等级,像洋葱一样层层包裹着核心区域。

“记住,最好的防守不是筑高墙。“陈樾指着沙盘说,“而是让敌人连门都找不到。“

王铁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就像变戏法,眼睛看到的都是假的。“

“对了!“陈樾拍拍他的肩膀,“从明天开始,各分厂的厂牌每周轮换一次。今天的第一机械厂,明天就变成第三纺织厂。“

当天夜里,又一批特务在园区外踩点时,突然发现地图上的标记全变了。为首的间谍气得直跺脚:“见鬼了!这兵工厂会自己长腿跑吗?“

而在总厂的实验室内,陈樾正对着系统投影出的园区三维图做最后调整。一个更大胆的计划正在他脑海中成形——他要让这个工业迷宫,成为所有间谍的噩梦。

“系统,调取二战时期英国反间谍战例。“陈樾轻声说道,“特别是那些‘以假乱真‘的案例。“

【检索中...1943年伦敦监督处欺骗行动...1944年坚忍行动...】

陈樾的嘴角微微上扬。这场暗战,才刚刚开始。

8月28日清晨,园区广播突然播放了一条通知:“请各分厂负责人立即到总厂开会,携带蓝色文件夹。“

这个看似平常的通知,实际上是陈樾设下的又一个陷阱。保卫科的同志早已埋伏在各个路口,等着看谁会带着“蓝色文件夹“出现。

果然,不到半小时,保卫科就抓到了三个形迹可疑的“分厂负责人“。最可笑的是,其中一人拿的文件夹竟然是天蓝色的——而真正的内部文件袋都是藏青色。

“陈总工,您这招太绝了。“王铁柱佩服地说,“连颜色都算计到了。“

陈樾笑而不语。他正在翻阅从特务身上搜出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园区各个“可疑地点“。

“看来我们的‘假目标‘布置得还不够多啊。“陈樾合上笔记本,“通知后勤处,明天开始在废料区搭建几个‘实验室‘,要弄得像模像样。“

第二天,工人们惊讶地发现废料区突然多出了几栋刷着白漆的房子,窗户上还贴着“绝密“字样的封条。更夸张的是,每天早晚都有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进出,实际上都是保卫科的同志假扮的。

这个“假实验室“很快就引来了第一批猎物。9月3日深夜,两个黑影撬开了“实验室“的后窗,刚跳进去就被等候多时的战士们按倒在地。

“你们...你们怎么...“被抓的特务一脸茫然。

“怎么知道你们会来?“王铁柱冷笑道,“因为那扇窗户是我们故意留的,锁都是坏的!“

这场“钓鱼执法“取得了巨大成功。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先后有七批特务栽在了这个假实验室里。最让陈樾哭笑不得的是,这些特务来自三个不同的阵营——毛熊、鹰酱和秃子,居然都盯上了同一个假目标。

9月中旬,陈樾又祭出一个新招:他让各分厂定期“泄露“一些所谓的“内部消息“。比如机械分厂的工人会“不小心“说漏嘴,提到总厂正在研制“能打五百米的超级步枪“;化工分厂的技术员会在食堂“悄悄“讨论“新型炸药配方“。

这些半真半假的消息很快就在特务圈子里传开了,搞得各方情报部门晕头转向。鹰酱的情报分析员在报告里写道:“兔子军工领域近期传闻众多,难以辨别真伪,建议暂缓行动...“

而毛熊那边更夸张,他们的专家甚至召开专题研讨会,分析那些陈樾随口编造的“技术参数“。

9月25日,赵厂长从北京带回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上级决定将奉天工业园区的反间谍经验向全国重点军工单位推广。

“老陈,你这套‘**阵‘可算是出名了。“赵厂长笑着说,“连首长们都好奇,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点子的?“

陈樾望向窗外的园区,轻声道:“因为我深知,在暗处窥视的眼睛永远不会少。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看到的,都是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

当天晚上,陈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真正的安全不是没有敌人,而是让敌人无从下手。今日之成果,非我一人之功,而是千百双警惕的眼睛和无数智慧的结晶...“

写完,他合上日记本,又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这次是为各分厂设计一套全新的“防间谍识别系统“。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陈樾和他的同志们,正在用智慧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钢铁长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