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66章 兔子撤军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66章 兔子撤军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66章兔子撤军(第1/2页)

1953年12月,棒子半岛迎来了停战后的第一个寒冬。北风呼啸着掠过元山港,卷起阵阵雪沫。兔子军第38军114师的战士们正在港口忙碌着,他们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

“老张,把这边的天线再检查一遍!“工程兵连长王大柱站在一个三米高的信号塔旁,声音被风吹得断断续续。他裹紧军大衣,看着战士们拆卸着他们亲手搭建的通讯设备。“一个螺丝钉都不能落下,这是命令!“

张技术员踩着结冰的梯子往上爬,冻僵的手指有些不听使唤。“连长,这天线杆上的冰太厚了,扳手打滑!“他的声音里带着焦急。

“用热水浇!“王大柱转头对身后的战士喊道,“小刘,去炊事班要壶热水来!记住,是借,不是要!“

远处的码头上,十几辆“猫猫车“正来回穿梭,将拆卸下来的设备运往停泊在港口的运输船。这些多功能全地形车在积雪的路面上如履平地,履带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老王,你们连进度怎么样了?“团政委李卫国踩着积雪走过来,军靴深深陷进雪里。他的眉毛和帽檐上都结了一层白霜。

“报告政委,通讯站设备已经拆卸了八成。“王大柱敬了个礼,“就是这天线杆上的冰...“

李卫国抬头看了看五米高的天线杆,点点头:“师部刚下命令,今晚必须完成所有设备的装船工作。明天毛熊的工程队就要来接手了。“

“这么快?“王大柱愣了一下,“那当地的电话系统...“

“全部移交。“李卫国打断他的话,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总部命令,所有我方设备一律撤回,一个零件都不留。“

王大柱接过文件,上面盖着鲜红的大印。他注意到文件的最后一页还附着长长的设备清单,从雷达站到电话交换机,甚至连炊事班的压面机都列在其中。

“这也太...“王大柱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太什么?“李卫国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太细致了。“王大柱改口道,随即压低声音,“政委,咱们这么撤,是不是有点...“

李卫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咱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当保姆的。战后重建的事,让毛熊去操心吧。“说完,他转身走向另一处正在拆卸的雷达站,背影很快消失在风雪中。

与此同时,平壤郊外的一个雷达站里,技术员赵明远正带着几个战士拆卸一台“红星“雷达。这台先进的雷达设备是他们半年前才安装的,现在又要拆下来运回国。

“赵工,这个部件太精密了,拆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年轻的战士小王紧张地说道,手里拿着螺丝刀却不敢下手。

赵明远推了推眼镜,镜片上立刻蒙上了一层白雾:“别怕,按照我们培训时的步骤来。先断开电源,再拆信号线...“

“赵工!“一个通讯兵匆匆跑来,“刚接到命令,这台雷达要完整运回国内,连使用手册和维修记录都要带走!“

赵明远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早就准备好了。这是我这半年记录的雷达使用日志,包括每次故障和维修情况。“他翻开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数据和图表。

“您可真细心。“通讯兵敬佩地说。

赵明远笑了笑:“这雷达可是咱们的宝贝,不能有任何闪失。“他转向小王,“去把仓库里的包装材料都拿来,要用软布把每个部件都包好。“

夜幕降临时,元山港灯火通明。十几艘运输船停泊在码头,起重机正将一个个木箱吊装上船。每个木箱上都用红漆写着编号和“小心轻放“的字样。

王大柱站在码头上,监督着最后一批设备的装船工作。他的连队已经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但没有人抱怨。

“连长,这是最后一批了。“张技术员走过来报告,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

王大柱看了看手表:“凌晨三点前必须完成装船。去告诉炊事班,准备热姜汤,大家辛苦了。“

就在这时,一辆吉普车疾驰而来,在码头边急刹车。李卫国从车上跳下来,脸色凝重:“老王,出状况了。三号仓库发现一批没登记的设备,像是通讯器材。“

王大柱心头一紧:“走,去看看!“

三号仓库里,十几个木箱整齐地堆放在角落。王大柱撬开其中一个箱子,里面赫然是五台崭新的野战电话机。

“这不是咱们的装备啊...“张技术员疑惑地说。

李卫国检查了箱子上的标记:“是去年从国内运来的援建物资,还没拆封。“他转向王大柱,“你说怎么办?“

王大柱咬了咬牙:“按照命令,全部带走。一个不留。“

“可这是给北棒子的援助...“

“命令就是命令。“王大柱斩钉截铁地说,“所有兔子制造的设备,一律撤回。“

第二天清晨,当毛熊的工程队抵达元山港时,整个港口已经空空如也。不仅兔子军的设备全部撤走,连他们搭建的临时板房都被拆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个个地基的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6章兔子撤军(第2/2页)

毛熊工程队队长伊万诺夫看着空荡荡的港口,忍不住抱怨:“这些夏国人,连个螺丝钉都不留!“他转向副手,“去告诉莫斯科,我们需要重新运一套通讯设备过来。“

1954年1月,平壤火车站。兔子军最后一批撤离部队正在登车。站台上,北棒子的官员们表情复杂地看着这一幕。

“金同志,我们的交接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兔子军代表周师长将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北棒子代表,“这是所有军事设施的移交清单。“

北棒子代表接过文件,翻了几页,眉头越皱越紧:“周师长,这上面怎么全是空白?我们的雷达站呢?通讯中心呢?“

周师长面不改色:“根据我方记录,这些设施都是我军临时搭建的战时设备,现在战争结束了,自然要带回去。“

“可我们的人民需要这些设施!“北棒子代表提高了声音。

“这个嘛...“周师长微微一笑,“贵国不是有毛熊同志吗?他们答应提供全套新的设备,比我们的先进多了。“

火车鸣笛声响起,周师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时间到了,我们该走了。祝贵国重建工作顺利。“说完,他转身登上列车,留下北棒子代表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份几乎空白的移交清单。

列车缓缓启动,车厢里的战士们透过窗户看着渐渐远去的平壤城。有人小声议论:“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厚道?“一个老兵冷哼一声,“知道咱们修这些设施花了多少钱吗?知道咱们的技术有多宝贵吗?“

“就是,“另一个战士附和道,“让毛熊去当这个冤大头吧。他们不是一直想当老大哥吗?“

列车加速驶向鸭绿江方向,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越来越急促。车厢里的广播突然响起:“全体注意,即将通过鸭绿江大桥。请保持肃静,向牺牲的战友致敬。“

战士们立刻安静下来,纷纷起立,面向窗外。当列车驶过大桥中线时,所有人都庄严地敬礼。江面上,几只野鸭被惊起,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

1954年3月,图们江畔的先锋市。这里是兔子军在棒子半岛保留的唯一驻军点。驻军司令郑国栋正在检查新修建的防御工事。

“司令,雷达站已经调试完毕。“通讯科长报告道,“可以监控整个图们江入海口区域。“

郑国栋点点头:“加密通讯线路测试过了吗?“

“测试过了,直接连通沈阳军区,信号很稳定。“

郑国栋走到观察哨,拿起望远镜望向江对岸。在视线尽头,隐约可以看到毛熊的巡逻艇在游弋。

“司令,咱们就这么点人,万一...“参谋长欲言又止。

“怕什么?“郑国栋放下望远镜,“咱们背后是整个祖国。再说了,你以为这些雷达和通讯设备是摆设?“

他指了指新建的混凝土工事:“这里的每一个火力点,都能封锁江面。毛熊要是敢轻举妄动...“他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白。

4月的第一天,四九城总参谋部收到了来自先锋市的加密电报:“所有防御设施建设完成,驻军部署完毕。图们江防线固若金汤。“

参谋长拿着电报,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样一来,我们在棒子半岛的战略目标就全部达成了。“他转向墙上的地图,在图们江口的位置插上了一面小红旗。

与此同时,平壤的毛熊大使馆里,一场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夏国人撤得太干净了!“毛熊军事顾问谢尔盖抱怨道,“现在北棒子天天来找我们要设备,要技术,要援助!“

大使皱着眉头:“莫斯科怎么说?“

“莫斯科命令我们满足北棒子的所有要求。“谢尔盖无奈地说,“但我们的设备运输需要时间,至少还要三个月...“

“三个月?“大使拍案而起,“北棒子现在连电话系统都瘫痪了!平壤到元山的通讯全靠通讯员骑马传递!“

谢尔盖耸耸肩:“那也没办法。夏国人把能拆的都拆了,连电线杆都没留下几根。“

大使走到窗前,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这些夏国人...真是越来越精明了。“

1954年4月15日,随着最后一支兔子军部队跨过鸭绿江回到祖国,棒子半岛上的兔子军撤军行动正式结束。除了图们江口的先锋市驻军外,兔子在棒子半岛再无军事存在。

当天晚上,沈阳军区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司令员在讲话中说:“...我们的战士不仅带回了胜利,还带回了宝贵的经验和装备。这些都将成为保卫祖国的坚实力量...“

而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一份关于“夏**队异常撤军行动“的分析报告被送到了最高领导人的案头。报告最后写道:“夏国人的行动表明,他们正在走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夜空中,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在棒子半岛的上空,一个新的时代正在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