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28章 国际制裁白象终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128章 国际制裁白象终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128章国际制裁白象终(第1/2页)

1972年5月10日凌晨四点二十分,白象洋上的浪涛拍打着“企业号“航母的钢铁身躯,发出沉闷的“轰隆“声。舰长麦克阿瑟的咖啡杯在指挥台上微微震动,深褐色的液体在杯沿荡出一圈圈涟漪。他放下镀金边的海军望远镜,镜筒收缩时发出“咔嗒“的轻响,镜片上还残留着白象海岸线的模糊倒影。

“全舰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他的声音通过舰内广播系统传遍全舰,带着特有的静电杂音。甲板上的F-4鬼怪式战斗机正在预热引擎,涡轮的尖啸声惊飞了一群信天翁,白色的羽毛在晨曦中纷纷扬扬,有几片飘落在雷达显示屏上。水兵们奔跑的脚步声像密集的鼓点,防滑靴与钢铁甲板摩擦发出特有的“吱吱“声,有人不小心踢倒了消防桶,金属桶在甲板上滚出老远,“咣当“一声撞在船舷上。

在孟买港的灯塔上,瞭望员辛格手中的望远镜“当啷“一声掉在地上。镜片在水泥地面上摔得粉碎,玻璃渣反射着初升的朝阳,像散落一地的钻石。他的制服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黏糊糊地贴在皮肤上。港外的海平线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缓缓展开阵型,桅杆上的星条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拍打旗杆的“啪啪“声仿佛能穿透海面传来。港口的警报器突然尖啸起来,刺耳的“呜呜“声惊起了码头仓库顶上的鸽群,翅膀拍打的声音像一阵急促的鼓点。

1972年5月15日上午十点整,新德里总理府的会客厅里,英迪拉手中的骨瓷茶杯突然滑落,在波斯地毯上砸出一声闷响。茶水溅在她纱丽的金线上,晕开一片褐色的污渍,像一幅失败的水墨画。鹰酱国大使递来的文件在茶几上泛着冷光,纸张边缘像刀片般锋利,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刺眼的白线。

“这是最后通牒。“大使的牛津腔英语在空调房里显得格外冰冷,他调整领带结时,真丝布料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袖口的金纽扣在茶几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划痕。窗外的喷泉突然停了,水流声戛然而止,只剩下几滴水珠从大理石雕像上滴落,在池子里敲出空洞的回音,像是倒计时的秒表。一只壁虎从天花板掉下来,尾巴断了一截,在名贵的地毯上扭动着。

英迪拉的手指在文件上收紧,羊皮纸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吱“声:“一个月?“她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墙上的甘地画像似乎也在皱眉,玻璃画框反射的阳光刺痛了她的眼睛。秘书手中的钢笔突然漏墨,蓝色的液体在实木地板上洇开,像一片小小的湖泊,倒映着天花板上旋转的吊扇。

1972年5月20日正午,加尔各答的粮店门口,排队的人群像一条疲惫的长龙。烈日炙烤着沥青路面,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有几个小孩蹲在路边,用树枝拨弄着一只死老鼠。商店的铁栅栏“哗啦“一声拉下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骚动,有人用印地语咒骂着,唾沫星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今天的面粉卖完了!“店主的喊声淹没在人们的怒吼中。一个穿纱丽的女人突然晕倒,银质脚链在人行道上刮出“叮铃“的声响,她的丈夫手忙脚乱地掏水壶时,硬币从口袋里撒了一地。街角的约翰牛国银行门口,运钞车的引擎轰鸣着,武装警卫的冲锋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保险栓打开的“咔嗒“声让几个路过的学生缩了缩脖子。

在孟买的股票交易所,电子显示屏上的数字疯狂跳动,发出“滴滴“的警报声。一个穿细条纹西装的经纪人扯松了领带,真丝布料撕裂的“嘶啦“声被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淹没。他的金丝眼镜滑到鼻尖,镜片上沾满了指纹。窗外,一架直升机正在接走某跨国公司的高管,旋翼的气流卷起满地废纸,像一场微型龙卷风,一张股票报价单粘在了防弹玻璃上。

1972年5月30日下午三点,新德里的中央广场上,游行队伍像潮水般涌来。抗议者的标语牌在风中“哗啦“作响,有人敲打着铁皮桶,刺耳的“咚咚“声回荡在殖民时代的建筑群间,惊飞了钟楼顶上的鸽子。警察的哨子声此起彼伏,催泪瓦斯罐在地上滚动时发出金属的“咕噜“声,像一颗颗不安分的心脏。

英迪拉站在总理府的落地窗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帘的流苏,金线已经有些松动。防弹玻璃也挡不住外面隐约的呐喊声,像是远方的雷鸣,震得窗框微微颤动。她的私人秘书轻轻敲门,黄铜门把手转动的“咔嗒“声让她肩膀一颤,手中的茶洒在了地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8章国际制裁白象终(第2/2页)

“伦敦来电...“秘书的声音像是从水下传来,电话听筒在她手中像一块烧红的铁,听筒线缠住了胸前的钢笔。窗外,一片枯叶被风吹起,贴在玻璃上,叶脉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像一张展开的地图,又像是一道道裂痕。

1972年6月10日晚八点整,全白象的电视机都调到了国家电视台频道。英迪拉面前的摄像机亮起红灯时,她下意识地摸了摸珍珠项链,有一颗珠子松动了。化妆师刚给她补的粉底在强光下显得格外苍白,像戴了一层面具,额头上的汗珠却不断渗出。

“亲爱的同胞们...“她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全国,带着轻微的电流杂音。总理府的供电突然不稳,灯光闪烁了几下,吓得导播差点摔了手中的脚本,纸张散落一地。窗外的警卫换岗,皮靴踏在大理石台阶上的“咔咔“声隐约可闻,枪托碰撞的声音像是不祥的预兆。

在孟买的一家小酒馆里,电视机的音量被开到最大。当英迪拉说出“接受国际监督“时,一个玻璃杯“啪“地摔在地上,碎片飞溅到角落里,威士忌的气味顿时弥漫开来。酒保擦拭威士忌瓶的手突然停住,瓶底在吧台上留下一圈湿痕,他的围裙口袋里插着一朵蔫了的茉莉花。

1972年6月30日清晨,特朗贝核研究中心的大门缓缓打开,铰链发出生锈的“吱呀“声,惊动了围墙上的一只蜥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黑色车队碾过落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轮胎压碎了一个遗落的安全帽。为首的汉斯猫国专家摘下墨镜,镜腿折叠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他的皮鞋踩在实验室地板上,回声在走廊里久久不散。

“从这里开始拆。“他的手指点在主控室的蓝图上,指甲与纸张碰撞出细微的“哒哒“声,像是啄木鸟在敲打树干。白象技术员们沉默地站在一旁,有人无意识地转着婚戒,金属与皮肤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突然,一台示波器从架子上摔下来,屏幕碎裂的“哗啦“声在空旷的实验室里格外刺耳,玻璃渣溅到了墙上的甘地画像上。

1972年7月5日正午,“企业号“航母的锚链“哗啦啦“地收起,铁索与船身碰撞出沉闷的“咚咚“声,惊动了船舷边的一群飞鱼。麦克阿瑟舰长看着逐渐远去的白象海岸线,手中的望远镜镜筒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在甲板上投下一道晃动的光斑。甲板上的战机正在固定,锁链与机翼摩擦出刺耳的“吱嘎“声,地勤人员的对讲机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静电噪音。

在孟买港的渔市上,第一条重新入港的渔船卸下满舱海产,冰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有几块掉在地上,被流浪狗飞快地叼走。鱼贩的秤砣“当啷“一声落在秤盘上,惊飞了几只贪嘴的海鸥,翅膀拍打的声音淹没在重新响起的市井喧闹中。一个卖花姑娘的篮子被打翻,茉莉花撒了一地,被无数双脚踩进泥里。

1972年7月15日傍晚,新德里的街头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人力车的铃铛“叮铃铃“地响着,车夫赤脚跑过路面,脚底板拍打地面的声音像轻柔的鼓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有人正在兜售印着甘地头像的气球,橡胶摩擦的声音格外刺耳。

英迪拉站在总理府的阳台上,手中的茶已经凉了,一片茶叶粘在杯壁上,像一艘搁浅的小船。她的纱丽被晚风吹起一角,金线在夕阳下闪闪发光。远处的寺庙传来钟声,青铜的余音在暮色中缓缓扩散,惊起了市政厅屋顶上的一群乌鸦。一只麻雀落在栏杆上,歪头看着她,黑豆般的眼睛里倒映着这个正在愈合的国家。秘书轻轻走来,皮鞋踩在柚木地板上的“吱呀“声惊飞了小鸟,翅膀拍打的声音渐渐消失在渐浓的夜色中,取而代之的是街头艺人开始演奏的西塔尔琴声。

在四九城的作战室里,赵卫国手中的红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然后慢慢划掉。铅笔芯断裂的“啪嗒“声淹没在窗外知了的鸣叫中,有几只飞蛾正围着台灯打转。茶杯里的龙井已经泡得太久,茶叶沉在杯底,像一片微型森林,水面上漂浮着几粒细小的茶毫。墙上的挂钟敲响七下,青铜钟锤的余音在安静的房间里久久回荡,仿佛在为某个时代画上句号。他的作战服口袋里,一张全家福照片的边角已经有些卷曲,照片上的小男孩正对着镜头露出缺了门牙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