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47章 无孔不入的间谍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47章 无孔不入的间谍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47章无孔不入的间谍(第1/2页)

1951年7月15日清晨,奉天兵工厂的大门前停着十几辆军用卡车。老周搓着手在门口来回踱步,时不时掏出怀表看时间。东北的夏天来得晚,晨风中还带着丝丝凉意。

“来了来了!“哨兵突然喊道。

老周赶紧整了整衣领,快步迎上前去。第一辆卡车的篷布掀开,陆续下来三十多个穿着各色服装的技术人员。有的西装革履,有的穿着工装,还有几个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

“同志们辛苦了!“老周热情地握住第一个下车的老技师的手,“一路上还顺利吧?“

老技师的手上满是老茧,一看就是干了一辈子精密加工的行家:“路上遇到两次盘查,不过都有惊无险。“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这地方可真隐蔽,我们绕了七八个弯才到。“

陈樾从厂区里快步走来,身后跟着几个负责接待的干部。他今天特意换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眼镜片擦得锃亮。

“欢迎各位专家和技术骨干!“陈樾的声音洪亮有力,“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

人群中,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约莫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显得格外醒目。他穿着笔挺的灰色西装,拎着个皮质手提箱,安静地站在队伍中间。当陈樾的目光扫过他时,他微微点头致意,胸前的名牌上写着“汪景深——无线电专家“。

分配宿舍时,汪景深被安排在了技术专家楼203室。这是一间二十平米左右的单间,虽然简朴但收拾得很干净。汪景深放下行李,仔细检查了房间的每个角落,连床底下都没放过。确认没有问题后,他从手提箱夹层里取出一支钢笔,轻轻旋开,里面竟藏着一张小纸条。

他快速浏览完纸条内容,随即划燃火柴将它烧成了灰烬。

第二天一早,技术考核就开始了。兵工厂的考核室设在主楼地下室,这里隔音效果极好。汪景深被带进第三考场,里面摆满了各种无线电设备。

主考官是通讯实验室的王主任,一个五十多岁的老革命,左脸上有道明显的伤疤,据说是抗战时期被弹片划的。

“汪同志,“王主任推过来一张电路图,“这个抗干扰电路遇到了点麻烦,发射功率一大就失真,你看看有什么办法?“

汪景深接过图纸,只扫了几眼就拿起铅笔在上面修改起来:“这里的滤波电路设计有问题,应该这样调整...“他的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滑动,不时标注几个专业符号。

王主任的眼睛越睁越大:“妙啊!这么一改,既不影响信号强度,又能滤除杂波!“他拍着汪景深的肩膀,“老汪,你可真是个行家!“

三天后,汪景深就被调到了核心研发区的通讯实验室。他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常常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有次值夜班的保卫员小张半夜两点巡查时,发现实验室的灯还亮着。

“汪老师,您还不休息啊?“小张探头问道。

汪景深正在调试一台精密的频率仪,头也不抬地说:“这个通讯加密模块明天就要用,我得把它调好。“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包香烟塞给小张,“辛苦你们保卫同志了。“

小张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走出实验室后,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汪老师递烟时,手腕上似乎闪过一道金属光泽,像是...手表?可厂里规定工作时不许戴任何饰品啊。

7月20日下午,一场重要的技术研讨会在总装车间召开。会议主题是解决歼1战机与地面指挥系统的通讯延迟问题。汪景深作为通讯专家自然在受邀之列。

会议开到一半,陈樾的秘书匆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陈樾起身致歉:“军委急电,我去去就回。“临走时不小心碰落了几张图纸。

汪景深的位置正好挨着那些图纸。他假装弯腰捡笔,目光迅速扫过最上面那张。图纸右上角清晰地印着“歼1改进型——垂直尾翼气动优化“的字样,下面是一组关键参数。

“汪老师,这个信号衰减问题您怎么看?“对面的技术员突然提问。

汪景深镇定自若地直起身,推了推眼镜:“我认为应该从天线布局入手...“他流畅地回答着问题,同时用胳膊若无其事地压住了图纸的一角。

会议结束后,汪景深的行为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他频繁出入各个车间,美其名曰“技术交流“,尤其对航空设计部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章无孔不入的间谍(第2/2页)

“汪专家又来指导工作啦?“设计部的小李半开玩笑地说。最近一周,这已经是汪景深第三次来他们部门了。

汪景深笑着递上一包“大前门“:“听说你们解决了机翼震颤问题,我来取取经。“他指着墙上的结构图,“这个阻尼器的安装角度很特别啊...“

更可疑的是,汪景深申请的材料越来越古怪。7月22日,实验室记录员小赵在整理单据时皱起了眉头:“高频陶瓷、镀银铜线、真空管...这不都是无线电零件吗?“他翻着厚厚的登记本,“汪老师这个月已经领了价值三百多元的电子元件了...“

第二天一早,小赵就抱着材料申请单找到了材料科长老王。老王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一拍桌子:“上周保卫科培训时说过,这些材料能组装便携式发报机!“

两人立即向赵厂长汇报。赵厂长听完脸色大变,马上拨通了陈樾办公室的电话。

陈樾正在和空军代表讨论歼1量产计划,接到电话后立即赶了过来。他仔细检查了汪景深的所有材料申请记录,脸色越来越凝重。

“立即通知孙团长,“陈樾沉声说,“但要秘密调查,不能打草惊蛇。“

孙团长是保卫科的老革命,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对汪景深进行24小时秘密监视。

跟踪第三天,便衣保卫发现汪景深每天晚饭后都会独自往厂区西北角溜达。那里是一片废弃的旧仓库,平时很少有人去。

7月25日傍晚,汪景深又一次申请了一批电子元件。下班后,他匆匆在食堂吃了饭,然后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往西北角走去。

“行动!“藏在暗处的孙团长一声令下,二十多名荷枪实弹的保卫人员立即封锁了仓库所有出口。

破门而入时,汪景深正蹲在角落里专注地组装着一个精巧的装置。听到动静,他猛地抬头,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汪景深同志,“孙团长冷笑道,“或者说,我应该称呼你为‘夜莺‘先生?“

地上散落着已经完成大半的便携式发报机,还有几张写满数据的纸条。陈樾弯腰捡起一张,上面详细记录着歼1战机的部分性能参数和生产进度。

在后续搜查中,保卫人员在汪景深的宿舍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床板下藏着密码本和微型照相机,衣柜夹层里有一把精致的小手枪,甚至连牙膏管里都藏着密写药水。

“这家伙准备得可真充分,“孙团长检查着那支美制手枪,“连消音器都配好了。“

最令人后怕的是,在汪景深的笔记本上,清晰地标注着厂区周边的三个适合空投特务的地点,还详细记录了巡逻队换岗的时间。

审讯室里,汪景深——或者说代号“夜莺“的鹰酱间谍——的金丝眼镜已经歪到了一边。在确凿证据面前,他终于崩溃了。

“我是麻省理工毕业的,“他喃喃道,“三年前被招募...这次任务是搞到你们新式战机的全部资料...“他突然激动起来,“但那架战机!它的气动布局完全超出了现有技术!你们到底是怎么...“

陈樾打断了他的话:“带下去吧。“转身对孙团长说,“立即组织全厂安全大检查,特别是近期入厂的所有人员。“

这次事件给兵工厂敲响了警钟。保卫科连夜制定了更严格的安全条例:所有偏僻区域加装照明和警报器,进出核心区域必须两人同行,材料领用实行“双人登记“制度。

三天后,陈樾站在歼1战机的总装线旁,看着银色的机身缓缓移动。老周忧心忡忡地问:“这次泄密事件,会不会影响...“

“恰恰相反,“陈樾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让鹰酱知道他们的‘夜莺‘落网了,反而会更忌惮我们的反间谍能力。“他轻轻抚过战机光滑的蒙皮,“再说,汪景深看到的,只是我们想让他看到的部分...“

远处的跑道上,一架崭新的歼1正在做起飞前的最后检查。阳光下,银色的机翼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随时准备刺破长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