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112章 京城的反响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112章 京城的反响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112章京城的反响(第1/2页)

午门前的血雨腥风与辽东传来的震天捷报,如同两股汹涌的浪潮,在短短数日内,席卷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茶馆酒肆、街头巷尾,无人不在议论这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百姓们的态度,也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炸开了锅。

棋盘街口,正是晌午人声鼎沸时。挑着两筐新鲜蔬菜的货郎王老三,站在街旁,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面卖炊饼的赵老汉脸上,手指戳指着北方:

“惊天动地的大事啊!老赵叔,您猜怎么着?辽东!辽东大捷啊!熊经略天神下凡,领着皇爷亲手调教的五千天兵铁骑,啧啧,那叫一个横扫千军!什么建奴大营?冲进去跟割麦子似的!听说连开原、抚顺都收回来啦!”

他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破旧扁担,仿佛那就是冲锋的战马,“听说光鞑子尸体就十几万具!”

赵老汉刚揭开的蒸笼里冒出滚滚白汽,模糊了他笑出褶子的脸:“乖乖!十几万具?那不是……那不是得把浑河都染红了?”

他递过去一个冒着热气的炊饼,“快说说!我怎么听说那驿卒来的时候还带了箭伤?”

“那还有假!”王老三接过炊饼,狠狠咬了一口,“快马八百里加急!那驿卒肩膀上插着的狼牙箭,还滴着黑血呢!瞧着就瘆人,可人家那背挺得,真叫一个威风!皇爷圣明,选得好将,练得好兵!这下啊,咱京城晚上也能踏实闭眼喽!”

就在这热烈议论的当口,旁边茶馆屋檐下,等着揽活儿的轿夫孙老五冷冷嗤笑了一声,他那双见惯了京城各色人等的眼睛扫视着众人,带着浓重的鄙夷:

“啧,辽东砍人头痛快,可京城里头,闹得更好看!”他朝皇城方向努了努嘴,压低了几分声音,却让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嘿,你们猜怎么着?就辽东大捷的当天,那帮国子监的酸秀才,还有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官,乌泱泱一大群,就在午门外头……哭皇天儿喽!扯着嗓子喊什么‘熊廷弼误国’、‘陛下被蒙蔽’,逼着皇爷杀功臣撤帅印呢!”

“哈!”一旁挎着糖葫芦靶子挺热闹的陈小顺刚好挤进来,听到这茬,忍不住也插了嘴,“这帮书呆子,脸呢?辽东杀声一响,他们全成了锯嘴葫芦,臊也臊死了!”

他把靶子往地上一杵,糖球簌簌晃动,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舅姥爷的姐姐的哥哥的儿子,那可是在刑部当书办,听他说啊,这次揪出来的那些东林老爷,好些人以前跟五城兵马司那帮杂碎勾着呢,没少祸害咱们!”

“哎呦!五城兵马司?”卖炊饼的老汉顿时来了精神,连炊饼都不顾了,指着街面,“那帮祖宗可算是滚蛋喽,咱们这位皇爷登基没多久,就把这群祸害给裁了,那真是天大的恩典啊!”

陈小顺心有余悸地搓着手:“可不是嘛!那帮煞神,披一身官皮,干的都是山贼勾当。什么‘地皮钱’、‘茶水钱’?变着法儿搜刮!街面上那些癞皮狗、混混儿,全成了他们放出来的恶犬。

咱们推车挑担的,哪个没被咬过?掀摊子、锁人、关号子,家常便饭,我上个月……”他话头顿住,脸皮涨红,显然想起了不堪回首的委屈。

王老三看到陈小顺的脸色,也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后生小子放宽心,如今这不熬出来啦。瞧瞧这街面儿,那叫一个清爽,新设的衙门叫啥来着?什么‘提督京畿市坊巡检总署’!

这名字是长点,可管用啊。皇爷就是皇爷,专门替咱们这些草民撑腰!那帮跟着撒野的泼皮?全逮了,一股脑儿发配西山挖煤去了!听说啊……”

他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引得众人脑袋都凑近了些,“那西山煤窑,就专挑那干亏心事的人挖的地界儿塌……都塌了好几回了,实在是报应不爽哇!”人群里立刻爆出一阵解恨的哄笑。”

茶馆里摇着蒲葵扇的账房先生金秀才踱步到门口,听着众人议论,捻着几根稀疏的胡子,忍不住插嘴:“《左传》有云:‘多行不义必自毙’。魑魅魍魉既除,乾坤自然朗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2章京城的反响(第2/2页)

他指着不远处穿着皂色箭袖、配着腰牌、腰背挺直的新任巡检差役,“新衙门的新差役,都是按规矩挑的皇差。看着是板着脸,不通人情似的,可规矩写得明明白白,贴在衙门八字墙上一溜儿排开,该怎么交市税、摆摊位,写得清清白白!

专拿那些欺行霸市、囤积居奇的大铺号开刀。对咱们这些安分守己、刮风下雨都得出摊糊口的,反倒宽待不少。”他这番话,引得好几个做小买卖的都跟着点头。

赵老汉脸上的怒气早已被满足的笑意取代:“嘿,说这个实在,就咱眼前这棋盘街、灯市口,你们自己瞅瞅。”

他挥舞着炊饼夹子,“这地儿!以前啥样?脏水横着流,烂菜叶子堆得脚脖子高,那些个运夜来香的,撒的到处都是。

现在你瞧瞧,这街面净得能照出人影儿。皇爷特意派了‘扫街卒’,早晚不停歇。水沟也通了,味儿小多了。前几天东头老张家杀猪的,在门口泼了盆猪血水,嚯!正让‘巡检’爷撞见,当场罚了五文钱!老张心疼得龇牙咧嘴,这两天都规矩着呢!”

货郎点点头,脸上是真诚的感慨:“货比货得扔,皇帝比皇帝……嘿,咱新皇爷,年纪虽轻,可这雷霆霹雳的手段,还有这心里装着老百姓的热乎气儿,那是真真的!

以前那叫啥日子?见了当差的,哪怕是个白役,腿肚子都转筋,腰就直不起来!现在?嘿,咱也知道这巡检差爷是管事的,不是来刮油的,踏踏实实做咱的小本买卖,心里……安稳!”

这话像是说进了大家的心坎里,赞叹声、附和声嗡嗡作响。辽东大捷带来的扬眉吐气,东林闹剧引发的群嘲鄙夷,新政之下治安清明、市容整洁的切身感受,以及对那位深宫里年轻君主敬畏与感激交织的复杂情绪;

在棋盘街口的烟火气、叫卖声和汗味中,交织、翻腾,汇成了京城最鲜活、最接地气的民心背书。

刚从军器局下值走来的张铁匠,一身灰扑扑的工服还带着炉火的余温。他肩背宽阔,粗壮的臂膀上筋肉虬结,手里攥着一条汗渍斑驳的旧汗巾,在人群中默默穿行,显得格格不入。

那些关于东林党人如何下场的议论钻进他耳朵里,那张被烟熏火燎得黧黑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嘴角勾起一丝快意的冷笑。

“哼!狗官,活该掉脑袋!”这句咒骂在他喉咙里滚了滚,最终只化成一个极低的、含混的哼声,带着他多年淤积的恨意。

作为匠籍,他张铁锤祖祖辈辈都低人一等,以前在官营作坊里,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少的钱,还要受尽工头胥吏的盘剥和白眼!

一个月下来,那点微薄的工钱,连糙米都买不了多少,更别提养活老婆孩子,自己这当男人的腰杆子从来就没直起来过。

见了穿官服的,哪怕是个不入流的小吏,也得点头哈腰,大气不敢出。家里的婆娘孩子,也跟着受穷受气,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攥着汗巾的手猛地收紧,指关节绷得发白,张铁锤那对常年被烟火熏烤得略显浑浊的眼珠里,此刻却迸射出一种近乎灼热的光芒,是希望,更是新生。“当今皇爷,是真心给咱手艺人活路,让咱能活成个人样!”

他想起了十几天前,那个改变他命运的日子。朝廷新设的“考工院”派人下来,考核京城匠户的手艺,几个考工院的官员,神情严肃地出现在他干了大半辈子的破烂作坊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审视,而是真刀真枪地考校手艺——看听锤落回音,量塑形成色......。

他张铁锤凭着祖传的手艺和多年磨练的火候,在打铁、淬火、锻打、塑形各个环节都拔了头筹,最终,被“考工院”的大人们评定为——“五级铁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