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55章 大洋秩序的奠基者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55章 大洋秩序的奠基者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55章大洋秩序的奠基者(第1/2页)

确定完‘大明盐业总局’的设立归属之后,他又开始阐述‘大明盐业总局’的整体规划,一旁的小黄门疯狂记录着,毕自严和徐光启也面露期待的等着陛下的下文。

“于各省首府设‘盐业分局’,各产盐要地设立‘盐业生产局’,两淮分局驻扬州、两浙分局驻杭州、长芦分局驻天津、福建分局驻泉州……。

‘盐业分局’各局主官称‘督办使’,‘盐业生产局’各局主官称‘督产使’,由朕亲自简拔,挑选精通商贾之道的官员担任,三年一考,期满更换驻地,所有账目直达御前,由户部及内廷稽核处共同核查。”

“原盐场衙门、吏胥,需经总局重考方可留用!凡与宗室、盐商有姻亲勾连者,一概清退。”

“普天之盐,皆为皇产。所有盐田、盐池、灶房,由盐业总局登记造册,刻‘御制盐田’界碑永镇四至。”

“此前所有勋贵‘赐田’、豪强‘投献’、盐商‘包场’……皆属非法侵占,限期半年自首退还,既往不咎,逾期不还者……”朱由校冷笑一声,未尽之言杀机凛冽。

“改变过往征税方式,盐离盐场即课税,盐场产出之盐,离开盐场时,即须按朝廷所定税率,按二十抽一纳课。”

“课讫之盐,由总局或各盐业生产局钤盖特制火漆龙纹盐印,载明盐税数额与产地。钤有此印之盐,方为‘皇盐’,通行天下!”

毕自严瞳孔骤缩,此乃将数百年来被层层截留的税赋环节,一刀砍在源头!再无“引课分离”“运销分肥”之弊!“

“各盐业分局下设‘皇盐护运营’(该营由亲军营新军抽调精锐骨干,整编漕丁后编成),持总局令箭武装押运。”

“凡在官道驿站、钞关闸口,查验放行之人持总局所颁龙纹盐印公文者,兵部、户部及地方衙署所属关卡必须即刻放行,阻拦者以谋逆论!”

“皇盐抵销区后,销售分二途;四成交由‘皇盐官铺’直营,京城及各省府治所设‘皇盐铺’,平价售盐,明码实价,凭户帖限量购盐以惠平民!

另外六成‘特许皇商’分销,以行省或府为界,竞拍五年分销权!承销之皇商,需缴巨额押金存总局,按总局定价销盐,利得其六。若有抬价掺假,押金罚没,永不叙用!”

“私盐即谋逆!”朱由校森然道,“命登莱水师、福建水师,以及南直隶新军(待其整编完毕),分两路出击!”

“遇百斤以上私盐船货,可即行焚毁、缉拿。人犯无需刑部审结,凡供出资敌(建奴、倭寇)或勾结宗室者,立斩不赦。”

“广设‘私盐首告赏’,凡举告私盐制造、窝点、巨枭者,查实可得赃货之半。”

旨意清晰而下,目标明确具体。

朱由校站起身,再次望向窗外的风雪:“大明中兴,就此开端。”

“二位爱卿,朕将国之命脉,托付于尔等实干之能。下去之后,即依今日所定规划行事。遇有阻挠,切记尔等身后,有朕为后盾!”

“莫要让这雪夜里的誓言,消磨在重重阻隔之中!”

“臣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毕、徐二人再次深深叩拜。

暖阁内的烛火摇曳,映照着君臣三人在地图和奏疏间匆匆批注的身影。

沉重的帝国财政车轮,在风雪呼号的深夜里,被以少年的意气、老臣的谋算与学者的执着,艰难地撬动了一丝缝隙。

曙光尚远,寒风刺骨,但车轮,终于开始尝试着向新的方向滚动了。

乾清宫内,喧嚣渐息。成功捱过了登基以来最忙碌焦灼的一日,朱由校终于得以稍事喘息。

他微微后仰,半倚在宽大的御座之上,胸中那份激荡的心绪却如同殿外翻涌的云霭,一时难以平复。

“呼……”指尖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叩,他仔细回溯着今日诸多安排与决断,长长吐出了一口压抑已久的浊气。

片刻沉凝,他阖上眼,屏气凝神,眼前熟悉的金色光芒如水波般流转——那方玄奥的“系统”地图再次展开。他的意念如飞鸟掠过舆图,迅速聚焦于天津卫附近一处闪烁的蓝色光点。

自特简袁可立为登莱巡抚的那刻起,他便通过这“系统”,悄然遣出一千名精壮民夫,协同训练有素的两千步卒,星夜驰往天津卫周遭,以筹备水师基地为名,择一处僻静隐蔽的临岸滩涂,营建码头。

此刻,地图上的景象已然不同:在那天津卫北塘口的一隅,五座崭新的码头如磐石般牢牢嵌入滩涂。一道新建的夯土城墙将其拱卫其中,墙上垛口间偶见兵士巡弋的身影。

更令人心定的是,已有不少归来的渔船静静停泊在码头旁。渔民们手脚麻利地将渔获卸下,一旁待命的民夫则将其迅速腌制妥当。一部分化作鲜咸商货,送入天津卫的铺面换取银钱,更大的份额,则源源不断地经由仓廪转运体系,充实南海子禁军大营的军储粮仓。

他沉静地检视着列表中可用的几种船型。

尽管在“殖民时代”的建造序列中,可供选择的船只种类不多,但这些舰船的形制与战力……

他仔细对比着脑海中关于本朝造船技艺的资料,一个满意的念头油然而生——其坚固、设计与潜在的威慑力,已然不逊于当前大明顶尖官营船厂所能造出的制式战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5章大洋秩序的奠基者(第2/2页)

【码头】

【可训练舰船】:渔船、福船、广船、轻型护卫舰

【大型渔船】

吨位:200料(载重约40吨)

造价:50两

船员:6人

装备:三重刺网(苎麻织,长30丈×深5尺,网眼三层:捕大留小);双层舱板夹层填海盐,容鱼获10吨。

备注:“皇家海鲜直达专线,今日捕明日腌,后日军营加餐!包鲜不包邮。

【福船】

吨位:3400料(约800吨)

造价:2000两

船员:140人(炮手30 火枪手60 控船操帆30 后勤20)

装备:舰首重炮×1,舷侧改良佛郎机炮×8。

备注:“大明海疆的‘多面手’!运兵、护航、近海炮战样样精通,性价比之王让工部老泪纵横。”

训练周期:2艘/日

【广船】

吨位:2000料(约520吨)

造价:1500两

船员:100人(炮手24 火枪手36 控船操帆25 后勤15)

装备:子母佛郎机×8(射速3发/分)

训练周期:2艘/日

备注:“佛郎机里的加特林?不,这是让你见识什么叫‘真理’的倾泻速度!

【护卫舰】

原型:西班牙大帆船

吨位:600吨

造价:5000两

船员:160人(炮手72 火枪手28 控船操帆50 后勤10)

装备:主战炮:长身管加农炮×8门(位于下层炮甲板舷侧,发射9-12磅实心铁弹,射程550-650米。用于打击敌船船体、索具。)

近防炮:改进型佛郎机炮×8门(位于上层甲板,射程200米,发射霰弹或链弹,用于近距离扫射敌舰甲板人员、风帆、索具。保留其速射特点。)

备注:“中西合璧实验舰,远可‘点名’敌方筋骨,近能‘暴雨梨花’洗甲板。灵活又难缠的海上多面手!”

训练周期:1艘/日

【四级战列舰】

原型:西班牙大帆船

吨位:1200吨

造价:20000两

船员:380人(炮手270 火枪手40 控船操帆50 后勤20)

装备:主战炮:长身管加农炮×30门(位于下层炮甲板舷侧,发射9-12磅实心铁弹,射程550-650米。用于打击敌船船体、索具。)

近防炮:隼炮×36门(位于上层甲板,发射3磅霰弹/链弹,有效射程250米)

备注:“大洋秩序的奠基者!当它加入战列线,轰鸣的炮火便是新海权的宣言——此刻称‘老四’,只因前三尚未下水!”

训练周期:1艘/10日

看着这些标注着真实、合理吨位的数据,朱由校心中澎湃翻涌的满意感丝毫未减,反而更加踏实!

因为他清楚,“系统”舰船真正的恐怖之处,不在于其纸面吨位的大小,而在于其逆天的建造速度与惊人的性价比!

最令人心潮难平的,依旧是那标注着‘训练周期’的数字!

福船、广船——两艘需时一日!

护卫舰——一艘一日!

而此时被系统称为大洋秩序的奠基者的四级战列舰,也只不过——一艘十日!

这等效率,放在大明原有的匠作体系之中,无异于横竖碾压!

要知道,如果你想在明朝建造3000料的大船,你首先寻得合百年之龄的参天巨木——楸木、楠木、杉木...单单主龙骨一项,便需长十二丈(约36.5米)、径宽三尺(约1米)的巨材!

辅料清单令人望而生畏:铁钉八千枚、桐油三百斤、麻絮两百斤、帆布十二匹......

且新伐巨木需浸泡“去膏去汁”三个月,再移至通风避雨处自然阴干二十四至三十个月之久。

“若无‘系统’在握,朕欲得一艘堪用之三千料战船……”朱由校唇角微勾,

“从立项到下水,没有三年五载绝无可能,期间跋山涉水的运费损耗、工部官吏的层层盘剥...桩桩件件都是拦路虎、绊脚石!”

“朕岂能空等三年?朕要的船,如今一日可得!而且是带炮、带火枪、全副武装的好船!”

朱由校眼中寒光一闪,目光仿佛已越过这乾清宫的琉璃瓦顶,扫过白山黑水,掠过蒙古草原,直抵南海波涛。

“到那时,朕的大军早已……”

他指尖在扶手上重重一扣,心神激荡。

“北征大漠,犁庭扫穴!”

“南抚海疆,扬帆南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