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282章 大明为何会变成这样?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282章 大明为何会变成这样?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7 04:18:34 来源:源1

第282章大明为何会变成这样?(第1/2页)

汇报完损失和战果之后,中军大帐内的众人都是脸色带喜,毕竟国朝已经数十年没有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了,战果如此斐然,足以让满朝振奋。

但狂喜过后,帐内气氛渐渐沉静,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处置残破的辽东,如何稳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成了摆在眼前的头等大事。

韩雄飞率先上前,躬身拱手,“陛下,天威军李锐将军已率军攻破赫图阿拉!其战报急递称,建奴残余在老巢内凭险顽抗,拒不降伏,李将军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彻底扫清,无一人幸免。”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据初步清点,此次决战,建奴八旗主力已基本被全歼,其部落核心精锐死伤殆尽,建州女真可以说已是名存实亡。后续辽东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帐中诸臣听罢,皆暗自沉吟。熊廷弼、周应春等人捻须皱眉,心中早已透亮:李锐这是把天大的担子自己扛了下来。

赫图阿拉数万族眷老弱,哪是一句“拼死顽抗”就能尽数屠戮的?他分明是看透了陛下“犁庭扫穴”的心思,却不愿这酷烈之名落于天子头上,才自请了这杀名。

可在场皆是历经边事的务实之臣,都是人精,自然无人愿点破这层窗户纸。

“朕此次出征,早有明诏:举天兵犁庭扫穴,诛元凶、清余孽!”朱由校的声音陡然响起,没有半分犹豫,反倒带着几分赞许,“李锐此举,正是奉命行事,甚合朕意。”

此言一出,众臣心头一震。原以为陛下总要循例斥责两句,做个姿态,没想到他竟丝毫不避,公然为李锐站台。这位陛下,当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说他残忍,他能为京城路边受欺压的商贩,不顾勋贵文官阻挠,铁腕清理全城泼皮乞丐,护市井安宁;说他仁善,可面对异族数万人的覆灭,竟能眉头不皱,拍手叫好。

朱由校目光扫过帐中诸臣,声音陡然提厉,少年天子的锋芒在话语中尽显:“诸卿心中或许有疑,觉得此举酷烈?”

“可你们忘了,这赫图阿拉的每一寸土地,都浸着我大明边民的血!建奴掳我百姓为奴、毁我城池为墟时,可曾对老弱妇孺有过半分怜悯?今日之果,皆是昔日之因!”

帐内鸦雀无声,熊廷弼、周应春等人垂首默然,陛下所言,句句戳中痛处,那些被掳为“包衣”的大明子民,境遇比赫图阿拉的族眷好不到哪里去。

“朕再问你们——当年太祖、成祖爷建立奴儿干都司时,莫非是靠着‘仁善’换来了这万里疆土?”

他负手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舆图前,指尖重重戳在东北方那片广袤的疆域上,力道之大,几乎要戳破绢帛:

“看看这里!昔日奴儿干都司,东起库页岛,西抵斡难河,北至外兴安岭,南接辽东都司,驿路纵横,卫所星罗,连极北的野人女真都要向大明称臣纳贡!”

辽东驿站系统

“那时的大明,何曾把‘辽东苦寒’当回事?何曾觉得那是‘无教化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2章大明为何会变成这样?(第2/2页)

“可如今呢?”朱由校的指尖沿舆图缓缓南移,最终停在辽东半岛的一隅之地,语气里满是沉郁与痛心,

“只剩下这辽东尺寸之地,连赫图阿拉这样的建奴老巢,都成了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列祖列宗打下的疆土,就这样一代代缩水,何其可悲!”

他转向群臣,目光如炬:“读书人皆言辽东苦寒,可谁真正踏遍过辽河平原?那黑土沃野,比之江南圩田毫不逊色,只需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引辽河水灌溉,不出三年,此处便是取之不尽的粮仓!”

“建奴不过数万部众,能在此屯田养兵、打造精锐八旗,难道我大明万万子民,反倒不如他们能吃苦、会种田?”

这话如重锤砸在众臣心上,孙承宗再也按捺不住,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带着激动:

“陛下所言极是!永乐年间,奴儿干都司下辖百余卫所,边军与流民在此开垦荒田,岁入粮草可支辽东军需,无需关内调拨。只是后来……”

“后来便丢了!”朱由校接过话头,语气满是痛心,“奴儿干都司丢了,河套平原丢了,关西七卫也丢了!有人说‘苦寒之地无用’,有人说‘蛮夷之地难管’,说到底,是我大明丢了开拓的锐气,丢了太祖成祖的血性!”

“至于那帮腐儒所谓的‘无教化之地’?”朱由校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简直是屁话!”

“我华夏先祖,起初不过蜷缩中原一隅,四面皆为蛮夷,何来今日之疆域?从黄河流域到长江南北,从河西走廊到岭南百越,靠的不是老天赏饭,不是蛮夷馈赠!”

“是黄帝战蚩尤、是秦皇扫**、是汉武拓西域、是成祖下西洋——是一代代华夏先民抛头颅、洒热血,一刀一枪开拓出来的,是列祖列宗踏遍荆棘、披星戴月,用血汗浇灌出来的?”

“可看看现在的大明!”他猛地顿足,帐中烛火都随之一颤,“锐气没了!骨头软了!遇着边患,先想妥协;见着问题,先怕艰难。说什么‘教化不及’,当年张骞通西域时,西域诸国何尝不是‘化外之地’?

河套的牧场能养骑兵,辽东的沃土能育万民,哪一样不是养民强军的根本?说到底,是忘了太祖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壮志,忘了成祖爷五征漠北的雄气!”

帐中重臣皆面露愧色,熊廷弼早年巡守辽东,深知此地价值,却也因朝堂掣肘、军户逃亡,只能守着残破卫所苦撑,此刻听陛下直言,只觉喉间发紧。

“朕近日总在想,大明为何会变成这样?”朱由校的语气稍缓,却更添沉重;

“昔日建国之初,人口不过三千万,耕地却有850万顷,尚能应对残元反扑、百废待兴;而今两百年过去,大明人口早已破万万之数,耕地反倒缩减至600多万顷,赋税更是年年亏空——这意味着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