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284章 皇帝的投资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284章 皇帝的投资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5 16:29:08 来源:源1

第284章皇帝的投资(第1/2页)

朱由校微微颔首,转而将目光投向孙承宗与周应春,肃然道:“辽东布政使司初立,最棘手的莫过于粮草与钱粮。然朝廷国库连年亏空,既要支应九边军饷,又要赈济内地灾荒。

若从国库调拨,必受各方掣肘,延误拓土大计。因此,朕决意从内帑中支取前期所需钱粮。”

“内帑”二字一出,帐内顿时安静了几分。群臣皆是明晓事理之人,深知辽东百废待兴,有如吞金之兽。若只依赖户部那点捉襟见肘的存银,莫说开疆拓土,就连维系现有辽东诸卫都恐难以为继。

“即日起,朕将从内务府从内帑中支取三百万银币、五百万石粮食,分三批运抵辽东,首批三月内至沈阳,供军民安顿与即刻开荒;

次批年内至辽阳,支撑水利兴修与都督府备战;末批明年至镇辽城,保障移民安置与冬春储备,确保前三年发展无钱粮之忧。”

帐内顿时响起低低的吸气声,五百万石粮食近乎大明一年漕粮之数,加之三百万银币,即便是见惯风浪的孙承宗也面露惊色。

陛下究竟从何得来如此巨量钱粮?须知此番出征的天子三营与禁卫军,皆由内帑供养,兵部所供不过京营之需。如此庞大的支出之后,皇帝竟仍有余力支撑辽东建设。

这番气魄与底蕴,令群臣在振奋之余,更添一分对皇权的敬畏。难道朝堂上的传言属实,当今天子乃天命所钟之人?

孙承宗上前一步,语气里带着一丝谨慎和愧疚:“陛下,内帑支撑天子三营与禁卫军已耗资甚巨,如今再添辽东巨耗,臣恐……”

“孙老师不必多虑。”朱由校抬手打断,语气笃定,“内帑虽不足,但目前之储备尚足以支撑此次开拓之事。但朕需说清,此非无偿赏赐,乃是朕以私产对辽东的‘投资’。”

“投资?”孙承宗、周应春等人齐齐一怔。

孙承宗随即追问:“陛下提及‘投资’之语,臣一时未能彻悟其中深意,不知具体何意?望陛下示下。”

“待远东都督府开启北伐、辽东布政司步入正轨后,凡开拓所获——无论是战俘、牲畜、粮草,还是金银财货,皆由都督府、布政使司、内务府三方对勘登记,抽取五成缴归内帑,充抵此次投资;

此外,辽东境内所有已探明或后续发现的矿山、林场、盐池等资源,内务府均享有优先采买与调配之权,布政司需予以配合,不得私阻。”

“剩余五成单独设库封存,作为辽东布政司与远东都督府的专项款项,用于兴修水利、改良农具、扩充军屯及安抚新附之民。

十年之内,朝廷不抽分、不调拨,所有款项支出皆直达御前秘书团审批,后续朕也会选派亲信官员专职监管此事。”

朱由校并非是不舍得这些钱粮,毕竟有系统在手,他就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粮食,但是他不希望大明养成依靠天子私产的惰性。

要塑造一个强大的帝国,一个拥有足够进取心的帝国,就要有足够的造血能力,能够从开拓中获得利益,只有这样,哪怕他百年之后,哪怕没有系统支撑,大明还是那个屹立世界之巅的煌煌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4章皇帝的投资(第2/2页)

他目光扫过帐中陷入沉吟的群臣,理解他们的迟疑——这般天子带头将开疆拓土之事“投资分利”的模式,于大明而言是头一遭,他们需要时间消化衡量。

“朕虽为天子,内帑亦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朱由校的声音陡然加重,“此举一来是为弥补内帑消耗,二来是为大明立规矩:开疆拓土当靠自身造血,而非趴在朕的私产上吸血。”

“朝廷可给予政策扶持,可协调人力调度,但钱粮根基,终要靠你们自己筑牢。要学会以战养战,以新取之地供养帝国子民,这才是长久之道。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彻底打消了众人的后顾之忧。陛下分得清公私界限,立得住长远规矩,这般远见卓识,远超历代守成之君。

孙承宗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为辽东耗尽心力,谋的是百年基业,臣等若不能成事,实无颜面对陛下与天下苍生!”

就在此时,孙传庭拱手出列,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陛下,不知此次俘获的两万余后金战俘,及后续北伐所获俘虏,当如何处置?”

朱由校看着眼前这位素来耿直的臣子,心中暗自一笑——往日倒没发现他这般“油滑”,刚议定辽东建设,便急着问战俘处置,分明是怕自己重蹈“杀俘”的旧例,担心劳力白白浪费。

“孙爱卿问得切中要害。”朱由校赞许点头,

“此次俘获的战俘及后续所获,统由朝廷统筹调度。远东都督府可先行挑选年轻体壮、骁勇善战者,编入‘罪罚营’,由我大明将官直接带队,攻城时充作先锋,若能立下战功,可按功减罪;

“剩余人交由布政使司调度,充作开荒、兴修水利的劳动力,由各地卫所分片看管劳作,待三年期满、辽东初见成效后,再视其表现编入户籍或延长期限。

但有一条,严禁官员私占、私放战俘,违者以军法论处,绝不姑息!”

“末将遵旨!”李锐出列领命,语气里没有半分波澜,仿佛皇帝说的不是处置俘虏,而是分派寻常耗材,

“能为大明开拓效力,已是这群鞑子最好的归宿。”

“臣遵旨!必管好劳力,物尽其用!”孙承宗躬身领命,这些战俘正是开荒急需的人力,省去了初期征调的麻烦。

“至于后续移民之事,朕亲自督办。”朱由校续道,“朕会即刻下旨令内地各省府县:凡无地流民、灾荒难民愿往辽东者,由官府出资护送,途中供给口粮;抵达辽东后,即刻每人分给三十亩荒地、每户一头耕牛、一套农具与半年口粮,且免五年赋税。”

“朕的目标是五年之内,从内地迁移至少一百万百姓前往辽东,周巡抚,此事便由你主抓,孙总督辅佐,务必做好安置调度,让移民‘来得稳、住得下、种得好’。”

周应春快步出列,跪地领命:“臣周应春接旨!定当妥善安置移民,不负陛下所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