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316章 系统建筑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316章 系统建筑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4 04:39:27 来源:源1

第316章系统建筑(第1/2页)

详细科技列表:

【农业科技】:

《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优化种植法》:作物已传入,但栽培技术粗放,粮食亩产提升20%,抗灾能力增强。研发需求:资金10000两,时间3个月。

《深井钻探与高效汲水技术》、《梯田修筑与保水要术》、《多轮联动大水车》、《抗旱保墒耕作法》、《改良曲辕犁》、《桑基鱼塘生态农法》.....

每一项都是能改变农业生产格局的利器。

【民用科技】:

《高效焦炭炼铁法》:钢铁产量提升30%,质量显著改善。研发需求:资金15000两,时间3个月。

《四轮马车转向机构》、《平板玻璃浇铸法》、《水泥制造方法》、《飞梭织布机改良版》、《晒盐法与食盐提纯》、《鞣制皮革新工艺》、《瓦特式双向蒸汽机》、《自行车》......

从交通工具到建筑材料,从日用百货到动力革命,这里孕育着一个新时代的雏形。

【军事科技】:

《燧发枪防水与标准化》:解决火绳枪和早期燧发枪的固有缺陷,部队射击可靠性提升25%,可在雨天作战。

研发需求:资金12000两,时间1个月。

《后装式线膛击发枪》:在标准化燧发枪基础上,结合纸壳定装弹药、雷汞击发、后装与线膛理念的跨越式发展。

效果:射程、精度、射速全面碾压前装滑膛枪,实现代差打击。

研发需求:资金50000两,时间24个月。

前置科技:燧发枪标准化、初级精密机床。

《火药颗粒化标准化》、《初级开花弹》、《初级无线电报》、《“罐头”食品与“压缩干粮”的制备》...

从单兵装备到后勤保障,从战术革新到战略通信,一套完整的军事变革体系都在这里。

看着眼前光幕上罗列的详尽科技,朱由校最初因天机阁五十万两标价而升起的那点不满早已烟消云散。

这哪里是在抢钱?这分明是雪中送炭,他现在只想说“真香!”

列表中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十八世纪所有关键性的技术成果,这简直就是神器。

凭借它,就能系统性地培养大明自己的科学技术人才,构建起独立自主的科技研发体系,为这个古老帝国的改革与创新装上腾飞的翅膀。

这一趟,哪怕只有【天机阁】他也满足了,这简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神器。

他强压下立刻沉浸进去、细细研读每一项技术说明的冲动,意念带着几分急切,点开了下一个建筑图标。

【太医院】

建造费用:20万两

人员编制:太医令(3人)、院使(15人)、御医(100人)、医士(500人)、学徒及药工(2000人)

核心功能:培养医学人才、研发新药、制定卫生政策;

运作效率:每年可培养2000名医师;每年可启动3项医学研究。

【主要功能】

效果:可系统性培养具备标准医术的医师与药师,并能针对特定疾病(如瘟疫、伤寒)或外伤进行定向研究,产出高效药方与治疗方案。

有几率研发出“特效药”或“外科新术”,大幅提升特定疾病的治愈率,或在瘟疫爆发时快速遏制疫情。

【特殊效果】

妙手回春:有较低几率触发,使濒死的重要人物(如名将、重臣)脱离生命危险。

延年益寿:长期受太医院保健服务的人物,自然寿命小幅延长。

【研发项目范例】

高效金疮药与外科清创术:伤员感染率下降60%,愈合速度提升5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6章系统建筑(第2/2页)

研发需求:资金10,000两,时间6个月。

疟疾特效药‘青蒿素’提纯法(初级):可有效治疗疟疾,为经略南方瘴疠之地奠定基础。

研发需求:资金15,000两,时间12个月。

“太好了!”朱由校心中一阵激动。

纵观明朝历史,“太医院,名为供奉宫廷,实则害人性命!”。

太医院虽顶着“国手”、“圣医”的光环,实则多数人医术疏浅、难当其职,甚至因诊断失误、用药保守而间接酿成悲剧。

御医选拔往往重家世而轻实学,许多人靠祖辈恩荫入职,对医理药性仅知皮毛。诊疗时更是畏首畏尾,惧怕担责,遇到疑难杂症不敢辨证施治,只会开些性味平和却无大用的“平安方”,美其名曰“固本培元”,实则延误病情,害人不浅。

他就曾亲身经历,自己的父皇竟因一次简单的腹泻而被那群庸医活活治死,自此他便对宫内的御医敬而远之。

幸得有系统强化自身体质,方能寒暑不侵。但他未来的家人、子嗣,乃至整个大明的亿万黎民,都需要可靠的医疗保障。

大明缺的不仅是良医,更缺能大规模、标准化培养医师的体系。

而这系统所建的太医院,其根本价值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医学培养与研发体系。

它不仅能产出良方妙药,更能培养出通晓医理、敢于任事的合格医师,并让他们带着统一的医术标准走向各府州县,建立起属于大明自己的、能够惠及每一个子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这,才是真正的根本之计。

......

【讲武堂】

建造费用:30万两

人员编制:总教官(3人)、兵法教官(100人)、骑射教头(100人)、学员(每期500人)

核心功能:军官培养、军事理论研发、标准化操典制定

训练效率:每6个月可培养一期(500名)合格基层军官

【主要功能】

体系化军官培养:将个人勇武和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系统化军事知识。

军事理论革新:研究步、骑、炮协同战术,制定标准化训练和作战条令。

忠诚度保障:学员经严格筛选与教化,对皇帝和国家的忠诚度极高。

【特殊效果】

名将之胚:每期学员中有较低几率出现具备“名将”潜质的卓越人才。

军事革新:有几率在研究中触发战术灵感,开发出针对特定敌人的特种战术。

【研发/训练项目范例】

步炮协同标准化操典:步兵与炮兵配合效率提升30%,误伤率大幅降低。

研发需求:资金8000两,时间6个月,需有实战经验教官。

骑兵侦察与敌后破袭专业课程:可培养专业侦察与敌后作战骑兵军官。

研发需求:资金12,000两,时间8个月。

“有了这讲武堂,大明终于可以告别将领培养全靠天赋和经验的旧时代了!”朱由校目光灼灼。

此举意义深远,不仅在于培养合格的军事指挥人才,更在于从根源上杜绝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夫作乱的隐患。

军官皆出自天子门生,受统一的忠君爱国教化,习统一的作战操典,如此,兵将有国家之兵,将无跋扈之将。

一支真正听命于中央、战术思想统一的现代化新军,将是大明未来强军的脊梁。

......

pS:思来想去,还是坚持前面的风格,将一些细节内容写清楚一些,虽然上面的内容有些枯燥,但是一些数据都需要去整理,比平时更加难写,大家勿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