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142章 凌迟处死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142章 凌迟处死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142章凌迟处死(第1/2页)

至于背上暴君的骂名?他朱由校改革弊政的决心何惧些许骂名;

但无意义的滥杀,尤其是对这些本就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底层宗室下手,带来的不仅是恶名,更是人心的离散和统治根基的动摇。

毕竟他是天子,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大明的未来,不得不审慎。

“暴君”之名或许躲不过,但绝不能沾上“薄情寡义”的标签。对全体宗室的无差别打击,会让天下寒心,“一个连自己的骨肉至亲都容不下的皇帝,何况我等黎庶?”

朕不是要掠夺所有宗室,朕是要重构宗室体系;将他们的财富、土地、商业资源收归国家,用来充实国库,惠泽万民。

而对于那些数量庞大、生活无着的底层宗室……,朱由校眼中精光一闪,一个酝酿已久的念头豁然清晰起来:

“谁说他们只能是累赘?只要引导得当,给条活路,这几十万人丁,未尝不能成为朕重振大明的助力!他们血管里流淌的,终究是朱元璋的血脉!”

他猛地将两份卷宗狠狠砸在御案上,目光如炬地看着魏忠贤:

“魏大伴!告诉朕,上次让你查的事,查的怎么样了?这盘踞各地的天家枝叶,现状究竟如何?

这群不耕不作、不工不商,只知趴在国鼎上吮血吸髓的宗室蛀虫,到底还有多少?”

魏忠贤伏地叩首,声音带着一种沉重:“皇爷息怒……奴婢……奴婢不敢妄言,然据皇爷前旨,命户部、礼部初步密核宗藩玉牒及禄米旧档……虽未全功,然数目已令人心胆俱裂啊!”

他抬起头,眼中带着骇然之色,报出一串冰冷刺骨的数字:

“据洪武初制,宗室禄米,亲王岁禄五万石,郡王六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此皆太祖优容骨血厚恩!然如今……”

“弘治朝,名载玉牒宗室男丁仅万余!

嘉靖末,已达二万八千余!

据万历四十八年户部密档,朝廷正式计发禄米之在籍亲王、郡王、镇辅奉国将军、中尉以及已请名尚未请封之宗室男丁……总计已逾二十五万口!而这还不算其家中不可胜数之女眷、仆役!”

“仅禄米一项,岁支近一千万石!然此数尚是昔日所定,如今大多藩府禄米早已超支;更别提各级宗室依律享有之封田圈地、盐引茶引之利、朝廷赏赐、商税挂靠……天下岁入泰半,尽数入宗室口袋!”

“陕西、河南、湖广等诸大藩封地所在,州县存留税粮十之七八皆供宗室禄米;地方官衙无银办事,朝廷赈灾无粮可发,根子皆在此!”

“岁耗一千万石?”朱由校猛地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大明每年的田赋也就三千万左右,这帮宗室竟然占了近乎一半,怪不得大明最后积重难返,太祖这是挖了个深不见底的巨坑啊!

再想想那些被搜刮殆尽,只能啃食树皮观音土的流民;那些在辽东边陲为几石粮米搏命厮杀的将士!这腐朽的天家宗室,竟如同附着在巨龙身上的无数嗜血蚂蝗,生生要将这立国二百余年的庞然大物吸干榨尽!

“好!好一个太祖亲封的‘塞王’!好一个‘拱卫边疆’!”朱由校的声音如同来自九幽,冰冷彻骨,却带着灭世般的杀意:

“朕今日才知,不是建虏、流寇亡我大明……是这蛀空国本的百万亲族,是这太祖定下的万世不竭的宗室之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2章凌迟处死(第2/2页)

他的目光扫过地上那几份冰冷的卷宗,如同看着一群待宰的猪羊!之前的怒火已被一种更深沉、更冷酷的决然取代:

“魏忠贤!”

“奴婢在!”

空气仿佛凝滞了,只余下朱由校粗重的喘息和炭火微弱的噼啪声。魏忠贤几人深深埋着头,大气不敢出。

“山西走私资敌一案,罪证确凿,罄竹难书!其祸之烈,动摇国本!其心之恶,等同叛国!朕意已决,当以国法昭昭,行雷霆之诛!”

张、王等晋商主犯凌迟处死,择日押赴京城,于菜市口正法!令京师官民及四方进京官吏、商旅,亲眼目睹此辈叛国者之下场;

取其头颅,传示九边!务必使边关军民尽知:凡通虏资敌、祸乱国事者,虽富可敌国,必受此极刑!

其家族直系成年男丁、女眷于山西各地公审,判斩立决,公开行刑!所有族人,不分宗支、老幼,即刻削籍,全家打入贱籍!五代之内,永不叙用!子孙永世不得科考、不得从军、不得从商!不得购置田产房屋!

全部发配至云南、琼州,为营户官奴,由当地卫所严加看管,编入矿坑、修路、垦荒等至死方休的苦役之中!遇赦不赦!永世不得返回原籍!

至于此次查抄所获钱粮土地,除依旨留二百万两于山西交予内务府作为接手商铺、重振皇家商行之启动资金外,其余所有抄没现银,着黄梓伦率精锐亲军,武装押运回京,入内帑!沿途各府州县务必全力护持,失一锭者,守土官同罪论处!

三百六十万石粮食,着由山西布政使齐永怀全权接管;即刻以工代赈,优先用于遭战乱、灾荒波及之地的民生恢复,修水利、筑道路、复民舍。

于山西境内广设粥厂、发放贷种粮,安抚流民,招抚归田。剩余部分,悉数存于山西、大同、宣府等沿边重镇战略粮仓,划归内廷直辖管理,专供未来帝国北征草原所需,任何地方官员不得擅自动用!

商铺、货栈、等尽数没入内务府,朕会指派精干人员、凭锦衣卫、地方官府之力,完成清点、接收、一律冠以“内务府皇店”等名号。以此骨架为核心,铺设至九边、达江南、通运河之皇家商业网络!

所有田地,无论其原在何人名下,悉数收归国有,由户部会同山西、陕西等地官府,按人口、劳力重新丈量造册,优先授予无地灾民、立有战功之将士家属屯垦,永以为业。宅院可充作县学、驿站或驻军官署。

命山西布政使司衙门会同锦衣卫,将此案主犯罪行、证据、判决,刻碑勒石,立于大同、太原、张家口等通衢口岸及涉案地城门处!

待京郊羞耻碑建成后,将其其主犯姓名与犯官姓名刻于“硕鼠蠹虫羞耻碑、国贼汉奸唾骂碑”,详述其资敌祸国之恶行,警示后人。

皇帝朱由校的声音在暖阁内回荡,如同金玉律令:“此乃钦定之刑!一应人等,有徇私枉法、拖延执行者,视同谋逆,立斩!

诏旨即刻拟发,飞递山西!命钦差王命璿、许显纯、方正化严旨遵办!”

“奴婢领旨!皇爷圣断,此辈国之巨蠹,理当如此!”魏忠贤叩首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