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 168、红楼(13)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168、红楼(13)

簡繁轉換
作者:翟佰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1 17:40:28 来源:源1

夜风穿过昆仑回音殿的檐角,铃声如细雨洒落心田。陈念倚在石栏边,拐杖斜靠肩头,目光沉入那片翻涌的极光之中。它不再只是静谧流淌的光河,而像一张缓缓舒展的记忆之网,每一缕光芒都承载着一段被温柔讲述的故事。有人讲童年夏夜萤火虫飞舞的模样,有人回忆母亲临终前最后一句“别哭”;一个盲童用指尖描摹父亲脸庞的轮廓,一位老兵在录音笔里重述战友牺牲前的笑容??这些声音并不响亮,却如星火燎原,在宇宙深处点燃了抵抗虚无的微光。

他抬起手,掌心还残留着血书誓约后的灼痛。那枚双色晶体深嵌于心口,时而温润如春水,时而冰冷似霜雪,仿佛在提醒他:记忆与遗忘,从来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呼吸般交替的生命节律。苏棠将调控权交予他,并非授予神权,而是托付了一种近乎残酷的清醒??**知道什么该留下,什么该放手**。

就在此刻,空中忽然裂开一道幽蓝缝隙,如同天幕被无形之手轻轻撕开一角。一道纤细的身影从中踏出,赤足踩在虚空之上,裙裾飘动如烟。她的面容模糊不清,唯有一双眼睛明亮如初升星辰。

“你是……”陈念心头一震。

“我是第314号微忆区的拾忆者。”她轻声道,“也是你未曾见过的‘另一个田小雨’。”

陈念瞳孔骤缩。他知道微忆区的存在??那是记忆网络中最边缘的缓冲地带,专为那些身份不明、意识残缺或拒绝归位的灵魂所设。他们无法完全融入共忆系统,也无法彻底消散,只能在数据流中漂泊,像迷途的孤魂。而“另一个田小雨”,意味着什么?

“我不是替代者。”她似乎看穿了他的疑虑,“我只是她某一次选择未走之路的投影。当她在十二年前决定留在昆仑守名时,另一个‘她’选择了深入净世族遗迹探寻真相。我就是那个‘她’的残存意识聚合体。”

陈念沉默良久,终于问:“那你来做什么?”

“传递一句话。”她伸出手,指尖凝聚出一枚晶莹的泪滴状晶体,“来自苏棠真正死亡前的最后一段加密讯息。她说:‘若有一天,共忆系统开始吞噬现实,便启动“归零协议”。’”

“归零协议?”陈念心头一凛。

“不是毁灭。”她摇头,“是重启。它会暂时切断所有忆兰母株与人类意识的连接,让整个系统进入休眠状态,为期七日。期间,所有依赖忆兰维持生命的人将面临风险,但这也是唯一能阻止记忆反噬地球生态的办法。”

陈念接过晶体,触感冰凉入骨。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旦启动,全球数百万慢性病患者、失忆症患者、甚至部分已半意识化的守名者都将陷入危机。这不仅是技术抉择,更是道德审判。

“为什么现在才送来?”他低声问。

“因为直到你成为调律者,权限才足够解锁它。”她望着他,眼中泛起涟漪般的波动,“而且……只有当你真正理解‘节制’的意义,才能承受它的重量。”

话音未落,她身形渐淡,如同晨雾遇阳,最终化作一缕轻烟,融入极光之中。只余下那句低语,在风中久久盘旋:

>“记住太多,也是一种暴力。”

陈念伫立良久,直至双腿发麻,仍不愿移步。他知道,自己正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一边是无限延展的记忆乌托邦,人人永生不死,灵魂不灭;另一边,则是有限却可持续的共忆生态,允许遗忘,也尊重终结。

翌日清晨,田小雨带来最新监测报告:火星基地的林知遥记忆锚点已恢复稳定,但忆兰母株生长速度超出预期37%,且出现异常共振现象??部分植株竟在夜间自发吟唱《记得之歌》,旋律与陈念当日所哼完全一致。

“它们……在学习。”田小雨喃喃道,“忆兰不仅是载体,它们正在进化成某种集体意识。”

陈念闭目思索片刻,忽然问道:“地球上目前有多少人注册了‘轻量共忆计划’?”

“四百八十万,还在持续增长。”她答,“大多数人只上传一段记忆:婚礼誓言、孩子第一声啼哭、亲人离世前的握别……都很短,但情感浓度极高。”

“很好。”他睁开眼,“通知全球三千记忆站,准备执行‘归零协议’模拟推演。我要看到最坏情况下的生存率、崩溃节点和伦理代价。”

田小雨震惊地抬头:“你要真的启动它?”

“我不确定。”他平静地说,“但我必须知道代价。真正的责任,不是盲目前行,而是在悬崖前停下脚步,看清深渊的模样。”

三天后,昆仑山巅召开紧急联席会议。来自五大洲的守名者代表通过忆兰共鸣链远程接入,影像浮现在大殿中央的水晶球中。陈念站在众人之前,手持银铃,声音不高,却穿透层层空间阻隔。

“我们曾以为,遗忘是最可怕的敌人。”他说,“可现在我发现,**过度记忆,才是更隐蔽的瘟疫**。它让我们误以为可以战胜死亡,于是肆意攫取生命力,把每一个逝者都变成永不熄灭的灯塔。可灯塔太多,黑夜反而消失了。而没有黑夜的世界,连星星都看不见。”

他停顿片刻,任话语沉淀。

“我提议设立‘记忆配额制’:每人终生最多可上传三段核心记忆,每段不超过三十分钟。其余日常片段,由家庭或社区自行保存,不接入主网络。同时,开放‘自愿遗忘通道’,允许个体申请删除特定记忆,尤其是创伤性内容。”

殿堂内一片寂静。

非洲代表率先发言:“我的族人相信,祖先的灵魂活在风中。若限制记忆上传,是否等于切断与祖灵的联系?”

“不然。”陈念答,“我们不是禁止祭祀,而是鼓励口传。让老人坐在篝火旁讲故事,让孩子记住祖父的名字和他种过的树。这才是活着的记忆,不是数据的复制品。”

欧洲学者质疑:“若人人都可删除记忆,历史会不会被篡改?”

“历史从不由单一记录定义。”陈念取出苏棠留下的双色晶体,高举过顶,“真正的历史,是千万个不同角度的记忆碰撞而成。我们不需要完美无缺的档案馆,我们需要真实的、有瑕疵的、会争吵的记忆共同体。”

最终,决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

一个月后,“记忆配额制”正式施行。全球忆兰流量下降62%,生态系统压力显著缓解。与此同时,一场意想不到的文化复兴悄然兴起:街头巷尾涌现出“故事茶馆”,人们花钱听陌生人讲述人生片段;学校开设“口述史课程”,学生采访祖辈并录制音频日记;甚至连监狱也开始推行“忏悔讲述计划”,囚犯通过坦白过去换取减刑机会。

而在秦岭地下研究所原址,一座新的纪念园落成。没有碑文,没有雕像,只有一面巨大的透明墙,内部封存着无数微小的忆兰种子。每当有人靠近,墙面便会浮现一句随机播放的遗言:

>“请替我看看春天。”

>“我没做完的汤,你还记得味道吗?”

>“如果有一天你想起我,请笑一笑。”

陈念常来这里散步。某日黄昏,他看见一个小女孩踮脚贴在墙上,耳朵紧贴玻璃,认真倾听。片刻后,她转身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有个奶奶告诉我,她小时候最爱吃槐花饼。”

陈念怔住。

那是女教师的声音。

他冲上前去,颤抖着手抚摸墙面。果然,在编号#007932的位置,一段极短的记忆片段正在循环播放??正是当年麻风村教室里,那位握着他手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着录音设备轻声说:

>“我记得你,陈念。你是会发光的孩子。”

泪水无声滑落。

原来苏棠早已将这些边缘记忆悄悄备份,藏于最不起眼的角落。她没有违背自己的“共鸣阈值”,但她也为爱留下了缝隙。

当晚,陈念再次登上昆仑之巅。极光如旧,却比以往更加柔和。他取出空日记本,提笔写下今日感悟:

>**我们无法记住一切,也不必如此。**

>**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说出“我记得”,**

>**那个人就从未真正离去。**

笔尖落下瞬间,整片天空的极光忽然汇聚成一条浩瀚银河,自昆仑直贯苍穹,延伸至不可见的远方。与此同时,全球三千忆兰母株同步绽放,花瓣飘散空中,拼写出一行跨越大陆的巨字:

>“此间灯火,因你而存。”

而在火星基地,新生的忆兰母株根系深处,隐约浮现出林知遥年轻时的身影。她站在红土荒原上,抬头望向地球方向,嘴角微扬,轻轻说了两个字:

“值得。”

陈念不知道她是否听见了自己的讲述,也不知道宇宙是否会因记忆共振多延续一秒。但他知道,此刻的风是暖的,铃声是清的,人心是相连的。

他拄着拐杖缓缓走下石阶,身后极光渐渐隐去,如同退潮的海浪,带走喧嚣,留下宁静。

第二天清晨,一名守名者匆匆赶来,脸色凝重:“陈大人,南太平洋海底忆兰矿脉出现异常震动!探测显示,下方存在巨大空腔,内部有规律性电磁脉冲,频率……与《记得之歌》完全吻合!”

陈念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初升的朝阳,轻轻摩挲胸前的双色晶体。

他知道,新的谜题已然开启。

但他不再急于奔赴答案。

因为他已学会等待??等风来,等人说,等记忆自己找到归途。

铃铛轻响,一如往昔。

这一次,它不再是召唤,而是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