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 152 章 只坐镇,不操心

此去直上青云路 第 152 章 只坐镇,不操心

簡繁轉換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6 来源:源1

第152章只坐镇,不操心(第1/2页)

为了老二的安危着想,李瑜不顾风雨水路不好走,即刻拽着滕王赵暄携三千亲兵出发。

赵暄作为皇帝最小的儿子,从小最需要干的活就是甜言蜜语哄骗老爹高兴,虽然习了功夫却有着晕船的娇气毛病。

平时还好。

可下雨刮风的天气船飘飘荡荡的,这对他便是十分不好了。

“呕——”赵暄不知这是第几次吐了。

他脸色惨白着还没来得及缓过来,便又开始抱着,太监递过来的陶罐子吐得昏天黑地。

“李子璇,你为何非要挑这样的天气出发?”

若不是两人无冤无仇,他都觉得这家伙是故意整自己。

下雨天的,唯钱是命的商船都停了。

就算没有停的也是慢慢走,哪有这样催命似的赶路的。

李瑜正襟危坐在赵暄对面,低头仔细地吹着青瓷盏里浮沉的碧螺春,温和地解释道。

“朝廷有许多萧家的人,过几日去黄花菜都凉了。”

他看向太监手里捧着的陶罐子,语气满是安抚。

“待抄了萧家以后,殿下这陶罐子说不准便可换做金盆子了。”

这皇家人的生活,和萧家比起来差了好几条街。

赵暄:“……”

用金盆子来装呕吐物的话,大概率他爹会活活打死他的吧?

他无力地摆摆手,有气无力道:“罢了罢了,你说得也在理,本王稍稍克服下便是。”

舱外风雨如晦。

李瑜冒着风雨走到甲板上,绯色的文官服饰腰间挂着天子剑。

天子剑,可先斩后奏也,皇帝倒是真信自己。

两千里平日需要二十日的航行速度,在李瑜的各种催促下,最后只花了十日官船便到了苏州府。

吐得面黄肌瘦的赵暄如蒙大赦,连忙让亲兵扶着他下了船,谁知道下船后还是感觉脚踩着棉花一样。

明明到了陆地,却还以为自己在船上。

本想吩咐去客栈歇息一宿,好好调整调整可李瑜却直接让他调兵:“殿下,陛下说过当快刀斩乱麻。”

怪不得赵翊死活要他来,要不是自己弟弟身临险境,他也不会这么催着一个王爷干活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2章只坐镇,不操心(第2/2页)

得罪了王爷事小,人家一剑给你捅死事大啊。

他不会催着王爷干活儿,更别说是别的官儿了。

人家是王爷,皇帝的幺子,人家想歇歇咋了?

赵暄确实是很想发火,他堂堂王爷又不是码头上打小工的,要被文官拿着鞭子逼着干活儿。

可想起临出发时,老爷子再三嘱咐让自己听李瑜的,若坏了他老人家的好事儿便要自己好看。

于是他妥协了:“行吧。”

在离苏州府一百里的时候,便有赵暄的亲兵和太监拿着圣旨,去苏州卫所传旨意了。

当然只说了是要调兵,根本没提调兵要干嘛。

苏州卫都指挥使赵元魁,这会儿便已经点齐了两万兵马,顶盔贯甲地站在队列最前方候着了。

李瑜随着赵暄走到他面前,赵元魁便立刻抱拳跪了下去。

“臣苏州卫都指挥使赵元魁,率苏州府两万兵马在此恭迎滕王殿下、钦差,悉听殿下差遣。”

他心里有些惶恐不安,苏州卫已经好多年没有过战事,偶尔有倭寇的踪迹也轮不到他们上。

这次忽然召他们是为何事,莫不是要收拾倭寇不成?

可他没听到苏州府,哪里有倭寇上岸了啊?

赵暄看向李瑜,示意他自己吩咐下去就行。

他爹只让他过来坐镇就行,没道理要他跟着操心什么事儿。

李瑜对他事不关己的态度很无语,虽然朝廷是你大哥的没错,可你以后的食禄也是从国库里出啊。

他看向赵元魁严肃道:“陛下收到密报说是越国公萧淮,与张王白李四家通倭卖国,陛下有旨抄家查办。”

通倭卖国?抄家查办?

赵元魁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萧家不法的事儿他确实是知道,可是通倭他可听都没听说过啊。

“是。”

虽然没有听说过,可也不耽误赵元魁服从命令。

毕竟萧家干的就不是人事,通倭想想也不是不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