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 267 章 连个七品知县都看不住

此去直上青云路 第 267 章 连个七品知县都看不住

簡繁轉換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5 16:29:10 来源:源1

第267章连个七品知县都看不住(第1/2页)

此言一出,朝堂上又是一阵议论纷纷。

没想到吴崇俭竟出来搅局,赵翊眉头紧皱沉思片刻道:“吴卿所言有理,此事确需谨慎。”

“朕命刑部即刻彻查此事,务必查明奏疏是否被拦截,以及宁源与李卿书信往来之事真伪。”

他不在乎是真的假的,他只想赶紧把这事儿摁下去。

不就是死几个地主么,死了也就死了呗。

他们活着对朝廷有什么大贡献吗?

诸位臣工:“……”

让刑部去查刑部,陛下您当臣子们都是三岁傻子呢?

姜涛适时道:“启禀陛下,新政施行不过大半年便出了这许多事,臣以为不如停一停为好啊。”

此言正中不少保守派大臣下怀,纷纷点头附和。

“姜侍郎所言极是,新政应暂缓方为上策。”

赵翊脸色微沉,心中暗恼姜涛等人借机发难。

这时一直沉默不发一语的寇朋,忽然拱手道:“陛下,新政乃利国利民之举,如今不过初行,偶有波折在所难免。”

“若因些许阻碍便停下,此前努力怕是皆会付诸东流。”

他如今算是看出来了,皇帝才是那个激进派的头头,所以他不需要管那么多只需要附和就是。

赵翊自然是顺坡下驴,这时姜涛等人又要求在事情尚未查清前,要求李瑜暂时回家避嫌。

待一切都查清楚了以后再上值不晚。

皇帝虽然不乐意,可想着让子璇在家公务也是可以的。

于是勉勉强强点头答应。

随后将唐世隆暂且关押在都察院,因为实在是找不到借口关刑部。

崔延龄这时候再次站出来,请求皇帝尽快定下吏部尚书、内阁首辅的人选,好让他回去种田。

赵翊想着这时候力保李瑜为吏部尚书,怕是怎么也说不过去,干脆反悔不让崔延龄走了。

崔延龄的致仕宴办的如此轰烈,到头来不过是白忙活一场。

他心情是复杂的。

无语的是皇帝宁愿不赶自己,也必须要等李瑜那边。

高兴的是,他可以暂时留在吏部了。

他还故意装作一副很失望、但是为了朝廷愿意赴汤蹈火的样子。

“这老杂种是装给谁看啊?”待出宫以后,吴景诚忍不住骂骂咧咧的:“这不都他娘的自导自演的吗?”

整个京城凡是上了五品的京官儿,谁不知道这货是啥人啊?

李瑜闻言笑着道:“他的真面目大家都知道,唯有你的真面目,咱们大家谁也不知道。”

小吴同学何止是两副面孔,说他有十副面孔他都信。

吴景诚可没心情和他说笑:“子璇你预备怎么办,好好的吏部尚书本来都要到手里了……”

哎。

这跟煮熟的鸭子飞了有什么区别?

“什么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

李瑜的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当,随即想起被皇帝关在都察院的唐世隆,忍不住收敛了笑意。

“让人去好好查一查这个唐世隆,为官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他还得让人去一趟滁州,好好地说小舅子一顿。

居然能让那么大一个知县,从滁州一路跑到京城来敲登闻鼓,他这个知州到底是怎么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7章连个七品知县都看不住(第2/2页)

就这点儿本事还想做出什么政绩来?

滁州衙门。

“混账。”

这边人都已经进京了,这边的宁源才刚得知消息。

向来温和的他忍不住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笔架叮当作响。

“看守官驿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一个大活人还能就这么跑了?还跑到京城里头去了?”

知县无公文都不能出县城,居然还能给人跑到京师去?

这其中能没有人襄助?

张班头扑通跪地:“州尊息怒,来安县的差役说唐知县说自己身子不适,于是便早早熄灯安歇。”

“谁料他半夜翻墙而出,县衙的几个头儿怕受责罚便未曾上报,今日属下去催促清丈进程才得知这事。”

翻墙?

陆文渊听完直接气极反笑,堂堂一县之尊朝廷命官,竟伙同那些士绅做这等鸡鸣狗盗之事。

堂下闻讯赶来的几位官吏面面相觑,无人敢应声。

宁源环视众人,声音冰冷:“清丈田亩事关朝廷赋税根本,此事乃是陛下亲自下旨督办。”

“唐世隆这一跑,若是真让他胡言乱语蒙蔽了圣听的话,咱们一个个的谁也逃脱不了干系。”

大雍知州底下的副官有通判、同知、州判、典史、巡检。

此时他们都低着头,没一个人敢说话的。

宁源踱步至廊下,望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幕,心中波澜起伏。

他想起半年前,自己奉旨清丈滁州田亩时的决心,想起发现那些被隐瞒的田地时的震惊。

还想起以张文明为首的地方豪强,是如何软硬兼施,阻挠清丈,甚至不惜吊死只为保住那些不属于他们的土地。

他们穿的起绫罗绸缎、吃的精细米粮。

日子已经很好过了!

就算是补了税、还完了不属于自己的地以后。

他们的日子依旧不会差!

可哪怕是这样他们还是贪得无厌,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抵抗。

州判刘文渊悄声提醒:“唐世隆素来对州尊您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现在去追也来不及了,只怕……”

若不是唐世隆办事不牢靠,他们也不会亲自去来安县清丈。

人也得罪了。

此次进京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不过刑部尚书是他们州尊的姐夫……

想到这里,刘文渊轻声道:“不如快马加鞭,请李部堂……”

他话还没有说完呢,宁源便直接抬手否决了这个说法。

“我与李部堂是姻亲关系,这时李部堂都得避嫌,我这时候去劳烦他岂不是更落人口舌。”

宁源冷静下来后决定不管这事,反正他行事上对得起皇恩,下对得起黎民,行的端做的正。

爱咋地咋地吧。

滁州四日后的清晨,一队人马踏着泥泞直抵州衙门前。

来人是李瑜的心腹冯敬尧,在刑部负责文牍事务。

李瑜让干啥他就干啥,说白了就是李瑜的幕僚。

他的工资由李瑜出,而不是由朝廷出。

冯敬尧见到宁源之后,便学着李瑜满脸严肃地道。

“奉部堂之命,特来询问唐知县进京告状一事,部堂问陆知州连个七品知县都看不住,如何治理得好这一州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