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 265 章 我还要状告刑部尚书李瑜

此去直上青云路 第 265 章 我还要状告刑部尚书李瑜

簡繁轉換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5 16:29:10 来源:源1

第265章我还要状告刑部尚书李瑜(第1/2页)

景阳钟的钟声浩浩荡荡地传遍京城内外。

此钟非祭祀大典、皇帝登基或重大军情不发。

只要一旦响起,便意味着天子有急旨召集群臣。

京城各衙门的官员闻声无不色变,纷纷整肃衣冠,哪怕是沐休的也纷纷更衣入宫去。

乘轿的乘轿,骑马的骑马,如潮水般向皇宫内涌去。

在崔家的那些知道原由的,还不忘时不时看一眼面不改色的李瑜。

同时都在心中暗叹,不愧是能年纪轻轻位列二品尚书的人。

真是稳得住啊!

百姓们则纷纷驻足街头,交头接耳讨论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过马上就有嘴快的好心人,走街串巷告诉众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了。

紫宸殿。

这里临时设为了公堂,皇帝赵翊端坐在高位。

堂下。

三法司的首脑刑部尚书李瑜、都察院左都御史元仪、大理寺卿柳原吉身着绯色官袍。

面色沉肃,端坐于主审案之后。

他们身后则是捧着律法典籍、记录供词的属官胥吏。

四位御史分立殿角,文武百官按序排列在大殿两侧,诸臣共同监督这场殿审是否公正。

这时候李瑜站起来拱手道:“陛下,这原告是臣的妻弟,臣请以季言代替臣的位置,臣去被告的位置上替了妻弟。”

季言先下意识觉得不合适,可想着李部堂好像确实应该回避,便也就不说话等陛下安排。

赵翊想了想,爽快地点头道:“准。”

于是李瑜从自己的位置走了出来,站到了被告应该站的位置。

季言也立刻补上李瑜的位置,声音洪亮地道。

“传原告!”

他话音一落,殿外每隔一丈的小黄门就会跟着喊一声。

不多时。

内穿着七品鸂鶒补服、外面却罩麻衣的唐世隆便进入了大殿。

他今年约莫是四十上下年纪,面色憔悴双眼通红,手中高举状纸一进殿就扑通跪地。

“臣滁州来安知县李崇俭,叩见吾皇。”

唐世隆的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了沉闷的响声。

赵翊不吭声。

季言便开口问道:“唐世隆你敲登闻鼓惊动九重,你熟读我大雍律法,可知官员不可敲击登闻鼓?”

官员若是有冤屈的话,可向按察使司或都察院审理,登闻鼓给百姓诉冤的渠道不是给官员的。

唐世隆悲哀道:“下官内穿官服,外罩麻衣,既是陛下的臣子,也是冤屈之人的父母官儿。”

“下官不是为自己受冤而来,而是为了受冤的百姓而来。”

“求陛下,为来安县的百姓做主啊。”

说罢他便伏在地上,额头也重重磕在了大殿之上。

赵翊没有表态。

言官们先表示这个理由说得过去,皇帝作为天下之主不能不管此事。

季言看向赵翊,赵翊点了点头表示可以继续。

他这才满脸威严地看向唐世隆:“百姓有何冤屈,速速道来。”

虽然状纸上写的明明白白,但是还是需要他再说一遍才行。

唐世隆抬起头,泪流满面痛心疾首地对皇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5章我还要状告刑部尚书李瑜(第2/2页)

“臣状告刑部尚书李瑜,李瑜纵容其妻弟、滁州知州宁源。”

“借着清丈田亩之机,在滁州境内肆虐无度,宁源苛政抢占民田逼死士绅、滥判死罪。”

“致使滁州百姓无地可种,士绅悬梁投井者十数人。”

“李部堂明知此事却包庇纵容,视若无睹,臣人微言轻,屡次上奏皆石沉大海,不得已敲登闻鼓,求陛下为滁州百姓做主啊。”

说罢他再次叩首,额上已见血迹。

李瑜:“……”

不是说状告宁源来着么,这状纸上也没写要告自己啊。

季言闻言也皱眉道:“你这状纸上只说状告宁源,可没说要状告李部堂。”

这告御状的事是什么儿戏吗?

状纸上写着另一个人的名字,来到朝堂上还加一个人的。

唐世隆闻言沉痛道:“下官是因着怕李部堂势大,所以不敢在状纸上写李部堂的名字,怕写了便见不到陛下了。”

这么大个帽子扣下来,李瑜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凌乱了。

他势力大?

你要说大那也确实是还可以,可也没大到暗杀地方父母官儿的程度吧?

再说了,他是这样的人吗?

要真是这样的人,上次在嘉兴就该死一堆了。

赵翊听到这儿坐不住了,告宁源他还可以理解,那小子愣头愣脑的,告李子璇干什么使啊?。

“唐世隆你可有实证说话,可知无确切的证据,状告二品大员可是重罪。”

说完他就后悔了。

没了证据怎么陷害人?

应该先把人押下去,把证据直接销毁了才是。

唐世隆忙从怀中掏出一叠文书,高高举过头顶声音颤抖道。

“陛下,这是来安县百姓的状纸,还有那些被逼死士绅的遗书,皆可证明宁源的恶行。”

“至于李部堂包庇纵容之事,臣虽无直接证据,但宁源是他妻弟,且下官多次上奏无果还望陛下明察。”

朝堂上一片哗然。

清丈田亩是朝廷新政,旨在厘清天下田亩增加税收。

是好事,可也不是好事。

今日这件事直接给了那些保守派攻击新政的理由,只见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站出来道。

一位老臣痛心疾首地说道:

“启禀陛下,清丈田亩本是利国利民之举,如今却成了某些人敛财的手段,这新政怕是推行不下去了。”

另一位官员也跟着附和。

“是啊陛下,李部堂身为刑部尚书,如今却包庇纵容亲属,天下还不知多少百姓活在这新政的水深火热之中啊。”

陷害李瑜的那些人都没有证据说他包庇亲属,可这些人却恨不得,立刻将李瑜钉死在这个罪名上。

李瑜一一记下他们的脸,且待来日一个也别想跑。

自然也有不少臣子帮李瑜说话,朝堂之上瞬间变成保守派与积极派两派的斗嘴赛场。

赵翊坐在高位上脸色阴沉,目光在各怀心思的众人身上扫视着。

他明白清丈田亩,是自己力排众议推行的新政,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必须要慎重处理。

“子璇,你有何话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