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 277 章 烧尾宴

此去直上青云路 第 277 章 烧尾宴

簡繁轉換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5 16:29:10 来源:源1

第277章烧尾宴(第1/2页)

饭桌上,吴景诚化悲愤为食欲,接连吃了好几碗饭才罢休,活像个饿死鬼投胎似的。

盼盼咬着筷子道:“姑父,侄女怎么觉得爹爹不当这个吏部尚书,您比爹爹还要着急些呢?”

这是不是就是说书先生说的,皇帝不急太监急呢?

可惜姑父并不是太监,否则这句话就更应景了。

吴景诚:“……姑父急的是你爹脑子应该是坏了,应该让太医来好好给你爹看看脑子。”

他幻想的天天过着潇洒日子,考绩就能评个大大的优的梦破灭了。

他能不气不急吗?

晚饭过后吴景诚狠狠瞪了李瑜,然后便打包了饭菜回家去了,准备回去好好跟媳妇儿吐槽下她的这个弟弟。

李瑜则陪着老爷子在庭院喝酒,他轻声问道。

“爹,儿子辞了吏部尚书这样好的差事,您是不是有些失落?”

若是自己真的应下的话,那李家的门楣就能更上一层楼。

李纲这两年在京城里养得很好,同时也看到了很多在小县城看不见的东西,开阔了许多见识。

他拍了拍李瑜的肩:“你这官儿升的实在是太快了,爹这些年其实也为你提着心呢。”

“就说汉朝的那霍光十几岁就受到汉武帝信任,托孤重臣、权倾朝野,最后的下场又当如何呢?”

这些远的就先不说了,就说近的范承远和王知秋。

他们谁得到好处呢?

就是先帝原先重视的那几个大臣,不也渐渐被当今杀的杀、赶的给赶出权力中心了吗?

“只是一味地避让是没有用的,可若是避让能给自己营造更多……转圜的时间还是很有必要的。”

你要是没点手段,能不能活到新帝清算都晓不得。

李瑜点点头,那满清的和珅二十多岁便进入权力核心,官至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

乾隆帝死了以后,嘉庆帝立即宣布和珅二十条大罪,赐其自尽家产抄没,真真是和珅倒台嘉庆吃饱。

因为他手中的权力,完全是建立在乾隆一人的宠信之上的。

一旦靠山倒下,毁灭便是瞬间之事。

他得好好替自己谋算好一切,替家族谋划一条平稳的路出来。

寇朋做梦也没想到,这吏部尚书居然真的落到了自己身上。

王吉祥颁旨的时候笑道:“李部堂在陛下面前,可是竭力保荐寇尚书您呐。”

虽然他不明白是什么,但李部堂终归有他自己的道理。

寇朋受宠若惊,忙跪地谢恩。

待王吉祥走了以后,寇朋心里又不免犯起了嘀咕。

李瑜为何要举荐自己?

这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头,莫不是被抹了什么耗子药,所以他李子璇才三番四次地推阻。

只不过圣旨已下,他就是再不想接也得接了。

当了天官儿自然就得请客吃饭,这么大的事儿自然是不能小气,美酒歌舞那是一个不少。

寇家的厨子光是买菜,就买了整整两天时间。

唱戏的、说书的、跳舞的艺人一股脑的被请进寇家。

宴席开始之前,寇朋还特意真诚地给李瑜敬酒。

“子璇,这一杯我干了你随意。”

虽然明白李瑜推拒,自然是有他的道理或者是里头有坑,可不得不说这是每个文官儿的梦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7章烧尾宴(第2/2页)

因为前些日子他还本来觉得,自己这辈子是没有这一天了。

可没想到还是实现了。

他寇氏一族的门楣,将因为自己拔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李瑜笑着端起酒杯,与寇朋轻轻一碰以后一饮而尽。

“这天官儿敬酒,子璇哪里敢有随意的道理?”

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儿,李瑜的酒量不知道比从前好了多少。

在古代官员升迁是大事,举办的宴席也叫烧尾宴。

为什么叫烧尾宴呢?

一说老虎变成人以后需要烧掉尾巴,二说新羊入群需要烧掉尾巴,三说鲤鱼跃龙门需要烧掉尾巴才能成龙。

烧掉尾巴寓意的是蜕变,所以官员升迁便会举办这样的宴席。

官员会在这种宴席上,发表下对皇帝信任自己的感谢,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对从前共事同僚的感谢之词。

寇朋和熟悉的人叙旧完成后,便举杯面对着满堂宾客道。

“诸位大人、各位同年、亲朋挚友。”

“今日蒙圣上天恩,擢仆为吏部天官,惶愧交加,实有履薄临深之惧,昔日侍罪礼部,掌邦礼典教,犹恐有负圣托,今承乏铨衡之任,司天下官吏黜陟,更觉千钧在肩。”

拽完一通文绉绉的致敬词后,他又对着四方宾客逐一鞠躬。

吴景诚打了个哈欠:“你瞅瞅人家多威风多风光,再看看你,人家林伦都是礼部尚书了。”

今儿讲话的要是子璇,说不定他也能混个尚书当当。

李瑜失笑:“去。”

谁还没办过几场升迁宴,瞅这家伙酸成什么样了。

只听寇朋继续道:“此身一介微躯,全赖陛下圣烛高照,不以臣愚钝,委以清要之职,皇恩如山海,惟以肝脑涂地方能报万一。”

吴景诚听得牙酸,忍不住在桌子底下踩了李瑜一脚。

疼的李瑜呲牙:“过分了姐夫。”

本来吴景诚不该跟他一桌,他非要跟自己坐一桌,原来就是为了拿自己脚来撒气呢。

寇朋又面向礼部的官员道:“犹记在礼部时每遇大典,得诸公同心勠力,方克有成,林侍郎精研典制,李郎中通晓仪注,赵主事善调供需。”

被点名的纷纷站起来,朝着寇朋举起手中的酒杯。

寇朋接着道:“此皆我寇某昔年倚为股肱者,今日别鸾台而入铨部,诸君昔日共事之语犹在耳畔。”

鸾台”为礼部雅称,“铨部”为吏部别称。

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众人饮酒后也坐下继续看寇朋表演。

“今既掌选司,敢不秉公持正?”

“计劳绩以叙迁,量才能而授职”。

“此正为吏部之要义,吾虽不才,必当以冰霜之操自励,以日月之明鉴人,使贤者居上,能者在职。”

“然选官任能事关国家大事,非一人之智所能周悉,还望诸公今后仍如既往,时赐箴言才好。”

说罢又让人斟酒满杯,邀约所有官员痛饮。

“值此初冬良夜,谨借水酒三杯,第一杯敬祝天子万岁,社稷永固,第二杯谢诸公厚爱,同心共济。”

“第三杯愿我辈臣工,共守清廉,同扶圣朝!”

“请诸君满饮此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