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都快吞并诸国!你还嫌我南蛮是荒地? > 第80章 赵觉这个人,你有没有印象?

第80章赵觉这个人,你有没有印象?(第1/2页)

说不定,民心的数值也会有所变动?

李牧辰决定不再逗留,他去了吏部的官邸,找到了吏部尚书房玄龄。

房玄龄看见突然出现的李牧辰,眼里闪过一抹惊讶的神色,赶紧出来接驾。

“不知陛下驾临,臣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房爱卿平身,快快起来。”

“朕经过附近,突然想起一些事情,这才改道来了吏部衙门。”

“不知陛下,是为何事而来?”

“不急,去你屋子里再细谈。”

房玄龄站起身,伸出手做出一个请的手势:“陛下请这边走。”

不一会,

李牧辰和房玄龄,就来到了吏部尚书办公的屋子。

房玄龄躬着腰,把李牧辰迎上了主位的座椅,又倒了茶送上去。

“陛下,请喝茶。”

“嗯,你也坐下,朕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是,谢陛下。”

房玄龄坐下后,李牧辰就把刚才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和狄仁杰,如今一个兼着礼部的尚书,一个兼着兵部的尚书。”

“工部尚书的位置,就让王安石先兼着。”

“工部侍郎一职,朕想起户部有一个叫赵觉的人,才学似乎不错?”

“这个人,你有没有印象?”

李牧辰提起了赵觉,看向了坐在对面的房玄龄。

房玄龄掌管着吏部,朝堂百官的名单,他手里都有。

每个官员的政绩和才干,吏部都有记录在案。

李牧辰提起的这个赵觉,房玄龄第一时间没有立刻想起来。

不过赵觉在上次科举考试里,考的成绩不错。

赵觉写的一篇文章,房玄龄后来也有看过,当时还称赞了那篇文章写的不错。

而且在这段时间,房玄龄也在暗中考察百官。

经过细细回想,房玄龄想起了这个叫赵觉的户部官员。

“陛下说的这个赵觉,是不是户部郎中赵觉?”

“对——就是他。”

“朕还忘了他在户部任什么官职,只记得此人叫赵觉。”

“之前去户部的时候,朕和他交谈过几次。”

“此人的学问确实不错,虽比不上房爱卿你们三个尚书,不过底子确实很扎实。”

“朕曾经问过这个赵觉,一些关于国家建设上的事情。”

“这个赵觉给出的提议,朕觉得不错。”

“确实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如今工部刚成立,户部人手暂时也还够,且他又不在最重要的职位上。”

“朕就想着,不如就把这个赵觉,先挪到工部去兼任工部侍郎一职。”

“王安石管着户部,接下来大溏国的经济发展,又是重点中的重点。”

“王安石肩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

“工部没有一个有能力,有实力的人坐镇,替王安石分担更多的事情,只怕王安石兼顾不过来,会出了乱子。”

李牧辰把自己心里的顾虑,明明白白说了出来。

房玄龄听完李牧辰的顾虑,也认同李牧辰的想法。

“臣还有一个想法,不知陛下……”

“房爱卿有什么好的主意,尽管直说。”

“是,那臣就说了。”

“赵觉这个人,确实才学实力都兼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0章赵觉这个人,你有没有印象?(第2/2页)

“虽然在上一次的科举考试里,赵觉不是最优秀的那一批。”

“当然了,最优秀的那一批人,如今都已经在各部衙门任职重要的职位。”

“赵觉能力在他们之下,只任命了一个从五品的户部郎中。”

“但比起这一次小科举中举的人,赵觉可是远远比他们优秀。”

“既然工部是刚刚建成,里面的人手也紧缺。”

“陛下看中赵觉,不如直接把他调到工部,正式任职工部尚书或者工部侍郎,岂不是更合适的选择?”

“不可——”

“工部尚书的正式人选,朕心里有其他的人选,只是暂时他们还不在大溏国。”

“不仅仅是工部尚书,就连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正式人选,朕也另有安排。”

“赵觉虽然不错,还不至于能担任一部衙门的尚书一职。”

“先让他保留户部郎中的原职,暂时去工部兼任工部侍郎一职。”

“也好趁着这个机会,让这个赵觉历练一下。”

“他能力到底如何?值不值得提拔?”

“就看他接下来在工部,表现如何了?”

“要是这个赵觉真的有能力,到时候再把他正式调到工部,任职工部侍郎一职也可以。”

房玄龄听完了李牧辰的解释,心里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陛下之前,一直不提拔他特意挑出来的那些人选。

而是把兵部、礼部的尚书一职空置,让他和狄仁杰兼任二部衙门的尚书一职。

原来是这个原因。

“臣愚钝,此前一直没有领悟陛下的想法。”

“还一直挑选人,上谏给陛下。”

房玄龄不由得失笑,感叹自己的愚钝。

“诶——房爱卿何故谦虚?”

“朕心里有人选一事,也是今日才最终确定下来。”

“你事先又不知晓,何至于自责。”

“对了,那几个重要的高官职位,朕已经把心里想法告知你了。”

“接下来,就是这一次小科举中举的名单人选。”

“我大溏国的百姓人口,如今已经达七万人了。”

“各部衙门,无论是官员,还是吏员,人数上都远远不够。”

“如今中举的名单出来,吏部要赶紧把速度加快了。”

“各部都要增添多少人?”

“官员多少名?吏员多少名?”

“最终的任职安排,必须尽快定下来。”

“定下来了,也好让这些中举的人选,尽快到岗就职。”

“有一点,朕要再次提醒你。”

“这次的小科举,主要就是为了选出中层和基层的官员和吏员。”

“那些品级高的官职,先让它们空着。”

“那些职位,得下一次再安排一场更严格的科举,选拔才学能力远远比这批人更优秀的人出来。”

“请陛下放心,臣明白。”

“这次的各部官员和吏员安排,臣会按照他们考试中的表现,把他们安排在中层和基层的职位。”

“等任职名单安排好,臣一定第一时间呈上,给陛下过目。”

“好,有房爱卿这番话,朕心里也有底了。”

“时候不早了,你赶紧催底下的人干活。”

“朕走了。”

“臣恭送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