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 第147章续1 暗流与抉择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第147章续1 暗流与抉择

簡繁轉換
作者:清风辰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7 17:17:04 来源:源1

第147章续1暗流与抉择(第1/2页)

皇帝强硬的态度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入一瓢冷水,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以老成持重、素来讲究“礼法规制”的太傅王允为首,数位文官当即出列,跪伏在地。

“陛下!三思啊!”王允须发皆白,声音却洪亮,带着痛心疾首的意味,“唐皇国书已至,言辞恳切,只为迎公主归宁省亲,并加以册封,此乃遵循古礼,彰显两国邦交之谊。陛下若强行扣留,岂非授人以柄,言我乞儿国背信弃义,无视盟约?若因此触怒大唐,引来边患,臣等恐国之将倾,陛下十年励精图治之成果,将毁于一旦啊!”

“太傅此言差矣!”兵部尚书周勃,一位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声如洪钟地反驳,“皇后娘娘自入我乞儿国以来,辅佐陛下,安定社稷,发展农桑,繁荣商贸,更于此次平叛中居功至伟,深得军民爱戴!她早已是我乞儿国的国母,岂是一纸十年前的和亲契约所能限定?唐皇若真念及邦交,便应尊重皇后娘娘的意愿,尊重我乞儿国的民意!若因我国皇后不愿归宁便兴兵来犯,那大唐又何谈礼仪之邦?不过是恃强凌弱罢了!我乞儿国将士,愿为护卫国母,血洒疆场!”

“周尚书!匹夫之勇!”另一位文官厉声喝道,“两国交锋,岂是儿戏?一旦战端开启,生灵涂炭,国库耗竭,岂是你一句‘血洒疆场’所能承担?皇后娘娘贤德,难道就忍心见两国百姓因她一己之去留而陷入战火吗?”

“你……”

“够了!”

眼看争论愈演愈烈,龙椅上的李泓猛地一拍御案,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臣子,最终落在太傅王允身上。

“太傅,”李泓的声音冷冽,“你口口声声礼法规制,邦交之谊。朕来问你,皇后入我乞儿国十年,可曾有一日行差踏错?可曾有一事愧对国母身份?她励精图治,泽被苍生,使得我乞儿国国力日增,百姓安居乐业。此等功绩,莫非还抵不过一纸空文?”

王允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被李泓抬手制止。

“至于边患……”李泓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朕登基以来,平定内乱,抵御外侮,何曾惧过战事?大唐若真因朕欲留自己的结发妻子而兴兵,那便是无道之师,天下共讨之!我乞儿国上下同心,何惧之有?”

他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御座前投下压迫性的阴影:“此事,朕意已决。皇后,绝不会走。至于唐使那边,朕自会亲自交涉。退朝!”

说完,不待众臣反应,李泓便拂袖而去,留下满殿神色复杂的文武百官。

皇帝的强硬姿态,暂时统一了朝堂的明面声音,但暗地里的波澜却并未平息。主张送还皇后的势力并未死心,只是转入了更隐蔽的运作。各种流言开始在京城悄然散播——

“听说皇后娘娘其实早有归意,只是陛下强行挽留……”

“大唐许了天大的好处,皇后娘娘毕竟是唐人,心向故国也是常情……”

“若因皇后一人导致两国交恶,这千古骂名,不知谁来承担?”

这些流言如同毒蛇,悄无声地侵蚀着人心。尽管大部分百姓依旧坚信并爱戴着他们的皇后,但疑虑的种子一旦播下,难免会有人动摇。

毛草灵身处宫中,对外面的暗流并非一无所知。她通过自己这些年来建立的隐秘信息渠道,如宫女内监中发展的眼线,以及少数绝对忠诚的朝臣(如周勃),时刻掌握着朝野动向。她知道,光靠李泓的强硬和自己过去的功绩,并不足以彻底平息这场风波,尤其是在面对唐朝这样庞然大物的外部压力时。

她必须有所行动。

这日,她以视察京郊新建成的织造局为名,摆开仪仗,出了皇宫。这是自唐朝使团抵达后,她第一次公开露面。皇家仪仗威严煊赫,皇后凤辇所过之处,百姓纷纷跪伏迎拜,山呼千岁。

毛草灵端坐于凤辇之中,面容被珠帘遮掩,看不真切,但那份沉静雍容的气度,却透过辇车传递开来。她没有直接前往织造局,而是吩咐銮仪卫绕道,经过了京城最繁华的市集,以及几处在她主导下兴修的水利、学堂。

当凤辇行至朱雀大街时,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骚动。銮仪卫立刻警戒,却见一群身着儒衫的士子,在几位老者的带领下,拦住了去路。他们并非闹事,而是齐齐跪倒在地,手中高举着一份卷轴。

“皇后娘娘千岁!”为首的一位白发老儒,声音激动而颤抖,“臣等乃国子监师生及京城士子代表,闻听奸佞小人散布流言,污蔑娘娘清誉,离间娘娘与陛下、与乞儿国百姓之情谊,臣等愤慨不已!娘娘入我乞儿国十年,功在社稷,德被苍生,乃我乞儿国当之无愧的国母!臣等泣血上书,恳请娘娘勿信流言,勿弃我等子民!乞儿国,需要娘娘!”

说着,他将手中的卷轴高高举起,那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按满了红印,是一份情真意切的“万民请愿书”的雏形。

这一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銮仪卫统领有些不知所措,看向凤辇。

珠帘微动,毛草灵的声音平静地传出:“呈上来。”

内侍接过卷轴,恭敬地递入辇中。毛草灵展开,看着上面那些或工整、或潦草,却都饱含热切的名字,目光在那泣血般的文字上停留许久。她认得那位带头的老儒,是国子监一位以刚正不阿著称的博士,曾多次在她推行的新政上提出过尖锐却中肯的意见。

这不是安排好的戏码,这是真实的民心。

她轻轻合上卷轴,示意内侍掀起前方珠帘。她的面容暴露在阳光和无数道目光之下,依旧美丽,却更添了几分历经风雨后的坚毅。

“诸位请起。”她的声音透过内侍传扬开去,清晰而温和,“本宫深受陛下隆恩,得乞儿国百姓爱戴,十年来,早已将此间视为归宿。些微风言风语,动摇不了本宫之心。乞儿国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与本宫血脉相连,荣辱与共。本宫,不会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7章续1暗流与抉择(第2/2页)

她没有慷慨激昂,只是平静地陈述,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

“娘娘圣明!”

“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短暂的寂静后,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从士子们开始,迅速蔓延至整条朱雀大街,乃至更远的地方。百姓们激动地叩首,许多妇人甚至喜极而泣。皇后亲口承诺不离开,这比皇帝的任何旨意都更让他们安心。

毛草灵微微颔首,示意仪仗继续前行。凤辇缓缓驶过欢呼的人群,她重新放下珠帘,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掩去了眼底一丝深沉的忧虑。

公开表态,稳定了国内民心,但也将她彻底推到了风口浪尖。唐朝使团那边,必然会对此做出反应。

果然,次日,唐朝正使,一位姓崔的鸿胪寺卿,便递了牌子请求觐见皇帝与皇后。

正式的接见安排在太极殿。殿内气氛庄重而压抑。李泓高坐龙椅,毛草灵端坐于侧后凤座,珠冠凤披,威仪天成。下方,以崔使臣为首的唐朝使团成员肃立一旁,另一边则是以丞相、太傅为首的乞儿国重臣。

崔使臣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显然是个精明干练的角色。他依礼参拜后,便直接切入主题,言辞看似恭谨,实则步步紧逼。

“外臣奉我大唐皇帝陛下之命,特来迎请永安公主殿下归宁。十年之约,白纸黑字,两国为证。如今期至,公主殿下却滞留不归,于礼不合,于信有亏。且我皇陛下思女心切,特加封国后夫人之尊号,拳拳爱女之心,天地可鉴。还望乞儿国皇帝陛下、公主殿下,体恤我皇陛下慈父之心,遵循旧约,以免伤了两国和气。”

他将“永安公主”和“国后夫人”的称谓咬得极重,刻意忽略毛草灵“乞儿国皇后”的身份,试图在法理和情感上占据制高点。

李泓面色沉静,尚未开口,毛草灵却微微抬手,示意由她来回应。

她目光平静地看向崔使臣,声音清越,回荡在大殿之中:“崔大人。”

仅仅三个字,不称“使臣”,而称“大人”,带着一种疏离的客气。

“崔大人所言旧约,本宫自然记得。然,时移世易。十年前,本宫奉旨和亲,是为两国安宁。十年来,本宫恪尽妻职,辅佐陛下,抚育黎民,自问未曾辜负和亲之使命。如今,乞儿国上下安定,本宫亦深得陛下信重,百姓爱戴,早已将此身此心,皆付与乞儿国。”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深沉:“陛下与本宫,夫妻一体,荣辱与共。乞儿国,便是本宫之国;乞儿民,便是本宫之子民。岂有国母弃国而去,母亲舍弃子女之理?”

“至于大唐皇帝陛下厚爱,”她继续道,语气不卑不亢,“本宫心领。然,‘国后夫人’尊号虽贵,于本宫而言,却不及乞儿国皇后身份之万一。此间十年,点点滴滴,早已铸成本宫之魂魄。归宁省亲,本是人之常情,他日若两国和睦,边关畅通,本宫或许会与陛下商议,轻车简从,回故土一看。但若以此为由,强令本宫离开夫君,离开子民,离开本宫倾注了十年心血的家国……”

她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恕本宫,难以从命!”

一番话语,掷地有声,既全了礼数,又明确表达了绝不离开的立场,更将“夫妻之情”、“母子之义”置于“君臣之约”之上,情理交融,让人难以辩驳。

崔使臣脸色微变,他显然没料到这位“公主”如此牙尖嘴利,且态度如此强硬。他深吸一口气,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施压:“公主殿下此言,是执意要毁约了?若因此导致两国邦交破裂,兵戎相见,殿下可能承担这后果?届时,乞儿国百姓陷入战火,殿下于心何安?”

这是**裸的威胁了。

殿内乞儿国众臣闻言,皆面露怒色。周勃更是握紧了拳,若非在御前,恐怕早已怒斥出声。

毛草灵却笑了,那笑容极淡,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嘲讽:“崔大人何必危言耸听?大唐乃天朝上国,若真因本宫一介女子去留而轻启战端,岂非让天下人笑话?况且,”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崔使臣身后那些明显带有军旅气息的副使,“我乞儿国虽小,却上下一心,将士用命。十年前,我们能击退犯境之敌;十年后,我们更能护卫家园!若真有不开眼之辈,欲以武力相逼,那便尽管来试试!看看我乞儿国的儿郎,手中的刀锋利否!”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温婉的皇后,而是隐隐显露出当年在青楼中便已初现端倪、历经宫廷朝堂磨砺后愈发锋锐的棱角与霸气!

崔使臣被她的气势所慑,一时语塞。他身后的副使,一位面色黝黑的武将,忍不住踏前一步,似乎想说什么,却被崔使臣用眼神严厉制止。

“公主殿下既然心意已决,”崔使臣勉强维持着镇定,语气却冷了下来,“外臣自当如实回禀我皇陛下。只是,希望殿下……莫要后悔今日之抉择。”

说完,他躬身一礼,不再多言,带着使团成员告退而去。大殿内的气氛,并未因他们的离开而缓和,反而更加凝重。

所有人都知道,唐朝绝不会就此罢休。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李泓走到毛草灵身边,握住她微微有些冰凉的手,低声道:“灵儿,说得很好。”

毛草灵反握住他的手,感受到他掌心的力量,心中稍安。她抬眼望向殿外辽阔的天空,目光坚定。

既然选择了留下,那么,无论面对的是大唐的压力,还是内部的暗箭,她都只能迎头而上。

她的战场,从来就不只在后宫,更在这天下棋局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