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52章 徐长文审案子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52章 徐长文审案子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江南,

金陵府衙,

地牢内,

此番已经换了一身官服的徐长文,带着一名书吏,还有捕头李振二人,已经到了关押马广诚的牢笼前,看着有些披头散发,污秽不已的马通判,

徐长文并无怜悯之心,呵斥左右狱卒,

“来人啊,押马大人出来,本官要审问,”

“是,大人,”

两位狱卒毫不客气,开了锁之后,立刻冲进去,给曾经的马大人带上枷锁,连拉带拽,就把人拖了出来,

这番狼狈的样子,也让马广诚羞愤不已,骂道;

“哼,一群猪狗一般的玩意,竟然如此对待本官,可是不想要命了,”

嚣张的语气,不减分毫,瞧得徐长文冷冷一笑,

“笑话,之前你是朝廷命官,所有人都惧怕你三分,但如今,你又是何人,还能和谁吼呢。”

一声怒喝,呛的马广诚涨红了眼,

“我呸,你一个小小的县令,靠的谁的威风,竟然敢如此嚣张,这案子,审了一次两次,本官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做了,你怎么不去审一下其他人呢。”

马广诚面带讥讽,攀咬的事,他都做了,而且做的更多,贾雨村是出去了,什么时候再回来,谁也说不清,可胡文玄,却也是同病相怜,一些话,早已经通传一二,无非是咬出来多少罢了。

“带走,直接去前面提审,本官问的,是本官审问,其他人审问,是其他人的,现在审问,各审各的,”

一摆手,

几名狱卒,就把马广诚押着,直至到了地牢内,此地前厅,早已经被收拾的一干二净,而且四周,四下里挂壁上,点上了油灯,李振见此,亲自下手,放了一个凳子在书案前,并且给马广诚卸下了枷锁,也让马通判,有些愕然,这是何意?

等卸下枷锁之后,马广诚也不客气,伸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而后一屁股就坐在凳子上,

“哼,问吧,”

如此嚣张的样子,就连捕头李振,都有些忍不了,

“马大人,徐大人对你可算是仁至义尽了,若是给脸不要脸,枷锁还是带上为好,”

“你算什么东西,竟然敢在本官面前说教,好歹徐知县也是位官,你是几品,在这里大呼小叫。”

此刻马广诚许是看开了,什么话都敢说,愣是让李振哑口无言,这般气势,徐长文微微一笑,坐在书案之后,

“马广诚,你乃带罪之身,还如此嚣张,你心里面,还有没有敬畏之心,本官之所以待你如此,就是给了朝廷官员的体面,从不寻私利,我在这审问,李振在一旁伺候,你,搬个凳子,坐在这,实话实录。”

徐长文指了指身侧的空着的地方,让衙门记录的书吏坐在此,谁知,书吏一脸为难,回道;

“大人,这不合规矩,”

书吏犹豫,未敢上前,提醒一番,倒是徐长文回了头,问道;

“什么规矩?”

“大人,您是县里来的,不知知府衙门规矩,知府衙门审案,都是明审暗录,”

这些规矩,还都是眼前这几位大人定下的,

“呵呵,有意思,什么叫明审暗录,大武律载有明文,各级衙门审讯犯人,都应该明审明录,本官做主,把笔墨纸砚端出来,就在此,记录,而且要把时间地点,何人记录,你都要写出来,并印上私章,去。”

一声怒吼,

吓得书吏连连点头,到了外间屋子,把东西端了过来,捕头李振,则是搬来一张凳子,放在那,书吏无奈,只得屈身落座,

“是,大人,小人准备好了,随时可以,”

“好,那就开始,”

徐长文冷着脸,把目光回转于前,看着眼前的马通判,如此不懂规矩,怎会给好脸色,厉声道;

“李振,把凳子撤了,让他站着回话。”

“是,大人,”

李振也不含糊,伸手就把马广诚从凳上拽起来,一脚就把凳子踢了出去,马广诚气的脸色一变,丝毫没有悔过之意,

“哼,监察使来审我,也都有个座,凭什么让我站着受审呢。”

还不等马广诚继续絮叨,徐长文冷脸,看着手里卷宗文书,骂道;

“你说凭什么,凭你作恶多端,恶贯满盈,新北大堤决口,江南江北死了多少百姓,溺亡了多少人,仅仅金陵四个县,无家可归者多达七十万,你的罪孽,你背后那些人的罪孽,如洪水滔天,我不审你,朝廷不审你,上天也要收你,收你背后的那些人,”

一指过去,

地牢内的阴风,忽然吹起,冷的几人心惊胆战,

就在这个时候,地牢入口处响动,淳安县令徐东,还有皇城司俭事宁凯二人,竟然联觉入内,见到徐长文正要审问,赶紧上前,

“还好赶上了,长文兄,现在审问,你孤身一人,绝不可行,至少也要三人在此会审,还好为兄叫上宁俭事,赶上了。”

徐东快走几步,来到近前,瞧见书吏面前文书上,一个字都没写,这才有些感慨,索性,直接把人撵走,

“你,下去吧,此案子记录,由本官亲自记录,宁俭事审议。”

徐东也没客气,就把书吏打发了,身后的宁凯,更是一脸无奈,可惜,指挥使亲点自己参与审问,如何敢推辞,应声道,

“好,”

徐长文见此,还想再说什么,就看见徐东给自己使眼色,知道事情,轻重急缓,直接开始审问,

“江南堤坝,是不是你下令挖决口的?”

“是,是本官下令,让快班衙役,带着人给挖决口,而后,让扬州府军那名校尉带着兵卒跟在后面,只要他们回来,立即灭口,谁知道,干过水匪的几人,警觉心太强,直接逃之夭夭,跟过去的校尉,怕自己做了替罪羊,就在城门口大声嚷嚷,人算不如天算。”

马广诚叹了一口气,做事不周密,留下大祸,他根本没想到,几人能逃。

“好,继续问你,府衙快班那些巡捕,都是你招来的,全都是水匪,他们暗地里,可替你出手,办一些脏事。”

徐长文顺着这些话,继续往下问,先了解这些人的出处,以及做了什么,

“是我招揽的,也不对,是他们自己陆续进城以后,由他们招揽的,这么些年下来,用的顺手,解决了不少事。”

这些,都是有迹可查,无从狡辩,马广诚也不在意这些,做了就做了,谁还敢说什么。

“好,快言快语,记录,”

徐长文看了一眼徐东,笔墨不停,记的也快,等了一会,却忽然问了一句,

“既然你都知道,那我问你,为何那扬州府军校尉,竟然会听你的话,谁下的调令?”

这一问,在场的人无不惊讶,这关键的调兵权,实乃大罪,就连皇城司宁俭事,都有些脸色一白,这些,是他们之过,江南调兵,皇城司没有上报,正想解释,却不知马广诚忽然哈哈大笑,

“徐大人,徐知县,你是真的不知,还是装作不知,扬州府军向将军,是接了内务府的调令,手书是京城来的司设监掌印杨公公,没有他的调令,府军怎么敢来呢,哦对了,此事皇城司也知道,是不是宁俭事,哈哈。”

一声狂笑,

肆意枉然,宁凯脸色厉色一闪,

“马广诚,注意你说的话,”

“宁俭事,你是来审议作保的,不是来审案子的,无关人,不要开口,记录,”

徐长文脸色不渝,开口提醒,心中知道此案,突破口就在眼前,

“既然是杨公公下的调令,你为何能调用他们,而且你仅仅是一位通判,为何要用那些兵?”

“徐大人,不必猜测,本官如实告知你,是织造局,是内务府,是内阁,是宫里调用的,是圣谕,为的就是改田为桑,给织造局提供生丝,按理说,这些给织造局就成,可内务府也要兵,是不是很奇怪,

本官告诉你,一点也不奇怪,江北几个县有玉矿,都是前朝封存的,现如今全都启用,负责此事的就是胡同知,就是要挖玉石,给长乐宫的太上皇修道之用,织造局要生丝也是为了卖银子,给长乐宫填补亏空,明白没。”

几乎是毫不遮掩,就把这脏水,泼进了宫里,宁凯早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直接跑了过去,伸手扇了马广诚几巴掌,

“你想死不成,受贿就受贿,做事就做事,口不遮掩,最后,死的是你自己,”

而这些,全被两位徐大人看在眼里,徐长文立刻怒喝,

“李振,拉开他们,”

“是,大人。”

也不知是宁俭事身子虚,还是李振武功大进,仅仅一步跨过去,一个侧拉,就把宁俭事拉了回来,犹自在那涨红着脸,怒骂着。

“宁俭事,今个是我审案,是为了朝廷,和皇上,规矩办事,既然马大人说是为了太上皇,那本官问你,圣旨呢,在哪里?”

徐长文眯着眼,你说是圣谕,又有谁见着了,

“哈哈,徐大人,你还真敢问,这些事,没有旨意。”

马广诚捂着脸,摇了摇头,哈哈一笑,

“好,没有旨意,你凭什么说是圣谕,是太上皇的意思?”

一连追问,徐长文冷着脸,丝毫不停歇。

“织造局是给内务府做事,杨公公是给宫里当差的,内务府,内阁,也都是为宫里当差的,长乐宫需要玉石,是明发的折子,就连景大人手上都有,杨公公三番两次下令,不是为了长乐宫里干的,那是为谁干的。”

“好,记录在案,一个字不差,”

徐长文如今才理顺这些,长乐宫里,指的是太上皇,太上皇修道的事,他已有所耳闻,当初离京的时候,就有传言,太上皇需要修道养身,但为何后来,会用上生辰纲和上等玉石,这就是难以猜测,江湖上,和尚道士也不少,那些修道之人,是用过玉石,可需要那么多,他还是头一回知道,太上皇的如此奢靡用度,心中震惊可见一斑。

“不,不能记录,这些话不能记录。”

就在徐东下笔记录的时候,宁俭事赶紧呵斥,这些话,怎可上卷宗,那是大不敬之罪,尤其是在他面前。

“你怕担责任,你就回避,本官刚正不阿,如实记录,长文兄,一人问,一人记录,合乎律法。”

徐东嘴上没停,手上也没停,把刚刚的话,一丝不差的记录在案,就连嚣张的马广诚,也都安静下来,这些话,真要是记上,眼前二人,就是真的是拿命在拼了,

“哈哈,可笑可叹,临到最后,无人敢记录的卷宗,竟然被你们二人记录,两位秀才知县,朝廷是没人了啊,哈哈,本官敢说,放眼朝廷,都是如宁俭事这般庸碌无为之人,对了,杨公公召集我等商议要事的时候,宁俭事也是上了桌子的,并且江北各县筹集劳役的事,皇城司是一个没落下,就这样,本官招供了,拿过来,本官要签字画押。”

一股莫名的悲壮,就在牢狱内蔓延,宁凯吓得几乎是面无人色,徐长文又问了一些杨公公的话,例如杨公公如何下的命令,如何奉上御,又是谁从内务府和司礼监传的文书折子,也都一一记录在案,

眼见着写完卷宗,供词,马广诚也没有丝毫拖延,摁了手印,签字画押,

“两位徐大人,问也问完了,本官腹中有些饥饿,想吃江南烧鸭,”

“好,来人啊,去买烧鸭,给马大人送过去,去牢房待着吧。”

徐长文点头同意,让狱卒把人押回去,随后,拿起卷宗,顺次也跟着签署名录,摁了手印,等把卷宗放在桌上,瞧了一眼还立在那的宁俭事,问道,

“宁俭事,既然你怕担责任,就回去吧,剩下的,我们自己审。”

徐长文也是为他好,毕竟皇城司地位特殊,若是这般牵扯进来,后果难料,许是知道徐县令的善意,宁凯点下头,还是提醒一番,

“此事,确有两位大人审案,合乎律法,可是两位大人也应该知道,宫里的事,那是不能碰的,如今太上皇寿宴在即,如何能呈递这些大逆之言,两位知县前途广大,不必为了一个将死之人,赌上性命,言尽于此,二位好自为之。”

一抱拳,宁凯也不拖延时间,径直转身离去,只留下二人,在空荡荡的地牢内,相顾无言,

“带人犯,金陵府衙同知胡文玄,”

“是,大人。”

寂静的空中,忽然有一股热烈,李振精神一震,亲自去押解胡大人,从牢房来到此处,几乎是立足未稳,徐长文却让人,搬了一个凳子,在桌前不远处,

“把枷锁打开,把凳子放在这,”

“是,大人,”

指了指桌前不远处,李震闻言,提着凳子往前放了放,然后拿出钥匙,打开了枷锁,最后,退下几步,立在那听伺候。

几近沉默好一会,徐长文瞧见胡大人的头发,几日未见,已经是满头白发,面色有哀荣,一身粗布衣裳,哪还有一位官员应有的体面,略斟酌一下,沉声道;

“你是进士,又在翰林院待过几年,我不好再以官职相称,学而达者,我巧遇恩科,只中过秀才,也不好以年谊相称,没有定罪,我也不好直呼其名,下面,我问你答,就不称呼了,”

此刻胡文玄这才抬起眼,看着这位小小知县,眼里多了郑重,点点头,

“好,你问吧。”

地牢偏殿,黑黝黝的一片,彷如地府入口,择人而噬,殿内,只有四人在内,寂静无比,徐长文伸手摸着桌子,上面已经是坑坑洼洼,不知此张桌子,放了多少时间,

“我问你,杨公公来江南之后,有没有给你下令,如何给你言语的,或者说,他传的什么命令,”

直言了当,就问那位杨公公的话,这些,显然是胡文玄没曾想到的,自顾自言,既然你问,我就回答,心中,不由得想起贾知府的话语,

“杨公公来江南,给下官下令,启用江北五县的玉矿,下官不敢答应,毕竟这些玉矿,是前朝封存,而且我朝从未有人下令启用,所以我怎敢接令,”

略微顿了一下,想了想,面色有些难看,

“但最后,杨公公拿出了内务府的公文折子,还有他的手令,以及巡阅使景大人托人递上的话,本官,这才敢接令,去了江北挖矿,”

这些话,都有证据佐证,而且已经被搜刮送入了内阁,

“好,既然你是奉了内务府和杨公公之命,那是如何挖的矿,我记得江北五县玉矿,都有明文记载,都是上好的玉石矿脉,加上山脉崎岖,宋朝时候,送的生辰纲,也是这几个山头所出,对也不对?”

虽然他不懂这些玉石成色,但能被史书所记载,定然极不寻常,所以,这一问,问的就是这些矿脉,如何启封的,人力物力,从何而来,

“啊哈哈,徐大人啊,你可是真的敢问,这些玉矿,你可知道,是送给京城宫里,太上皇修道所用,而且本官还知道,京城有传言,太上皇修道,是截取朝廷气运延绵自身,和宁国府贾珍所行之事,如出一辙,这些,你敢记录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