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89章 供词如实记录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89章 供词如实记录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大胆,马广诚,你就不怕死吗?”

又是一声大喝,怒斥而去,

宋振脸色阴沉,看着宛如疯状的马广诚还有胡文玄二人,心底有了不好的预感,

“哎呀,我的宋大人,职下到了这个地步,还有怕死的余地吗,做了一辈子的狗,到头来,不过是走狗烹良弓藏的下场,也不知,太上皇那边,知不知道我等忠心,还是太上皇根本不顾我等死活,啊哈哈。”

一言既出,满堂寂静,就连坐在门口的张瑾瑜,都不得不佩服此人的狂言,抬头看向对面而坐的襄阳侯,正巧柏广居也看了过来,微微拱手一拜,

“大胆贼子,竟然敢胡乱攀咬宫里,我看你是活腻了,”

一声公鸭嗓子传来,坐在主位上的陈辉陈公公,脸色一变,站起来指着马广诚喝骂,

却不知这着急的样子,让不少人皱了皱眉,尤其是身旁的大公子李潮生,更是眼底有些厌恶,入了内阁之后,才知道,内阁也受司礼监的节制,此番审案子,又如此插手,遂说了一句,

“陈公公,此案是宋大人审,其他人,不可随意插手,”

似是提醒,引得几位王爷,也把目光看了过去,陈辉心中一凛,知道刚刚反应过了,可却不后悔,谁都能忍着,唯独他不能,略微抱拳,

“小阁老说的极是,杂家也是心急,这贼子胡乱攀咬,乃是大不敬啊,”

“继续审,”

李潮生并未回答,只出声道,陈辉自讨没趣,略有些尴尬,这才慢慢坐下。

宋振则是冷哼一声,也不知是对马广诚不满,还是对陈公公不满,

“马广诚,废话少说,江南的案子,人证,物证,具在,铁证如山,你还有什么要说的,认不认罪。”

眼看着不是重审,而是直接定罪,此番,马广诚连最后的希望,也绝了,面带绝望,却依然不放弃,

“啊哈哈,宋大人,宋尚书,这些罪责,下官可担不起啊,下官只是一个小小通判,尽心尽力为朝廷做事,你说,下官吃饱了撑的,去做这些伤天害理之事,胡大人,你犯了哪门子性子,去江北挖矿呢。”

“哈哈,哎呀,马广诚啊马广诚,你还看不清吗,他们做的事,要咱们背锅呢。”

胡文玄呵呵一笑,甚是惨烈,

张瑾瑜看着二人表现,再抬头,看向主位上几人,最前头是宋振,后面三人则是都察院孟历,大理寺冯永文,以及刑部侍郎常佐,最后面则是司礼监的两位公公,还有大公子李潮生,

可以说,审案子的事,是宋振一言堂了,

“那你们说说,怎么就委屈你了,马广诚,总不能毁堤淹田的事,不是你下的令?”

这一点,毋庸置疑,

“是,是本官下的令,也是织造局的杨公公,带了书信,还有巡阅使景大人也带来口信,此事务必加紧,不要留有余地,这些物证,可早就呈上去了,你们怎么不问杨公公呢,”

“哼,谁说不是呢,下官去江北启封玉矿,又是内务府下的文书,和杨公公手令,亲自解押各县衙犯人挖矿,由皇城司的人负责监督,扬州府军兵丁看押,若是没有这些,下官岂敢去做,对了,京城送来的玉石,是下官搜刮百姓所得,全都运进京城,怕不是在太上皇寝宫里,熠熠生辉,啊哈哈。”

又是一阵大笑,让殿内文武百官,脸色有些古怪,这些话,他们可是第一次听到,太上皇,竟然把前朝封存的玉矿,都给启封了,这真是,许多六部言官,眼睛死死盯着这二人,

只有几位藩王,怒不可恕,

“反了,”

“胡扯。”

“胡言乱语。”

还不等几人再开口,张瑾瑜呵斥道;

“干什么,宋大人审案子,几位王爷还是消停一下,是与不是,一查便知,轮不到你们来说!”

风凉话一出口,气的宋王等人有些憋气。

就连跪在地上二人,也把目光扫视过来,

“我们案子,都是因织造局和内务府而起,这里面,皆有杨驰的手令,杨公公不来,织造局不来,内务府不来,不知诸位大人,要审我们什么?”

“你们若是有偏袒,朝野自有公论,我等只是做事官员,若是做错了,就要我二人性命,那以后,这官做不做无所谓了,何必趟这个浑水呢,”

胡文玄叹口气,这样子,颇有些萧瑟之感,殿内不少百官,议论纷纷,看样子,这里面是另有他事,就连几位王爷,都有面有思索,尤其是三位皇子,心中也多有怀疑,看来,此二人所言,有理有据,

“啪”!

又是一声惊木堂声响,宋振摸了摸下巴,竟然把头看向身后司礼监二位掌事太监,

“两位上差,既然他们二人提及织造局杨公公,可否请杨公公出来,和他们二人见上一面,”

这一句反问,竟然把陈辉和马飞二人问住了,他们是知道杨驰疯了,但是真疯,还是假疯,还有待考量,现在把人带进来,这,

二人对视一眼,陈辉斟酌片刻,点了点头,

随后,宋振一拍桌子,

“带织造局杨驰,入殿。”

“带织造局杨驰,入殿。”

一声声通传,整个殿内的众人,都是有些不可思议,那可是司礼监掌印,就这么要押解进来了,只有张瑾瑜看着人身影,有些怜悯,死局啊。

跪在地上的二人,身子猛然一震,相视一眼,悲从心来,怕是杨驰,也难逃一死了,

只见大殿入口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众多小黄门,抬着竹凳子,就把绑在椅子上的杨公公,抬了进来,当所有人见到披头散发,眼神涣散的杨公公时候,都是大吃一惊,

“啊哈哈哈,哈哈哈.”

一声凄厉的笑声,从二人身上传来,都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二人,死期将至,

“宋大人,真没想到,杨公公竟然成了这模样,谁下的手,想必您也知道一些,既然杨公公不能说,下官恰好也知道银子送到了何处,不知要不要下官说出名字啊,”

这句话,竟然直接堵了过去,宋振脸色难看,手上惊木堂,迟迟砸不下去,咬牙切齿,

“宋大人,下官也是留此残驱,你只要敢问,我就敢说,那一船的玉石,恐怕不光进了长乐宫啊,针织局,浣衣局,还有许多地方,您问吧。”

胡文玄并不激动,可字字珠玑,每句话不说何人,句句话却牵扯宫里,就在殿内寂静的时候,宋振忽然怒喝一声,

“这二人胡言乱语,快押送回去,也把杨驰这疯子,带回去诊治,”

“是,大人,”

一瞬间,就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披甲差役,就把几人押了出去,留下百官面面相觑,尤其是几位王爷,怎么开口都不觉得对,看二人有恃无恐的样子,以他们所知,长乐宫那里修道用度,还真是江南送来的,如何去查,

“此案还需要最后审议,容后再看,喧江南布政使庄守治,和江南巡阅使景存亮入殿,”

“喧,江南布政使庄守治,和江南巡阅使景存亮入殿,”

又是一声通传,

殿外,

就看到两位大人的身影,不少文武百官,也坐直了身子,这两位,可算是封疆大吏了,

二人联觉入内,神色坦然,身上的官袍,竟然没有退下,待入内后,早有人请示,给了两个凳子,坐下后,宋振也是和颜悦色,直接问道;

“庄大人,年初的时候,江南税收,可有差错?”

“回宋大人话,年初的时候,江南赋税一直安稳,田税,商税,还有户定下的官仓粮秣,一应俱全,全部登记在册,一文不少,”

这些,庄大人早已熟记于心,账册,早一步送进京城,一查便知,

“好,账册刑部也收到了,已经派司吏核查,数目少不了,那本官问你,为何江南到今日,灾祸恒来?”

宋振继续问道,既然问,就要百官一起听,

“自然是从江南来了几位大人之后,先是巡阅使景大人,后有杨公公,再者监察使苏崇,一到江南,就要改田为桑,百姓不从,闹了乱子,另有江北五县,私挖玉矿,闹得民不聊生,新北大堤一决口,自然灾祸不断。”

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这一点,只能说,不能多说,

“具体如何,你可知道?”

“回宋大人,本官不知内情,而且本官反对改田为桑,可景大人有内阁手令,下官只有回避。”

论推卸责任,庄大人无为而治,谁能比得过,宋振眯着眼,心想,看来庄守治早有准备,便不再问询,把目光落在景存亮身上,

“景大人,你来说说,内里情况?”

景存亮轻轻摇了摇头,笑而不语,等了片刻,这才回道,

“回宋大人,这内里的事,下官只知道改田为桑,去江南赴任的时候,下官拿的是改田为桑的政令,一到江南,便让人,包括府衙几位大人,去金陵四个县,核查田亩之数,为的就是养蚕给织造局供给生丝,可下官不查不知道,一查,惊骇不已,

江南金陵一地的税田,从天宝年间时候起,到今日,可收税田亩不足原先一半,另有世家大族,私自开垦,导致朝廷赋税,一年比一年少,所以,朝廷政令,无从下手啊。”

一番感慨,竟然把这些所有人都知道的,摆在了明面上,让不少江南来的官员,脸色忐忑不安,谁没有摊上一些呢。

朝廷的遮羞布,就此又被撤下一块,

“那江北的事,你可知道?”

宋振脸色铁黑,问又不敢问,不问又不成,只能继续问另一个案子,所见景存亮点点头,倒也无所谓,

“回宋大人的话,若说不知道,也不可能,下官知道,但此事不是下官的职责内,只听说内务府那边来人督察,解封玉矿,具体如何,还需要问杨公公,毕竟此事,他下的手令,”

“你可知,杨驰已经疯了?”

宋振眼神凌厉,看向景存亮眼眸,却见此人愣了一下,摇摇头,

“不知,他若是疯了,哼,疯了就疯了,哎,”

叹一口气,闭口不言,

只有旁边的书吏,在快速记着,一字不差,

“让他们签字画押,”

“是,大人,”

书吏拿着供词和笔墨印泥,走了过去,两位大人看着不差,皆是签字画押,宋振摆了摆手,早有差役,把二人带下去,可案子到此,可以说是进了死胡同,若是查,怎么查,查到哪里,

宋振此时已经是骑虎难下,对着四周几位王爷,抱了抱拳,

“此案,多是已经有了眉目,不知诸位王爷,这案子,可还要再问下去,”

“这,”

北静王水溶,还有东平王穆莳,二人闭口不言,眼睛微微闭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连三位皇子,也把头低下,看着桌上茶水,只有几位藩王脸色,一会白一会青,这哪是审案子,简直是打他们的脸,

郑王面有不善的看着宋振,此人如此行事,一点眼色都没有,

“宋大人急什么,既然人都来了,那都审问一遍,此事原委,就是那两位知县状告马广诚所引起的,问完再说,这些卷宗留好,上报内阁便是。”

“是啊,宋大人,案子就在这,多问一问没错。”

宋王也是附和一声,他们几人来,就是想整治这两位县令的,看样子,就怕无终而果了,

“好,听王爷的,喧金陵知府贾雨村,淳阳知县徐长文,和永宁县令徐东进殿,”

“喧金陵知府贾雨村,淳阳知县徐长文,和永宁县令徐东进殿,”

又是一声山呼,

殿门口,

三人有些单薄的身影,已经入了殿内,

张瑾瑜抬眼看去,原本走时候的徐长文,早已经没了那锐利的锋芒,更显的内敛许多,可那一身傲骨气度,不减反增,身后的徐东,也是如此,这二人,怕不是官路坎坷,倒是那位贾雨村贾大人,早已经像老了许多,精气神都没了,

三人入了殿内,皆是拱手一拜,随之,落了座,毕竟三人穿着官袍,按照朝廷的规矩,就算是审问,也都有座位,

“贾知府,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宋振自然看到三人面容,先是问了府衙知府,贾雨村苦笑一声,回道;

“诸位大人,没什么要说的,下官所做一切,都是听之任之,头上发令的人多,照做就是,一切书信往来,都已经上交,若说还有什么没说的,那也没有,下官尽心尽力,把赈灾粮草筹备齐,卖了江南全部官田,可赋税保留,下官唯一念头,就想知道,朝廷的税田,怎么就进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名下了,现在谁去江南为官,都堵不上这个窟窿啊。”

话语轻悄悄的,好似说了,又好似没说,不少六部官员,原以为江南出事之后,空缺的位子乃是肥差,没想到,窟窿那么大,几乎是当头一棒,好在没有事先鼓动,看样子,还要等一等。

“这些话,记录在案,让他签字画押,”

宋振问也不问,直接让书吏过去,而后看向“罪灰祸首”的二人,衣着虽然有些褶皱,但穿的规整,人也是一脸的正气,忽然觉得似曾相识,面色复杂,这样子,可像当年的自己。

待书吏,走到贾雨村身前,把审问记录的供词递过去,贾雨村也不含糊,提起笔,便写了自己名字,然后摁了手印,反而坦然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这样,殿内中央就剩下徐长文,和徐东二人,

“好,本次审案,本官也是照着大武律令而来,任何人不得徇私舞弊,临近太上皇的寿宴,本官算了算,也就是在三日后,此乃天下共襄的盛世,所以,许些案子,既要审,又要查,这时间上,不一定着急,”

这些话,对着在场所有人说的,不少官员心头巨震,太上皇的寿宴是在乾清宫举办的,规模之大,本朝罕见,就连他们这些官职小的,也需要写贺表递进,但是祥瑞一事,轮不到他们啊。

正想着,

宋振摸了摸须白的胡须,把眼神落在他们二人身上,似有提点之意,

“所以,查的案子,就是查案子,不论其他,更不能牵扯于案件有关的事,马广诚,胡文玄二人,贪污受贿,抄家所得白银六百万两,人神共愤,罪有应得,徐长文,徐东,你们二人乃是新科秀才,得了天家恩惠,才得以有此殊荣,你们二人,觉得如何?”

算是质问,整个大厅的人,都听得明白,就看徐长文怎么选择了,御史钟玉谷,也忍不住,事到如今,作为御史的他,也要提醒了,

“徐长文,宋大人的吩咐,也是肺腑之言,你当遵从,莫要自误。”

声音回荡在大堂内,众人免不得皱了皱眉,张瑾瑜难免有些不愉快,朝堂上,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出来说话了,冷声问道;

“钟大人,你说说,什么叫自误,怎么个自误法子,审案子就是审案子,何来其他的言语,难不成,御史大人也在后面做了手脚?”

“洛云侯,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