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970章 今日不必出兵

红楼之平阳赋 第970章 今日不必出兵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第970章今日不必出兵

京城荣国府,

荣庆堂暖阁内,

贾母一声惊呼,怎么也没想到,这才几日的时间,珍哥儿就没了,但一想到贾珍往日里,长期养尊处优,沉迷酒色,亏了身子,

一下子流放至岭南,路途颠簸流离,又加上身有隐疾,刚到江南湿热之地未久,就一病未起,没多久就药石无救,命赴黄泉,想来也对。

但,死的不是时候啊,这念头在贾母心中一闪而逝,

“那贾珍的尸身在何处?”

“回老太太话,来的差役说,珍老爷的尸身,被押送的官差,送到了金陵贾家人留守的东府,因为天热,怕尸身腐化厉害,金陵那边,已经给珍老爷封棺了,那边来信,还托人问,是否要将珍老爷尸身送回京城,”

赖大事无巨细,幸亏自己想的多一些,问了话,

老太太心中默然片刻,说道:

“赖大,去南头院子通知蓉哥儿,去东府那边报丧,大老爷二老爷那边,也去人说一下。”

所谓,一死百了,贾珍以往做的再出格,罪已经定下,朝廷那边也结了文书,和宁国府了无牵挂,

当然,贾母也不会为贾珍有太多的哀荣,心里竟然有些解脱之意,

赖大应了一声,连忙吩咐小厮去了。

没多一会,

两府的人全都知晓贾珍疫了的消息,

府上的黛玉、湘云、探春、元春、尤氏、大太太和二太太,已得了贾珍病死在南头的讯息,匆匆赶来荣庆堂打探消息,得知消息不假。

众人不由为之一阵唏嘘,安慰着尤氏以及惜春。

毕竟是多年夫妻,尤氏此刻也落下眼泪,而惜春虽未落泪,但清冷如玉的小脸,见着哀戚之色。

最后来的就是贾赦,还有贾政,二人脸色也不太好,怎么说都是自己人,才没几日,宁国府那边主家男丁,就剩下贾蓉和贾蔷了,难不成是东府风水真有些问题,

贾赦尤为信这些,早之前贾珍还拉着他要做一些生意,直到入了诏狱之后,这才死了心,今日一听这个消息,恍惚之间,有些接受不了,

“母亲,珍哥真的是疫了?”

有些疑问,但人太多不好再问,总觉得此事不简单,却不知老太太眼神一凝,瞪了老大一眼,

“老大家的,这是官家结案文书,还有金陵留守族人来信,说的一清二楚,疫了就是疫了,怎么,你还想说什么。”

贾母言语中的警告意味尤为浓厚,此番官家定了调,就算真有疑问,万不能在这个时候起波澜。

“母亲哪里的话,儿子是担心路途遥远,加之天气要热了,千里迢迢,一路奔波,并不容易,不妨让蓉哥儿就近往金陵祖籍安葬,也算落叶归根,”

贾赦立刻改口,现在这个时候还真不好办,借着宫里的喜气,他也寻得几处好买卖,已经赚了一些银子,要是因为珍哥回来,闹了晦气,断了财路可就得不偿失,

理论上,这些事应该要问一问尤氏,还有贾蓉,但二人一个收了诰命身份,一个贬为庶民,自然没有话语权,一切都是主家定,

贾母又看了一眼站在最后的贾蓉,来的匆忙,衣衫都未理好,变化倒也挺大的,再瞧一眼尤氏,花容月貌,竟然觉得又年轻了几分,加之那雪白肌肤还有身段,贾母眼里也有些惋惜之色,好在,肚子里还留了种,不幸中万幸,说不得又是一个珠家媳妇一般摸样,

“尤氏,你觉得这样安排如何?”

尤氏却泪眼朦胧,说道:

“全凭老太太做主,实在不成,我去江南送他一送,”

暖阁内,

晚来的贾蓉还闹不清什么情况,只听到“父亲”疫了,心中竟有些莫名的兴奋和悲伤,可遥望宁国府,许多事都已经回不去了,他不过是个庶民,

再看尤夫人神态,想来在宁国府也没了话语权,唏嘘不已,好在那三位姨娘,他已经安排妥当,重新回了府里,比之以往更显亲近。

“不成,按理说你们夫妇一场应该去,但是宁国府的未来还在你肚子中,万不能出差错,此番宁国府尚有嫡脉在,就安排他们去一人就好,男丁尚有贾蓉和贾蔷二人,千里迢迢,可在金陵拜祭,寻个高僧做场法事,超度一番就是了。”

贾母并未准备大操大办,戴罪之人能有个安稳去处就成了,此话一出口,暖阁内众人尽皆沉默,心知肚明,只有惜春和贾蓉脸色难看,惜春尚好,只是女子,但贾蓉作为儿子,定然要去江南的,

现在府上刚安顿好,南边又闹了乱,如何去得,但又不能推脱,实在不成,让贾蔷代劳如何,这一念想,怎么也挥之不去,可惜老太太那边,暂且按下心中念头,出声答应,

“贾蓉谨遵老太太教诲,一切从简,安排的快一些,”

“好,蓉哥儿现在是明事理的,既如此,就你一个人南下,包一艘船,多带一些人,道路不靖,路上小心,到了那边,所花费用,荣国府这边出了,至于宁国府那边,尤夫人和惜春,你们在府上设个佛堂,斋戒念经,超度一番就成,其他的,不必去做了,”

贾母想想,无非是这些事,能花银子解决的那是最好,贾赦和贾政,见到老太太如此快的安排,又不需要劳烦自己动身,花些银子倒也无所谓,

“是,老太太。”

尤夫人和惜春应了声,屋子里的人虽然只有大奶奶李纨没来,算是全都到齐了,老太太看了一周,许多感慨,话又不能不说,

“珍哥的事就这样安排,也不必过度声张,府上一切还是照旧,东府那边,就算是挂东西,也只能在东苑里小挂,不需要张扬,园子修建,凤丫头你还是多盯着,老二家的,以后庄子上的事,还有账册,也归凤丫头掌管,坞堡的事你就不要过问了,没事的,都散了吧。”

贾母说话,甚为利落,其余人还没听明白,只有邢夫人和二太太听得清楚,庄子的事竟然不让二太太管了,坞堡可不小啊,邢夫人心中一喜,老太太的意思,是嫌弃二太太多手了,

众人离去,只有大太太和二太太没有挪动步子,

“老太太,为何庄子里面,”

人散去之后,二太太皱着眉,留下人想问一问庄子上的事,谁知贾母摇摇头,

“你只管照顾宝玉就成,铺子收租的事,也是你管着,但庄子合并坞堡,牵扯族里,历年账册要是还那般写,贾家族里可就不安稳了,回去吧,事情就这样定下。”

贾母只是提点一番,那些账册的猫腻,她如何不知,合庄建坞堡,有些事就不能放在明面下,眼见老太太下了决断,二太太还想再挽回,邢夫人恰巧又开了口,

“哎呀,还是老太太未雨绸缪,这一合庄子,收成什么的,都混在一块,族里那些人精着呢,要是还和以前一样,这闹出来,不知谁脸上不好看了,”

夹枪带棒,明显是冲着二太太去的,王夫人轻蔑撇了一眼邢夫人,登不上大雅之堂,也就这点能耐,既然老太太都挑明了,不要也罢,

“老太太既然都这样说了,倒也没什么,既如此,儿媳告退,”

理都没理邢夫人,带着金钗几个丫鬟转身就走,让邢夫人一拳打在软榻上,生了闷气,不再多言,跟着出去了,

暖阁内,复又安静下来。

而随着贾珍之死的消息在东西两府传来,还是激起了一些风浪,毕竟是曾经的珍大爷,贾氏族长,这么短时间内就疫了,看着都有些蹊跷。

荣国府,荣庆堂中,

说来也巧,

刚刚围满了人,这一走,安静片刻之后,后角门处又来了两位身影,李纨和王熙凤二人,不知从哪里绕了回来,请了安坐在屋内,

等了一会,

林之孝管事,也匆匆而入,贾母脸色倏地一变,急声道:

“怎么回事儿?珍哥儿他才三十多岁啊,这怎么就没了?你去衙门可问清楚了。”

原本,

在众人来之前,贾母就已经安排林之孝去衙门打听消息,另外又叫了珠家的慢一些过来,刚刚王熙凤出去的时候,就是去迎李纨的,等人走后,复又折返回来,等着消息,

现在人没了,到底怎么死的,是不是有人下了暗手,这些贾母都思虑一遍,心头不由涌起一股猜测。

难道……是天家那边!

其实不仅是贾母心头生出一些阴私的猜测,坐在一旁的凤姐,还有李纨,知道消息之后,心底也有了猜测,不是想着朝廷,而是侯府那位,玉容变了变,王熙凤丹凤眼中也有几分惮惧,想了想,又觉得不大像,蹙着眉道:

“老祖宗,南边本来就湿热,逢着初春又湿冷湿冷的,珍大哥在府中享受惯了,突地一下子,这就生了疾病,毕竟是流放,那些差役可不管这些。”

林之孝也跪在地上,附和道:

“老太太,奴才去了顺天府衙门,见到了治中宋大人,问了情况,宋大人说是珍大爷到了江南后,就水土不服,上吐下泻,没多久生了一场病,飘在河上船里没有医药,这才没了,并且还说,此案是刑部转顺天府的,要的就是给国公府一些体面。”

这样解说,屋里三人都松了口气,贾母扶了扶额头,叹了一口气,问道:

“起来吧。蓉哥儿呢,交代的事还有银子给了没有?”

林之孝赶紧起身,忙道:

“谢老太太,蓉哥儿那边,奴才去传话了,并且给了三百两银票,让他快去快回,毕竟南边也不安生。”

贾母又是唏嘘道:

“哎白发人送黑发人啊,珠家的,宁国府的事,还有坞堡庄子上的事,你和凤丫头一起做主,额外的东西,也商量着,眼瞅着园子已经修了轮廓,娘娘省亲的事项,有空就想一想,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是,老太太。”

李纨和王熙凤相互对视一眼,一齐起身道了万福,只是贾母思虑其他的,并未发现,李纨起身的动作过于小心,身边的王熙凤亦是如此,也比以往的要慢.

倒是府外的贾蓉,被林之孝拦下之后,告知了几句话,还附送三百两银票,心底还有些不是滋味,不知如何处理,犹豫时候,上了马车,准备回府上和三位姨娘商量一下!

林山郡城西方大营内,张瑾瑜回了大营之后,觉得有些困顿,竟然回了大帐先睡了回笼觉,晋王殿下经过一早的折腾,也觉得困乏无力,遂和侯爷一般,铺了床铺,一倒不起。

只留下兰月儿和夏雨二人在帐内伺候,

大营内诸多将领,除了胡将军接了命令,率军前去侦查,其余众将都紧张督促部下准备着,眼见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大营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全部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段兄,是不是侯爷和殿下另有交代,为何这个时辰都没动静,”

杨仕雄急不可耐,已经从大营左前军帐回来,作为大军两位先锋之一,辕门口扎营的也就只有他和凌元涛二人,此刻整军列队在大营内,只等着殿下和侯爷一声令下,就引军攻城了,

可左等右等,还没见到人,如何不急。

此刻帐内,

定南将军殷仁昌,还有定西将军段文元,以及破虏将军齐平等人,早已经到了帐内,衣甲鲜明,看样子来了有一会了,

只等着杨仕雄掀开帘子入帐,才愣了一下,

“哈哈,看看,还是某家赢了,我就说是杨将军耐不住,定然会来。”

宣武将军凌元涛哈哈一笑,他是个急脾气,哪里忍得住,其余众人倒是无所谓,弄得杨仕雄不明所以,问道;

“不知凌兄何意?”

“打个赌,问下一个谁过来,我就猜测是你,这不就赢了吗,对了,侯爷和殿下可派人来了?”

凌元涛藏不住事,先问了一句,眼看快到晌午时候,再不行动可没时间了,

只是这般做派,却把杨仕雄问住了,他来此就是打探消息的,怎么又来问他,

“行了,你们也别瞎猜了,殿下和侯爷应该另有想法,等等就是了,岳将军不是过去问了吗,”

段文元也有些奇怪,按理说兵贵神速,及早打下林山郡城再次南下才是正途,为何侯爷裹足不前的样子,就算霹雳车厉害,但守军那么多,不消耗一阵子,如何把城攻下呢,

难道内里还另有乾坤,心下疑惑,但并未多言,

中央大帐内,

张瑾瑜睡得正香,也不知梦见什么,翻了身子,被子滑落,兰月儿瞧见,赶紧过来把被子盖好,倒也心疼郎君,连日的奔波,总归是睡个好觉了,

帐外,

折冲将军岳松林,带着亲兵前来,只见大帐外,近乎千余兵丁警戒着,王府的禁军,还有洛云侯亲兵,列阵在大帐两侧,显得有些不自然,营帐外,宁将军正带人巡视此地,走到近前,抱拳道;

“宁将军,已经快到了晌午,不知殿下和侯爷何时下令出营攻城?”

宁边骑在马上有些奇怪,侯爷和殿下何时下令今日攻城了,清晨时候不过是传令,让胡将军带骑兵绕城侦查,现在还未回来,其余各部并未下达军令,

“岳将军,殿下和侯爷并未下令今日攻城,只是让胡将军出城查看贼军动向,何来传令之说?”

“呃,这,昨日侯爷不是说围三缺一,分兵攻城吗?”

岳松林有些愕然,好似确实没有下令,但围三缺一可是侯爷定下的,眼见折冲将军这般摸样,宁边心中明了,

“将军放心,一有动静这边就会给将军传令,晌午快到了,将军先回去用膳休息,”

翻身下马,也不知侯爷现在起没起,

“不知可否见侯爷禀告。”

岳松林知道自己着急了,但回去还有那么多人等着消息,不如面见侯爷问清楚,哪知道宁将军摇摇头,回道;

“今日岳将军好好休息就是,殿下和侯爷起的早,如今回去睡了回笼觉,好似还未醒,不宜打扰,实在不成,将军傍晚时候再来拜见,如何?”

“这,是,谢过宁将军。”

岳松林恍然大悟,怪不得营帐如此警戒,殿下和侯爷看样子今日根本没想攻城,也好,士卒疲惫,好好休整两日,遂拱手一拜,转身离去,

回了段文元的营帐,

刚入内,就被众人围住,问这问那,听不清楚,只待殷仁昌拦住众人,呵斥道;

“成何体统,散开,岳将军,侯爷可有命令?”

岳松林皱着眉走进来,落了座,听道殷将军所问,摇了摇头,

“那侯爷可曾说什么时候集结出营?”

急躁话音响起,凌元涛急不可耐问道。

谁知,

岳将军又是摇摇头,显得有些怪异,就连一向沉稳的破虏将军齐平,也忍不住问道;

“那侯爷可说今日何时出兵?”

又是一阵摇头,

“哎呀,你左一个摇头,又一个摇头,那你去干什么的?”

凌将军忍不住站起身,埋怨道,其余众人也是觉得奇怪,岳松林叹口气,慢悠悠开了口,

“这两日休息即可,殿下和侯爷,睡了回笼觉,还未起身呢,”

“什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