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自请废太子 > 第21章 微妙的态度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自请废太子 第21章 微妙的态度

簡繁轉換
作者:鹭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56 来源:源1

第21章微妙的态度(第1/2页)

“殿下果然有天分,一点就透。”

“确是如此,臣刚刚领兵之时,论天分却是比殿下差远了。”

“咳咳。”

李承乾赶紧干咳两声,打断了他们。

这事儿发展方向有点儿不对啊,自己必须要想办法作出“补救”才行。

他托着腮,仔细盯着地图,猛然间,似乎发现了几位老将军所议的一处漏洞。

对于当世兵法的掌握,他们确是少有人能及,但是李承乾的脑袋里却装满了大唐尚未经历过的,中原王朝与游牧强权之间的战例。

那些强大的游牧骑兵,侵入中原之地如入无人之境,沿途那些重镇要塞,对于灵活的骑兵几乎无法造成困扰。

自大漠至三辅之地,沿途并无险要的关隘,也就只有渭水等少量河流称得上游牧骑兵的障碍。

甚至于并州号称险要之地,武德年间也曾经被突厥所支持的刘武周势力攻破过,若非李世民力挽狂澜,就连长安之地也要被人家夺了去。

尉迟敬德等将军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但也不是绝对可靠的,战场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更何况,他们就当不会把李泰对自己的恨意也算进去的!

他们若以西州和安西之地作为首要支援的目标,必会让长安以北防备空虚。

而李泰对他的恨意若是达到了足够的高度……这条关键的信息,薛延陀部的主帅,很可能会透过某个秘密渠道得知此事啊……

李承乾又看到了自己继续摆烂的希望。

不过他还是谨慎地先询问起来:“然而,我们总需要派一支大军防备才好,哪怕只是给长安的达官显贵们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呢。”

“心理上的安慰……呵呵,太子的用语着实有趣。”

李勣瞬间就明白了太子所指何意,发出会心地一笑。

而尉迟敬德和程知节琢磨明白过来,也不禁哈哈大笑。

他们都觉得太子之言,对于那些达官显贵的嘲讽,非常符合自己的脾气。

“请太子放心,休说长安内还有另外的十二卫主力驻守,我们可以把右威卫摆于河朔一带布防。”

“纵使薛延陀部十万铁骑全力来攻,想要吃下右威卫,也得一副好牙口!”

程知节说得极为霸气,显然是对于右威卫大军的战力非常有自信。

而他正是挂名右威卫大将军,右威卫可算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大唐主力。

李承乾差点儿乐了。

其实他倒并不太了解右威卫大军的实际战力。

但是,他却清楚地记得,右威卫在大唐十二卫编制之中,可是一支步军呐。

要把一支步军孤伶伶地北上,防范如此广阔的战线,面对的还是一支全骑兵的大军。

他们怕是连自己的粮道无法完全守得住吧?

而且,李承乾还知道,一支步军面对骑兵,尚有一处极大的弱点,那就是不敢轻易分兵!

骑兵可以利用他们的机动优势,随时在任意的一处战场集中优势兵力,开始围歼之势。

当其他的步军友军赶到之时,很可能连收尸都嫌晚了,而且自己也可能陷入敌骑兵的包围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章微妙的态度(第2/2页)

李承乾沉吟片刻。

虽然程知节的“大意麻痹”非常符合自己的期待,但是右威卫将士也都是我大唐子民。

战场无情,只要出现大败,必定会伴随着惊人的伤亡,哪怕有些将士可以趁着乱局逃入深山,最后避回长安,但是在大败之中被追杀阵亡的将士,是不可能活过来的。

李承乾却是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美好计划,坐视如此众多的大唐将士陷入险境。

最起码,也应该让他们多一条生路。

“左右骁卫军皆为骑军,行动速度不弱于薛延陀部,而且对于大唐的地形更加熟悉,是否让他们留下一部,接应下右威卫大军,以应非常?”

“接应……右威卫?”

程知节等人怪异地看了眼李承乾。

李承乾反而被他们看得莫名其妙。

自己的提议按理说是四平八稳,在用兵之上也不算什么奇谈怪论,至于引来这样的目光么?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提议,扫了程知节的面子,让他觉得自己小视了右威卫大军的作战能力?

就在此时,沉思的李勣突然展颜一笑。

“太子殿下,果然思虑周到,我已经明白殿下的用意了。”

“殿下之计甚妙,我等自然照办!”

哈?

李承乾被这位大唐名将夸得更加莫名。

不是,我刚刚提出了什么妙计,值得你李勣都专门开口称赞?

李承乾凭着对几位大唐名将的粗略印象,一直觉得李勣虽然算得上是“智将”,但也是个忠厚人,现在看来,他这人“不老实”呐。

李勣微笑着提议道:“殿下虽是忧心于右威卫大军,但要接应右威卫倒也犯不着动用左右骁卫主力。”

“关陇之地,民风皆懂骑术,几处州郡的民团之中,便有足够的骑兵,由他们配合右威卫作战,必不致有失。”

“而左右骁卫,确为我大唐骑军主力,若聚于一处,有些浪费,可以分头行动,策应不同的全战方向,寻机大破薛延陀部。”

李勣的话,在李承乾听来真是纯纯地拍马屁,完全是把自己刚刚的话落到用兵实处,而且左右骁卫主力依然可以西进,找到与薛延陀部决战的机会,立下大功。

他这一手,既讨好了自己,又给了“友军”立功的机会,真是长袖善舞。

李承乾不由得对于李勣的人品产生了怀疑,连带着也怀疑起他制定的计划是否真能保得住右威卫大军将士的性命。

然而,尉迟敬德和程知节却是完全不会怀疑自己这位同僚的人品,更不会怀疑他的用兵之能,听到李勣如此说,便直接附和。

李承乾虽然挂名并州大都督,直接统御北疆诸部大军,而三位老将只是奉圣命“辅佐”自己。

但是他也很清楚,现在既然连三位老将都做出决定,自己也不好推翻他们。

不过李承乾还是觉得,三位老将军似乎太过于相信右威卫大军的战力。

自己虽然也在利用右威卫,但正是因此,他心中颇有些愧疚,私下决定,定要动用自己的权力,给他们更多的策应,至少也要保得他们遭遇薛延陀主力突袭之下,也能撤回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