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自请废太子 > 第24章 消息证实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自请废太子 第24章 消息证实

簡繁轉換
作者:鹭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56 来源:源1

第24章消息证实(第1/2页)

李承乾现在倒越发有些明白,为何上至九五至尊,下到派系领袖,一向把人才看得那么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那可不仅仅是给天下人才作个姿态,增加自己贤名的手段,更是因为,“人才”是真的能帮自己解决很多事情啊。

他本想着,连尉迟敬德等几位大唐名将,自己都能搞得定,几个兵部的“小喽啰”,还不是对自己俯首贴耳?

然后,他人就麻了。

当然不是兵部的官员敢给自己堂堂太子甩脸子。

相反,他们那是相当配合,而且未免也太配合了。

去岁并州连同河朔境内各处粮库报知朝廷的帐目,地方州郡可以临时抽调的役夫,需要设派多少兵力才能护得他们周全,令其稳稳地把长安腹心之地的粮草运送到北疆。

安西远在两千里之外,调拨哪里的粮草军械,才能大大减轻沿途的巨量消耗,变向减轻大唐国力的负担……

一桩桩一件件,哪怕大唐朝廷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可供参考,还是让李承乾听得头皮发麻。

若是这些事情全都由自己亲自处理,亲身过问,那他也不用再去想什么江南美景,蜀中安乐了。

旬月之内,他就要累得吐血。

还好,杜荷出马,接过了这些!

看着杜荷熟门熟路地应对两名“喽啰”,而且对于物资转运之事说得头头是道,李承乾也不禁感叹起来。

世家子弟,确实有其过人之处啊。

他们不仅早早便可以读书识字,而且见识广博,结交之人多为达官显贵,对于朝廷运作也是门儿清。

李世民虽是早年便扩大科举的影响力,极力提拔寒门子弟,用以对抗豪门世家,特别是山东豪族们。

那些山东豪族们,乃至于几乎所有的豪门子弟,在李承乾心目中的印象,全都是眼高于顶,手高眼低的二世祖,整个朝廷的蛀虫而已。

但是杜荷的表现却正说明了,相对于寒门世子,豪门子弟依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当然了,李承乾并不是因为杜荷的表现,而对他产生了忌惮甚至于敌视。

自从杜荷表现出对自己的忠诚态度之后,李承乾也颇受感动,把他视为是真正的心腹。

杜荷越是能干,他当然越是欣慰。

被他视为麻烦的繁琐事务有人接手,可李承乾也没得到清闲。

就在刚刚,李世民派往北疆的信使已经快马返回。

朝廷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阿史那思摩发现薛延陀部骑兵出现在自己的势力草场附近,欺他们远来疲乏,而且被发现的兵力也不多,竟然直接发动从属于自己的部族骑兵主动出击,想要打一场漂亮的歼灭之战。

然而,他的轻率却使自己的大军落入薛延陀部的陷阱之中。

就在他们缠战尚未分出胜负之际,薛延陀部主力突然杀出,重创阿史那部麾下铁骑。

多亏了他的亲兵奋力死战,才为阿史那思摩杀出一条血路。

现在,阿史那思摩已经被迫带领族人南迁,曾经的东突厥王庭只以拱手让于薛延陀部。

大唐北方屏障已失,情形危急,他们必须立即调派援军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消息证实(第2/2页)

唐军不但要填补北方防线的缺失,更要保证跟西州安西等地的联络,万不能被薛延陀部将他们切断,使之变成没有支援的孤军。

还好李承乾已经会同几位老将定好计划,现在必须令四卫将士提前出击,以备大战。

李承乾甚至来不及跟魏王李泰象征性地见上一面,只能寄希望于房玄龄主持的兵部,不会误了军械粮草。

他带着东宫卫率,直接往城西而去。

需要填补北疆防线的右威卫已经提前启程,程知节亲自带领这支兵马。

听到消息,李承乾的心中万分焦急。

他在与三位老将议事之时,便觉得他们对于右威卫的战力过分自信,完全忽略了这支“步军主力”防守北疆潜在的隐患。

所以他才想尽办法,想要为右威卫争取接应,免得太多大将唐士为国而战,反而送了性命。

没想到,此次程知节竟然随军而行,那问题就大了!

程知节乃是贞观朝数得着的名将,声威震于宇内,更是无数唐军崇拜的对象。

假如战局真的如李承乾所料,而他那个自作聪明的亲弟弟又不分轻重,为了太子之位做出糊涂之事,那这位大唐名将,也会身处危险之中。

薛延陀部击败右威卫并不可怕,但若是擒杀这位大唐名将,则必定会对整个唐军军心产生可怕的影响,后果实不堪设想。

李承乾自然要想办法作出弥补,他希望说服尉迟敬德等人,强行分出左右骁卫的一支,不可离长安太远,全力支撑右威卫的防线。

若真是无法说服他们,那李承乾宁愿冒险入宫,想办法说服他的父皇!

不过,当他在卫率保护之下行于长安街头,却突然感觉到不对。

“怎么回事?为什么长安街头如此安静?”

李承乾远远看去,能看到不少的百姓穿行,但是他们的脸上似乎没有太多慌张之色。

这说明长安并没有因为战情而施行禁街令,百姓依然可以正常生活,那就意味着各种军情消息会飞快地传播。

东宫卫率副统领肖哲,听到太子问话,却是没能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呃,殿下,长安过往一直是如此啊?今日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李承乾没好气地甩了他一个白眼。

之前被杜荷苦劝之时,只觉得这位“心腹谋臣”着实迂腐,头脑僵化,怎么配成为自己谋主的?

现在看来,在自己的阵营之中,杜荷确实已经算是有头脑的干材了。

“本宫的意思是,阿史那思摩战败的消息难道还没有在城中传开么?百姓难道不会私下议论?”

“但是现在看来,百姓与往常无异,这不是最大的反常吗?”

肖哲恍然,赶紧禀报。

“想是太子殿下您还没有收到消息。”

“前些时日,陛下已经下旨,令晋王殿下并部分朝臣,专责安抚百姓民心,消除可能的动乱。”

“长安城中百姓,确实已经得知了北疆大败的消息,他们能如此平常地接受消息,没有引发动乱,那都是晋王之功。”

“什么?晋王?李治?”

李承乾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