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61章 :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新书前十

第61章: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新书前十加更,四更求月票)))(第1/2页)

像是一块巨大的琥珀将整个皇极殿连同其中的所有人,都封印在了这一个瞬间。

空气变得粘稠,每一次呼吸都需要用力。

陆寿祺的颤抖啜泣声,在这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一个读书人,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监察御史,此刻却像一个走投无路的野兽,蜷缩在冰冷的汉白玉地面上,官帽歪斜发髻散乱,显得如此可笑。

但没有人看他。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钱谦益。

这位东林党的精神领袖之一,此刻正跪在大殿的中央,像一尊石雕般一动不动。

他的背脊依旧挺直,头颅微微低垂,手中的笏板紧紧握着,指节已经泛白。

从外表看,他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击垮了,但仔细观察的人会发现,他的眼睛里正有什么东西在快速地闪烁运转。

朱由检回到龙椅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表情很温和,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者正在耐心地等待着什么。

那双眼睛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期待,一种猎人看到猎物即将落入陷阱时的兴奋和快意。

朱由检在等待钱谦益的反应。

终于.....

一声轻微的叹息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那叹息声轻得几乎听不见。

钱谦益缓缓抬起了头,他的脸色依旧铁青,但眼神却重新变得锐利起来。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从地上站起。

钱谦益整了整衣衫,重新握好笏板,面向御座。

“陛下。”

钱谦益开口了,声音依旧低沉。

“陆寿祺贪赃枉法,实乃士林之耻,国朝之蠹!”

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狠狠地钉在了陆寿祺的棺材板上!

他没有为自己的门生辩护,没有说什么“情有可原”、“查无实据”之类的话,而是彻底地将其定性为“士林之耻”、“国朝之蠹”。

这种果决,这种冷酷,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其罪当诛!”

掷地有声!

钱谦益亲手为自己的门生,判下了死刑。

“臣为识人不明,亦有失察之责,愿领其罚!”

说到这里,他再次躬身。

大殿中,响起了一阵细微的议论声。

“然而,陛下。”

钱谦益的声音忽然变得高亢起来,重新拾起了刚才那种慷慨激昂的调子。

“一个陆寿祺的堕落,恰恰证明了都察院风宪之重要!”

这一句话,瞬间改变了整个战场的态势。

钱谦益用一种近乎诡异的逻辑,将刚才的败局转化为了对自己有利的论据。

“试想,若非都察院有监察之责,若非朝廷有三法司制衡,此等贪官污吏,岂不是要横行天下?正是因为有了祖宗留下的这套制度,陆寿祺之流才不敢过分放肆,才会在贪腐之时战战兢兢,才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把柄!”

他说得理直气壮,仿佛陆寿祺的败露,不是皇帝手段高明,而是祖宗制度的胜利。

“反观陛下新设的钦命勘问所,虽能查出陆寿祺一案,但试问,若人人皆由陛下之‘钦命勘问所‘来查,此乃以一人之好恶,代天下之公器!”

钱谦益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激昂,越来越有感召力。

“陛下圣明,自然能够明察秋毫,但陛下之后呢?万世之后呢?若后世君主昏庸,岂不是可以凭借这个先例,任意设立私人机构,绕过朝廷正常的监察体系,为所欲为?”

“长此以往,法度何存?国本何在?”

这句话问得铿锵有力,问得掷地有声。

钱谦益成功地将话题,再次从“东林党有贪官”这个对己方不利的问题,转移到了“皇帝破坏制度”这个具有道德制高点的问题上。

在这个高度上,他重新占据了主动权。

因为在这个时代,“祖宗之法不可变”是一个几乎无法撼动的政治正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1章: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新书前十加更,四更求月票)))(第2/2页)

任何对祖制的挑战,都可能被视为大逆不道,而钱谦益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重新组织起了自己的攻势。

朱由检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是那副淡淡的笑容。

他在欣赏一个目前为止算是棋逢对手的对手。

一开始的钱谦益虽然声势浩大,但在朱由检看来,不过是一个被情绪冲昏了头脑的莽汉。

而现在的钱谦益,才是他真正想要面对的敌人——自私、冷静,理性,狡猾,而且极其危险!

“钱爱卿说得好。”

朱由检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是那样的平淡那样的从容。

“法度确实重要,国本确实不可轻动。朕,深以为然。”

他说着,站起身再次缓缓走下龙座。

“但朕想问钱爱卿一个问题。”

他走到钱谦益面前,与他面对面站立,距离不过一尺。

“当祖宗留下的法度被人钻了空子;当朝廷设立的制度,变成了某些人谋私的工具;当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反过来与贪官污吏沆瀣一气的时候——

朱由检的声音,一字一顿,每一个字都像一支利箭,精准地射向钱谦益的心脏。

“这个时候,皇帝应该怎么办?”

“是继续恪守成法,任由蛀虫啃噬国本?”

“还是临时设立新的机构,堵住制度的漏洞?”

“钱爱卿,你来告诉朕,什么是真正的国本?”

这个问题,问得极其尖锐,极其致命。

钱谦益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知道,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如果他说应该恪守成法,那就等于承认应该放任贪官污吏横行,这在道德上说不过去。

如果他说应该设立新机构,那就等于承认朱由检的做法是对的,这在政治上等于自杀!

但钱谦益毕竟是钱谦益。

他沉默了一瞬间,然后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

“陛下此问,实乃千古难题。”

他的声音,重新变得沉稳而深沉。

“然臣以为正因其难,才更需要慎重。制度之设,在于长久;权宜之计,终非正道。”

“陛下今日设立‘钦命勘问所‘,诚然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但此例一开,后世君主亦可援引此例,设立种种私人机构。到那时,朝廷的三省六部,都察院的监察职能,还有何存在的意义?”

“臣并非反对查办贪官,而是担心这种查办的方式,最终会摧毁整个国家的根基。”

钱谦益的这番话,说得恳切而真诚,几乎让人以为他真的是在为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

但朱由检听完却笑了,就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有趣的笑话。

“钱爱卿,你说得真是太好了。”

他拍了拍手,转身面向大殿中的众臣。

“诸位爱卿都听到了吗?钱爱卿担心朕会摧毁国家的根基。”

“那朕也想问问诸位,当贪官污吏把朝廷的制度当作自己的商铺,当监察御史与商贾勾结,当边镇将领出卖军事机密的时候——“

“这个制度,还有什么根基可言?”

朱由检的声音忽然变得冰冷起来,如同寒冬腊月的北风,刺骨而凛冽!

“钱爱卿,你一口一个‘国本‘,一口一个‘法度‘,但朕想知道,在你心中,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国本?”

“是那些被人钻了无数漏洞的条文?”

“还是这个国家的百姓,这个国家的未来?”

这一次,轮到钱谦益无言以对了。

因为朱由检的问题,直接触及了问题的本质——

制度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是为了制度本身,还是为了制度所要保护的东西?

当制度本身已经腐朽,已经被利用来损害它原本要保护的东西时,是应该拯救制度,还是拯救制度背后的价值?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更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