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35爱子心切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035爱子心切

簡繁轉換
作者:夏天就是要吃西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2 15:44:28 来源:源1

035爱子心切(第1/2页)

次日,即正月二十六。

徐州,彭城。

清晨,冠军将军留守,监徐、兖、青、冀四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刘义隆带着满城文武出城二十里,迎候其父。

这是刘裕原定的归期,他将在正午入城。

但是众人一直等到午后,始终不见来人,不少人开始焦躁不安,以为出了什么变故。

刘义隆年纪虽小,却是一个沉稳的性子,他不动声色地派遣心腹打探消息,而后便与左右谈笑自若,以安人心。

徐州刺史府功曹王昙首望见这一幕,心中暗叹:‘如此佳儿,却受宋公厌恶,可惜,可惜。’

尽管心里觉得刘义隆是刘裕诸子之中,最适合继承大统的人,但王昙首心里也很清楚,刘义隆没有半点机会。

刘裕对待敌人从不心慈手软,可在面对家人时,却有其温情的一面。

然而刘义隆的母亲胡道安却被刘裕谴责赐死,必然是犯下了让刘裕难以原谅的错误。

后世史书只字不提胡道安因何而死,知晓内情的人同样讳莫如深。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刘裕绝不会考虑让刘义隆继承大统。

他很不待见这对母子,曾经一度将刘义隆过继给了三弟刘道规,后来二弟刘道怜诞下次子,刘裕才让刘义隆做回自己的儿子。

王昙首暗暗摇头,他年少时就有大志,父亲王珣死后,长兄王弘一心追随刘裕,将家产尽数分给诸弟管理,王昙首只取藏书,不理余财。

如果有的选择,他并不想辅佐没有前途的刘义隆。

建康,或者长安,才是王昙首想要去的地方。

许久,一骑绝尘而来,正是王昙首的族兄王华,二人都是东晋开国宰相王导的曾孙。

王华同样也是刘义隆的幕僚,拜徐州主簿,方才刘义隆就是派他前去打听消息。

如今王华返回,众人全都围了上去。

“王主簿,宋公迟迟不至,究竟发生了何事?”

“莫非是宋公身体有恙?”

这也是他们最担心的一点,刘裕时年五十六岁,他征战一生,硬生生是从军队底层杀了上来,在此期间不知受了多少次伤。

年轻时还撑得住,如今年纪上来了,其实身体并不好。

譬如秦琼,晚年疾病缠身,他自己也清楚原因,常与人说:我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呢!

此番劳师远征,如果刘裕的身体在归途中突然垮了,其实也不足为奇。

刘义隆心里担心,但他没有表露出来,只是看向王华,用眼神催促他。

王华会意,笑道:“诸位不必惊慌,宋公只是收到了长安的急报,彻夜难眠,所以耽误了行程。”

有人放下了心,也有人好奇,问道:“主簿可知究竟是何消息?”

王华收起了笑容,叹道:“夏贼南侵,安西长史王修遣人传信,声称桂阳公私自去了前线。”

刘义隆脸色大变:“阿兄危矣!”

众人也终于明白了刘裕为何彻夜难眠: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有危险,这让刘裕如何睡得着觉。

如果不是因为彭城与长安距离遥远,刘裕只怕早就折返回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35爱子心切(第2/2页)

黄昏时,刘义隆终于望见了父亲的车驾,也看到了簇拥车驾的各部精兵。

待队伍走近,刘义隆领着文武快步上前:“孩儿拜见父亲。”

“臣拜见宋公。”

刘裕略显憔悴,颔首道:“有劳诸位迎候,天色不早了,入城吧。”

他担忧刘义真的安危,实在没有兴致慰问刘义隆及其麾下文武。

刘义隆连忙退到一旁,当刘裕的车驾越过了他,刘义隆忍不住想道:如果此刻是我在前线,父亲是否也会担心?

一念及此,刘义隆暗自苦笑,这个问题不会有答案,他三岁时,母亲就被赐死,因为不受父亲宠爱,一直活得谨小慎微,绝不会像二哥这样冒失。

......

刘裕回到宋公府,北伐前,这里还叫豫章公府。

妾室们都在府门前迎接他。

刘裕的发妻臧爱亲病逝已有十年,他们夫妻感情深厚,刘裕没有再立正妻,如今府上最尊荣的两位妇人,其一是世子刘义符之母张夫人,其二是刘义真之母孙夫人。

母凭子贵的说法,正是应在了二人身上。

当然,最受宠的并非是她们,而是刘裕从长安带回来的姚夫人。

姚夫人二八年华,出自后秦皇族,是姚兴的堂侄女。

刘裕杀光了她的亲族,按理来说,不应该把这样一个女人留在身边,但姚夫人实在太美了,饶是刘裕,也过不了这道美人关,于是将她纳为侧室。

归途中,因为宠幸姚夫人,甚至耽误了不少正事。

刘裕今日回府,张夫人与孙夫人自然见到了那位姚夫人。

孙夫人暗自庆幸:‘此女虽然年轻,但媚骨天成,果真绝色,难怪夫君为她着迷,不过,好在夫君将她带回了彭城,若是任其留在长安,吾儿必会被她的美色所惑。’

张夫人也在心底念叨:‘吾儿若归彭城,不可让他见此女。’

就连刘裕这种心志坚定的英雄人物,尚且都能为姚夫人荒废正事,又何况是刘义符、刘义真兄弟,二人的母亲可不认为他们能够把持得住。

儿子私通庶母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有时候当爹的为了自己的脸面,儿子的名声,甚至不得不选择忍气吞声。

譬如高王。

刘裕不清楚二位夫人在心里嘀咕些什么,被众人迎进门后,刘裕没有向刘义真的生母孙夫人提起刘义真的情况。

就算让孙夫人知道,也济不得事,只会在自己面前哭闹,惹人心烦。

回到书房,刘裕看着关中舆图上所标识的刘回堡,叹道:“车士(刘义真),你可得逢凶化吉,千万不能有事。”

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刘裕看待刘义真亦是如此。

旁人觉得刘义真私自跑去前线,行事太过冒失。

但在刘裕看来,刘义真肯定是想要为父分忧,所以才在大敌压境之时,不顾个人安危前往刘回堡,这分明是孝顺与勇敢的表现。

既然怪不到刘义真的头上,自然就怨恨起了王修。

刘裕愤恨道:“王修无能,枉费我将车士托付给他!此番车士如果无事,也就罢了,若有不测,我必杀之,以泄心头之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