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青海没有羊眼汤 > 第三十一章:玄门神通

青海没有羊眼汤 第三十一章:玄门神通

簡繁轉換
作者:肖雨平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23 15:39:09 来源:源1

第三十一章:玄门神通(第1/2页)

终南山深处,云遮雾绕,古木参天。一处背倚绝壁、前临幽潭的平缓坡地上,几间简朴的茅屋错落有致,檐角挂着青铜风铃,山风吹过,发出清越空灵的声响。此地灵气氤氲,远离尘嚣,正是吕玄通清修之所,亦是龙门派在此山的一处隐脉道场。

赵清真身着洁净的青色棉布道袍,肃立于茅屋前的石坪上。他面前,一张古朴的柏木长案铺着杏黄色云纹桌围,案上供奉着三清神位(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画像,虽非金身玉像,却笔意高古,神韵盎然。香炉中三柱线香青烟袅袅,散发出清心凝神的降真香气息。左右分置净水盂、法剑(归尘剑暂未出鞘,以木剑暂代)、令牌、笏板、符纸、朱砂、毛笔等物,一应俱全,透着庄严肃穆。

这便是龙门派斋醮科仪最基本的法坛布置——静坛。

吕玄通鹤发童颜,青袍素雅,立于法坛主位,神情肃穆。他并未急于传授高深法术,而是从最基础的斋醮仪轨开始。

“斋者,齐也,齐整身心,洁净内外。醮者,祭也,设坛通神,祈告天地。”吕玄通的声音平和清越,每一个字都如同清泉滴落,涤荡心神,“我龙门派承袭全真道统,斋醮科仪,首重心诚。心不诚,则神不感;身不洁,则法不灵。行法之前,必先净身、净口、净心。”

他亲自示范:取净水盂中甘露,以杨柳枝蘸取,轻洒于身周,象征洗除尘垢;默诵《净口神咒》:“丹朱口神,吐秽除氛…通命养神…”;最后闭目凝神,意守丹田,澄心涤虑,直至杂念尽消,身心一片空明澄澈。

赵清真依样画瓢,一丝不苟。他历经血火,心志本就坚毅,又已筑基有成,炼化大药,心神远比常人凝练,很快便进入了那内外澄澈的状态。一股清凉宁静之意自丹田升起,弥漫全身,与法坛香烟相融。

“斋醮之基,在于存思与掐诀。”吕玄通继续道。他右手拇指指尖依次扣住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特定指节,最后食指弯曲,形成一种复杂而充满道韵的手印——玉清诀。

“存思,乃是以意念观想神灵威仪、仙境妙景,沟通天地。掐诀,则是以手印沟通身内身外之炁,调动天地能量,亦是施法之引信。”吕玄通一边讲解,一边缓缓变化手诀,口中默诵存思密咒。随着他的动作,赵清真敏锐地感知到,法坛周围的灵气似乎被无形之力牵引,缓缓汇聚于师父指尖,形成微弱的、常人无法察觉的能量漩涡。

赵清真凝神学习,手指略显笨拙地模仿着那些繁复的手印:三清诀(沟通三清)、五雷诀(引动雷霆)、北斗诀(接引星力)、金刚指(破邪护身)……每一个手印都蕴含着特定的意念与能量流转路径。吕玄通要求极高,稍有偏差,便立刻指出,并讲解其中关窍与对应的体内经脉气机变化。

“斋醮非是空谈,符箓乃沟通天地、役使鬼神之凭证,法剑则为护道降魔之利器。”吕玄通拿起符笔,饱蘸朱砂。那朱砂并非凡品,乃是以辰砂混合雄黄、金粉,又以秘法炼制,蕴含纯阳破煞之力。

“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吕玄通神色凝重,“符胆为符之核心,符头符脚引动天地神将之力。下笔之时,需心与笔合,神与符通,以自身真炁为引,存思所请神灵或所敕令之威能,灌注笔端,一气呵成!断不可犹豫,更不可错画分毫!”

他屏息凝神,笔走龙蛇!口中低诵《敕笔咒》、《敕墨咒》、《敕纸咒》。只见朱砂笔尖竟隐隐泛起一层微弱的金光!笔锋落在裁剪好的黄表纸上,如行云流水,勾画出繁复玄奥、充满道韵的线条——一道镇宅安神符顷刻而成!符成瞬间,赵清真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温和而稳固的能量场自符箓上弥漫开来。

赵清真提笔尝试。初始时,手抖笔滞,朱砂或浓或淡,符线歪扭,意念更是难以集中。画出的符箓徒具其形,毫无灵韵。吕玄通并不苛责,只道:“符者,心之画也。心未澄,炁未足,强求无益。每日静坐存思后,习练百遍,熟能生巧,待你元神稳固,真炁充盈,自能引炁入符。”

至于法剑运用,吕玄通的要求更是严苛。他令赵清真暂不用“归尘”,而是持一柄沉重的桃木剑练习。

“剑乃手臂之延伸,心念之具现。持剑者,当人剑合一。驱邪法剑,非是沙场搏杀之术,讲究引炁入剑,以意御剑,步踏罡斗,配合符咒。”吕玄通脚踏玄奥步法,身形飘忽,如同踩着无形的星斗。手中桃木剑随步法挥动,看似缓慢,却引动周遭气流旋转,剑尖隐隐有风雷之声。

“此为‘步罡踏斗’,乃沟通星宿、借法天地之基步。配合‘天蓬咒’、‘真武咒’或‘五雷咒’,可引天罡正气、北极真武之力或九天雷霆加持剑身,破邪诛魔!”

赵清真跟随练习。步罡踏斗繁复异常,需与呼吸、意念、体内真炁流转完美配合。初时他脚步踉跄,身形滞涩,桃木剑挥舞起来全无章法,更别提引炁入剑。往往一套罡步未踏完,已是满头大汗,气息紊乱。但他心志坚韧,又有深厚根基,每日勤练不辍,渐渐步伐沉稳,剑随身走,隐有风雷之势初成。

驱邪捉妖:初试锋芒

数月苦修,赵清真对龙门斋醮科仪的基础框架、符箓绘制、手诀罡步、法剑运用已初窥门径。这一日,吕玄通并未带他上法坛,而是领他来到后山一处阴气森森的乱葬岗边缘。时近黄昏,残阳如血,荒草萋萋,乌鸦聒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腐土气息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阴寒。

“此地荒坟日久,怨气积聚,近日有樵夫言夜闻鬼哭,见磷火飘忽,疑有阴邪作祟。虽非大恶,却扰民生息,亦损此地清灵之气。”吕玄通指着前方几座塌陷的荒坟,“今日,便由你持法,小试牛刀,驱散此间阴魂怨气,使其重归地脉,安息轮回。”

赵清真心头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他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回忆着师父所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一章:玄门神通(第2/2页)

设坛净地:他寻了一处相对平整、背风向阳之地,迅速以净水洒扫四方,口诵《净天地神咒》:“天地自然,秽气分散…”,同时脚踏禹步,手掐净坛诀。一股无形的清灵之气随着他的动作扩散开来,将周围弥漫的阴寒怨气稍稍驱散。他取出一块黄布铺于地上,权作简易法坛,供奉三清神位(小型画像),点燃线香。

敕符召将:赵清真凝神静气,存思此地山神土地护持。提笔蘸朱砂,凝神贯注,真炁缓缓注入笔尖,口中默诵《敕符咒》。笔走龙蛇,一道专门用于安魂定魄、敕令游魂的“太乙救苦天尊超拔符”一气呵成!符成瞬间,黄表纸上朱光流转,隐隐有慈悲渡化之意透出。

踏罡布阵:他手持桃木剑,脚踏北斗七星罡步,身形在几座荒坟间穿梭游走。每踏一步,剑尖便在空中虚画一道玄奥轨迹,口诵《北斗神咒》:“北斗九辰,中天大神…”。随着罡步完成,一个无形的、引动北斗星力(虽在白日,亦有星力垂降)的简易“紫庭敕魔阵”已然布下。阵法范围虽小,却自成格局,将几座荒坟散逸的阴气怨念牢牢锁住。

焚符诵经:赵清真立于阵眼,将那道“太乙救苦天尊超拔符”置于香炉前,手掐救苦诀,朗声诵念《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

“尔时,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

经文声清越悠扬,带着真炁加持,如同实质的音波,穿透阴霾,回荡在乱葬岗上空。随着经文诵念,那道符箓无火自燃,化作点点带着金光的灰烬,融入虚空之中。

就在经文念诵过半,符灰散尽之时,异变陡生!

“呜……呜哇……”

一阵凄厉、怨毒、如同无数人哭泣哀嚎的尖啸声猛地从其中一座塌陷最深的坟冢中爆发出来!紧接着,数团幽绿色的、跳跃不定的磷火凭空燃起,在渐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瘆人!磷火之中,隐约可见几个扭曲、模糊、半透明的人形轮廓,散发着浓烈的阴寒怨气!它们似乎被经文和阵法激怒,挣扎着想要冲出阵法的束缚,扑向正在诵经的赵清真!阴风骤起,吹得他道袍猎猎作响,寒意刺骨!

是伥鬼!非是自然死亡,而是生前含冤或横死,怨念不散,又被此地阴气滋养,形成的凶戾阴魂!

赵清真心头一紧,诵经声却丝毫未乱,反而更加洪亮沉稳!他左手掐诀不变(救苦诀),右手桃木剑猛地一震!脚踏天罡步位,剑尖直指那几团扑来的磷火鬼影,口中咒语陡变,由慈悲渡化的经文转为威严敕令的《天蓬神咒》:

“天蓬天蓬,九玄煞童!五丁都司,高刁北翁!七政八灵,太上浩凶!长颅巨兽,手把帝钟!素枭三神,严驾夔龙!威剑神王,斩邪灭踪!”

咒语如同惊雷炸响!随着“威剑神王,斩邪灭踪!”八字出口,赵清真体内真炁疯狂涌入桃木剑!原本平平无奇的木剑骤然爆发出刺目的金光!剑身之上隐隐浮现出天蓬元帅那三头六臂、手持金印帝钟的威严法相虚影!

“破!”赵清真一声厉喝,桃木剑带着堂皇正大的破邪金光,朝着扑来的几团磷火鬼影狠狠一斩!

嗤嗤嗤——!

如同热刀切牛油!金光所过之处,幽绿的磷火发出刺耳的尖啸,瞬间被撕裂、净化!那几个扭曲的鬼影如同暴露在烈日下的冰雪,发出凄厉的惨叫,形体迅速变淡、消散!浓烈的怨气被金光涤荡一空!

残余的几个鬼影被这雷霆一击彻底震慑,发出恐惧的呜咽,拼命想缩回坟冢深处。

“尘归尘,土归土!尔等执念已消,怨气已散,还不速速归入地脉,等待轮回,更待何时!”赵清真声如洪钟,左手掐诀指向地面,存思地脉开启,接引亡灵。同时,他再次诵起《救苦经》最后一段,声音中充满慈悲渡化之力。

在经文声和阵法的引导下,那几缕残存的、被净化了怨气的阴魂,化作几道微弱的白光,如同萤火虫般,依依不舍地盘旋几圈,最终缓缓沉入地下,消失不见。

乱葬岗上,阴风骤停,磷火尽灭。那股萦绕不散的阴寒怨气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雨后般的清新与宁静。几只受惊的乌鸦扑棱棱飞走,夕阳的余晖重新洒落在这片曾被遗忘的土地上。

赵清真缓缓收剑,长舒一口气。背心已被冷汗浸湿。初次实战,虽有惊无险,但面对那突如其来的凶戾鬼影,心神震荡在所难免。他看向师父。

吕玄通不知何时已站在一旁,微微颔首,眼中带着赞许:“符箓引渡,经文净心,法剑诛邪,罡阵锁形,敕令轮回。虽略显生涩,火候拿捏尚有不足,然临危不乱,法度森严,尤以最后引地脉接引亡魂,暗合我龙门慈悲渡化之旨。善。”

他走到那座曾爆发怨气的坟冢前,俯身查看片刻,指着坟头一株颜色暗红、散发着微弱腥气的奇异小草道:“此乃‘怨血草’,常生于横死大怨者坟头,吸怨气而长,亦是引鬼之物。你方才所遇伥鬼,恐与此草有关。驱邪之后,当焚草净地,断其根源。”

赵清真依言,取出一道“三昧真火符”(初级),以真炁引燃,符火呈淡金色,将那株怨血草连同周围沾染阴气的土壤焚烧殆尽,不留后患。

夜幕降临,师徒二人返回茅屋。山风清凉,星斗满天。赵清真盘坐于蒲团之上,回味着日间驱邪的经历。斋醮科仪,非是装神弄鬼的表演,而是沟通天地、调和阴阳、护生度死的无上法门。符箓是心意与能量的载体,法剑是道心与意志的延伸,咒语是沟通神明的密匙,罡步是借法天地的桥梁。

他抚摸着腰间的“归尘”剑柄,感受着剑身内蕴的凛冽道韵。这把融合了他旧日兵器与新生道果的神兵,未来在降妖除魔的路上,必将绽放更璀璨的光芒。龙门道法,玄妙精深,今日,他才算真正踏入了这道驱邪护正、积功累德的玄门正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