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 第34章 诸侯们震惊,荀衍投靠刘备了?

第34章诸侯们震惊,荀衍投靠刘备了?(第1/2页)

陶谦紧锁眉头,思索了一会儿。

“借,借他一万石粮食,足够养活东海郡兵三个月了。

”陶商道:“会不会太多?”

陶谦摇摇头:“东海郡贼寇众多,我早就想清除了,刘备此举深得我心。”

“没想到刘备这个草包行动这么迅速,刚上任就要带着关张赵去清理土匪。”

“当然,也可能是荀休若的建议。”

陶商高兴道:“有荀休若和关张赵坐镇东海郡,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

陶谦叹息道:“也不知道刘备这家伙何德何能可以得到荀休若的辅佐。”

“都说荀彧是王佐之才,其三兄也差不到哪去。”

“最重要的是,荀家为什么会押注刘备呢?”

“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陶商笑道:“父亲,这无论是谁辅佐刘备,不也还是您的手下吗?”

陶谦呵呵笑道:“如果是关张赵辅佐,那可能是我的手下。”

“但如果是荀衍辅佐....”

“那就只能把刘备当做盟友看待了。”

陶商不明白:“为什么?”

陶谦道:“这意味着他得到了荀家的支持。”

“千万别小瞧了荀家的支持。”

陶商点头道:“孩儿明白了。”

荀衍投靠刘备的消息很快在诸侯们的朋友圈中传遍。

袁绍惊讶道:“什么?荀家下注了?下注哪一家?”

沮授道:“刘备。”

“刘备????”

袁绍的智囊团都傻了。

他们在一瞬间想到了很多人物。

唯独没有想到刘备!

这刘备究竟有什么魔力,竟能让荀家投靠他?

袁绍难以置信,

“为什么要投靠刘备?”

沮授摇摇头:“不清楚,但似乎只有荀衍跟了刘备,其他荀家子弟并没有参与。”

袁绍感到有些愤怒。

他当初招揽荀衍,荀衍看不上他,一直赋闲在家。

这让袁绍有了一种错觉,那就是荀衍谁都看不上。

亦或者,荀衍年轻气盛,以为能找到比他更好的主公。

结果十几年都找不到,又不好意思找他“复合”。

这骄傲的才子怎么就加入刘备军了呢?

这让他有一种初恋女友宁愿嫁给矮穷矬,也不愿嫁给他这个高富帅的感觉。

无法理解!

此时,正在招揽荀彧的曹操得知了刘备来过荀府。

他颇为惊讶:“荀衍投靠了刘备?”

荀彧点点头。

曹操难以置信:“刘备有什么条件是荀衍看得上的?”

荀彧摇摇头:“不知道,我三哥本身也是个爱玩的人,可能跟刘备玩得来就加入了吧?”

曹操抽了抽嘴角。

当初袁绍招揽荀衍没招上,难道是因为跟袁绍玩不来?

曹操问道:“你见过刘备了吗?”

荀彧给曹操倒茶:“刘备不靠谱,所以我们几兄弟都没浪费时间去见他。”

曹操哈哈大笑:“那你又为何愿意见我?”

荀彧微微一笑:“我认为你才是真正愿意匡扶汉室的志士,你我志同道合。”

“好!有文若辅佐,汉室可兴!”

荀攸从外面进来道:“曹将军,你看我如何?”

曹操眼睛发亮:“你来得正好!”

于是,曹操去了一趟荀府,便获得了两位顶级谋臣。

曹操赢麻了。

....

公孙瓒收到刘备的借粮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章诸侯们震惊,荀衍投靠刘备了?(第2/2页)

惊讶于荀家三公子竟然会辅佐刘备。

关靖道:“看来刘备要崛起了。”

公孙瓒笑了笑:“看来我兄弟混得不错,且借他一万石粮。”

关靖道:“我们的粮食也不多了...”

公孙瓒皱眉道:“你就说能不能借嘛?”

关靖道:“我只是担心刘玄德不还。”

公孙瓒冷哼一声:“我就没想过让他还,无需多言,你去开粮仓,即刻送去。”

关靖张了张口,没有继续劝下去。

公孙瓒的专横独断让他很无奈。

虎牢关大战后,各地诸侯都在抓紧发育,准备下一轮赛季的pk。

公孙瓒倒好,不仅没有发育,还浪得飞起,到处打架。

也不知道下赛季还打不打得过南边的袁绍。

....

一晃几日过去。

赵云一个人就把几个村子的水利工程都搞定了。

加上曲辕犁的大量投入,农民又开垦了千余亩的耕地。

几个月后又可以多收获两千多石粮食。

随后郭嘉打了第一波土匪,抓了三百多个壮丁。

三百个壮丁全部加入劳动改造,以郯县为中心,四处都在疯狂地挖水渠,开垦荒地。

一切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热火朝天。

百姓们都能明显感到郯县焕发着勃勃生机。

关羽负责的是人口登记,每日忙得不可开交,脚不沾地。

终于忍不住抱怨道:“诸葛亮什么时候请过来?我不想加班了。”

刘备皱眉道:“那不是童工嘛?”

关羽道:“不给工资,不强迫工作,只是过来学习实践,想走就走,可以不用按时上下班,这怎么叫童工?”

“这叫学生!”

刘备想了想,也对!

不过他也忙得飞起,没空去请诸葛亮。

于是写了封信,邀请诸葛亮,周瑜,庞统,司马懿、陆逊等人过来参观学习。

没什么诚意,主打一个大海捞针,愿者上钩。

小小年纪就能接触政务,这么好的机会你们不来学习吗?

不奢求他们能每天帮忙。

能抄几份公文也算是分担压力了。

同时也是为了早一些结识他们,让他们长大后帮他的忙。

诸葛亮老家就在隔壁琅琊,半日就能到郯县,过来学习的几率最大。

要说刘备忙什么,他忙着监督工匠打造水车。

一种是水力驱动的水车。

另一种是脚踩式的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更加小巧便携,在水流不大的地区使用非常方便。

有了水车,灌溉的效率就能得到大幅的提升,开垦更多农田。

在现有的技术下,搞杂交育苗显然不现实。

明年就要开战了,也没有时间引进新品种。

想要更多粮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以量取胜,多开农田。

捣鼓了几天,两种水车终于完成了。

他当即带着荀衍来看效果。

荀衍双眼顶着黑眼圈,无精打采地跟着刘备前往河水参观水车,他已经好几天没睡好觉了。

东海郡百废待兴,要处理的杂事太多了。

刘备又不处理政务,他每天一大早起来就是一堆处理不完的政务。

要不是他知道刘备一直在主持造水车,他就撂担子走人了。

十几年没干活,上来就007,谁受得了啊?

不过一想到半个月前刘备给他看的水车图纸实现了,他再怎么困也要来看两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