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 第122章 孔融进徐州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第122章 孔融进徐州

簡繁轉換
作者:蓝色三角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4 03:46:19 来源:源1

第122章孔融进徐州(第1/2页)

刘备的婚礼在即。

北海的孔融收拾完北海,也按照约定日子,提前前往东海参加刘备的婚礼。

孙邵(ShàO孙权的首任丞相)陪同孔融南下。

他们之所以提前这么多天,主要是想留一些时间来考察学习刘备的政策。

在他们看来,刘备能这么快崛起,其政策肯定值得学习的。

他们在想,能不能把刘备的政策也搬到北海来,说不定也像刘备一样能快速恢复民生。

他们一路南下。

发现琅琊果然与从前大为不同了。

原本琅琊由于兵乱和匪乱,许多村庄都被烧成了一片废墟。

如今这些废墟基本上都被人清理干净了。

正在重新搭建新房子。

流民们也分到了田地,正干劲十足地开垦农田,种下冬小麦。

不远处便是他们的临时住的营帐。

孔融去看了一眼,住在营帐里的百姓都是铺了一层茅草席地而睡,非常拥挤。

但他们脸上都挂着笑容,谈论着怎么为新房子添置新家具。

孔融转头兴致勃勃地看着热闹的劳动场景,对孙邵说道:

“玄德推行的真是仁政啊,以工代赈,短短半个月便让琅琊焕发生机。”

孙邵提出疑问:“可短短半个月开垦了这么多农田是怎么做到的?”

“光是这水渠就要挖很久吧?”

孔融笑了笑道:“走,问问那个年轻人就知道了。”

田垄上,有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戴着草帽,大汗淋漓。

看样子是刚刚劳动完,索性坐在树下休息。

那年轻人刚坐下,便有不少百姓箪食壶浆,把年轻人围了起来。

“子龙将军,刚烧的烧饼,热乎着呢。”

“子龙将军,试试这野果,这野果可甜呢,解解渴。”

“子龙将军,这是俺打的泉水,凉爽得很。”

赵云有些应付不过来,只是一直道:

“谢谢,谢谢...”

赵云干的活多,吃的也多,狼吞虎咽地把百姓们做的烧饼吃得精光。

百姓们也看得乐呵。

看看,子龙将军都爱吃咱做的烧饼。

后面的孔融和孙邵眼神有些恍惚。

这年轻人穿着麻衣,戴着草帽,还背对着他们,他们以为只是普通的村民。

后来其他村民围上来喊子龙将军的时候,他们忽然就觉得不对劲了。

那个穿麻衣的年轻人是赵子龙!?

不是!?

他怎么来到这里耕田了?

莫非他被刘备贬为庶民了?

不可能啊!

赵子龙刚在泰山和北海立了大功,而且还是阵斩敌将之功,怎么可能被贬呢?

于是孔融不敢置信地上前询问道:

“你...你是赵云,赵子龙?”

赵云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猛地一转头,嘴里嚼着烧饼,睁大了眼睛,惊讶道:

“孔...孔公?您怎么来了?”

孔融看着那熟悉的脸庞,下巴都要惊下来了:

“真的是你呀?”

赵云点点头,笑道:

“孔公,这么巧啊?好久不见,您怎么这么早来了?主公的婚礼还有五天呢。”

按理说,孔融从北海到郯县只要两天左右。

孔融只需提前三天来即可,没必要提前五天来。

毕竟北海刚刚经历过大战,百废待兴,孔融应该很忙才是。

孔融挑了挑眉,上下打量了一番赵云的农民装扮,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2章孔融进徐州(第2/2页)

“听闻玄德在琅琊施行仁政,安置了大量流民。”

“因此我特地提前一些时日来学习观摩。”

“毕竟玄德能短时间内把东海搞得有声有色,我也很好奇他是怎么施行政策的。”

“你这身打扮又是在做什么?”

赵云笑道:“主公缺铁,农具供应不上,导致翻地的效率不够,无法在寒露之前种下冬小麦。”

“于是我主动请缨,为主公分忧。”

孔融恍然大悟:“哦呵呵,原来如此,是派了军队过来帮忙是吗?”

赵云摇摇头道:“军队来了也没有用,农具不够分啊。”

孔融拍了一下自己脑袋:“你看我,老糊涂了,差点忘了这一茬。”

“这么说,你是一个人来的?”

赵云点点头:“差不多。”

孔融没想到赵云不仅上马能万军丛中取管亥首级,下马还能帮主公处理政务。

真是文武双全的奇才啊!

孔融有些好奇,在这样缺铁,时间又紧迫的情况下,赵云又有什么奇计良谋替主公分忧呢?

在这样的困境下,孔融自认他是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的。

毕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赵云笑道:“孔公可知道我的绝技?”

孔融点点头:“你无限耐力,不会感觉到累是吧?”

赵云点点头:“而且只需要及时补充食物支持我的能量消耗。”

孔融还没反应过来:“所以呢?”

赵云道:“所以我亲自下田开垦新田。”

孔融脸色变了变:“你...你一个人!?”

赵云微微一笑:“我一人足矣。”

说着,赵云拉起曲辕犁,快步在田野上疾走。

由于琅琊的土质比较松,所以赵云拉起来没费多少力气。

不到一分钟,便犁完了一百米的地。

紧接着,赵云掉头过来,又花了不到一分钟,犁完了一百米的地。

比水牛还快数倍。

关键是水牛会累,越犁越慢。

但赵云不会累啊,而且他本身力气就很大。

于是赵云在孔融的眼皮子地下,只用了几分钟便犁完了一亩地。

紧接着又花了几分钟又犁了一亩地。

孔融和孙邵目瞪口呆,头皮发麻,感觉大脑的褶皱都被抚平了。

这是什么情况?

不是!

原来是这样替主公分忧的吗?

几分钟一亩地,一天工作十个小时的话。

那赵云一天岂不是能犁田百亩!?

水牛一天也才犁田几亩啊!

这也太逆天了吧?

赵云提着铁犁,回到孔融身边,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道:

“孔公,懂了吧?”

我懂个der啊!

谁教你这么用武将技的!?

这是我能学的吗?

赵云感慨道:“说起来还多亏了子义。”

孔融扯了扯嘴角:“又...又跟子义有什么关系?”

赵云道:“主公把子义生成的箭矢融了,铸造成了农具,正源源不断地运往琅琊和泰山。”

“每多一台曲辕犁或者一把锄头,我们每天就能多犁两亩地。”

“子义的铁,一天能生产一百把锄头或者几十台曲辕犁,说起来他的贡献比我大多了。”

孔融呆若木鸡,感觉自己的大脑都萎缩了。

他刚才在说什么?

他们把子义的箭矢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