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194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194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徐佳莹轻轻搅动着茶杯里的菊花,眼神却很坚定:“热度是一时的,但故事的魂不能丢。《老院旧事》之所以特别,就是因为它讲的是真实的乡愁、含蓄的情感,强行加‘CP梗’‘热点梗’,就像给老院子刷上刺眼的油漆,丢了原本的韵味。”

“就算一时吸引了流量,等热度过去,大家记住的也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那些转瞬即逝的梗,这样的宣传,又有什么意义呢?”

苏木回头看她,暖黄的灯光落在她脸上,温柔又坚定。

从江城开书店时一起对抗盗版书商,到乌镇做木槿时一起应对“速阅”的冲击,徐佳莹总能在他迷茫时抓住核心,像一盏灯,帮他看清方向。

“知我者,佳莹也。”他走过去,坐在她身边,“那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宣传?既不丢格调,又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故事。”

“咱们可以从‘文化共鸣’入手,”徐佳莹放下茶杯,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现在的人虽然喜欢热点,但也渴望真诚的文化体验。比如联合杭州的书法家协会、非遗传承人,搞一场‘《老院旧事》主题书画雅集’。”

“让名家现场写书法、画国画,把漫改里的老院子、人物融入作品,再搞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既能展现江南文化的魅力,又能自然地宣传漫改,比追热点更有长久价值。”

两人就着安神茶的香气,讨论到深夜。

从雅集的场地选择,最好是西湖边的古朴院落,有江南韵味,到邀请的嘉宾,除了书法家、画家,还可以请古琴演奏家,营造氛围,再到线上的直播互动环节,让观众投票选最喜欢的书画作品,获奖作品做成漫改周边。

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计划。

清晨的阳光透过酒店窗帘缝隙洒进来时,徐佳莹醒得比平时早。

她轻手轻脚地起床,想去花园透透气,刚走到楼下,就看到一位白发老人蹲在石板路上,手里拿着一支自制的毛笔。

笔杆是普通的竹竿,笔头缠着布条,正用清水在石板上练字。

老人的动作缓慢却有力,“乡愁”两个大字在石板上渐渐成型,笔锋苍劲,带着岁月的厚重。

徐佳莹站在旁边静静看着,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灵感。

书画雅集不仅要邀请名家,还可以加入“大众参与”环节,让游客、读者也用清水在石板上写字、画画,分享自己的“老院故事”,这样既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又能让雅集更有烟火气。

她快步回到房间,推醒还在熟睡的苏木:“我有新想法了!咱们的书画雅集可以加个‘清水书画区’,让大家都能参与,这样更热闹,也更能引发共鸣!”

苏木揉着眼睛坐起来,听完她的想法,眼中瞬间露出赞许的光:“这个主意好!既保留了高雅的文化内核,又增加了互动性,普通人也能参与进来,这样的雅集才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有温度、有烟火气的,正好契合《老院旧事》的调性。”

两人立刻给秦海天打电话,把书画雅集的方案详细说明。

秦海天听完,兴奋得在电话里直拍手:“这个方案太妙了!比追热点靠谱多了!我这就联系杭州书法家协会和非遗中心,场地我来搞定,保证找个最有江南韵味的院子!”

趁着团队筹备雅集的间隙,苏木和徐佳莹决定去杭州老街区走走。

那是他们多年前曾短暂住过的地方,当时苏木刚从出版社辞职,准备开书店,两人在老街区租了间小房子,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晚上在路灯下散步,日子清贫却充满希望。

出租车停在老街区入口,眼前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

原本狭窄的石板路拓宽了些,多了不少新潮的小店,但街角的老槐树还在,树干上的纹路比当年更粗了,枝繁叶茂地遮住半条街。

两人沿着街道慢慢走,路过当年常去的杂货店,老板已经换了人,却还在卖老式的搪瓷杯、竹编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