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195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195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路过曾经租过的房子,窗台上还摆着几盆绿植,像极了当年他们养的那几盆多肉。

“你看,那家定胜糕老铺子还在!”徐佳莹突然指着前方,眼里满是惊喜。

铺子的招牌还是当年的木质款,写着“老杭州定胜糕”,门口排着不长的队,飘着熟悉的糯米香。

两人跟着队伍排队,轮到他们时,老板笑着问:“要两小块?还是老样子?”

徐佳莹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对,两小块,谢谢老板。”

原来老板还记得他们当年的习惯,每次来都买两小块,坐在街边的石凳上分享。

拿着温热的定胜糕,两人坐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

定胜糕还是当年的味道,糯米软糯,豆沙馅甜而不腻,上面印着“定胜”两个红字,是用红曲米做的,格外喜庆。

“当年你总说,吃了定胜糕,咱们的书店肯定能开起来,”徐佳莹咬了一口定胜糕,眼里满是回忆,“没想到真的开起来了,还做成了现在的木槿。”

“那时候多亏了你,”苏木看着她,语气里满是感激,“我辞职的时候,所有人都反对,只有你支持我,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当启动资金。要是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我,也没有木槿。”

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斑驳的光影像时光的碎片。

两人一边吃定胜糕,一边聊当年的趣事,苏木第一次去批发市场进书,把《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拿混了。

徐佳莹第一次给书店的窗户贴窗花,剪坏了好几张红纸,两人在老街区的除夕夜,一起煮了一碗速冻饺子,就算过年了。

那些平凡却温暖的日子,像定胜糕的甜香,一直留在心里。

书画雅集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场地选在西湖边的“郭庄”。

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江南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处处透着雅致。秦海天提前请人布置了场地。

长廊两侧挂着《老院旧事》的漫改插画,庭院中央摆着几张大案桌,铺着洁白的宣纸,旁边放着笔墨纸砚。

“清水书画区”设在入口处,铺着平整的青石板,摆着十几支自制毛笔和水桶。

上午九点,雅集正式开始。

受邀的书法家、画家陆续到场,有满头白发的老艺术家,也有年轻的非遗传承人。

古琴演奏家坐在亭子里,指尖拨动琴弦,《高山流水》的旋律缓缓流淌,与西湖的风声、鸟鸣混在一起,格外惬意。

林晓雨和江源也来了,两人带着漫改的分镜稿,现场作画。

林晓雨画的是《老院旧事》里的“祖孙包春卷”场景,水墨勾勒的老院子里,奶奶正教孙女折春卷皮,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两人身上,温暖又生动。

江源则画了一幅“老院腊梅图”,枝干遒劲,花瓣嫩黄,漫改的主角站在腊梅树下,手里拿着爷爷修补的老木门零件,满是乡愁的韵味。

线上的直播同步开启,镜头从园林全景慢慢推进,掠过名家挥毫的场景、古琴演奏的画面,再到“清水书画区”里游客的互动。

有小朋友用清水画卡通版的漫改主角,有老人写“家和万事兴”的书法,还有情侣一起画老院子的轮廓。

直播间里的评论刷得飞快:“这才是真正的江南文化!比追热点有意义多了!”

“《老院旧事》的漫改插画好有感觉,想去乌镇看看老院子!”

“清水写字太有意思了,我也想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