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 > 第30章 周统领一定是疯了

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 第30章 周统领一定是疯了

簡繁轉換
作者:晨昏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8:44 来源:源1

第30章周统领一定是疯了(第1/2页)

周林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有一种复杂的火焰在燃烧。

那里有对宵小之辈构陷忠良的愤怒,有对这污浊朝堂的厌倦与失望,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想要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执念!

赵德站在韩川身侧,此刻也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他一直以为,周林是二皇子韩凌云的人。

毕竟,周林与韩凌云的母族,都出自当年的“开国文臣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现在,他才明白,周林,根本不是韩凌云的人。

而周林此举,让满朝文武瞬间炸开了锅。

“周统领一定是疯了!”

“南疆乃蛮族之地,瘴气遍布,他跑去那里,不是送死吗?”

“哼,我看他是怕了!怕被某些人清算,这才想了个金蝉脱壳之计,远走高飞!”

窃窃私语声如蚊蝇般嗡鸣,汇成一股令人心烦意乱的噪音。

无数道目光,或惊疑,或鄙夷,或幸灾乐祸,尽数投向丹陛之下那个挺直了脊梁的身影。

然而,队列中几位真正的老臣,却并未加入这场议论。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悄然转向了御史台队列之首——那位须发半白,自始至终如一尊石雕般沉默的老者。

大梁御史大夫,梁远。

这位从仁宗末年入仕,历经三朝风雨,亲手将无数贪官污吏送上断头台的老御史,此刻脸上竟无半点波澜。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周林,那双浑浊的老眼里,藏着无人能懂的深意。

百官心中猛地一凛。

对了,御史台那群闻着味儿就能咬人的疯狗呢!

监察御史们平日里风闻奏事,捕风捉影,稍有不对便会群起而攻之。

南疆之事如此重大,他们为何从头到尾,没有一人出声?

是他们一无所知?

不可能!

这只能说明,整个御史台,早就被梁远用铁腕压得死死的!

这位老御史,究竟在等什么?

就在这诡异的寂静中,珠帘之后,李黎那冰冷无情的声音再次响起。

“不准。”

仅仅两个字,没有理由,没有解释,只有不容抗拒的威严。

周林的身体肉眼可见地垮了下去。

方才那股悍不畏死的决绝,瞬间被抽空,只剩下无尽的失落与无奈。

他张了张嘴,还想争辩,却在接触到那珠帘后那双锐利的目光时,颓然地闭上了嘴。

他知道,再说无益。

韩川的小手在宽大的袖袍下死死攥紧。

一股怒火与无力感交织着,在他胸中冲撞。

他想开口,想声援这位仅存的孤臣,想告诉他,朕准了!

但他不能。

他知道,自己此刻开口,不仅救不了周林,反而会将自己彻底推到李黎的对立面。

忍。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突然想通了几个问题。

比如,李黎为何要提前召开大朝?

因为,李黎要的是无可争议的、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话...语...权!

这种权力,不是在后宫与另外两位太后私下交锋、妥协能够得来的。

它必须在太极殿前,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用最直接、最酷烈的方式,亲自去争,去抢,去夺!

可她为什么要这么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章周统领一定是疯了(第2/2页)

韩川想不明白,先帝尸骨未寒,她如此迫不及-待地攫取权力,难道不怕根基不稳,反噬自身?

一个可怕的念头浮上心头。

除非……她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韩川打了个寒颤。他看不透那个珠帘后的女人。

但他清晰地预感到,只要自己一天没有亲政,只要这大梁的最高权力还掌握在这些女人的手中,今日的党同伐异,就绝不会是终点。

大梁,将一步步迈向内耗的深渊。

周林的插曲过后,大朝会似乎终于回到了正轨。

一名名官员轮流出班,奏疏如雪片般呈上。

“臣启奏,黄河大堤年久失修,去岁秋汛已有溃堤之险,恳请陛下与三宫太后早日拨发钱粮,以安万民!”

“臣有本,北境守军冬衣短缺,将士多有冻伤,还望户部加急处置!”

“臣以为,科举取士之法当有变革,当广开言路,不拘一格……”

有的被珠帘后的声音干脆利落地驳回,有的则被批复“交由中书省议处”。

韩川坐在那冰冷的龙椅上,却将每一个字都牢牢记在心里。

黄河、北境、科举、盐铁……

一桩桩,一件件,拼凑出了一个真实而又残破的大梁王朝。

先帝明宗的驾崩,让许多本该有条不紊推进的国策,瞬间被打乱了节奏。

如今丧期已过,百废待兴,整个王朝都需要重新调整步伐,尤其是这中枢,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声音来定调。

这,恐怕也是李黎提前召开大朝的另一个原因。

不知不觉间,天际的铅云散去,风雪渐停。

阳光刺破云层,为白茫茫的宫殿镀上了一层淡金。

大朝会仍在持续。

韩川敏锐地察觉到,广场上的气氛,变了。

最初的震惊、恐惧与混乱,已经渐渐平息。

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诡异的平静与……适应。

他们适应得太快了!

快到让韩川感到心惊。

就在这时,一名工部官员出列,奏请一事,让这刚刚平稳的湖面,再起波澜。

“启奏陛下,三宫太后,先帝明宗皇帝陛下之帝陵,因国丧仓促,诸多规制尚未完备,臣恳请,即刻增派人手,扩建帝陵,以彰孝道,慰先帝在天之灵。”

修缮帝陵,此事关乎“孝”道,无人敢反对。

所有人的目光,习惯性地望向了北面那道代表着最高权力的珠帘。

李黎,太皇玄皇后,想必会再次开口定夺。

然而,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声音,抢先响了起来。

那声音,来自东侧长春宫的方向。

“准!”

是淳皇后陈珍儿!

她的声音并不像李黎那般冰冷,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与……隐隐的悲愤。

“此事,不必交由中书省,工部即刻拟定方略,所需钱粮,从内帑支取,哀家要先帝的陵寝,成为我大梁开国以来,最恢弘的所在,任何敢于在此事上推诿、克扣者,杀无赦!”

此言一出,满场死寂!

所有人都被陈珍儿这罕见的强硬姿态惊住了。

她竟然……抢在了太皇玄皇后前面开口!

并且直接绕过了中书省,动用了皇帝的内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