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二十二章 万寿帝君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第二十二章 万寿帝君

簡繁轉換
作者:我知鱼之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8:55 来源:源1

第二十二章万寿帝君(第1/2页)

乾清宫。

嘉靖帝朱厚熜面色铁青,阴仄仄的目光盯着跪在殿下的两人。

而在他面前的龙案上,则摆着一道刑科道给事中高时不久之前才递进宫来的弹劾奏疏。

高时弹劾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如今威福莫比的勋贵,翊国公郭勋。

在这道奏疏中,高时揭发了十余件郭勋贪赃枉法的罪行,弹劾其目无君上、擅作威福、网利虐民、欺行霸市等等罪名。

但朱厚熜此刻最在意的却是其中一件疑似欺君罪行。

而这件罪行,正与跪在殿下的两人密切相关。

“段朝用,万寿帝君问你话,你仔细回答。”

得到朱厚熜的首肯之后,黄锦上前代为开口,

“万寿帝君问你,你此前进宫时自称擅长炼金方术,向万寿帝君进献了一批供奉祭品可通神仙的白金器皿,这批器皿是否确为你自己炼制而成?”

段朝用闻言虽是心头一紧,但还是硬着头皮作答:

“回万寿帝君的话,这批白金器皿的确是微臣亲自炼制,使用这些器皿盛放饮食、供奉祭品也的确可以请来神仙,只是尚需假以时日,一旦神仙感应万寿帝君的诚意,自会有所回应。”

“可万寿帝君今日却又听闻,这批白金器皿实为翊国公郭勋资助,你又作何解释?”

黄锦看过朱厚熜的神色之后,接着又问。

段朝用正是在一年前受到翊国公郭勋引荐,才有幸被朱厚熜召入宫中启用。

这一年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其对朱厚熜的影响却不可谓不大。

甚至数月之前还曾差点成功蛊惑朱厚熜提前退位去做太上皇。

说起这事,就不得不提到天朝秦汉以来就广为流传的“朱砂炼金”传说。

据传只要有人用朱砂炼出黄金,将这种黄金服下或是使用这种黄金器具饮食便可长生不老。

这个说法已经被各类炼金方士反复玩了千余年,秦始皇信了,汉武帝信了,宋徽宗也信了,如今的嘉靖帝对此也是深信不疑。

而段朝用则还懂得与时俱进,在这个说法上略微加以升级。

于是就变成了“只有皇上深居宫中静心玄修,不与外界接触,神仙感应到他的诚意,才可用朱砂炼出黄金,得到长生不老的神药。”

嘉靖帝见他说的煞有介事,竟还真就有了赌一把的心思。

随即竟当场下诏,命朝中大臣辅佐年仅五岁的太子监国理政,自己则隐居深宫两三年,然后再出来像当初一样治国理政。

圣谕传下之时,举朝惊骇!

可是因为此前常有御史言官因谏止嘉靖帝奉道修玄,得罪失官,甚至丧命,一时竟无人敢上书劝谏。

最后太仆寺卿杨最冒死直谏,嘉靖帝因此大怒,下令重杖一百。

然而重杖只打到一半,杨最就已经咽了气,结果嘉靖帝还不解气,仍令杖满一百才肯罢休。

经此一事,满朝百官,跪伏震惧,越发对玄修之事讳莫如深。

不过在这之后,嘉靖帝不知为何又忽然想明白了,自此也不再提自己隐居深宫两三年,让朝中大臣辅佐太子监国的事……

前世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鄢懋卿心中多少还有些惋惜。

不是惋惜杨最的枉死,而是惋惜嘉靖帝没有将这个荒谬的想法坚持到底。

倘若嘉靖帝真的就此去做了太上皇,朝政自此由夏言、翟銮、王廷相等一干相对还算正直,也还算是辅政有方、有心改革的大臣总理,再加上高拱、张居正等一心革新旧弊的后起之秀前赴后继,没准儿对大明来说还是好事。

如此严嵩父子八成也就没有了败坏朝纲、祸国殃民的机会。

而这对嘉靖帝本人来说,或许也未必便是坏事。

毕竟后世便有许多人说过,如果只看嘉靖帝的前半生,他便可以称得上一代励精图治的明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二章万寿帝君(第2/2页)

可如果算上荒唐的后半生,那就只能是“明之亡,实亡于嘉靖”的昏君了……

言归正传。

听到黄锦问出这个问题,段朝用已是面色微微发白,连忙伏身磕了一个响头,用发颤的声音极力申辩:

“万寿帝君明鉴,微臣纵是有一万个胆子,也断然不敢如此欺君,此事定是有奸徒诬陷微臣,叩请万寿帝君替微臣做主!”

黄锦面无表情,又看向跪于段朝用身后的年轻男子:

“王子岩,万寿帝君问你,你入宫前已是段朝用的弟子,对此事可有话说?”

“!!!”

此话一出,段朝用立刻回过头去难以置信的望向这个最亲信的弟子。

当他看到对方闪烁回避的目光时,已经明白了什么,瞬间面如土色,身子也瘫软了下来。

果然。

年轻男子叩首答道:

“回万寿帝君的话,那批白金器皿皆由小人经手,因此小人可以证实,那些白金器皿皆出自翊国公府。”

黄锦点了点头,略微加重了语气:

“万寿帝君再问你,段朝用此前劝说万寿帝君隐居深宫静心玄修,不与外界接触,这究竟是段朝用的主意,还是也有翊国公的意思?”

这是一道真正的送命题。

只要翊国公郭勋与这件事扯上半点关系,便十死无生!

而与郭勋扯上关系的人,怕是也将受到影响。

……

“哎嘛,骇死我嘞!”

鄢懋卿正在院内照料亲手种下的那排小葱,一抬头竟看见低矮的院墙上漂浮着一个满脸微笑的脑袋,不由吓了一跳,

“高年兄,你怎会知道我住在这里?”

“我怎会知道你住在这里?”

高拱学着鄢懋卿的语气反问了一句,随即绕过院墙,推门走了进来,

“只不过我家恰好就在这条胡同里罢了,方才经过此处见院内的人与你有几分相像,便停下来仔细瞧了瞧,不想竟果真是你,这就是缘分么?”

“你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河南开封府的贡生吧?”

鄢懋卿不免有些诧异。

这一片住宅区虽然不比皇城内朱门青瓦的豪宅区。

但因为地处内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域附近,又最起码都是这种一进以上的独家小院,房价自然也是不低。

反正一般的京官,不努力划拉点外快,肯定是买不起。

而高拱才考中进士进京不久,就在这里有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这恐怕都不是一般的富二代了吧?

“我的祖父曾在正德年间任工部郎中,家父前些年也在朝廷任光禄寺少卿,因此留下了这么一处房产。”

高拱挺起胸膛,明确表示自己不是什么富二代,而是堂堂官二代,

“先不说这些……馆选文章你已呈递礼部了吧,对选中庶吉士可有信心?”

“我没向礼部呈递文章。”

鄢懋卿摊了摊手,极为坦率的道。

他根本不可能料到,当下就在距离此处大约六公里的一座大宅院中,竟有一个年过六旬的职业通天代拿出了给嘉靖帝撰写青词的精神,正在废寝忘食的替他准备馆选文章。

“没呈递?这是为何?”

高拱不解。

“没有为何,只是不想考,懒得考。”

鄢懋卿笑道。

“鄢年兄怕不是在故意消遣我吧?”

高拱不信,斜睨道,

“若是过两天馆选名单出来,鄢年兄选中了庶吉士,我却只能去各部观政,届时可休怪我妒火攻心,翻脸给你两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