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 第一卷 第53章 动手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第一卷 第53章 动手

簡繁轉換
作者:看不见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9:03 来源:源1

第一卷第53章动手(第1/2页)

门在杜宇泽身后关上,发出沉闷的一响,像一声发令枪。

整个实验室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雷达组的人看着沈青云,飞控组的人看着老李。两个团队,泾渭分明,像隔着一条无形的河。羞辱、不甘、困惑,种种情绪在沈青云的胸腔里翻滚,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宣泄情绪的时候。

“图纸。”老李的声音打破了僵局,干涩,但有力。他没看沈青云,而是对着自己的一个组员伸出手。

一张巨大的工程图纸被铺在中央的实验台上。老李的手指在上面划过,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复杂的系统脉络。“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所有飞控系统的信号线,全部更换。电源线和地线,从主配电箱重新拉,单独走线槽。”

他的话是对着飞控组说的,但每个字都像鞭子,抽在雷达组所有人的脸上。这是在给他们捅出的娄子打补丁。

“我们的人呢?我们做什么?”一个雷达组的年轻工程师忍不住小声问沈青云。

沈青云没有回答。他走到实验台前,拿起另一支红色的记号笔,在图纸上雷达系统的部分画了一个大大的叉。“所有线缆,全部拆掉。”

他抬起头,迎上自己组员们错愕的表情。“杜总师说的,联合办公。从现在起,没有飞控组,没有雷达组,只有一个航电攻关组。老李负责布线施工,我负责电磁兼容设计。所有人,听他调度,动手干活。”

老李看了他一眼,没有作声,算是默认。

“这……”有人想说什么。

“动手!”沈青云的指令不带任何感情。他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工作服,第一个拿起了剪线钳。

“咔嚓”一声,连接着雷达处理器的第一根数据线被他干脆地剪断。这个动作,比任何语言都有用。雷达组的人不再犹豫,纷纷拿起工具。

实验室瞬间变成了一个繁忙的工地。拆卸、布线、焊接。金属工具的碰撞声,剥线钳的轻响,焊台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没有人说话,只有动作。

“屏蔽网不够了!”一个飞控组的老师傅喊道。

“用备用的。把那卷军标7号拿过来。”老李头也不抬地指挥。

“老李,这个接口的滤波器型号不对,插不进去。”

“我看看。”老李走过去,只看了一眼,“孔径小了。硬来会损坏插针。小王,去工具室拿微型锉刀,手工扩孔,注意精度。”

沈青云默默地看着,听着。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工艺问题,是他在学校里、在设计文档上从未注意过的细节。他过去的设计,就像空中楼阁,漂浮在完美的理论参数上,而老李和他的团队,才是那个一砖一瓦把楼阁建成实体的人。他们知道每一颗螺丝的扭矩,每一根线缆的弯曲半径。

“处理器机柜怎么办?定制一个最快也要一周。”沈青云的副手,一个叫张扬的年轻人,凑到他身边,脸上全是焦虑。

这是最大的难题。没有屏蔽机柜,把处理器移出去也只是换个地方制造干扰。

“不能等。”沈青云否决了,“把旧机柜拆了,用屏蔽材料自己糊一个。”

“自己糊?”张扬以为自己听错了,“那能行吗?屏蔽效能根本没法保证!”

“我来设计屏蔽层和接地。你带人去材料库,把所有能用的铜箔、吸波材料、导电胶带都找来。有多少要多少。”沈青un说得斩钉截铁。

他拿过一张白纸,迅速画着草图。双层屏蔽壳体,中间填充吸波材料,接缝处用导电布和铜箔胶带交叉密封。每一个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已经不是设计,而是用现有的材料进行最极限的“改装”。

“这太野路子了……”张扬还是犹豫。

“我们现在走的,就是野路子。”沈青云把图纸塞给他,“按图施工,出了问题我负责。”

一夜无话,只有机器的轰鸣和工具的敲击声。

杜宇泽的办公室里,一片漆黑,只有显示器亮着微光。屏幕上,九个分割的画面,是实验室各个角落的实时监控。他看着那群人像工蚁一样忙碌,看着沈青云趴在地上,亲自用万用表测量屏蔽网的接地电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3章动手(第2/2页)

这个年轻人,骨头还没断。

但他想的,远不止于此。这次的电磁兼容危机,只是一个警告。随着“利剑”项目深入,各种子系统会越来越多,歼击机小小的机身里,将塞进功率越来越大的雷达、更复杂的电子战设备、功能更多的传感器。到那时,系统间的电磁干扰将呈指数级增长。像今天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模式,迟早会把整个项目拖进泥潭。

必须从根源上改变架构。

他打开了一个加密界面,上面显示着他仅有的资源。

【积分:1250】

这是他完成上一个节点任务后,系统给予的奖励。他毫不犹豫地打开兑换列表,在繁杂的技术选项中快速搜索。

【搜索:综合航电】

一排排选项跳出,大部分都是灰色的,代表着他权限不足或积分不够。

【联邦式航电系统故障诊断手册-200积分】

【ARINC429总线协议详解-350积分】

【……】

他的手指一直向下滑动,直到列表的末尾。一个价格高昂的选项,刚刚解锁。

【分布式模块化航电架构基础概念-1000积分】

就是它了。

【确认兑换?】

“确认。”

【积分-1000,剩余积分:250】

一份数百页的PDF文档,瞬间出现在他的电脑里。杜宇泽没有片刻迟疑,直接连接打印机,将它全部打印了出来。打印机嗡嗡作响,吐出一张张带着墨香的纸。那上面,是这个时代最前沿的屠龙之术。

第三天凌晨四点。

实验室里一片狼藉,但也初见雏形。新的线缆整齐地固定在线槽里,飞控计算机的机箱被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铜箔,像个粗糙但坚固的铁罐头。那个用旧机柜改造的屏蔽柜也已经成型,虽然外表丑陋,但所有的接缝都被密封得严严实实。

所有人都已经到了极限,靠着意志力在硬撑。

沈青云的双眼布满血丝,他刚刚完成了最后一个滤波器的焊接。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正准备让大家做最后的通电测试。

实验室的门开了。

杜宇泽走了进来。他扫视了一圈现场,没对他们的工作成果发表任何评价。他径直走到实验台前,将一本厚厚的、刚刚装订好的文件扔在上面,发出一声闷响。

“这是什么?”老李问。

“你们的下一个任务。”杜宇泽说。

所有人都愣住了。

“物理改造,只是治标。要治本,得换脑子。”杜宇泽点了点那份文件,“这东西叫‘综合航电’。我不管你们看不看得懂,三天后,除了干净的波形,我还要一份关于它的初步解读报告。我要知道,把它应用到我们的项目上,需要做什么。”

沈青云拿起那份文件。

封面上,一行黑体大字刺入他的眼中。

《分布式模块化航电架构基础概念》

他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但他能感觉到,这本东西的份量,比整个实验室里所有的设备加起来,还要重。

“秃鹫不是我们唯一的敌人。”杜宇泽的声音很平静,却让每个人都打了个寒颤,“我们真正的敌人,是我们自己的技术瓶颈。跨不过去,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废铁。”

说完,他再次转身离开,没有多停留一秒。

沈青云翻开了第一页。陌生的名词,颠覆性的理念,像潮水一样向他涌来。他感到一阵眩晕,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震撼。

他忽然明白了杜宇泽的意图。这个男人要的,根本不是一个三天内完成的补丁。他要的,是一支能跟上他步伐,甚至超越他构想的团队。

这个挑战,比解决电磁干扰,要难上一万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