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上将军 > 第110章 分功!报功!

上将军 第110章 分功!报功!

簡繁轉換
作者:纸花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1 04:11:27 来源:源1

“你,我……”

马天林顿时无语的瞪了马银苗一眼。

然而。

即便马银苗是他的女儿,但究竟时过境迁,马银苗现在已经是魏忠良的女人……

就使得他都不敢骂女儿了……

只能无奈说道:

“银苗,你以为,谁打仗都能像是我兄弟一般,这般无往而不利吗?爹刚才差点被这帮狗鞑子吓死了!”

说着。

他也懒得再理会马银苗这臭丫头,赶忙看向魏忠良道:

“兄弟,今晚其他收获如何?”

魏忠良一笑,对马天林伸出两根手指:

“哥哥,你赶紧去换身干......

霍云一行离开剑川州后,继续向北行进,穿越横断山脉,越过怒江峡谷,直抵永昌府。永昌府地势险峻,山高水急,乃西南极边要地,扼守滇缅古道之咽喉。镇守此地者,乃前朝旧将周景明,此人年近七十,须发皆白,然精神矍铄,目光如炬,素有“边陲老帅”之称。周景明早年随先帝平定南蛮,立下赫赫战功,后因功高震主,被贬至此,然其忠心不改,仍尽心守土安民。

赵成低声问道:“将军,周景明年事已高,又遭贬谪多年,恐其心灰意冷,不愿再涉世事,当如何应对?”

霍云沉吟片刻,道:“周景明虽年迈,然其心未老。若能以忠义动其心,或可唤醒其昔日之志。”

抵达永昌府后,霍云命赵成先行打探周景明近况,得知其因朝廷强行征兵,导致边民骚动,地方动荡不安,遂多次上书朝廷,皆被驳回,心中郁结难平。霍云心中一动,遂修书一封,托人呈递镇守府,信中仍以“旧识”之名,求一见。

周景明阅信后,神色微动,良久未语。其幕僚劝道:“大人,霍云乃扬州之将,今与王文远共谋大事,若与其往来,恐惹祸端。”

周景明淡然一笑:“我周景明,岂是畏惧朝廷之人?霍云若来,必有深意。”遂命人召见。

翌日,霍云身着便服,只带赵成一人,前往镇守府。周景明亲自出迎,二人相见,皆生感慨。周景明虽年逾古稀,然气势不减,目光如炬,透着一股老将的沉稳与睿智。他望着霍云,叹道:“霍将军,昔年一别,已近十载,今复相见,令人唏嘘。”

霍云拱手道:“将军忠义,霍某铭感五内。今日来访,实为天下大局。”

周景明引霍云入座,命人奉茶,屏退左右,只留赵成与一名亲信幕僚。

霍云开门见山:“将军,霍某此来,是为天下苍生。朝廷无道,百姓困苦,若再不反抗,天下将再陷战乱。今扬州、金陵、镇江、常州、湖州、杭州、嘉兴、绍兴、温州、台州、福州、泉州、潮州、广州、南宁、桂林、邕州、钦州、龙州、思明州、镇南州、永平州、宁远州、安宁州、剑川州、永昌府已响应,若将军愿举旗而起,必为江南所仰。”

周景明沉吟不语,目光凝重。

霍云继续道:“将军所虑,霍某理解。朝廷尚存余威,若贸然倒戈,恐遭围剿。然若将军仍效忠朝廷,迟早会被其利用,成为征讨江南的先锋。与其如此,不如联合共抗,保一方安宁。”

周景明缓缓点头:“霍将军所言,确有道理。然我周景明,虽有心,然边疆局势复杂,若贸然倒戈,恐惹大理旧部反目。”

霍云道:“将军所虑,霍某亦有思量。若将军愿举旗,霍某愿以扬州之兵为援,并联络大理旧部,共抗朝廷。”

周景明沉思良久,终是缓缓开口:“霍将军所言,令我动容。然此事重大,尚需与幕僚商议。”

霍云拱手:“理当如此。霍某静候将军佳音。”

辞别周景明后,霍云回到客栈,赵成低声问道:“将军,周景明真的会与我们联手吗?”

霍云淡淡一笑:“他已动摇。只要朝廷再施压,他必有动作。”

果然,数日后,朝廷再度遣使催促周景明出兵讨伐江南,并命其限期上报兵员调度。周景明接旨后,召集幕僚议事,终夜未眠。

次日清晨,周景明亲自召见霍云,神色凝重:“霍将军,我愿与你结盟。”

霍云目光一亮,起身拱手:“多谢将军!”

周景明道:“然我永昌府,不能独力抗朝。若将军能联合其他节度使,我方可全力支持。”

霍云道:“此事霍某已有筹划。永昌府既已响应,其余诸镇,必有观望者。霍某愿亲自前往,游说诸镇。”

周景明点头:“将军若能成此事,永昌府必全力相助。”

霍云起身,郑重道:“霍某此去,必不负将军所托。”

赵成道:“将军,属下愿随行。”

霍云点头:“好,你随我同去。”

风雪未止,忠义犹存。霍云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要走得更远,听得更真。因为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霍云一行离开永昌府后,继续向北行进,翻越雪山,穿越荒漠,直抵腾冲州。腾冲州地处极边,与缅国接壤,地势险要,民风剽悍。镇守此州者,乃前朝旧将杨怀忠,此人年近六十,曾随先帝北伐西征,性情刚烈,嫉恶如仇,素有“铁血将军”之称。霍云深知杨怀忠虽久居边疆,然其忠义不改,若能得其支持,江南联盟将更具战力。

赵成低声问道:“将军,杨怀忠为人刚烈,若其拒我,当如何?”

霍云沉吟片刻,道:“杨怀忠虽刚,然亦重义。若能以忠义动其心,或可得其支持。”

抵达腾冲州后,霍云命赵成先行打探杨怀忠近况,得知其因朝廷强行征兵,导致边境动荡,百姓流离失所,遂多次上书朝廷,皆被驳回,心中愤懑难平。霍云心中一动,遂修书一封,托人呈递镇守府,信中仍以“旧识”之名,求一见。

杨怀忠阅信后,神色微动,良久未语。其幕僚劝道:“大人,霍云乃扬州之将,今与王文远共谋大事,若与其往来,恐惹祸端。”

杨怀忠冷笑道:“我杨怀忠,岂是畏惧朝廷之人?霍云若来,必有深意。”遂命人召见。

翌日,霍云身着便服,只带赵成一人,前往镇守府。杨怀忠亲自出迎,二人相见,皆生感慨。杨怀忠年近六十,须发微白,然目光如炬,气势不减当年。他望着霍云,叹道:“霍将军,昔年一别,已近十载,今复相见,令人唏嘘。”

霍云拱手道:“将军忠义,霍某铭感五内。今日来访,实为天下大局。”

杨怀忠引霍云入座,命人奉茶,屏退左右,只留赵成与一名亲信幕僚。

霍云开门见山:“将军,霍某此来,是为天下苍生。朝廷无道,百姓困苦,若再不反抗,天下将再陷战乱。今扬州、金陵、镇江、常州、湖州、杭州、嘉兴、绍兴、温州、台州、福州、泉州、潮州、广州、南宁、桂林、邕州、钦州、龙州、思明州、镇南州、永平州、宁远州、安宁州、剑川州、永昌府、腾冲州已响应,若将军愿举旗而起,必为江南所仰。”

杨怀忠沉吟不语,目光凝重。

霍云继续道:“将军所虑,霍某理解。朝廷尚存余威,若贸然倒戈,恐遭围剿。然若将军仍效忠朝廷,迟早会被其利用,成为征讨江南的先锋。与其如此,不如联合共抗,保一方安宁。”

杨怀忠缓缓点头:“霍将军所言,确有道理。然我杨怀忠,虽有心,然边疆局势复杂,若贸然倒戈,恐惹大理旧部反目。”

霍云道:“将军所虑,霍某亦有思量。若将军愿举旗,霍某愿以扬州之兵为援,并联络大理旧部,共抗朝廷。”

杨怀忠沉思良久,终是缓缓开口:“霍将军所言,令我动容。然此事重大,尚需与幕僚商议。”

霍云拱手:“理当如此。霍某静候将军佳音。”

辞别杨怀忠后,霍云回到客栈,赵成低声问道:“将军,杨怀忠真的会与我们联手吗?”

霍云淡淡一笑:“他已动摇。只要朝廷再施压,他必有动作。”

果然,数日后,朝廷再度遣使催促杨怀忠出兵讨伐江南,并命其限期上报兵员调度。杨怀忠接旨后,召集幕僚议事,终夜未眠。

次日清晨,杨怀忠亲自召见霍云,神色凝重:“霍将军,我愿与你结盟。”

霍云目光一亮,起身拱手:“多谢将军!”

杨怀忠道:“然我腾冲州,不能独力抗朝。若将军能联合其他节度使,我方可全力支持。”

霍云道:“此事霍某已有筹划。腾冲州既已响应,其余诸镇,必有观望者。霍某愿亲自前往,游说诸镇。”

杨怀忠点头:“将军若能成此事,腾冲州必全力相助。”

霍云起身,郑重道:“霍某此去,必不负将军所托。”

赵成道:“将军,属下愿随行。”

霍云点头:“好,你随我同去。”

风雪未止,忠义犹存。霍云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要走得更远,听得更真。因为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