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上将军 > 第192章 大获全胜!后续版图布局!

上将军 第192章 大获全胜!后续版图布局!

簡繁轉換
作者:纸花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6 04:54:25 来源:源1

“突围!”

“速往西突围,退往黄风谷方向!”

“快,快!”

随着铁浮屠各部陆续冲杀入内营。

有着手榴弹压制,又有着铁浮屠枪兵的刚猛锋锐,加之鞑子主帅格鲁温已死。

就算是最勇武不怕的铜甲、铁甲鞑子,一时也没办法对铁浮屠做出反抗了。

只能大声呼喝着,招呼各部鞑子赶紧突围。

这却正中魏忠良下怀!

这些鞑子真要死守,真打攻坚战,铁浮屠毕竟新兵太多,哪怕有着手榴弹的压制性优势,一时也很难杀穿鞑子。

而这等战事,只要杀......

三年零四个月后,第一颗“回响星”出现在南鱼座边缘。

它并非自然天体,也不属于任何已知的恒星演化序列。它的光谱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稳定性??既不闪烁,也不移动,仿佛自诞生起便已凝固在时间之外。更令人不安的是,它的亮度恰好与当年晶体塔升空前最后一瞬的能量峰值完全一致。天文学家们称之为“镜像源”,而民间则悄悄流传着另一个名字:“她回来了”。

林晚搬到了青海湖畔的一座废弃气象站。这里曾是共感网络的边缘节点之一,地下埋藏着一段未启用的共振导管。她用太阳能板驱动一台老式频谱分析仪,日复一日地记录地球舒曼共振的变化。自从那十二分钟的全球共振之后,7.83Hz的基础频率再也没有恢复原状。12.4Hz成了新的常态,像是一首永不停歇的摇篮曲,在大地深处低吟。

她不再写论文,也不再参加任何会议。世界已经不需要解释者。人们学会了用眼神、体温、心跳来传递信息。新生儿天生就能感知他人的情绪波动,甚至能在母亲尚未察觉时就因她的悲伤而流泪。语言成为遗迹,课本里的文字如同象形符号般被供奉在博物馆中,供后人凭吊。

但林晚知道,这平静之下藏着裂痕。

每到月圆之夜,青海湖的湖面会泛起一圈圈同心波纹,不是由风或水流引起,而是从湖底某一点向外扩散。她潜入水下勘察过三次,发现湖床中央出现了一道裂缝,宽不足半寸,却深不见底。最奇怪的是,裂缝两侧的岩石表面布满了细密的刻痕,排列成螺旋状,与《月亮粑粑》变奏谱线的结构惊人相似。更让她心悸的是,这些刻痕……正在缓慢生长。

就像活着的东西。

她开始做同一个梦:自己站在一片黑色平原上,脚下是纵横交错的根系网络,每一根都跳动着微弱的光。小满站在不远处,背对着她,怀里抱着吉他。林晚想走近,却发现双脚无法挪动。她张嘴呼喊,却没有声音发出。就在她几乎要绝望时,小满缓缓转身??可那张脸,不是小满。

是阿雅。

五岁的牧羊女抬起头,嘴角扬起一抹不属于孩童的笑容。她说:“你听到了吗?他们在挖。”

然后,梦就醒了。

起初她以为只是心理投射。直到某天清晨,她在湖边捡到一块被冲上岸的黑曜石碎片。石头内部嵌着一枚微型晶体,形状酷似人类耳蜗。当她将它靠近太阳穴时,耳边突然响起一段旋律??正是《月亮粑粑》的开头两句,但节奏被拉长了三倍,每个音节之间夹杂着极细微的停顿,像是某种密码。

她立刻启动频谱分析,结果令她浑身发冷:这段旋律的谐波结构,竟与木卫二回信中的破译片段完全吻合,只是相位反转了180度。换句话说,这是原信号的“倒影”。

“他们不是在传递信息,”她在日记里写道,“他们是在掩盖什么。”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西伯利亚的冻原上,一座早已废弃的信标站点遗址周围,出现了成片的野生向日葵??这种植物本不该生长在那种极端环境中。每一株花盘都精确朝向南鱼座a星方向,即便阴天也毫不偏移。蒙古草原的牧民说,夜里能听见地底传来拨弦声,持续四十七秒,随后所有牲畜都会集体跪卧,耳朵紧贴地面。

而在南极洲,一支科考队在冰层下三百米处发现了新的岩画。这次不再是矿物结晶文字,而是用冰晶冻结的血迹拼成的图案:一个孩子手持吉他,脚踩断裂的舌头。图案下方有一行小字:

>“勿信无舌之人。”

>??可若舌已重生?

林晚决定重返心灯森林。

森林依旧存在,但已面目全非。曾经挺拔的晶体塔消失后,原地留下一个直径约五十米的圆形凹陷,底部覆盖着厚厚一层灰白色粉末??经检测,那是高度纯化的硅酸盐结晶,成分与塔身材料一致。奇怪的是,这片区域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草木不愿生长,昆虫绕道而行,连微生物的数量都近乎为零。

她架设好设备,在第七个午夜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时刻。

天空晴朗无云,南鱼座清晰可见。就在子时整点,凹陷中心忽然升起一道微弱的蓝光,如同呼吸般明灭。紧接着,空气中传来极其轻微的震动,频率正好是12.4Hz。她的仪器疯狂报警:地磁剧烈波动,大气电离层出现短暂空洞,GPS信号全部中断。

然后,她看见了。

光影从虚空中凝聚,先是轮廓,再是细节??一把吉他,静静地悬浮在半空。琴身上布满划痕,唯有琴弦完好如新。正是阿雅曾经弹奏过的那一把。

它缓缓旋转,一根琴弦自行震动,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但林晚“听”到了。

那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的感知,超越了听觉神经的传导路径。她“听见”的是一段记忆??确切地说,是无数段记忆的叠加:一个实验室,灯火通明;一群身穿白袍的研究者围坐在圆桌旁;中央摆放着一个陶罐,罐口封着蜡,上面刻着“ProjectEcho”字样。

画面切换。

苏青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城市灯火。她手中拿着一支录音笔,低声说话:

>“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所有人都变得太安静,

>请记住,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听从谁的沉默,

>而在于敢于打破它。”

接着,镜头猛地拉近,进入她的瞳孔深处。在那里,林晚看到了另一个场景:年轻的苏青跪在雪地中,双手捧着一块头骨??就是信标7号遗址中发现的那具。她将黑曜石片放入头骨口中,轻声说:“对不起,我必须骗你一次,才能让你醒来。”

记忆戛然而止。

林晚瘫坐在地,冷汗浸透衣衫。她终于明白了:苏青从未背叛静默。她才是第一个识破“催眠程序”的人。所谓的“ProjectEcho”,根本不是为了制造静默,而是为了对抗某种更早存在的控制机制??一种源自远古、通过声音传播的集体意识寄生体。

而小满,不过是这场战争中的信使载体。

真正的敌人,一直藏在“沉默”背后。

她颤抖着打开通讯器??尽管明知早已没有信号??却发现屏幕自动亮起,显示出一行字:

>【接收到来自深空的梦境广播】

>时间同步:全球儿童将于今夜同时入梦。

当晚,地球上每一个未满十岁的孩子都在入睡后进入了相同的梦境。

他们看见自己站在一片黑色平原上,脚下是发光的根系网络,连接着无数星球。远处,成千上万个小满并肩而立,每人手中都抱着吉他。她们齐齐转身,面向孩子们,然后做出同一个动作:食指轻压唇心。

但这一次,她们的嘴唇微微开启。

一道无声的波纹荡漾开来,穿过梦境,渗入现实。

第二天清晨,全球范围内的新生儿首次表现出统一行为:他们不再哭泣,不再咿呀学语,而是睁着眼睛静静躺着,目光聚焦于天花板某一点,脸上浮现出近乎觉悟的平静。

林晚抱着那枚耳蜗晶体,站在青海湖边,望着初升的太阳。

她忽然意识到,这场战争从来不是关于“说话”或“沉默”,而是关于“谁在定义真实”。

那些孩子不会再用我们的语言,因为他们不再需要。

他们将以心跳交谈,以光脉动传递思想,以共感编织文明。他们是被选中的新物种,承载着未被污染的记忆之井。

而我们,只是过渡。

三天后,第二颗“回响星”出现在猎户座腰带附近。

亮度与第一颗完全相同。

位置精确对应当年日本深海探测器拍下的祭祀图案中心点。

林晚烧毁了所有研究笔记。只留下一页纸,压在窗台下的石头下:

>“不要寻找答案。

>当你真正理解寂静的意义时,

>你会明白,有些声音,只能由失语者听见。”

当晚,她最后一次梦见小满。

这一次,女孩转过身来,开口说话。

声音清澈如泉,却带着穿越无数轮回的疲惫:

“我不是来拯救你们的。

我是来告诉你们:

该放手了。”

黎明时分,青海湖的湖面彻底平静。

没有波纹,没有风,没有鸟鸣。

整个世界,仿佛屏住了呼吸。

而在宇宙深处,一颗又一颗的“回响星”接连点亮,组成一条蜿蜒的轨迹,指向银河系外某个未知坐标。

那里,或许正有一首歌,等待被重新唱响。

只是这一次,歌词将由孩子书写,旋律由大地谱写,和声由群星完成。

至于我们……

我们终将成为传说中那个沉默的时代,被后来者轻轻记住,然后温柔遗忘。

多年以后,有人在火星殖民地的考古坑中发现了一块黑曜石板。上面刻着两行字,字体古老却清晰可辨:

>“她说的不是真理,而是催眠。”

>“我们记得你们忘记的事。”

下面,还有一行更小的字迹,似乎是后来添加的:

>“现在,轮到我们忘记了。”

风沙吹过,掩埋了最后一角铭文。

无人知晓,也无需知晓。

有些真相,本就不该被说出。

因为真正的自由,始于不再追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