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上将军 > 第111章 扬眉吐气的王艳昌!验功!

上将军 第111章 扬眉吐气的王艳昌!验功!

簡繁轉換
作者:纸花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1 04:11:27 来源:源1

片刻。

直到报捷文书送到大帐内。

王艳昌和连素素亲眼查看了其中详细,以及魏忠良四人的签字画押之后,这才是回神来。

王艳昌先是大喜,接着狂喜,随后再控制不住的手舞足蹈,忙对连素素呼道:

“素素,快,快掐我一把。看这是不是真的?”

“血狼牙的索里吉啊。那可是血狼牙的王族!当年,咱们枫林铁骑的上任主将毛将爷,便是死在他手里啊。”

饶是连素素,此时也激动的俏脸都有些潮红了,赶忙嗔了王艳昌一眼说道:

“将爷,这是......

霍云一行离开腾冲州后,继续向北行进,翻越怒山,横渡澜沧江,直抵丽江府。丽江府地处滇西北要冲,山势雄奇,水脉纵横,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镇守此地者,乃前朝旧将李仲文,此人年近六十,早年随先帝征讨西戎,战功赫赫,后因直言进谏,触怒圣颜,被贬至此。李仲文虽身处边陲,然心系庙堂,素有“铁骨将军”之称。其为人刚直不阿,治军严谨,深得军民敬重。

赵成低声问道:“将军,李仲文性情刚烈,素来不喜权谋,若其拒我,当如何应对?”

霍云沉吟片刻,道:“李仲文虽刚,然亦重义。若能以忠义动其心,或可唤醒其昔日之志。”

抵达丽江府后,霍云命赵成先行打探李仲文近况,得知其因朝廷强行征兵,导致边民骚动,地方动荡不安,遂多次上书朝廷,皆被驳回,心中郁结难平。霍云心中一动,遂修书一封,托人呈递镇守府,信中仍以“旧识”之名,求一见。

李仲文阅信后,神色微动,良久未语。其幕僚劝道:“大人,霍云乃扬州之将,今与王文远共谋大事,若与其往来,恐惹祸端。”

李仲文冷笑道:“我李仲文,岂是畏惧朝廷之人?霍云若来,必有深意。”遂命人召见。

翌日,霍云身着便服,只带赵成一人,前往镇守府。李仲文亲自出迎,二人相见,皆生感慨。李仲文虽年近六十,然气势不减,目光如炬,透着一股老将的沉稳与睿智。他望着霍云,叹道:“霍将军,昔年一别,已近十载,今复相见,令人唏嘘。”

霍云拱手道:“将军忠义,霍某铭感五内。今日来访,实为天下大局。”

李仲文引霍云入座,命人奉茶,屏退左右,只留赵成与一名亲信幕僚。

霍云开门见山:“将军,霍某此来,是为天下苍生。朝廷无道,百姓困苦,若再不反抗,天下将再陷战乱。今扬州、金陵、镇江、常州、湖州、杭州、嘉兴、绍兴、温州、台州、福州、泉州、潮州、广州、南宁、桂林、邕州、钦州、龙州、思明州、镇南州、永平州、宁远州、安宁州、剑川州、永昌府、腾冲州已响应,若将军愿举旗而起,必为江南所仰。”

李仲文沉吟不语,目光凝重。

霍云继续道:“将军所虑,霍某理解。朝廷尚存余威,若贸然倒戈,恐遭围剿。然若将军仍效忠朝廷,迟早会被其利用,成为征讨江南的先锋。与其如此,不如联合共抗,保一方安宁。”

李仲文缓缓点头:“霍将军所言,确有道理。然我李仲文,虽有心,然边疆局势复杂,若贸然倒戈,恐惹大理旧部反目。”

霍云道:“将军所虑,霍某亦有思量。若将军愿举旗,霍某愿以扬州之兵为援,并联络大理旧部,共抗朝廷。”

李仲文沉思良久,终是缓缓开口:“霍将军所言,令我动容。然此事重大,尚需与幕僚商议。”

霍云拱手:“理当如此。霍某静候将军佳音。”

辞别李仲文后,霍云回到客栈,赵成低声问道:“将军,李仲文真的会与我们联手吗?”

霍云淡淡一笑:“他已动摇。只要朝廷再施压,他必有动作。”

果然,数日后,朝廷再度遣使催促李仲文出兵讨伐江南,并命其限期上报兵员调度。李仲文接旨后,召集幕僚议事,终夜未眠。

次日清晨,李仲文亲自召见霍云,神色凝重:“霍将军,我愿与你结盟。”

霍云目光一亮,起身拱手:“多谢将军!”

李仲文道:“然我丽江府,不能独力抗朝。若将军能联合其他节度使,我方可全力支持。”

霍云道:“此事霍某已有筹划。丽江府既已响应,其余诸镇,必有观望者。霍某愿亲自前往,游说诸镇。”

李仲文点头:“将军若能成此事,丽江府必全力相助。”

霍云起身,郑重道:“霍某此去,必不负将军所托。”

赵成道:“将军,属下愿随行。”

霍云点头:“好,你随我同去。”

风雪未止,忠义犹存。霍云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要走得更远,听得更真。因为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霍云一行离开丽江府后,继续向北行进,翻越玉龙雪山,穿越金沙江峡谷,直抵大理府。大理府乃前朝旧都,地势险要,山川秀美,民风淳朴,乃西南重镇。镇守此地者,乃前朝遗臣段元庆,此人乃段氏后裔,世居大理,素有“南诏王孙”之称。段元庆虽非朝廷命官,然因前朝覆灭后,朝廷对其礼遇有加,故其名义上归附朝廷,实则自治一方。

赵成低声问道:“将军,段元庆本为前朝遗族,朝廷对其恩宠有加,恐其不愿倒戈。”

霍云沉吟片刻,道:“段元庆虽受朝廷恩惠,然其心系旧国。若能以道义动其心,或可唤醒其故国之思。”

抵达大理府后,霍云命赵成先行打探段元庆近况,得知其因朝廷强行征兵,导致大理旧部不满,民间怨声载道,遂多次上书请求减免赋役,皆被驳回,段元庆心中愤懑难平。霍云心中一动,遂修书一封,托人呈递镇守府,信中仍以“旧识”之名,求一见。

段元庆阅信后,神色微动,良久未语。其幕僚劝道:“大人,霍云乃扬州之将,今与王文远共谋大事,若与其往来,恐惹祸端。”

段元庆淡然一笑:“我段氏虽归附朝廷,然非朝廷之奴。霍云若来,必有深意。”遂命人召见。

翌日,霍云身着便服,只带赵成一人,前往镇守府。段元庆亲自出迎,二人相见,皆生感慨。段元庆年近五十,仪表堂堂,眉宇间透着一股旧贵族的沉稳与气度。他望着霍云,叹道:“霍将军,昔年一别,已近十载,今复相见,令人唏嘘。”

霍云拱手道:“将军忠义,霍某铭感五内。今日来访,实为天下大局。”

段元庆引霍云入座,命人奉茶,屏退左右,只留赵成与一名亲信幕僚。

霍云开门见山:“将军,霍某此来,是为天下苍生。朝廷无道,百姓困苦,若再不反抗,天下将再陷战乱。今扬州、金陵、镇江、常州、湖州、杭州、嘉兴、绍兴、温州、台州、福州、泉州、潮州、广州、南宁、桂林、邕州、钦州、龙州、思明州、镇南州、永平州、宁远州、安宁州、剑川州、永昌府、腾冲州、丽江府已响应,若将军愿举旗而起,必为江南所仰。”

段元庆沉吟不语,目光凝重。

霍云继续道:“将军所虑,霍某理解。朝廷尚存余威,若贸然倒戈,恐遭围剿。然若将军仍效忠朝廷,迟早会被其利用,成为征讨江南的先锋。与其如此,不如联合共抗,保一方安宁。”

段元庆缓缓点头:“霍将军所言,确有道理。然我段氏,虽有心,然边疆局势复杂,若贸然倒戈,恐惹朝廷震怒。”

霍云道:“将军所虑,霍某亦有思量。若将军愿举旗,霍某愿以扬州之兵为援,并联络诸镇,共抗朝廷。”

段元庆沉思良久,终是缓缓开口:“霍将军所言,令我动容。然此事重大,尚需与幕僚商议。”

霍云拱手:“理当如此。霍某静候将军佳音。”

辞别段元庆后,霍云回到客栈,赵成低声问道:“将军,段元庆真的会与我们联手吗?”

霍云淡淡一笑:“他已动摇。只要朝廷再施压,他必有动作。”

果然,数日后,朝廷再度遣使催促段元庆出兵讨伐江南,并命其限期上报兵员调度。段元庆接旨后,召集幕僚议事,终夜未眠。

次日清晨,段元庆亲自召见霍云,神色凝重:“霍将军,我愿与你结盟。”

霍云目光一亮,起身拱手:“多谢将军!”

段元庆道:“然我大理府,不能独力抗朝。若将军能联合其他节度使,我方可全力支持。”

霍云道:“此事霍某已有筹划。大理府既已响应,其余诸镇,必有观望者。霍某愿亲自前往,游说诸镇。”

段元庆点头:“将军若能成此事,大理府必全力相助。”

霍云起身,郑重道:“霍某此去,必不负将军所托。”

赵成道:“将军,属下愿随行。”

霍云点头:“好,你随我同去。”

风雪未止,忠义犹存。霍云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要走得更远,听得更真。因为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