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67章 根据地人口暴涨,难民中的人才,

第67章根据地人口暴涨,难民中的人才,杂交水稻量产!(第1/2页)

里隆村。

武义县一战后,江晨名声大噪,三连一战成名,一时之间,不少村民慕名而来参加八路。

三连的兵力暴涨。

同时,像大春子这种难民也不断的涌入根据地,一时之间,根据地的人口猛增。

这样的好处是给根据地注入了巨大的经济力量。

各种手工,丝绸,药材等等各种货物在根据地流通起来。

不管是钱还是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带来价值。

不然,钱就是一张纸。

打个最简单的例子:商人们用资金购买原材料、雇佣劳动力,生产出商品后再通过销售获取利润。

这一过程中,金钱从买家流向卖家,又从卖家用于再投资,不断循环,使得商品得以流通,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同时也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收益。

一百块在三个人的手里转一遍,就产生了三百块的价值,在十个人手里转一遍,就产生了一千块的价值。

一百块钱还是那张一百块,可产生的价值却是无穷的。

所以,人口带动了根据地的经济,从而增加了三连的收入。

不过,大量的难民涌入根据地也带来了衣食住行等资源上的压力。

比如,土地改革已经无法满足每一户人家。

少量的土地需要养活大量的居民。

以及温饱和问题成为了根据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大量的难民涌入也给根据地的安全带来隐患。

汉奸走狗,小鬼子伪军等等混入其中,破坏根据地的安全隐患。

打架,斗殴,闹事,偷窃,犯罪的事情越来越多。

这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当然,江晨有忠诚之眼可以窥窃难民中的内鬼,但也不可能指望江晨站在根据地门口一个个去看。

不过,江晨通过忠诚之眼发现难民中不少人才。

比如,有不少技术工人是从金陵、魔都等城市一路向西逃亡而来。

金陵和魔都沦陷后,大量的技术工人,青年才俊外流,向内地转移。

这其中就不乏跟着难民队伍来到根据地的。

有水电工,钳工,铣工,车工等兵工厂的技术工。

还有冶炼师傅,裁缝,酿酒师,以及厨师,老师等等。

至于做生意的老板,他们落脚后就已经开始寻找铺面做生意了,无须担心。

他们是在给根据地创造收益。

而江晨则是把这些技术工人全都召集起来,人尽其才。

“长官,你把我们叫来所为何事?不会把我们赶走吧!”

“我家里还有老母亲需要照顾,只要能留下,让我干啥都行。”

“是啊,我以前在金陵兵工厂做过……你看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江晨安抚道:“根据地和兵工厂的建设都太需要你们了,你们原本干什么的,现在就干什么。”

“一会,大家把自己的技能和技术都写一下,我会根据专业给大家伙分配工作。”

“那太好了!”

这些工人们快速填好自己的资料递交上来。

随后,江晨用忠诚之眼扫描过,确认无误后才会安排进入兵工厂工作。

这些难民在进入兵工厂后,一个个都显得十分兴奋。

“没想到,这农村里还有这么一个先进的兵工厂,太厉害了!”

“无法想象,八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我仿佛看到了新中國崛起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7章根据地人口暴涨,难民中的人才,杂交水稻量产!(第2/2页)

随着技术工人的加入,兵工厂的产能和技术得到了充分的扩充。

这对于三连来说如虎添翼。

至于那些有学位的老师和医生,暂时安排在后勤部的医疗队。

战地医疗小分队正需要人手帮忙。

同时,江晨开始筹备军校和医院相关的设备以及场地。

未来,一定是文化学识主导的战场。

随着武器越来越先进,三连的战士大部分都是文盲,给你用也不会看说明书使用。

所以,提高文化水平也要提上日程。

总得来说。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才给根据地带来太多的帮助了。

终归是利大于弊。

所以。

现在,更加不能杜绝难民进入:根据地要发展,人口是基础,流动是助力。

“他娘的,步子迈太大了,把蛋给扯了……”

江晨也十分无奈,但此时此刻,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温饱,安全……成为了江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好在,武义县一战,败家系统奖励了一门M2式105榴弹炮,配备50发炮弹,规定在一个月内“花光”,可获得一个神秘的奖励。

这可是好东西。

M2式105毫米榴弹炮全重2260公斤,炮管长2310毫米(倍径22倍),口径105毫米,高低射界-5°~ 65°,方向射界左右各45°,弹重约15公斤,初速472米/秒,最大射程11270米,射速16发/分钟,炮组成员8人。

炮管采用高强度钢,使用寿命在5000~7500发之间。

配备的弹种较多,如常用的榴弹,以及破甲弹、碎甲弹、火箭增程弹、发烟弹等。

“可惜了,这玩意全连没人会使用……”江晨感慨着:有时间还得进系统去训练一番才行。

另外,由于这次没把20吨炮弹“花光”,败家系统只奖励了3吨杂交水稻种子,没有炮弹奖励。

这些杂交水稻亩产量通常在800-1200公斤/亩。

并且,这些杂交水稻的种子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存活率高。

它能够抵抗干旱、洪涝和病虫害,确保粮食的稳定生产。

当然也有缺点,就是不能留种,因此需要年年制种。

可以说,杂交水稻不光能够解决难民的温饱,让大家伙都吃上白米饭。

还能解决部队单兵口粮的问题。

粮食多了还可以送到粮食加工厂,生产各种粮食制品:米饼,米糕,米粉、河粉、稻米油,生物质能燃料等等。

一举多得。

现在,江晨的当务之急就是把这种杂交水稻的种子发放到村民的手上。

“刘三,这里有一批从魔都运来的粮食种子。”江晨随意找了一个借口:“你尽快发放到农民的手上。”

“你派人盯着他们把种子下地。”

“是,连长。”

刘三前脚刚走,狗剩快步走了进来,汇报道:“连长,外面有人找你。”

“谁?”

“具体没透露姓名,但他说能帮我们提高战斗力。”

“行,让他进来吧,我倒是想看看谁这么牛。”

很快,一名魁梧的男子走了进来,江晨微微一愣:“怎么是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