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189章 江晨集合部队,李云龙观摩!

第189章江晨集合部队,李云龙观摩!(第1/2页)

有多少人,给什么编制。

这一向是我军的传统。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江晨的部队是所有八路中最好的。

当然,不是说其他的部队不好,而是需要配合一定的战术,以此来弥补短板。

单兵的射击、手榴弹、刺杀和迫近等四项作战技能,无疑是处于敌我态势不断变化中的我军所必须的选择。

当然,军事战略和战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等军事方面的问题,更需要考虑背后的政治、经济等其他非军事因素。

由于八路军武器装备局限在近战的步枪和手榴弹,能够实施较远距离攻击的轻重机枪较为缺乏,攻击据点所需的火炮更是数量极其稀少。

加之部队流动频繁,普遍缺乏严格训练,普通士兵对于步枪、手榴弹及刺刀的使用也难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所以,受武器性能和单兵素质的制约,八路军在对日作战中只能以近战为主。

在多次实战后,八路军逐渐总结出伏击战与游击战的优势,更适合依赖近战的我军。

一方面,在某一点或面绝对优势兵力或火力的集结,可以暂时弥补我军装备和素质方面的不足。

另一方面,伏击、突袭和游击作战,不但可以加强隐蔽,缩短攻击距离,迅速实施白刃战,更有利于增强战斗的突然性,抵消日军技术优势。

这是八路军在战争中用鲜血积累下的实战经验:由于冒险攻击据点,造成了伤亡,而且通常无法有效应对日军的反击。

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说,这次大决战也是对八路军在此之前的战术,训练,军事等方面军的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

“对了,江晨有多少人?”副总指挥询问着。

参谋长:“这个,具体还得询问一下江晨!!”

副总指挥:“我有一个想法……让江晨把部队集合起来,让我们看看……”

一来可以看看江晨的部队和八路军其他部队的差距在哪里!

二来可以知道江晨的实力,从而更好的安排团级,旅级,还是师级。

参谋长:“这个建议不错,我也十分好奇,江晨的实力究竟如何?”

“我也十分期待!”副总指挥充满了期待。

“好,我去通知江晨……”

参谋长前脚刚走出去,李云龙后脚走了进来:“首长,你找我?”

“哟,李云龙你来了!”副总指挥激动的说道:“来,这边坐。”

突然变得这么客气,这让李云龙有些受宠若惊。

“首长,你有什么事直说吧,您这样我心里有些不安啊!”李云龙:“首长,我没犯什么错吧!”

“瞧把你吓得,李云龙,你没犯什么错误,我还得感谢你呢?”副总指挥拍了拍旁边的凳子:“坐吧!”

李云龙只好奉命坐下。

“相信你多多少都已经听说了,江晨将会从新一团的编制划出来。”

原来是为了这事。

李云龙松了一口气:“是的,一切听从总部的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9章江晨集合部队,李云龙观摩!(第2/2页)

面对副总指挥,李云龙显得十分老实,并没有和旅长交流这般嬉皮笑脸。

“目前,我们还没不知道江晨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将会对江晨的实力进行摸底。”

“这次就把你叫来就是想让你看看一手带出来的兵,现在成什么样了。”

“最后,我们将会对根据江晨的实力进行编制安排。”

“谢谢首长给我一次机会。”

“不过,丑话说在前,不管江晨的部队发展了多少人,是团长还是旅长,又或者是师长,甚至是纵队……你小子可不能急眼……”

目前八路军主力按“师-旅-团”正规编制(如115师、120师、129师)开展作战。

但随着敌后游击战的发展,为适应兵力扩充、区域作战或战略机动需求,常以“纵队”为单位整合部队,便于统一指挥和机动作战。

可以说,纵队的规模不固定,通常下辖2-3个旅(或支队),每个旅下辖若干团,总兵力从数千人到上万人不等。

它可以主力团为基础,编入地方武装或游击队,形成区域性作战集群。

在如用于外线作战时,可能抽调多个旅的精锐力量,组成机动性强的突击部队。

比如,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1938年):由115师344旅685团等部组成,开赴山东敌后,下辖多个支队,兵力约5000人,负责开辟抗日根据地。

由此可见,副总指挥已经为江晨的整编提前做好了准备。

哪怕江晨的兵力有好几个旅,纵队也能放得下。

比如,在抗战后期,冀中军区曾将主力团编为纵队,如第1纵队、第2纵队等,用于反“扫荡”或运动战,每纵队下辖2-3个旅。

值得注意的是,纵队与“师”也有区别。

师是固定编制,隶属关系明确(如八路军3个主力师)。

而纵队是临时或区域性编制,任务完成后可能撤销或改编。

至于,支队规模较小(通常下辖团或营),纵队规模更大,更侧重战役级作战指挥。

可以说,纵队的灵活编制适应了敌后抗战中“分散游击、集中歼敌”的战术需求。

便于八路军在复杂地形和敌情下快速集结兵力,开展伏击、破袭或运动战,是抗战时期兵力运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总体而言,八路军的“纵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弹性编制,虽非固定序列。

但在整合兵力、适应游击战和运动战需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云龙笑着:“不会,这哪能……就算到时候江晨的职位比我高,咱也没意见。”

“好,那就说好了!”

……

与此同时。

江晨也接到了副总指挥集合部队的命令。

……

各位老铁,这几天催更票少得可怜啊,麻烦花个几秒钟点一下呗,顺便给本书一个好评,拜托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