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390章 震惊: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第390章震惊: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太原之战!势在必行!(第1/2页)

此时。

招兵广场内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年轻人。

有的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有的扛着锄头。

有的背着大刀,眼神中充满了对参军的渴望。

江晨登上高台,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声音洪亮地说道:“乡亲们,兄弟们!”

“日本鬼子侵占咱们的国土,杀害咱们的亲人,抢走咱们的粮食!”

“咱们好不容易收复了榆次,分到了土地。”

“可鬼子还在太原虎视眈眈,他们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毁掉咱们的家园,抢走咱们的土地!”

台下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有人高声喊道:“俺们不答应!”

“跟鬼子拼了!”

江晨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现在,咱们独立纵队要招兵,要组建更强大的队伍。”

“去攻打太原,把鬼子赶出山西,赶出龙国。”

“只要你年满十八岁,身体健康,愿意为国家、为百姓打仗,就可以报名参军!”

“参军以后,咱们有饭吃、有衣穿,打完鬼子。”

“还能回家种地,守护咱们的土地和亲人!”

江晨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挤到台前,高声说道:“司令员,俺叫张强,俺要参军!”

“俺爹被鬼子杀了,俺要替俺爹报仇!”

江晨看着张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样的!有志气!”

紧接着,又一个青年站了出来:“司令员,俺叫李虎,俺也要参军。”

“俺家分到了三亩地,俺要保护这三亩地,不能让鬼子再抢走!”

“俺也要参军!”

“算俺一个!”

“俺们都要参军!”

一时间,报名的声音此起彼伏,年轻人们争相涌向招兵处。

有的甚至因为担心报不上名,急得满头大汗。

招兵处的战士们忙得不可开交,一边登记报名者的信息,一边发放参军登记表。

一个叫王小二的青年,今年刚满十八岁,家里分到了两亩地。

他拉着弟弟的手,来到招兵处:“同志,俺要参军!”

“俺弟弟还小,俺走了以后,他会帮家里种地,俺在部队一定好好打仗,多杀鬼子!”

登记的战士看着王小二坚定的眼神,笑着说:“好小子,有志气!”

“等你打完胜仗,回来就能和弟弟一起种庄稼了!”

广场上,兴奋的人群互相交谈着,分享着参军的喜悦。

有的青年拿出家里带来的干粮,分给身边的人。

有的青年则讨论着到了部队后要如何训练,如何打仗。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拉着即将参军的儿子的手,眼眶通红:“儿啊,到了部队要听司令员的话。”

“好好打仗,也要照顾好自己,娘在家等你回来!”

儿子用力点头:“娘,您放心,俺一定多杀鬼子,为咱家争光!”

江晨站在高台上,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有了这些热血青年的加入,独立纵队的力量会更加强大,攻打太原的胜算也会更大。

他抬手向台下的人群敬礼,高声说道:“乡亲们,兄弟们!谢谢你们的支持!”

“有你们在,咱们一定能打败日本鬼子,收复太原,解放全国!”

台下的人群再次沸腾起来,欢呼声、口号声回荡在榆次城的上空,久久不散。

阳光洒在广场上,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照着他们眼中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把招兵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江晨便回到了司令部。

然而,这时上官于飞拿着一份情报快步走了进来:“司令,有情况!”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一个?”

江晨笑着说道:“先说坏消息吧!”

上官于飞:“南下的关东军松井师团已经抵达石岭关了……”

“这速度还挺快的嘛!”江晨露出玩味的表情:“老李呢?”

“李团长和刘三带着新一团在石岭关狙击关东军,目前情况不容乐观。”

“李团长这次把松井师团的骨头啃下来了,但咱们的人也咬得满嘴血。”

上官于飞:“您知道那地方,两侧是悬崖,中间就一条窄道。”

“李团长早半天就带着人在石岭关上挖了战壕,还埋了三层地雷,就等松井往里钻。”

“当时松井师团的先头部队乘着卡车、牵着战马,浩浩荡荡往石岭关闯。”

“太阳刚冒头时,头一辆卡车就碾中了地雷,‘轰’的一声炸得零件乱飞。”

“没等日军反应过来,阵地上的机枪就像爆豆似的响了。”

上官于飞把过程大概的汇报了一下。

李云龙站在战壕里举着望远镜,吼着让迫击炮手往日军密集处轰。

起初松井还想硬冲,让步兵端着刺刀往山梁上爬。

可石岭关的土坡陡得很,我方士兵趴在战壕里往下扔手榴弹。

日军刚冒头就被炸得滚下去,窄道里很快堆起了尸体,血腥味顺着风飘出好几里地。

“第二天松井急了,调了重炮过来轰山梁。”

上官于飞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山梁防线:“炮弹跟下雨似的砸下来,战壕塌了好几段。”

“咱们的人只能顶着炮火补战壕,有的士兵刚把土填上,就被下一发炮弹掀翻。”

“李团长自己也抄起步枪打,胳膊被弹片划了个大口子,简单裹了块布就接着指挥。”

最险的时候,日军趁着炮火掩护冲开了东侧山梁的一个缺口。

十几个日军端着刺刀扑进战壕。

李云龙当时离缺口就几十米,抄起身边的大刀就冲了过去,跟着他的警卫员也往上扑。

双方在战壕里拼刺刀,刀刃碰撞的脆响、士兵的嘶吼混在一起。

最后硬是把日军又赶了出去,可那片战壕里,我方也躺下了二十多个弟兄。

到了第三天傍晚,松井师团的进攻突然停了。

上官于飞派侦察兵摸过去看,才发现日军在窄道里收拢残兵,还在往太原方向发电报。

后来截获的情报证实,松井伤亡超过两千,装甲车炸了八辆,现在就卡在石岭关外面,等着太原的援兵过来。

“但李团长那边也撑不住了。”

上官于飞的声音沉了下去,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伤亡统计:“阵亡三百二十六人,受伤的更多,有五百多,现在能拿枪的不足四千人。”

“不过,弹药也快没了,机枪子弹剩得不多,手榴弹也只够每人分20颗。”

江晨喉结动了动。

他知道李云龙的性子,就算只剩一个人,也绝不会放松井过去。

“李团长发来电报说!”上官于飞挺直了腰,语气里带着一股硬气:“石岭关在他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让日军前进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0章震惊: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太原之战!势在必行!(第2/2页)

“他说哪怕等不到援兵,拼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把松井拦在这儿。”

“让我们放心去打太原。”

江晨闻言,表情多了几分沉重:“看来,我们得加速中攻破太原才是。”

“对了,你刚刚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什么?”

上官于飞:“闫老西趁着我们在榆次休整的时候,出兵了,想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江晨微微一愣:“这是哪门子好消息?”

上官于飞:“江晨,你听我把话说完……闫老西想来一个坐享其成,但没想到撞上了筱冢义男这个钢板!”

江晨饶有兴趣的问道:“哦,还有这档子事?”

而江晨接过电报,眉头瞬间拧成疙瘩。

电报里写得明明白白:晋绥军暂编第二旅、独立第五旅、新编第十七旅,合计三万余人,已悄悄拔营,沿着汾河支流往太原方向挪。

他们算准江晨部刚打完外围据点,正在榆次休整,想趁虚摸进太原,把“收复省会”的大功抢过去。

“糊涂!”江晨把电报往办公桌上一拍:“筱冢义男还在太原城里缩着,第六师团的主力没伤筋动骨,他们就敢往枪口上撞?”

“江晨,事情是这样的……”上官于飞简单的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

画面重塑。

晋绥军各部刚冒头,日军飞行大队的九六式轰炸机,足足三十多架,像一群饥饿的秃鹫,正朝着晋绥军行军的方向俯冲。

其中晋绥军暂编第二旅,刚走到小店镇外的开阔地。

旅长李汉章勒住马缰绳,正跟参谋吹嘘“进城后怎么接受百姓欢迎”,突然听见头顶的轰鸣声。

他抬头一看,脸瞬间白了,扯着嗓子喊:“防空!快找掩护!”

可哪里有掩护?

为了赶速度,晋绥军没带重武器,连挺高射机枪都没配。

士兵们手里只有汉阳造和手榴弹,面对俯冲的轰炸机,跟赤手空拳没两样。

第一架轰炸机投下的炸弹,直接砸进暂编第二旅的辎重队。

“轰隆”一声巨响,十几辆拉弹药的马车炸得四分五裂,木片、弹药箱碎片混着士兵的胳膊、腿。

像断线的风筝似的往天上飞,鲜血洒在黄土地上,瞬间洇出一片黑红。

紧接着,轰炸机群开始低空扫射,机枪子弹织成的火网往人群里压。

新编第十七旅的士兵挤在田埂上,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一颗炸弹落在队伍中间,炸出个两米多深的坑,坑边躺着十几个士兵。

有的断了腿,有的肚子被弹片划开,还有的已经没了气,眼睛还圆睁着盯着天空。

惨不忍睹。

“跑啊!再不跑就死光了!”

不知哪个士兵先喊了一嗓子,新编第十七旅的队伍瞬间崩了。

原本还算整齐的队列,成了四散奔逃的乱兵。

有的士兵扔了枪,有的连帽子都跑掉了,踩着同伴的尸体往回窜。

李汉章拔出佩枪朝天上放了两枪,吼得嗓子都破了:“不许退!谁退我毙了谁!”

可没人听他的。

炸弹还在炸,机枪还在扫,留在原地就是等死。

新编第十七旅彻底散了,士兵们三五成群地往榆次方向逃。

有的慌不择路,直接跑进了日军早已布好的伏击圈。

最终,轰炸机群终于返航,可晋绥军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远处就传来了日军的“万岁”喊声。

然而,筱冢义男早让第六师团的步兵联队候在侧翼。

此刻正端着三八式步枪,踩着整齐的步伐冲过来,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暂编第二旅残存的士兵刚在土坡后架起两挺轻机枪,日军的迫击炮就先开了火。

“咻!轰!”

一枚炮弹落在机枪阵地旁,机枪手连哼都没哼一声,上半身被炸得稀烂,枪管还保持着架设的角度,滚烫的鲜血顺着枪管往下滴。

李汉章红着眼,抓过一把步枪就往日军方向射。

可日军的火力太猛,三八式的射程比汉阳造远五十米。

晋绥军士兵刚探出头瞄准,就被日军的子弹打穿脑袋,鲜血顺着弹坑边缘往下流,把坑底的积水染成了红色。

独立第五旅的阵地在一片高粱地旁。

旅长张培光提着大刀,带着士兵往日军堆里冲。

他一刀劈倒一个日军士兵,刚想拔刀再砍,另一把日军刺刀就从侧面捅进了他的腹部。

张培光闷哼一声,伸手抓住刺刀杆,血顺着指缝往下淌。

他瞪着眼前的日军,咬着牙想把刀拔出来,可日军又补了一枪,子弹打穿他的胸膛。

只见他晃了晃,重重倒在高粱地里,大刀还死死攥在手里。

有个年轻的晋绥军士兵,抱着炸药包想炸日军的重机枪阵地。

他猫着腰往前跑,刚跑出十米,腿就被日军子弹打穿,“噗通”跪倒在地。

他没停,拖着伤腿往前爬,膝盖磨得血肉模糊。

直到离重机枪还有三米远,日军的子弹又打穿了他的后背。

他挣扎着抬起头,把炸药包往日军方向扔过去。

“轰隆”一声,炸药包在日军阵地上炸开。

他自己也被气浪掀飞,尸体落在炸出的坑里,脸还朝着太原的方向。

日军的进攻越来越凶,坦克车轰隆隆地碾过晋绥军的散兵线,履带下沾着血肉和泥土,把原本平整的土地压得坑坑洼洼。

晋绥军的士兵们还在抵抗,可伤亡越来越大,弹药也快打光了。

有的士兵用刺刀拼,有的用石头砸,可在日军的优势火力面前。

这点抵抗像泼在火上的水,瞬间就被吞噬。

李汉章看着身边只剩下不到两百人,远处日军的增援还在往这边赶,知道再打下去就是全军覆没。

他抹了把脸上不知道是自己还是别人的血,咬着牙喊:“撤!撤回根据地!”

残存的晋绥军士兵开始突围,有的边打边退,有的钻进高粱地躲着日军的追击。

日军在后面紧追不舍,机枪子弹在他们身边呼啸,时不时有士兵被击中,倒在逃跑的路上。

直到天擦黑,溃散的士兵才陆续逃回晋绥军的根据地,清点人数时,三个旅三万多人。

最后只剩七千多,武器丢了大半,连旅部的电台都被日军缴获了。

闫老西看着狼狈归来的残兵,气得把桌上的青花瓷茶杯摔得粉碎,碎片溅了一地。

他原本想偷抢战功,没成想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上了大半兵力,还成了前线的笑柄。

江晨听完上官于飞的汇报后,心里并没有很开心,说到底,这些都是抗日力量啊!

“通知独立纵队营级以上的军官,到司令部开会……”

太原之战!

势在必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