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420章 独立纵队兵力曝光,闫老西麻了

第420章独立纵队兵力曝光,闫老西麻了:十,十万人?(第1/2页)

“什么?”

闫老西和徐永昌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声音里满是震惊。

闫老西踉跄着走到通讯兵面前,一把夺过电报,看了三遍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指着电报,手都在抖:“江晨疯了?”

“他敢去东北?那地方可是关东军的地盘!”

徐永昌也缓过神来,捡起烟袋锅却忘了装烟丝,急声道:“关东军是什么成色?号称‘皇军之花’。”

“光是在东北就有几十万兵力,还有坦克、大炮、飞机,咱们晋绥军跟他们打都得掂量掂量,江晨的独立纵队才多少人?”

“满打满算也就万把人,还都是轻武器,这去东北不是送死是什么?”

“就是送死!”旁边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参谋也附和道:“东北那地方冷得能冻掉耳朵,江晨的兵大多是南方人,连雪地行军都没经历过,怎么跟关东军打?”

“再说关东军经营东北十几年,工事修得比城墙还厚,就凭江晨那点人,连人家的防线都摸不到!”

闫老西捏着电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江晨是觉得在山西打了几个小胜仗,就飘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关东军可不是华北的伪军,那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硬茬!”

“当年张少帅几十万东北军,不也没挡住关东军?他江晨凭什么?”

“说不定是想抢地盘?”另一个参谋猜测道:“现在毛熊军在北边盯着关东军,美军也在太平洋反攻,江晨会不会是想趁乱去东北占块地?”

“可他也不想想,关东军能让他占?就算他真到了东北,前脚刚落地,后脚就得被关东军包饺子!”

徐永昌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抢地盘也得有命抢啊!江晨这步棋走得太险了,简直是自寻死路。”

“咱们现在不用管他投不投靠果党了,等着看他在东北怎么栽跟头吧。”

“我敢打赌,他的独立纵队撑不过三个月,就得被关东军打垮!”

闫老西没说话,只是盯着墙上的地图,目光落在东北的位置,心里又惊又疑。

他既觉得江晨此举是自寻死路,又隐隐有些不安。

江晨这小子,从出道到现在,就没按常理出牌过,这次挥师东北,真的只是一时冲动吗?

议事厅里的议论声还在继续,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看好的神色。

在他们看来,江晨带着一支装备简陋的队伍去东北对抗关东军,跟拿着鸡蛋碰石头没什么区别。

突然,闫老西问道:“独立纵队现在有多少人?”

参谋长双手捧着情报文件夹,神色严肃地往前递了递:“司令,从晋南、晋中还有北平的眼线传回的消息,都经过反复核实了。”

“独立纵队目前的兵力,已经突破十万人了。”

“什么?十万人?”

闫老西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他眼睛瞪得溜圆,脸上的皱纹都绷得紧紧的,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你再说一遍?十万人?我没听错吧?”

他愣在原地,脑子里飞速转着。

要是没记错的话,之前三次派人去劝江晨接受晋绥军改编,人家要么找借口推脱,要么干脆不见。

当时还以为是江晨性子倔,现在想来,哪里是倔,分明是人家早就兵强马壮,根本瞧不上晋绥军的编制!

他嘴角扯出一抹苦涩,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我还当他是支刚起步的小队伍,没想到藏得这么深。”

过了好一会儿,闫老西才缓过神,捡起烟袋锅,又问道:“不对啊,去年冬天我派人去摸底,他那队伍满打满算也才一两万人,怎么才大半年光景,就翻了好几倍?这兵力怎么涨得这么快?”

参谋长翻开文件夹,指着里面的记录解释:“司令,江晨在开春占领太原周边几个重镇后,就立刻开始招兵买马。”

“他先是把日军和汉奸囤的粮食、布匹全部分给了老百姓,还组织士兵帮着春耕,连农具都给穷苦人家送上门。”

“接着又在各村设了学堂,让娃们免费读书,还派军医给老人、孩子看病,分文不取。”

“最关键的是,他定了规矩,凡是参军的,家里免三年粮税,要是牺牲了,抚恤金给足五十块大洋,还管家里人的生活。”

“就算是伤残了,队伍也管一辈子。”

“您想想,这几年日军在晋地烧杀抢掠,老百姓日子苦啊,好多人家男人要么被抓了壮丁,要么死在战乱里,江晨这做法,简直是说到老百姓心坎里了。”

参谋长顿了顿,又补充道:“现在各村镇,老人们都主动把儿子往队伍里送,说‘跟着江司令,既能报仇,还能让家里好过’,有的村子一次就去了三四十个青年。”

“还有那些被日军打散的国民党溃兵、地方武装,甚至不少伪军,都带着枪投靠了江晨。”

“这几个月下来,兵力就这么突破十万了。”

闫老西和坐在一旁的徐永昌听完,脸色都沉了下来。

徐永昌端着茶杯的手微微发抖,低声道:“不敢想,真是不敢想……”

“咱们晋绥军在今年(1943)年整补后,满打满算也才二十一万多人,还得分兵守着晋北、晋西十几个据点。”

“江晨一个独立纵队就有十万人,这都抵得上咱们大半个晋绥军了,太可怕了。”

闫老西重重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目光复杂地看着地图:“现在我总算明白,江晨为什么敢打太原了。”

“十万人马,有粮有枪,还有老百姓支持,这可不是兵强马壮是什么?”

他手指在地图上的太原位置点了点,又道:“关东军驻守山西的部队,满打满算也就四万多人,虽说装备比江晨的队伍好。”

“但江晨人多啊,还占着民心,真打起来,以多耗少,再利用地形打游击,未必没有胜算。”

“再说,关东军这两年被抽了不少兵力去太平洋战场,实力早不如从前了。”

最后,闫老西拿起烟袋锅,用火镰点燃,深深吸了一口,烟雾从他嘴角溢出。

他缓缓说道:“这江晨到底能不能打下太原,能不能跟关东军掰赢手腕,咱们也别瞎琢磨了,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此时。

八路军总部机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0章独立纵队兵力曝光,闫老西麻了:十,十万人?(第2/2页)

副总指挥李建业刚结束与各团的通讯会议,声音里满是振奋:“江晨这小子带独立纵队打太原这一仗,打得漂亮!”

“这就是范本!通知下去,各部从明天起,照着这个路子来,多搞游击战、麻雀战,把附近鬼子的据点搅个天翻地覆,让他们知道咱们八路军的厉害!”

参谋们正低头记录指令,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通讯兵小王攥着电报冲进屋,军帽上的尘土还没来得及拍,声音都带着喘:“首长!急电!晋绥军那边……晋绥军全员出动了!”

“什么?”

参谋长抬眼看向通讯兵:“详细说,他们在哪打的?战果怎么样?”

“就在雁门关南侧的阳明堡!”

小王展开电报,一字一句念道:“晋绥军35军主力配属独立炮兵团,凌晨三点对日军第26师团辎重联队发起突袭,激战四个小时,炸毁日军汽车三十八辆,摧毁弹药库两座。”

“还缴获了轻重机枪十二挺、步枪两百一十多支!”

“日军伤亡统计出来了,死一百六十五人,伤九十余人,连他们的辎重联队联队长松井少佐都被当场击毙!”

“嚯!”

参谋长猛地放下铅笔,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嘴角一扬:“闫老西这是开窍了?之前总想着保存实力,跟鬼子‘周旋’,这次居然下了这么重的手!”

一旁的参谋长周明远凑到地图前,手指沿着阳明堡的位置划了一圈,语气里满是欣慰:“好啊!早这么干多好!雁门关是日军运输补给的关键通道。”

“晋绥军这一下,等于掐了鬼子的一条胳膊,咱们后续的行动也能少些阻力!”

“我看未必是真心抗日。”

师长抱着胳膊站在角落,眉头微蹙,声音里带着几分冷静:“闫老西一辈子把山西当成自己的地盘。”

“最近鬼子在晋北增兵,又接连占了他两个县城,怕是怕再不出手,山西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这才趁咱们刚打了胜仗,也跟着重拳出击的根本原因。”

参谋长听完,目光重新落回作战地图,语气渐渐郑重起来:“不管他闫老西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是打鬼子,这就是好的开始。”

“咱们抗日队伍,不怕各路势力有自己的心思,就怕各怀鬼胎、互不配合。”

“现在晋绥军动了,咱们再跟上,两路夹击,鬼子在山西的日子只会更不好过。”

总指挥手指指向地图上日军盘踞的几个据点,声音陡然提高:“小鬼子想在山西站稳脚跟?”

“没那么容易!他们的统治根基已经越来越差了,百姓不跟他们走,补给线又被咱们搅得不得安宁,现在正是趁其病、要其命的时候!”

参谋长这时想起之前的计划,连忙问道:“首长,那咱们各部原本定好的行动方案,还要不要按计划进行?”

“当然要!”副总指挥一拍桌子,眼神里满是果决:“晋绥军在阳明堡打了胜仗,鬼子肯定会调兵去反扑,这正好给咱们创造了机会。”

“通知各团,明天拂晓准时行动,三营继续盯着平型关的运输队,一营和二营去端掉灵丘县附近的两个鬼子炮楼,骑兵连绕到后面,牵制鬼子的增援部队。”

“咱们要让鬼子知道,在山西,不是只有晋绥军能打,咱们八路军照样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煤油灯的光映在众人脸上,每个人的眼神里都燃起了斗志。

“对了,江晨现在怎么样了?”副总指挥问道:“”

参谋长快步走到桌前,抬手敬了个礼,声音沉稳:“副总指挥,独立纵队已经完全按照您的部署推进,出兵东北的各项谋划都已落地。”

“兵力清点完毕,物资筹措基本到位,就连渡江北进的路线都反复勘测了三遍。将士们士气正盛,估计这几天就会正式出兵,直插关东军腹地。”

副总指挥微微颔首,目光里带着几分期许与凝重:“好,布局这么久,终于要动了。接下来,就看江晨的表演了。”

“首长……”一旁的师长忍不住开口,眉头微微蹙起:“不是我泼冷水,关东军可不是软柿子。”

“江晨这一去,带着的独立纵队虽说战斗力不弱,但毕竟是孤军深入,您说他这胜算到底有多大?”

参谋长推了推眼镜,手指在地图上的敌我态势标记处轻轻点了点,沉声道:“师长这话问到点子上了。”

“要分析这一战的胜负,得先把双方的底摸透。”

“首先说关东军的优势,那可不是一般的强。”

“第一,兵力雄厚。关东军号称‘皇军之花’,在东北经营多年,总兵力超过四十万,下辖多个精锐师团。”

“还有大量的伪军协同作战,兵力是独立纵队的十倍还多。”

“第二,装备精良,他们配备了齐全的重炮、坦克、装甲车,还有空中支援,后勤补给线也早已成型,弹药、粮草充足。”

“第三,地形熟悉且工事坚固。”

“关东军在东北修建了无数碉堡、要塞,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对东北的山川河流、城镇村落了如指掌,而独立纵队是客场作战,对当地环境还需要适应。”

“第四,战术素养成熟。”

“关东军士兵大多经历过长期战争,实战经验丰富,指挥官也多是受过系统训练的精英,战术配合娴熟。”

参谋长顿了顿,语气愈发凝重:“再看我们独立纵队的优势。”

“其一,士气高昂,将士们怀着收复失地、抗击日寇的决心,斗志旺盛,这是任何武器都换不来的。”

“其二,机动灵活,独立纵队以轻装步兵为主,没有重装备的拖累,擅长游击战、运动战,能快速穿插、迂回作战,不像关东军那样受地形和工事限制。”

“其三,民心所向,东北人民深受日寇压迫,对八路军早有期盼,独立纵队进军东北,必然能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获取情报、筹措物资都会相对顺利。”

“其四,江晨的指挥能力,他打仗向来不拘一格,擅长以少胜多、出奇制胜,这也是独立纵队最大的底气之一。”

说到这里,参谋长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但即便如此,咱们这一战的胜算还是太低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