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412章 火箭式晋升,备战:挥师东北,

第412章火箭式晋升,备战:挥师东北,从接管太原兵工厂开始!(第1/2页)

“沿垵来电?”

副总指挥心里猛地一震,连忙接过电报,手指都有些迫不及待。

他展开电报,只见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每一个字都透着温暖和鼓舞:“江晨同志并独立纵队、新一团全体指战员。”

“欣闻你部三日克复太原,打破日军华北防御体系,振奋全国人心,特向你部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

“江晨同志指挥有方,战术精湛。”

“为八路军树立了敌后作战之典范。”

“现任命江晨同志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兼太原卫戍区司令员,负责太原及周边地区的防御和建设工作。”

“望你部在休整后,总结作战经验。”

“巩固防御阵地,团结当地百姓,为进一步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打击日军嚣张气焰作出更大贡献。”

看完电报,副总指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的凝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豁然开朗的笑容:“还是咱总指挥厉害啊!”

“虽然坐镇沿垵,但对前线的情况了如指掌,连下一步该怎么做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把电报递给身边的参谋长,“你看看,总指挥不仅表彰了江晨。”

“还给他明确了职务和任务,这才是真正的支持啊!”

参谋长接过电报,仔细读了一遍,忍不住赞叹道:“总指挥这决策太英明了!”

“任命江晨为太原卫戍区司令员,既肯定了他的功劳,又让他能名正言顺地主持太原的防御和建设。”

“而且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的职务,也能让他更好地协调周边部队,应对日军的反扑。”

“没想到江晨这小子,居然能惊动总指挥亲自签发嘉奖令。”

“真是不简单啊!”

129师师长也笑着说:“有了沿垵的指示,我们就有方向了!”

“江晨手里有了明确的职务,后续的补给和兵力调配也能更顺畅。”

“这下不用再纠结死守还是撤离了,只要按照总指挥的要求,巩固防御,团结百姓,一定能守住太原!”

副总指挥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落在太原以北的地区,眼神坚定:“总指挥的指示很明确,巩固防御是第一步,但我们不能只守不攻!”

“现在关东军在东北虎视眈眈,他们以为我们八路军只能在华北打游击,不敢碰他们的主力。”

“既然江晨能创造三日克太原的奇迹,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再创造一个更大的奇迹?”

副总指挥转身对通讯兵说:“快,立即给江晨发报,宣布总部的嘉奖令。”

“告诉江晨,让他的部队好好休整,补充兵员和弹药,等准备就绪后,立即挥师北上,向关东军发起进攻!”

“首长,您是说要打关东军?”参

谋长有些惊讶,但随即又明白了副总指挥的意图。

“好啊!关东军号称‘皇军之花’,要是能打败他们。”

“不仅能振奋全国人心,还能打破日军‘东北不可破’的神话!”

副总指挥点点头,语气激昂:“没错!以前关东军在东北作威作福,杀害了多少同胞,掠夺了多少资源。”

“果党不敢碰他们,我们八路军来碰!”

“江晨能拿下太原,就能打败关东军!”

“让全世界看看,八路军不仅能在敌后坚持抗战,还能打败日军最精锐的部队!”

“对!”

一时之间,指挥部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几位将领脸上都洋溢着坚定的笑容。

很快,电报员正在快速敲击键盘,将总部的命令发往太原。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江晨,很快便接到了总部的命令。

“报告!”狗剩双手捧着一份叠得整整齐齐的电报。

封皮上“总部急件”四个朱红大字格外醒目。

江晨放下手枪,表情震惊。

因为,这是总部专用的防潮油纸,只有重要命令才会用这种材质。

撕开封皮,电报内容跃入眼帘。

江晨的目光从“嘉奖令”三个字开始,逐字逐句地扫过,眉头渐渐舒展,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当看到“晋升江晨同志为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时。

江晨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声音洪亮得震落了廊下悬着的蛛网:“好!好啊!”

“总部这决策,简直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周卫国眼神里满是敬佩:“司令,挥师北上打关东军,这不就是您这半年来天天挂在嘴边的心愿吗?”

“现在总部下了命令,咱们终于能正大光明地跟小鬼子的精锐较量了!”

江晨拍着周卫国的肩膀,目光扫过围过来的干部们。

最后落李云龙的身上。

不过,李云龙却没像往常一样立刻接话。

倒是旁边的金戈先皱起了眉,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可是司令,咱们得说实话。”

“以目前军区的兵力,想要进攻东北,怕是有些困难啊。”

“困难?啥困难?”

李云龙终于开口,嗓门还是一如既往地大,却没了往日的底气:“新一团加上独立纵队,满打满算不过五万人。”

“您知道关东军是啥成色不?”

“那可是小鬼子的‘皇军之花’!”

“里面的老兵要么是从伪满洲国驻扎了十年八年的。”

“要么是从苏德战场调过来的,个个枪法准得能打飞鸟,拼刺刀更是十分凶狠。”

“他们的装备也邪乎,九二式重机枪一个联队就配二十挺。”

“还有山炮联队、坦克中队。”

“咱们手里的迫击炮跟人家比,那就是烧火棍!”

江晨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却没接话,只是示意李云龙继续说。

李云龙吸了口凉气,声音压低了些:“更要命的是,关东军在东北经营了十几年,修了多少碉堡、炮楼?”

“从沈阳到长春,铁路沿线每隔十里就有一个据点,公路两旁全是铁丝网,咱们要是硬闯,跟送命没啥区别。”

“老李,你是怕了?”

江晨突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调侃,目光却锐利如刀。

“怕?”李云龙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拔高声音,伸手拍了拍腰间的盒子。

“老子从红军时期就没怕过谁!”

“长征时跟果党的中央军拼过,抗战初期跟坂田联队干过,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不过……”

他话锋一转,脸上的桀骜褪去,多了几分凝重:“我的意思是,东北跟咱们晋察冀不一样。”

“咱们在晋察冀有老百姓支持,走哪儿都有老乡给送粮、送情报,受伤了有老乡掩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2章火箭式晋升,备战:挥师东北,从接管太原兵工厂开始!(第2/2页)

“可东北呢?小鬼子在那儿搞‘集家并村’。”

“把老百姓都圈进‘集团部落’,还搞了‘保甲制度’,谁跟八路来往就满门抄斩。”

“这么多年下来,老百姓就算心里向着咱们,也不敢跟咱们接触啊!”

“没有根据地,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咱们就算打进东北,粮食从哪儿来?”

“伤员往哪儿送?情报怎么搞?”

“到时候怕是要成了无根的野草,风一吹就倒。”

周卫国轻轻点头,他曾在东北待过一段时间,深知那里的情况:“司令,李团长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关东军在东北的统治太严密了,咱们得从长计议,不能贸然行动。”

“万一打不好,不仅会损失兵力,还会让老百姓对咱们失去信心。”

江晨背着手来回踱步,他的眉头紧锁,这些问题,他比谁都清楚。

于是,他转过身来看向李云龙,眼神里已经没了丝毫犹豫:“老李,你说的问题我都知道,也早就琢磨过。”

“没有基础咱们就打基础,没有群众支持咱们就争取群众支持。”

“太原战役咱们打赢了,歼灭了日军两个旅团,还解放了太原城,这个消息早就传到东北了。”

“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谁真心抗日,谁欺负老百姓,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只要咱们进了东北,多打胜仗,多帮老百姓办实事,想要获得他们的信任,不是问题!”

江晨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愈发坚定:“至于兵源的问题,咱们有两个办法。”

“第一,劝降伪军。”

“太原城里就有不少伪军,他们大多是被逼无奈才跟着鬼子干的。”

“咱们可以跟他们讲道理,只要愿意弃暗投明,既往不咎,还能编入正规部队。”

“第二,面向全城招兵。”

“太原刚解放,老百姓对鬼子恨之入骨,肯定有不少热血青年愿意参军抗日。”

“那武器呢?”金戈追问。

这是最让他头疼的问题。

“咱们的弹药储备只够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要是跟关东军长期作战,肯定不够用。”

江晨眼睛一亮,突然拍了下手:“对了!太原不是有个兵工厂吗?”

“当年闫老西在这儿建的,规模不小。”

“”现在情况如何?”

“走,带我去看看!”

众人跟着江晨出了司令部,坐上一辆缴获的日军卡车,朝着太原城西的兵工厂驶去。

卡车在坑洼的土路上颠簸。

车窗外的景象渐渐从居民区变成了工厂区,高大的烟囱矗立在远。

只是烟囱里没有冒烟,显得有些破败。

抵达太原兵工厂后。

“司令,这太原兵工厂始建于1917年,是阎老西的‘西北实业公司’核心企业。”

最鼎盛的时候有八千多工人,能造步枪、机枪、迫击炮,还有炮弹、手榴弹,”

金戈坐在江晨旁边,一边指着窗外一边介绍:“1937年太原沦陷后,鬼子就把这儿占了,改名叫‘太原陆军造兵厂’,归关东军管辖。”

卡车停在兵工厂门口。

门口的日军岗楼已经被八路军战士占领,岗楼上方插着鲜红的八路军军旗。

江晨下了车,抬头看向兵工厂的大门。

大门是用厚重的铁板制成的,上面还能看到“西北实业公司”的旧字。

只是被鬼子用油漆涂了,改成了日文。

“报告司令员!兵工厂接管小组组长王铁牛向您汇报!”

一个穿着工装、皮肤黝黑的汉子跑了过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江晨回了礼,笑着说:“老王,别客气,带我们进去看看。”

王铁牛领着众人走进兵工。

厂区里到处是散落的零件和废弃的木箱。

几栋厂房的窗户玻璃碎了大半,墙上还留着弹孔。

那是解放太原时战斗留下的痕迹。

“鬼子撤退前想把兵工厂炸了,幸好咱们的先头部队来得快。”

“只炸毁了一栋弹药库,其他厂房和设备基本完好。”

王铁牛指着远处一栋被烧毁的厂房说。

“不过鬼子把不少精密设备拆走了,还带走了一些技术人员。”

众人走进最大的一栋厂房。

厂房里弥漫着机油的味道,几十台机床整齐地排列着,只是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

王铁牛走到一台机床前,用袖子擦了擦机床表面,露出上面的日文标识:“司令您看,这是鬼子1939年从日耳曼引进的卧式车床。”

“能加工步枪枪管,精度很高。”

还有那边的铣床、钻床,都是当时的先进设备。”

“鬼子占领这几年,主要生产三八式步枪和九二式重机”

“还有九九式步枪,不过产量比以前低了不。”

“因为原材料不够,加上工人消极怠工。”

“工人情况怎么样?”

江晨问道,他走到一个工作台前,拿起一把还没组装好的步枪,仔细看了看枪管的膛线。

“鬼子占领期间,厂里还有三千多工人,大多是以前的老工人。”

“鬼子怕他们反抗,派了一个小队的日军驻守,还找了不少汉奸当工头。”

王铁牛的语气有些沉重:“鬼子对工人可狠了,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

“饭都吃不饱,谁要是敢偷懒,就用鞭子抽。”

“还有不少工人因为反抗被杀害了。”

“咱们解放太原后,工人们都特别高兴,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工人回来了。”

“还有不少以前被鬼子赶走的老工人也主动回来,说要给八路军造武器,打鬼子!”

江晨走到一群正在清理设备的工人面前。

工人们看到江晨,都停下手里的活,纷纷围了过来。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人握着江晨的手,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司令员,您可来了!”

“鬼子在这儿的时候,我们天天盼着八路军来,现在终于盼到了!”

“我们一定好好干活,多造武器,帮八路军把小鬼子赶出龙国!”

江晨握着老工人的手,用力点了点头:“老伙计,谢谢你们!”

“咱们八路军打仗,靠的就是老百姓的支持,靠的就是咱们自己造的武器。”

“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把关东军赶出东北,解放全国!”

这是江晨的承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