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417章 震惊:独立纵队突破十万人!

第417章震惊:独立纵队突破十万人!(第1/2页)

江晨义愤填膺的说道:“炮兵团集中所有火炮,轰击日军据点的城墙和火力点。”

“工兵团炸开铁丝网和护城河上的桥梁;骑兵团在外围警戒,打击日军从东北方向来的增援部队。”

“四个步兵营分四路发起冲锋,突破城墙后,逐街逐巷肃清残敌,夺取多伦县城。”

李云龙眉头微蹙:“多伦的日军兵力不少,硬拼会不会损失太大?”

江晨早有考虑:“放心,我已经联系了东北抗日联军,他们会在多伦战役期间,袭击日军的后方据点,牵制日军增援兵力。”

“而且,我们可以利用拿下集宁和张北时缴获的弹药和物资,补充战斗力,再加上两路大军汇合后的兵力优势,拿下多伦问题不大。”

“拿下多伦后,部队进入东北境内,第一站是赤峰。”

江晨的目光投向东北腹地:“赤峰驻守着伪军一个师,日军仅派了一个小队担任顾问,战斗力较弱。”

“我们可以采取政治攻势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方式,争取伪军起义,减少战斗损失。”

“拿下赤峰后,部队就地休整半个月,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根据地以赤峰为中心,辐射周边的林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等地,发动群众,扩充兵员,建立地方政权和民兵组织。”

“同时,利用赤峰的矿产资源,建立小型兵工厂,修理枪械、制造手榴弹和炸药,解决弹药补给问题。”

“根据地建立后,我们的目标是逐步扩大控制区域,向南牵制锦州的日军兵力,向北支援东北抗日联军的作战。”

“最终在东北站稳脚跟,开辟新的抗日战场,把小鬼子赶出东北!”

江晨说完,作战地图上的路线清晰明了,从太原到东北。

从分兵到汇合,从攻坚到建根据地,每一步都环环相扣,可行性极强。

李云龙盯着地图看了许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猛地伸出手,握住江晨的手:“江晨,这计划太周密了!简直是天衣无缝!”

“咱独立纵队要是按这个计划打,保管能在东北打出一片天地!”

江晨也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眼中透着坚定:“老李,此战关乎抗日前途,我们肩上的担子不轻。”

“北路艰险,日军狡猾,行军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我们必须随机应变,相互配合,绝不能掉以轻心。”

“放心!”李云龙胸膛一挺,语气斩钉截铁:“咱李云龙打仗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只要你在南边牵制住日军,我就敢带着弟兄们一路杀到东北!”

“再说,咱两路大军通讯畅通,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绝对不会误事!”

他转身抓起桌上的文件,大步向门口走去:“江司令,我这就下去准备!”

“传达备战命令,督促各营抓紧训练,检修装备,保证一个月后准时开拔!”

江晨点点头,目光投向窗外的远方,声音沉稳而有力:“好!一个月后,挥师东北!让小鬼子尝尝咱八路军独立纵队的厉害!”

李云龙走到门口,突然停下脚步,回头咧嘴一笑:“江司令,咱在多伦见!到时候,我给你摆庆功酒,喝咱缴获的日军清酒!”

“一言为定!”江晨笑了笑,挥手送别李云龙。

然而就在这时,狗剩快步走了进来。

“报告,司令,晋绥军358团楚云飞来了!”

楚云飞?

这小子来干嘛?

“让他进来,不,还是我出去……”

“好的,司令!”

……

此时,司令部外。

为首的吉普车上,楚云飞一身黄呢子军装,领口处的少将领章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楚云飞目光扫过街道两侧,曾经被战火焚毁的商铺。

如今已重新挂起招牌,绸缎庄的伙计正笑着给客人打包,粮店门口排队的百姓手里提着布口袋,脸上不见往日的惶恐。

街角的墙面上,新刷的标语“军民团结,抗战到底”墨迹未干,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追跑着经过,清脆的笑声飘进车窗。

“团座,这太原城……倒比咱们离开时热闹多了。”

副驾驶座上的孙铭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满是诧异。

他还记得半年前晋绥军驻守时,城内生灵涂炭,日军的飞机时不时掠过头顶,百姓们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如今这景象,简直像换了一座城。

楚云飞不置可否,只是眼底的神色愈发复杂。

车子最终停在原太原绥靖公署旧址前,如今这里已是八路军独立纵队的司令部。

门口早已站着几个人,为首的年轻将领身着同色灰布军装,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股沉稳干练的气质,正是独立纵队司令江晨。

江晨见楚云飞下车,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快步走上前:“楚团长,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楚云飞双脚并拢,抬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利落,眼神却带着几分难掩的感慨:“江司令,好久不见。”

“方才一路过来,见太原城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再看贵部将士精神抖擞,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他收回手,目光郑重地落在江晨身上,语气里满是真诚的赞叹:“江司令,你这丰功伟绩,如今在整个华北战场都是响当当的。”

“谁能想到,三个月前还被日军占据的太原,能被你带着独立纵队一举收复?”

“更难得的是,收复之后不是混乱,而是这般欣欣向荣,单说这一点,我楚云飞自愧不如。”

江晨笑着摆手,正要开口谦让,却被楚云飞接着说道:“还有你麾下的独立纵队,一年前不过是几千人的队伍,如今竟已扩充到十万人,装备精良,士气高昂。”

“上次在娘子关,贵部以少胜多,击溃日军一个旅团,那战术部署、将士们的勇猛劲头,连我晋绥军的老兵都赞不绝口。”

“江司令,你这带兵有方,真是名不虚传!”

“能把一支地方武装带成如今的劲旅,放眼整个龙国,也没几个人能做到。”

这番话没有半分虚情假意,都是楚云飞一路观察、结合战场传闻得出的结论。

他向来惜才,更敬重有真本事的人。

江晨年纪轻轻却有如此魄力和能力,让他心中既佩服,又带着几分惋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7章震惊:独立纵队突破十万人!(第2/2页)

惋惜这样的人才,不在晋绥军,更不在中央军麾下。

江晨听着楚云飞的称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从最初带着几百号人在太行山里打游击,到如今收复太原、坐拥十万大军,这一路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此刻得到楚云飞这样的悍将认可,所有的付出仿佛都有了回响。

他拍了拍楚云飞的肩膀,语气诚恳:“楚团长过奖了,我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

“收复太原是全体将士的功劳,管理城池也离不开百姓的支持,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

江晨话锋一转,目光带着询问:“不知道你这次专程从大同过来,所为何事?”

楚云飞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他本就不是扭捏之人,既然江晨问起,便直接开门见山:“江司令,实不相瞒,这次过来是奉了阎长官的命令。”

“阎长官深知你是难得的将才,独立纵队也是抗日的中坚力量,所以希望我能游说你,带着独立纵队加入晋绥军。”

“今后咱们同属一脉,并肩作战,也好更有力地抗击日寇。”

他话还没说完,江晨脸上的笑容便收了起来,语气坚定却不失礼貌:“楚团长,上次在临汾见面时,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我江晨是八路军的人,独立纵队也是八路军的队伍,我们在八路军待得好好的,有总指挥的领导,有百姓的支持,没必要加入晋绥军。”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楚云飞早料到江晨会拒绝,却还是不死心,往前凑了一步,压低声音说道:“江司令,这次不一样。”

“阎长官已经把这事上报给了委座,委座也说了,只要你愿意加入,不仅独立纵队的编制不变,你还能直接晋升为中将军长,武器装备也由中央军优先供给。”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

他以为“委座”的名号和高官厚禄总能让江晨动摇,却没料到江晨听到“常凯申”三个字时,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常凯申?哼,不过如此啊。”

“他要是真有心抗日,就不会在我们八路军收复太原时,还想着抢功收编。”

“也不会在日军进攻徐州时,把几十万中央军白白牺牲在战场上。”

“跟着这样的人,我怕打不了鬼子,反倒先丢了抗日的初心。”

“楚团长,你就不必浪费口舌了。”

江晨的话字字铿锵,没有半分犹豫。

楚云飞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知道再多说也无用,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却也敬佩江晨的骨气。

江晨见楚云飞神色落寞,便缓和了语气,笑着邀请:“不过,来者是客。”

“你既然来了太原,就好好在这住几天,尝尝咱们太原的刀削面,看看这战后的太原城。”

“我已经让人收拾好了住处,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楚云飞心中一暖,点了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江司令。”

接下来的两天,楚云飞没有再提收编的事,而是带着孙铭在太原城内四处游走。

他们去了城南的贫民区,曾经那里到处是破破烂烂的茅草屋。

如今一半的茅草屋已改成了砖瓦房,街角还建了一座小型诊所,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给一位老大娘诊脉,旁边的药箱上印着“八路军医疗队”的字样。

他们去了城西的兵工厂,原本被日军炸毁的厂房已修复大半。

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生产步枪和手榴弹,门口的公告栏上贴着“支援前线,人人有责”的倡议书。

下面签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他们还去了城北的学校。

原本停课的学堂如今重新开课,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大声朗读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窗外的操场上,八路军的战士正带着孩子们练习队列,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傍晚时分,楚云飞和孙铭站在太原城头,望着远处渐渐落下的夕阳。

城墙下的汾河缓缓流淌,河面上有几艘渔船正在返航,渔民们唱着嘹亮的山歌,声音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太原还是没有变啊。”

楚云飞轻声感叹,声音里带着几分怅然:“汾河还是这条汾河,城墙还是这座城墙,连城门口那棵老槐树,都还好好的。”

孙铭沉默着,他知道楚云飞在想什么。

楚云飞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年轻时就在晋绥军服役,从排长一步步做到团长,太原承载了他太多的回忆。

曾经他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守着这座城,守着晋绥军,可如今,一切都变了。

“唯一变的,就是晋绥军变成了八路军。”

楚云飞接着说道,语气里满是复杂的情绪:“以前咱们守太原的时候,总想着怎么保住地盘,怎么应付上面的命令,却忘了百姓想要的是什么。”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百姓要的不是谁来掌权,而是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能有一支真正为他们打仗的军队。”

孙铭听着,心中也泛起一阵酸楚,犹豫了片刻,还是忍不住开口:“团座,咱们这次来的任务……怕是完不成了。”

“阎长官那边,怕是不好交代啊。”

孙铭的声音压得更低:“来之前,我听说阎老西已经下了死命令,要是您不能把江司令带回去,让独立纵队加入晋绥军,您……您就别回大同了。”

楚云飞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他当然知道闫老西的脾气,小气又多疑,这次没能完成任务,回去少不了要受排挤。

他转过身,看着孙铭,忽然问道:“孙铭,你跟了我这么多年,说实话,你觉得八路怎么样?”

孙铭愣了一下,随即认真地思考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团座,我觉得八路挺好的。”

“他们的将士都很实在,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对百姓也和善,不像有些队伍,走到哪抢到哪。”

“最重要的是,他们打鬼子绝不含糊,上次娘子关战役,我亲眼看到八路的战士抱着炸药包往日军的坦克底下钻,那股狠劲,咱们晋绥军里没几个人能比。”

楚云飞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说,我们要是加入八路军,算不算违背党训?”

“啊,团座,你要加入八路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