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宫

朕就是万历帝 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宫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08 来源:源1

第904章皇女皇子出宫

从屋子里走出一人,十来岁的女童,相貌跟朱翊钧有六七分像,有一米五高,比同龄人高出一截。穿着一身原野灰羊毛呢绒的少年军装。

少年军装跟成人军装一样,上衣下裤,外加一双皮靴,不过没有肩章丶臂章,要简朴一些。

外面多披了一件青色的狐毛边褙子。

腰间系了一条手掌宽的皮带,左边挂了个双筒望远镜皮盒子,右边挂了个布袋子,里面不知装了什麽。

乌黑的头发剪到齐耳短。

头微微一动,这些短直的头发会随着轻轻摆动,十分飘逸。

「杨公公,今日辛苦了。」

杨金水连忙上前拱手作揖,「奴婢见过长公主。」

女孩正是朱翊钧的长女,朱轩妮,现年十岁。

生母是顺妃王氏,生产皇八子时难产,母子皆亡。

她还有一个弟弟,皇六子朱常涛,年纪还小,与皇五子朱常渲一起,由奶妈保姆带着,跟在陈太后身边。

皇五子朱常渲的生母恭妃许氏在生他时,落下病根,卧床两年,在万历八年冬天病逝。

朱轩妮身后走出两位男童一位女童。

跟在第二位的男童**岁模样,一米四多高,上袄下裤,棉袄是原野灰,戴着一顶翻毛棉帽。

他是皇长子朱常浩,今年八岁,生母是贵妃宋氏。

第三位男童七八岁模样,一米五不到,也是上袄下裤,只不过他的袄是天青色,也戴着一顶翻毛帽。

他是皇二子朱常瀚,八岁还差两三个月,生母是淑妃曾氏。

两人的装扮是标准的学生冬装,据说由滦钢高中流行,而后传到崇义高中,最后在京畿和华北流行。

第四位女童**岁,一米五出头,穿着一套袄裙。

上袄交领,水青色,绣着精致的花纹,下裙腰间有细褶数十支,行动辄如水纹。

裙幅有十幅,每褶底色为红,绣有不同花鸟纹路,轻描淡绘,色极清雅。

微风吹来,色如月华,也称为「月华裙」。

外面也加了一件狐边褙子。

她是皇二女朱轩婉,八岁出头,生母是恭妃许氏,所以她跟皇五子朱常渲是同胞姐弟。

「奴婢见过大皇子,二公主,二皇子。」

杨金水一一见礼。

朱轩妮转过头,叉着腰对三位弟弟妹妹开口说:「今儿是一旬一次的出宫日。由杨公公带着我们逛。

杨公公是向导,我是你们队长,这是父皇亲口给我们交代的事情。出去后,我是大小姐,二妹是二小姐,大弟是大少爷,二弟是二少爷。

不准摆皇子公主的架子,有什麽麻烦事,杨公公自然会替我们摆平,用不着我们亮明身份耍威风。

谁要是不守纪律,我就上禀父皇,停了他三到六个月的出宫日。

好了,我的话讲完,你们谁有什麽意见?」

朱常浩丶朱常瀚对视一眼,连忙说道:「大姐,我们没有任何意见,我们坚决跟着队长走!」

朱轩婉温婉地摇了摇头,看到朱轩妮一直盯着自己看,连忙出声:「大姐,我也没有意见。」

杨金水在旁边看在眼里,心里呵呵一笑。

果真是皇爷最疼爱的皇长女。

朱轩妮是朱翊钧第一个孩子,关注度非常高。

长大后,她不仅长相跟朱翊钧很像,连性格也非常像。加上王氏去世的早,这让朱翊钧更加痛爱这个没娘的长女。

别的皇子和皇女都是叫名字,唯独叫她妮子。

朱轩妮一岁时就敢薅朱翊钧的「龙发」。

三岁就有自己的主见,敢跟朱翊钧瞪眼睛,不顺心还要踢他两脚。

五岁时就死犟死犟,坚持自己的主见,敢顶朱翊钧的嘴。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七岁时就把诸多弟弟妹妹管得服服帖帖,被朱翊钧笑封为西苑儿童团团长。

如此履历,当为大明第一人

朱翊钧常常对亲近人说,三岁看到老,想不到最像朕的居然是朕的皇长女。

朱轩妮对弟弟妹妹交代完,转过头来,对杨金水客气地说:「杨公公,我们准备好了,请带路。」

五人上了一辆看上去很普通的马车,悄悄出了西安门。

朱翊钧改变了此前的皇子皇女教育模。

六岁之前,由各自的生母带着,六岁之后,皇子就读东华门小学。

那里一堆的宗室丶勋贵子女,出入都是藩王世子丶侯伯世子,皇子在里面,不算起眼。

师资也非常雄厚,能抱着平常心教育这些龙子凤孙的老师,确实不是一般人。

皇女就读青玄女校。

这是京师第一座女校,就在皇史宬旁边,专门给宗室丶勋贵府上的女儿就读。皇女跟着里面一起读书。

除此之外,一旬还有一次出宫日。

目前大明中小学校,一旬休息两天,是为休沐日。

朱翊钧就让上学的皇子皇女,选其中一天乔装打扮,由心腹内侍轮流带着,出宫去游玩半天。

曾经有大臣上疏劝阻,说皇子皇女乃千金之躯,不该与凡人俗世混在一起。甚至还说外面污秽疫气繁多,皇子皇女年幼,十分金贵,一旦染病,恐有不幸。

反正各种危言耸听。

朱翊钧才不听,还御笔驳斥。

要是皇子皇女像以前养在深宫里,身边妇寺相伴,养出来不是鹌鹑就心理有问题。

与世俗众人相隔,看上可以远离病疫,实际上最危险不过,因为无法培养出免疫力.

反正就一点,你劝谏你的,朕做自己的。

你尽臣子的本分,朕全父亲的慈爱。

在马车上,杨金水笑呵呵地问道:「小姐少爷们,你们想去哪里,有个章程没有?」

朱常浩马上抢先说:「去西山。」

朱常瀚连忙附和:「对,去西山。我们想参观西山军校,观摩枪炮局的新式武器库。」

朱轩妮凤目一瞪,「你们出尔反尔!」

朱常浩勉强反抗着,「我们就是想去,已经好久没去了。」

「屁话!那是我们想去就去的地方?

去那里,先得向父皇禀告,父皇下诏给锦衣卫和军械局,那边做好准备,我们才能过去。

再说了,去那里需要坐一个多小时的马车,来回就是三个小时,现在是下午两点,我们去了那里就得连忙往回赶,能看什麽?」

朱轩妮的驳斥有理有据,朱常浩和朱常瀚萎了。

「想起一出是一出,以为我们是皇子皇女就可以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父皇都曾经跟我们说过,他贵为天子,也不敢为所欲为。

你们俩老实点。」

朱轩婉连忙出声打圆场:「大姐,要不你来定,你说去哪里,我们就去那里!」

朱轩妮瞪着眼睛看着朱常浩和朱常瀚,「老二,老四,你们怎麽说?」

皇长子朱常浩在兄弟姐妹里排行老二,皇二子朱常瀚排行老四,老三是皇二女朱轩婉。

朱翊钧不管宗室玉牒怎麽写,他的子女反正就是儿子女儿混在一起排行,按出生的秩序排大小。

夭折的空缺在那里,跟在后面继续往下排。

所以皇子皇女之间都是按照这个排行来叫。

太后和后妃对皇子皇女的叫法,正式是皇几子丶皇几女,家常就是老几丶老几的叫,也是按照这个排行来的。

朱常浩和朱常瀚讪讪地答道:「大姐,你说怎麽地就怎麽的!」

朱轩妮转头对杨金水说:「前些日子,外面的黄梅戏班,庆梅喜被召进西苑,里面的班角俞巧莲,唱得那叫一个好。

杨公公,我们去庆梅喜看看。」

朱常浩忍不住嘀咕着:「我还以为你有什麽好主意,想不到是去看戏?」

朱轩妮瞪了他一眼,「我们女校品德课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课外题,叫做大明目前的戏曲分类」

青玄女校嘛,都是贵女千金,不需要上班进工厂当牛马,只等着父母亲选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嫁人。

期间学学字画,听听戏曲,薰陶情操,培养艺术气质。

所以课外题是了解大明主流的戏曲分类,再正常不过了。

下一句话,让杨金水脸上的微笑凝固了。

「前些日子我正好读了,父皇在第二届大明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开幕式的讲话,现在非常想了解目前大明文艺发展情况,以及文艺工作者的现状,计划做一个社会调查。

以小见着,从安徽到京师闯荡出名气的庆梅喜戏班,就是最好的调查范本。」

不仅杨金水大为震撼,朱常浩丶朱轩婉丶朱常瀚都微张着嘴巴,呆呆地看着朱轩妮。

文艺工作者?

什麽社会调查?

还范本?

这是我们这个年纪该懂得的玩意吗?

杨金水拉了拉绳子,旁边的通话筒响了。

「公公,请吩咐。」

「跟锦衣卫奉宸司的人说,问问庆梅喜戏班在哪里?我们去那里。

问到之前,我们在西城街道上逛一逛。」

「是。」

京师西城的面貌,跟万历五年比,又是大变样。

潘应龙任顺天府尹,主要在搞南城旧城大改造丶南苑开发和地下供排水暗渠管网建设。

吴兑接任后,南城改造和南苑开发进到尾声。

他除了继续浩大的地下供排水暗渠管网建设工程,开始对西城丶东城进行旧城改造。

许多破旧的泥土房子,还有规划不合理丶修建质量的老房子全部拆掉,用混凝土丶砖瓦重新翻新。

中间涉及到产权购买,拆迁回迁等等事宜,有潘应龙在南城改造时打样,吴兑学着用就是。

只不过他任职不到三年,内乱十几年的东倭实在扛不住,从上到下无条件投降。

朱翊钧召开资政局,反覆讨论,商议对东倭的处置意见。

会议上诸位大佬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皇上又通过电报,与在地方上的资政学士们深入讨论。

历时一个多月,终于达成了一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