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905章 巧莲四折春京畿

朕就是万历帝 第905章 巧莲四折春京畿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08 来源:源1

第905章巧莲四折春京畿

大家一致认为,东倭地区的问题不能一直拖下去,确实到了该改的时候。

意见统一后,戎政府首先奉诏下达军令,动员海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登陆东倭。

内阁也奉旨下达钧令,组织抽调了一大批官吏,组成工作总队,全面接管东倭。

该杀的杀一批,然后互迁一批人口。

此时的东倭只剩下三百万人口,只有二十年前一千二百万人口的四分之一。

当然了,这一千二百万人口只是预估,没有具体数字,谁也没法确认它是真的。

可三百万人口却是人口普查出来的,实实在在的人口。

东倭的一百五十万百姓,以农垦局的形式迁到静海丶日南丶吕宋等南海地区,进行大规模拓垦。

两广丶福建和浙江等沿海山多地少地区,迁移一百万百姓到东倭。

东倭被一分为二,九州岛为巨燕郡,四国岛为始鸠郡,本州岛以琵琶湖为界,西边划为盖余郡,三郡合为澶州省。

本州岛以东,分为来风和东极郡,再加上折丹郡(北海道),合为郁州省。

东倭南边的岛屿,大隅诸岛连同琉求群岛和琉求岛(台湾),再加上员峤岛(济州岛)一并被划为东海省,目前暂时由江苏丶浙江和福建布政司对口扶助建设。

吴兑被选为东海总督,管辖东海丶澶州丶郁州三省。

朝鲜就是在他手里被纳入大明疆域,分成海东和辽东两省。只是海东省名过于含糊,被朝野上下不停地提意见,于是就改为熊津省。

然后也是在吴兑手里变得十分安稳,顺利过渡,现在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待兴,已然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今又有新土纳入版图,朝廷自然就选中很有经验的他出镇绥靖。

吴兑出缺的顺天府尹,由南宫冶接任。

南宫冶在潘应龙任顺天府尹时就担任少尹。

许多规划和建设都是他亲力亲为主持。接任顺天府尹后,继续大兴土木,对东西城进行改造,接着铺设煤气路灯系统,完善公共运输,整饬社会治安。

其中最大的工程就是完善功能区。

什麽叫功能区,是潘应龙在任上提出来的。比如西湖(颐和园)区成了大学区以及疗养区。

诸多大学丶研究所修在西湖东岸和南岸,高官疗养院修在西岸。

南城西区成了模范居住区,数百栋新式楼房在那里修建。中区和东区成了商贸区,以琉璃厂和南市为中心。

琉璃厂主打文化产业,书籍古玩字画跟文化带点边的都在那里。

南市就是主打东南西北丶海内海外各色货品,世上有的货品,它那里一定能找到。

南城左安门崇南坊一带,现在变成了仓储区,因为这里挨着北京南站,又在城区里,有城墙保护,大家都觉得安全。

右安门以内,地坛以西,玉皇庙为中心地区,这里以前多沼泽水沟,被整饬一番后,变成十几个小湖,还挖出两条河流,然后阁楼榭台,连翩成云,风景怡人。

顺天府在这里修建了三个戏院,众乐园丶万和楼和广德轩。

这里很快成了京师戏曲中心。

周围小戏园比比皆是,酒楼遍地开花,还有新兴流行的「会所」。

明面上被誉为京师文艺中心,暗地里龙蛇混杂,情况有些复杂。

不过要说是北京的秦淮河,还算不上。大家都知道,南苑那一片更像。

庆梅喜戏班目前就暂驻玉皇街。

进京闯荡的戏班十有**要先在这里的小戏园子里唱出名堂,然后进到那三家大戏院里唱红。

如果能到南苑畅意馆大戏院,盛世艺术馆唱戏,就是说明已经红遍京畿,名誉海内,成为戏坛的大家。

少说也是大明文艺联合会戏曲协会会员,名利双收。

庆梅喜戏班和俞巧莲,才刚刚在玉皇街三家大戏院唱红,正在为进畅意馆和盛世艺术艺术馆唱戏而努力,不想「机缘巧合」,被固安侯二公子夫人推荐,悄悄进了西苑唱戏,得了太后犒赏。

但这事不准明着说。

大肆宣扬,东厂会上门来找你聊天。

但京师里多的是七巧玲珑心又眼疾手快的人物。

刚在西苑唱完戏,庆梅喜戏班就接到北京戏曲学会以及畅意馆大戏院的邀请,请俞老板拨冗登台唱一折。

只是畅意馆大戏院是黄金难买的戏台子,数十位新旧大家轮着在这里唱戏,俞老板的登台,需要等上个把月。

进畅意馆大戏院唱戏,再有机会去盛世艺术艺术馆唱一折,庆梅喜戏班就算圆满了,也不辜负进京时,安庆的父老乡亲和同仁们的殷切期盼。

这段时间,俞巧莲带着戏班在多个戏院演出,打磨自己的功底,以及班子的默契程度。

基础夯实了,才能在畅意馆和盛世艺术馆唱响,让更多的人认识黄梅戏,喜欢上黄梅戏。

玉皇街三大戏院排不上期,小戏园也去,偏僻一点也没关系。

今天庆梅喜戏班在玉皇街北边,靠罗马街的一个叫长安戏院的戏园子里唱戏。

罗马街,这一带以前叫骡马市街,曾经是京师最大的骡马集市。

潘应龙南城改造,把这片臭烘烘的集市搬到城东北亮马厂那边去了。

那里挨着通州,地方宽敞,交通也便利,很快成为京畿乃至华北最大的骡马牛羊市场。

更妙的是,那里属于大兴县。

每年市场缴纳的税,对于京师五城来说是看不上的三瓜两枣,可对于大兴县来说,却是一块大肥肉。

一举多得。

大家无不称赞潘应龙是大明最会搞经济的堂官能臣。

骡马市街改造后,不能再叫这个名字。

西方不是有个叫罗马的地方吗?潘应龙一拍大腿,就叫罗马街好了。

长安戏院在罗马街附近,地处琉璃厂和玉皇街中间位置,横跨两个文艺区域,原本以为可以吃两头,客源不断,结果两头都落不着。

在琉璃厂逛够了的文人墨客,直接去玉皇街看戏。

那里大大小小戏院几十家,有弋阳腔丶海盐腔丶徽剧丶昆曲丶秦腔丶越剧丶梆子戏丶豫剧丶黄梅戏每天有来自各地的戏班上演各种戏目,想看哪出就看那出。

有地位丶追求高的,就去南苑,去畅意馆和盛世艺术馆。

长安戏院他们连瞄都懒得多瞄一眼。

庆梅喜戏班和俞巧莲想多锻炼,长安戏院就成了她们最好的选择,没有多少戏班跟她们抢排期。

马车不急不缓地停在罗马街路口。

杨金水先下车,左右看了一眼。

奉宸司的便衣警卫们,以及安保总局的便衣特工,混在人群中,遍布在街道各处。

由于是临时安排,加上只是皇子皇女,只属于甲三级警戒等级,没有事前清场,也没有惊扰街道丶戏院等相关人员,主打一个随机应变。

顺天府从刘应节开始,一直在整饬社会治安。

尤其是潘应龙以逃税漏税为契机,连帮会带后面的勋贵外戚,一起收拾,社会治安为之一靖。

现在五城街面上虽然还时不时有断不了根的坑蒙拐骗丶敲诈勒索,但是大的是非肯定没有,这点大家还是有信心的。

朱轩妮四人下了马车,旁人看了,只觉得是哪家公子小姐出来游玩,顶多多看几眼,并不觉得有什麽特殊。

杨金水带着四人,身边有六位明着的随从,后面还有六位暗着的警卫,再远处还有三四十位警卫和特工。

一行人来到长安戏院门口。

门面不大,两扇双开门,一进一出,门额挂着块匾。

「长安大戏院」。

五个字写得马马虎虎,落款也写得含含糊糊,不知道是哪位名家手笔。

自从万历年开始,宗室丶外戚丶勋贵和官员,有一个算一个,统统不准在外面给商家题字,以此捞取润笔费。

尤其从万历六年开始,海瑞执掌都察院,盯得那叫一个紧,查得那叫一个严。

以前大家睁只眼闭只眼,浑水摸鱼的灰色地带,全被他查了底朝天,严令禁止。

皇上体恤大家,把俸禄增加那麽多,还按岗位职位给大家发大笔的津贴,皇恩浩荡!

你们不好好寻思着恪尽职守,报效圣恩,一个个还想着去捞外水,搞灰色收入,是欺负我海瑞年纪大了,提不动刀吗?

官不聊生啊!

门口斜摆着一面彩牌,上面写着一行行字。

「震惊京畿直隶丶享誉大江南北。

黄梅三腔秀皖山,巧莲四折春京畿。

安庆黄梅戏新秀第一人。

自《女驸马》丶《孟丽君》后又一力着《天仙配》。

江南才子汤显祖亲自捉刀!」

密密麻麻写满字,恨不得把所有有噱头的词都写上。

「黄梅三腔秀皖山,巧莲四折春京畿。」

朱常瀚连念三遍,转头说:「大姐,这词不押韵,完全不符诗词韵脚。」

「你傻啊。」朱轩妮白了他一眼,「这是吸引人的GG词,又不是考试里国文试卷,要你赋诗作词,要什麽韵脚。」

转头她盯着彩牌,目光炯炯,「《天仙配》,新戏。杨公,我们今天就看这个。」

「好。」杨金水转头叫人去买票。

五角钱一张,有点小贵,这也说明俞巧莲和庆梅喜戏班近期在京师大火,能卖得起价。

拿着票进了大门,里面有一个大厅,有柜台,摆着各种乾货果脯和小吃,夥计在旁边热情地招呼。

「诸位,进去可不是这个价,一人来一包。都是现进的货,全是北京城有字号的。

你们看,上面还有京师卫生防疫局给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号,查去,要是假的咱认赔。

小姐少爷,难得来一回我们长安戏院,你们来一包吧。

杨公叫随从给朱轩妮四人,一人一包果脯,自己选。

不敢多买,买多了瞎吃胡吃,容易积食坏了肠胃。

过一道闸,有人在检票。

进去后朱常浩好奇地问:「东西不都是在它长安戏院卖吗?怎麽外面一个价,进了里面一个价?是不是忽悠人?」

老戏友杨金水笑呵呵地说:「夥计没说错,里面比外面要贵,同样的东西,进了这个闸口,在戏院子里面卖,要贵三成。」

「啊,贵三成,为什麽啊?」

杨金水看着朱轩妮说:「大小姐不是要做社会调查,从这就可以开始了。大小姐,要不你猜猜?」

朱轩妮想了想,「嗯,我大概猜出来了。」

朱常浩和朱常瀚眨着眼睛,不敢相信。

「啊,大姐,你真猜出来了?」

「大姐,你猜得对不对?」

「你快说出来,让杨公给评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