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逍遥紫衣侯 > 第一卷 第544章 图引

逍遥紫衣侯 第一卷 第544章 图引

簡繁轉換
作者:沙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5 05:05:04 来源:源1

第一卷第544章图引(第1/2页)

歌谣的尾音在谷中盘旋时,归星图的星点突然亮起,在地面投射出一道淡金色的光径,像被晨露洗过的绸带,蜿蜒着伸向谷地深处的岩壁。

“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地。”柳氏上前一步,指尖触碰光径的瞬间,星图上对应“曾姑母”的光点轻轻闪烁,像在点头示意。守时者的星轨顺着光径铺展开,金属光泽与金光交织,在雾中织成半透明的桥。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抱着珠子,踮脚望着岩壁:“上面好像有字!”

众人走近才看清,岩壁上刻着斑驳的篆文,王院判拂去表层的苔藓,字句渐渐清晰——“星落为引,魂归为径,非心诚者不得入”。末句旁边凿着个巴掌大的凹槽,形状恰好能放下小姑娘手里的珠子。

“心诚者……”小姑娘犹豫了一下,将珠子放进凹槽。刹那间,岩壁发出沉闷的轰鸣,表层的石头像花瓣般层层绽开,露出后面的甬道,潮湿的空气里混着陈年的尘土味,还隐约飘着松烟墨的气息。

“看来曾姑母早算到,能破解幻声花迷障的,定是心诚之人。”柳氏看着甬道深处跳动的微光,“这珠子该是钥匙。”

新物种用喙轻啄柳氏的衣角,羽翼扫过她的手背——那里还留着醒魂香灼出的细小疤痕,是昨夜调试配方时不小心烫到的。柳氏回握住它的羽翼,绒毛蹭过掌心,带着安稳的暖意。

“进去吧。”守时者的星轨在甬道两侧亮起,化作两排悬空的灯盏,“我断后,你们留意两侧的石壁,古籍里说家族陵墓多有机关。”

甬道比想象中宽敞,石壁上每隔几步就有烛台,李大人取出火折子点燃,昏黄的光立刻漫开,照出壁上的壁画:第一幅是身着铠甲的男子弯弓射星,箭尖坠着发光的珠子;第二幅是女子在案前绘图,笔下的星点连成锁链;第三幅最模糊,像是一群人围着石棺跪拜,石棺上刻着与归星图相似的纹路。

“射星的是初代守护者,传说他射落陨石炼出了‘定星珠’,归星图就是依珠上的星纹画的。”柳氏指着第一幅画,“我祖父说过,定星珠能定位家族血脉,是打开主墓室的钥匙。”

“那第二幅该是曾姑母了。”李大人扇尖点向绘图女子,“这衣饰纹样,和幻声花里的身影一模一样。”

走到壁画尽头,前方出现岔路,左侧甬道飘着檀香,右侧传来滴水声。归星图的光径在这里分了叉,一半往左转,一半往右延伸。

“分头走?”守时者的星轨在岔口处颤了颤,“星轨感应到两侧都有能量波动。”

柳氏盯着光径分叉的角度:“左侧檀香该是祭祀区,右侧滴水声可能连通地下水道。定星珠若在主墓室,理应在更深处……”她突然注意到光径分叉的角度是七比三,“按古籍记载,家族决策向来依‘七三律’——七成循传统,三成留变数。走左侧。”

新物种突然振翅飞向右侧,喙里叼回一片湿润的陶片,陶片上刻着半个星轨符号,恰好能和柳氏腰间的玉佩拼合。

“看来三成变数藏在右边。”柳氏接过陶片,玉佩与陶片相触的瞬间,归星图的光径突然并拢,全往右侧延伸,“是我漏了,曾姑母最擅长反用七三律。”

右侧甬道比左侧狭窄,石壁渗出细水,在地面汇成浅浅的溪流,水里浮动着细碎的光斑。新物种低低嘶鸣一声,用羽翼拨开前方的水帘——帘后藏着道石门,门上没有锁孔,却刻着密密麻麻的星图,其中一颗星的位置留着空白。

“是定星珠的位置。”柳氏摸出胸口的银盒,打开时,里面的珠子发出柔和的光——那是她出生时祖父给的,说是家族信物,此刻正与石门上的空白位置完美契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44章图引(第2/2页)

珠子嵌入的刹那,石门缓缓升起,潮湿的气息里混入了墨香。主墓室比想象中简朴,石棺停在中央,棺盖半开着,旁边的石案上堆着泛黄的书卷,最上面那本写着《幻声花培育手记》,字迹与柳氏的笔迹有七分相似。

“曾姑母的棺木……”柳氏走近时,发现棺内没有骸骨,只有件绣着星纹的披风,披风里裹着个青铜匣子。打开匣子,里面躺着半块玉印,印文是“守星”二字,另一半想必在历代守护者手中流转。

石案下的抽屉里藏着封信,信纸边缘已经脆化,柳氏小心翼翼地展开——

“吾妹后代亲启:幻声花非恶物,执念亦非心魔。声由心生,若心有清明,杂音自会沉淀。归星图不全,缺的那角藏在定星珠的暗纹里,需血脉温养百年方能显现。待全图现世,可寻回散落在外的家族支脉……”

信末画着小小的笑脸,旁边注了行小字:“阿姊说我总学她写字,特意练了笔俏皮的,认得出来吗?”

柳氏指尖抚过那行字,突然笑了——确实和自己偶尔写快了的笔迹很像,带着点刻意的灵动。

守时者在石棺旁发现了暗格,里面的铁盒里装着叠泛黄的照片,最上面那张是年轻女子与老者的合影,女子眉眼弯弯,老者胸前的勋章映着光——正是柳氏的祖父。

“原来曾姑母见过祖父。”柳氏看着照片,突然明白祖父临终前那句“你曾姑母比你犟,却比你懂变通”是什么意思,“他们早认识,却瞒着我们演了场‘初次见面’的戏。”

李大人翻开《幻声花培育手记》,最后一页夹着片干枯的花瓣,花瓣上用朱砂写着:“声幻由心造,心定则声清。所谓破妄,不过是敢认‘我在乎’,也敢认‘我不怕’。”

“这话说得通透。”守时者将照片放进证物袋,“比醒魂香更有效的,是心里那点‘认了’的勇气。”

小姑娘举着珠子跑到石棺旁,珠子突然浮起,在墓室里转了圈,将归星图的缺角投射在墙上——那里标注着三个红点,分别在江南、漠北和西域。

“是散落的支脉位置!”柳氏拿出纸笔,飞快地临摹,“曾姑母的心愿,是想让家族重新聚起来。”

新物种用羽翼指着石案上的烛台,烛台底座刻着行小字:“聚不聚随心意,不必勉强。”

“也是,”柳氏放下笔,笑了笑,“重要的不是聚在一起,是知道有人在不同的地方,守着同一份念想。”

暮色降临时,众人走出甬道,幻声花海已经合拢,只在空气中留下淡淡的香气。小姑娘的珠子里录下了曾姑母的声音,此刻突然响起:“阿妹,别学你祖父硬扛着,累了就找个肩膀靠靠。”

柳氏望着渐暗的天色,将青铜匣子放进背包——里面的半块玉印,她打算找机会和家族长辈的那半块拼起来。至于归星图的缺角,或许不必急着填满,就像那些散落在各地的支脉,各自在不同的星空下生活,本身就是种圆满。

守时者的星轨在前方亮起,李大人摇着折扇哼起了小调,小姑娘追着新物种跑远了,笑声惊起几只晚归的鸟。柳氏走在最后,指尖划过腰间的玉佩与陶片,突然觉得“传承”不是沉重的枷锁,是有人在时光那头埋下伏笔,让你走在路上时,总有人托风捎来一句:“别怕,我也走过这条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